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展开【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语文版语文八上第18课《古文二则》的第二则,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4个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 达乐观的心境。本文语言干净利索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文中的“闲”字,是本文文眼,既表明自己有闲情雅致,又暗含自己被贬黄州,官职清闲之意,有一箭双雕之巧。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但文言文基础较薄弱,阅读能力偏低,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高,因此在教学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词语,在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悬着恰当的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文章的节奏,熟读成诵。
2、 品读课文理解文意,感知作者复杂微妙的情怀。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学、教师指导学习方法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培养学生对逆境达观处世的心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优美语言,把握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背诵《浣溪沙》,词作者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 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他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他的文章随物赋形,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创作了无数名篇佳作。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他在黄州写的一篇游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
二、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轼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他的诗浪漫瑰丽,气势不凡;他的词境界高远,开启宋词豪放一派;他的书法大气淋漓,并列“宋四家”之一;他的绘画也自成一家,为后人所称道。在散文方面,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创作数量很大,而且以气势纵横,变化多姿,畅达明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断章取义。八月,将他逮捕入狱。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他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三、整体感知
1、字词积累
遂至 ( suì ) 亦未寝 ( qǐn ) 藻荇 ( zǎ xìng ) 竹柏( bǎi )
重点字词:
月色入户(门) 欣然起行(高兴的) 念(想)无与乐者 (……的人)
遂至承天寺(于是) 相与步于中庭 (一起、共同)
庭下积水空明 (清澈透明) 水中藻荇交横(交错纵横)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重点句子: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便高兴地起来走动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3)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庭院里散步。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5)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
哪个晚上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4、朗读节奏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明确:一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2、 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这月色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皎洁 空灵
比喻
3、文中描写庭院中的月色,着力表现了月色的什么特点,你觉得这段描写好不好,好在啊里?
月色的特点可用“空明”来概括。这段写月景写得出主要在于1、比喻运用传神:“积水空明”比喻庭中月光清澈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文中没有出现“月”字,但两个比喻却使人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皎洁的月光。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积水空明”正面比喻月光,“藻荇交横”却是用竹柏倒影来侧面烘托,二者结合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4、你是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明确:两层意思:
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
二、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五、巩固练习:
(1)下列三组句子从表达方式上来说,各是什么?
(提示: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2)用表达方式提示来背诵课文
记叙:元丰……,……,……,……。念……,……。怀民……,……。
描写:庭下……,……,盖……。
抒情:……?……?但……者耳。
(3)理解填空 :
1、表明是在深夜赏月的句子是:
2、作者欣然起行的原因是:
3、表明张怀民与作者处境心境相同的句子是:
4、本文中心句,点睛之笔,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是:
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课文
完成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月色
景
人 苏轼 张怀民
情 郁闷 乐观豁达 惆怅
【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媒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课前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活动评价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