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五年级书法上册教案《第6课 绞丝旁》北师大版

    五年级书法上册教案《第6课 绞丝旁》北师大版第1页
    五年级书法上册教案《第6课 绞丝旁》北师大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6课 绞丝旁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书法练习指导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6课 绞丝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绞丝旁的由来,学写“绞丝旁”,学写“经”字,拓展“经”文化,教师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掌握“绞丝旁”的书写要点,培养学生读帖能力,进一步激发孩子学习书法的兴趣。
    认识“绞丝旁”汉字的形态特征,掌握“绞丝旁”与字右部合理搭配。
    初步感知“五经”,激发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认识绞丝旁的形态特点,掌握绞丝旁的写法
    教学难点:绞丝旁在汉字中的合理运用
    教学准备:笔墨纸砚、范写微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谈话
    师:听说咱班同学见多识广,考考大家——“丝绸之路 ”这个名词,听过吗?谈谈你的认识。为了让大家了解“丝绸之路”,请看——
    2、看视屏,了解丝绸文化
    (1)看视频
    (2)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收获吗?
    预设1:我知道了丝绸之路。(抓重点,你是个会学习的孩子!)
    预设2:我知道了,丝绸是中国最先发明的!(听出了你的民族自豪感!)
    预设3: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你是个感情充沛,热爱祖国的孩子!)
    师小结,引入课题:
    “丝绸之路”的背后居然还蕴含着这么深厚的文化内涵,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写与之有关的偏旁部首,可以上课了吗?
    上课——起立——坐下!
    一、了解绞丝旁的由来
    一起读课题。请看屏幕
    出示图1,这是中国最早的甲骨文,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
    预设1:你说,你说,大家猜得不准确,再看屏幕
    预设2:你的知识太丰富了,了不起!掌声送给他!我们一起看屏幕
    介绍丝绞文化(出示图片)
    这是——蚕茧,古人把蚕茧加工成一束束的丝绞 甲骨文由此而来,它就表示一束丝。
    经过时代的变迁,最终演变成了这个文字“糸”(出示糸),读mi,跟我读。“糸”是如何演变的呢?请看——
    了解“糸”的演变过程。(出示图片)


    今天学写的绞丝旁就是“糸”的一种变形,只能用于汉字的左侧。
    二、学写“绞丝旁”
    (一)明确绞丝旁书写要点
    (过渡:怎样写好绞丝旁呢?)
    (出示带有田字格的“绞丝旁”)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字贴,尤其注意“下部三点”(板书)的写法。(观察好后,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预设1:听清老师的问题,
    3.(出示加有辅助线的绞丝旁)师:根据屏幕的提示,书写绞丝旁下部三点时需注意什么?
    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点画书写要领。
    粘贴板出示:
    (1)由低到高
    (2)间距相等
    (3)左点左行,后两点右行
    4.一起读绞丝旁下部三点的书写要领。
    5.做游戏:(摆绞丝旁)
    过渡:下面做个游戏——哪位同学愿意上来把这几个拆分的笔画,在田字格中复原成一个完整的绞丝旁。
    (1)指名上台摆绞丝旁
    (2)引导学生对照学习要领进行评价。
    (3)学生自己对照要领摆绞丝旁。
    (过渡:同学们摆得都很正确,请快速收好学具,放在左上角。接下来,请看老师范写——)
    (二)学写绞丝旁
    1、教师范写(投影展示)
    教师边写边说:横切起笔——斜切起笔——提笔出峰——(下部三点)左低右高——左点左行——右点右行——间距相等。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像老师一样,在纸上认真地写一个绞丝旁。开始——)
    2、学生练习书写绞丝旁
    3、展示“作品”、评价(实物投影)
    (1)引导学生根据书写要点评价“作品”(结合评价,请同学们再写一个——)
    (2)学生再次练写绞丝旁(写得不错,把笔轻轻放下)
    三、学写“经”字
    1、观察两个汉字(出示“终、经”三个字)
    2、提问:两个例字中绞丝旁下部的三点(圈出来)有哪些不同?想一想,为什么?(同桌交流一下)
    3指名交流不同点:力度不同、大小不同……
    4、交流不同的原因:
    (出示加有辅助线的终字)
    终字:看这三点与右上的笔画连成了一条弧线,多像一个人在跳舞啊!请这位女同学上来,张开手臂向远方伸展——右脚稍稍抬起,这个舞蹈动作美吗?这就叫以点生姿(出示)。
    再看“经”字中绞丝旁的三点——(出示加辅助线的两个经字)
    经字:为了和右侧保持协调,它的三点就不能有那么大的倾斜度,这在书法上叫相迎相合、协调一致(出示)。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学写楷体“经”字,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看老师是如何行笔的。
    写经字(微课展示)
    (1)观看微课。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辅助)。
    (3)师生点评(围绕相迎相合、协调一致、穿插避让点评)。
    (4)再次练写“经”字。
    过渡:同学们练得非常认真!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经”字,除了我们书写的欧体以外,还有多种书写体,我们一起欣赏。
    (5)欣赏不同书写体的“经”字
    最后解说“乙瑛碑 隶书”——
    这是什么书体?(隶书)你了解隶书吗?看书上15页的“书法园地”,自己读一读,画出重要信息。
    四、拓展“经”文化
    1、理解“经”概念
    一个“经”字,体现了中华深厚的文化,从“经”的字面意思来说,只有被尊为典范的著作或宗教的典籍才能被称作“经”。
    例如,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占有极高的地位。考考大家——你们知道是哪“五经”吗?
    2、感知“五经”
    (1)课件出示:《诗经》、《礼记》、《尚书》、《易经》、《春秋》(生齐读)
    (2)欣赏“五经”中的名句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
    他送我木瓜,我就还他美玉
    君子诚之为贵。 ——《礼记》
    君子把真诚看得非常珍贵。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 ——《尚书》
    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经》
    同心协力的两个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吃一堑长一智 ——《春秋》
    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
    ( 指名多人次、多形式的读,)
    过渡:请同学们再次齐读五经名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齐读五经名句
    五、教师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汉字作为传统文化的典范,已经成为世界流行的重要元素,希望大家学好书法艺术,饱读诗书,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

    相关教案

    小学书法练习指导第6课 绞丝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书法练习指导第6课 绞丝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上册第14课 方框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上册第14课 方框儿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指导思想,理论依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技术准备,基本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