08热学-山东省泰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展开这是一份08热学-山东省泰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8 热学 -山东省泰安市五年(2018-2022)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一、单选题
1.(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水温上升,直至沸腾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试管口的橡皮塞被冲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试管中的水在升温过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B.试管中的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2.(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场景。北方冬季常见的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相同物态变化的是( )
A.露生成 B.雾产生 C.霜形成 D.冰消融
3.(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8℃ D.家用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4.(2021·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利用一燃气热水器对、20℃的水进行加热时,完全燃烧了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煤气的热值为,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50%。下列说法中( )
①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②水吸收的热量是
③水温升高了50℃
④加热过程中水的内能保持不变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5.(2021·山东泰安·中考真题)“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 )
A.凝华 B.液化 C.凝固 D.升华
6.(2019·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列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春天,河道冰雪消融 B.夏天,山间云雾蒸腾
C.秋天,花草凝结露珠 D.冬天,草木挂满白霜
7.(2020·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尘土飞扬 B.茶香四溢 C.树叶纷飞 D.瑞雪飘飘
8.(2020·山东泰安·中考真题)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第5min,晶体开始熔化
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
D.晶体的熔点是80℃
9.(2020·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面是研究黑点标注的物体内能改变的情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B.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
C.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
D.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10.(2020·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液化现象
C.冬天教室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
D.衣柜中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熔化现象
11.(2019·山东泰安·中考真题)某载重汽车自重12t,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柴油发动机的功率为210kW,每行驶43s消耗柴油700g,柴油的热值为4.3×107J/kg.下列说法中
①完全燃烧700g柴油放出的热量为3.01×109J
②该柴油发动机效率为30%
③汽车的牵引力为1.05×104N
④若公路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5Pa,汽车最多能装载40t的货物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12.(2020·湖南邵阳·中考真题)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3.(2018·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湖水结成冰 B.樟脑丸变小 C.露珠的形成 D.雾凇的形成
14.(2018·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2℃
B.泰山山顶上的大气压约为1.8×105Pa
C.一支新 2B 铅笔的长度约为 50cm
D.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约为 50kg
15.(2018·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 0℃的冰熔化成 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16.(2018·山东泰安·中考真题)2018年5月21日凌晨,我国成功利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将“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迈出了人类航天器月背登陆第一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火箭的惯性消失
C.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
二、填空题
17.(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沼气是一种清洁燃料,部分地区因地制宜建造沼气池,利用沼气烧水做饭。已知沼气的热值为,完全燃烧沼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
18.(2021·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将苹果放到纸箱里,在箱外就能闻到苹果的香味,这是______现象。
19.(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此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0.(2020·山东泰安·中考真题)质量相同的水、沙石和铜(已知c水>c沙石>c铜),放出了相同的热量,温度下降最大的是______。
21.(2019·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古人“钻木取火”,摩擦生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_____能.
22.(2019·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23.(2018·山东泰安·中考真题)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kg、温度为70℃的水放出4.2×104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_____℃[c水=4.2×103J/(kg•℃)].
三、实验题
24.(2021·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同时开始加热等质量的水,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并同时开始记录加热时间和水的温度。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下表中的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______(选填“水银”或“酒精”)制作的温度计;
在标准大气压下 | ||
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情形如图丙所示,可判断该情形是水沸腾______(选填“前”或“后”)的现象;
(4)图丁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由图象还可以看出,甲、乙两组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不同。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试管中的水在升温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的,故A错误;
B.试管中的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B错误;
C.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C错误;
D.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2.C
【解析】
【详解】
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
AB.露、雾都是空气中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B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与雪相同,故C符合题意;
D.冰消融是冰吸热发生的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解析】
【详解】
A.教室里的课桌低于1m,约为0.75m,即75cm,故A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约为50kg左右,故B符合题意;
C.一般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38℃属低热,故C不符合题意;
D.家用电冰箱功率约为200W,则由P=UI可知正常工作电流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由知道,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故①错误;
②由于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50%,所以,水吸收的热量是
故②错误;
③由知道,水温升高了
故③正确;
④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④错误。
故选B。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正确。
故选A。
6.A
【解析】
【详解】
A.春天,冰雪消融,固态冰变成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正确;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
C.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液化放热,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
7.B
【解析】
【详解】
ACD.尘土飞扬、树叶纷飞、瑞雪飘飘这三句所描述的都是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
B.茶香四溢是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发生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第10min,晶体开始熔化,故A错误;
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
t=25min-10min=15min
故B错误;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物质的熔点,所以晶体的熔点是80℃,故D正确。
故选D。
9.A
【解析】
【详解】
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铁丝的内能,符合题意;
B.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是热传递改变钢球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是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对壶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解析】
【详解】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
B.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属于熔化现象,故B错误;
C.冬天教室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正确;
D.衣柜中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属于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1.D
【解析】
【详解】
①.完全燃烧700g干木柴放出的热量:Q放=m柴油q=0.7kg×4.3×107J/kg=3.01×107J,故①错误;
②.柴油发动机做功:W=Pt=210×103W×43s=9.03×106J,柴油发动机的效率:η=×100%=×100%=30%,故②正确;
③.汽车速度:v=72km/h=72×m/s=20m/s,由P===Fv得,汽车的牵引力:F===1.05×104N,故③正确;
④.由p=得,公路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F=pS=8×105Pa×0.5m2=4×105N,汽车与货物的质量之和:m总====4×104kg=40t,汽车最多能装载货物质量:m=m总﹣m车=40t﹣12t=28t,故④错误.
综上,D正确.
12.B
【解析】
【详解】
在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对其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选B.
13.B
【解析】
【详解】
A. 湖水结成冰,是凝固放热过程;
B. 樟脑丸变小,是升华吸热过程;
C. 露珠的形成,是液化放热过程;
D. 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过程;
故B正确.
点睛:重点是物态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除了要记清楚六个物态变化的过程谁吸热、谁放热,还要多了解一些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4.D
【解析】
【详解】
A.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37℃,故A不符合实际;
B. 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大气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泰山山顶上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要小一些,故B不符合实际;
C.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与手掌的长度相当,约为 18cm,故C不符合实际;
D. 一位普通初中生的质量比成年人略小一些,约为50kg,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点睛: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15.B
【解析】
【详解】
A. 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所以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故A错误;
B. 一块 0℃的冰熔化成 0℃的水,由于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吸收了热量,内能是变大的,故B正确;
C.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故C错误;
D. 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汽化吸热,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温度、热量、内能是不太容易理解,容易混淆的量,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实质是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热量是个过程量,表示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注意加深理解,多练习.
16.A
【解析】
【详解】
分析:(1)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火箭升空,燃气的内能转化成火箭的机械能;
(2)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3)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当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4)火箭加速运动时,不受平衡力,受到重力,摩擦力还有推力作用.
解答:A、火箭点火发射时,产生的燃气内能转化为火箭升空的机械能,故A正确;
B、火箭点火升空过程中,仍然具有惯性,因为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故B错误;
C、火箭加速上升的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增加,故动能增加,同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故不是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故C错误;
D、火箭加速上升,受力不平衡,火箭受的向上的推力大于向下的重力,合力向上,火箭加速上升,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通过卫星发射,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热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需要认真分析,认真解答.
17.3.8×106
【解析】
【详解】
完全燃烧沼气,放出的热量为
18.扩散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将苹果放在纸箱里,在箱外就能闻到苹果的香味,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19.晶体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在熔化图像中物质的温度升高到48℃时,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
20.铜
【解析】
【详解】
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比热容小,它的温度变化就大,铜的比热容最小,铜的温度下降最大。
21.内
【解析】
【详解】
古人“钻木取火”是摩擦生热过程,消耗了机械能,使物体的内能增大,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2.﹣6℃
【解析】
【详解】
看图知,数值自下而上是变小的为零下多少摄氏度,比0℃低6格,即低6摄氏度,为﹣6℃.
23.20
【解析】
【详解】
根据的变形式解答.
质量为0.5kg、温度为70℃的水放出4.2×104J的热量,则水温降低:
.
点睛:重点是物体吸、放热公式的应用,注意很多题目中给的条件都是水的体积,要记着将体积换算为质量才可以代入公式计算.
24. 水银 96 后 98 初温(其他表述正确,同样得分)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丁可知,当前环境下水的沸点为98℃,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为78℃,低于水的沸点,所以不能用酒精制作的温度计,水银的沸点为357摄氏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本次实验应选用水银制作的温度计。
(2)[2]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此时温度计的读数,即水的温度为96℃。
(3)[3]水沸腾后,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断汽化,产生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不断变大,由图可知,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所以课判断该情形是水沸腾后的现象。
(4)[4]由图丁可知,水的温度达到98℃后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8℃。
[5]由图可知, 时,甲乙两组实验中,水的温度不同,所以水达到沸腾时所需时间也不同,所以由图象可以看出,甲、乙两组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初温不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3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05热学,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8热学-山东省聊城市五年(2018-2022)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8热学-山东省济宁市五年(2018-2022)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