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节 位移变化规律学案
展开知识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位移公式:s=vt。
(2)vt图像: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3)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等于vt图线与对应的时间轴所包围的矩形的面积,如图所示。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位移在vt图像中的表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对应着vt图像中的图线和时间轴包围的“面积”。如图所示,在0~t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梯形的“面积”。
(2)位移公式:s=v0t+eq \f(1,2)at2,式中v0表示初速度,s表示物体在时间t内运动的位移。
如图所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那么,0~t2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和路程各为多大?
提示:x1+x2 x1+|x2|
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打×)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3)初速度越大,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一定越大。(×)
知识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关系
1.公式:veq \\al(2,t)-veq \\al(2,0)=2as。
2.推导
速度公式vt=v0+at。
位移公式s=v0t+eq \f(1,2)at2。
由以上两式可得veq \\al(2,t)-veq \\al(2,0)=2as。
此公式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而不是路程公式,利用该公式计算出的是位移而不是路程。
2: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打×)
(1)公式veq \\al(2,t)-veq \\al(2,0)=2as适用于任何直线运动。(×)
(2)物体的末速度越大,则位移越大。(×)
(3)对匀减速直线运动,公式veq \\al(2,t)-veq \\al(2,0)=2as中的a必须取负值。
(×)
考点1 公式s=v0t+eq \f(1,2)at2的应用
如图所示,汽车由静止以加速度a1启动,行驶一段时间t1后,又以加速度a2刹车,经时间t2后停下来。
1汽车加速过程及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吗?
2根据位移公式求加速过程及减速过程中的位移时,速度及加速度的正、负号如何确定?
提示:1汽车加速时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减速时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因此两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不同。
2根据位移公式求位移时,一般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加速时,加速度取正值;减速时,加速度取负值。
1.公式的适用条件:位移公式s=v0t+eq \f(1,2)at2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的矢量性:公式s=v0t+eq \f(1,2)at2为矢量公式,其中s、v0、a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一般选v0的方向为正方向。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3.公式的两种特殊形式
(1)当a=0时,s=v0t(匀速直线运动)。
(2)当v0=0时,s=eq \f(1,2)at2(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典例1】 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v0=5 m/s,加速度大小为a=0.5 m/s2,求:
(1)物体在3 s内的位移;
(2)物体在第3 s内的位移。
思路点拨:(1)分别求的是哪段时间内的位移?
(2)选用什么公式来求解位移?
[解析] (1)用位移公式求解,3 s内物体的位移
s3=v0t3-eq \f(1,2)ateq \\al(2,3)=5×3 m-eq \f(1,2)×0.5×32 m=12.75 m。
(2)同理2 s内物体的位移
s2=v0t2-eq \f(1,2)ateq \\al(2,2)=5×2 m-eq \f(1,2)×0.5×22 m=9 m
因此,第3 s内的位移
s=s3-s2=12.75 m-9 m=3.75 m。
[答案] (1)12.75 m (2)3.75 m
[母题变式]
在上题中,试求物体在15 s内的位移。
[解析] 物体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时所用时间
t=eq \f(v0,a)=eq \f(5,0.5) s=10 s<15 s
物体在15 s内的位移即为10 s内的位移,
s=v0t-eq \f(1,2)at2=5×10 m-eq \f(1,2)×0.5×102 m=25 m。
[答案] 25 m
应用s=v0t+eq \f(1,2)at2应注意以下3点:
(1)利用公式s=v0t+eq \f(1,2)at2计算出的物理量是位移不是路程。
(2)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若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a仅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这时的位移公式可表示为s=v0t-eq \f(1,2)at2。
(3)因为位移公式是一元二次函数,故st图像是一条抛物线(一部分)。
eq \([跟进训练])
1.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 m/s2,则2 s末速度和位移分别为( )
A.4 m/s 4 m B.2 m/s 4 m
C.4 m/s 2 m D.2 m/s 2 m
A [物体初速度v0=0,a=2 m/s2,t=2 s,则v=v0+at=0+2×2 m/s=4 m/s,s=v0t+eq \f(1,2)at2=0+eq \f(1,2)×2×22 m=4 m,则A正确,B、C、D错误。]
考点2 用vt图像求位移
1.vt图像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
2.面积在t轴以上表示位移是正值,在t轴以下表示位移是负值。
3.物体的总位移等于各部分位移(正负面积)的代数和。
4.物体通过的路程为t轴上、下“面积”绝对值的和。
【典例2】 (多选)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体 ( )
A.在0到2 s末的时间内,加速度为1 m/s2
B.在0到5 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10 m
C.在0到6 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7.5 m
D.在0到6 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6.5 m
AD [在0到2 s末的时间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eq \f(Δv,Δt)=eq \f(2,2) m/s2=1 m/s2,故A正确;0~5 s内物体的位移等于梯形面积s1=eq \f(1,2)×2×2 m+2×2 m+eq \f(1,2)×1×2 m=7 m,故B错误;在5~6 s内物体的位移等于t轴下面三角形面积s2=-(eq \f(1,2)×1×1)m=-0.5 m,故0~6 s内物体的位移s=s1+s2=6.5 m,D正确,C错误。]
eq \([跟进训练])
2.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 m/s,经过10 s的时间,末速度v=6 m/s,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10 s内位移为( )
A.8 m B.80 m
C.4 m D.40 m
D [在vt图像中梯形面积代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s=eq \f(2+6×10,2) m=40 m,则D正确,A、B、C错误。]
考点3 veq \\al(2,t)-veq \\al(2,0)=2as的应用
如图所示,狙击步枪射击时,若把子弹在枪筒中的运动看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枪筒长s,子弹的加速度为a。
(1)如何求出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大小?
(2)在上面问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结果都不涉及时间t,它只是一个中间量,能否将两个公式联立,消去t,只用一个关系式表示位移s与速度vt的关系呢?
提示:(1)由s=eq \f(1,2)at2,vt=at得vt=eq \r(2as)。
(2)vt=v0+at,把t=eq \f(vt-v0,a)代入s=v0t+eq \f(1,2)at2得veq \\al(2,t)-veq \\al(2,0)=2as。
1.公式的适用条件:公式表述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公式的意义:公式2as=v2-veq \\al(2,0)反映了初速度v0、末速度v、加速度a、位移s之间的关系,当其中三个物理量已知时,可求另一个未知量。
3.公式的矢量性:公式中v0、v、a、s都是矢量,应用时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一般选v0方向为正方向。
(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做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2)s>0,说明物体通过的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s<0,说明位移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
4.两种特殊形式
(1)当v0=0时,v2=2as(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当v=0时,-veq \\al(2,0)=2as(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典例3】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分析交通违法事例,将警示我们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一货车严重超载后的总质量为49 t,以54 km/h的速率匀速行驶。发现红灯时司机刹车,货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5 m/s2(不超载时则为5 m/s2)。
(1)若前方无阻挡,问从刹车到停下来此货车在超载及不超载时分别前进多远?
(2)若超载货车刹车时正前方25 m处停着总质量为1 t的轿车,两车将发生碰撞,求相撞时货车的速度。
思路点拨:
[解析] (1)设货车刹车时速度大小为v0,加速度为a,末速度为v,刹车距离为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得s=eq \f(v2-v\\al(2,0),2a)
由题意知,v0=54 km/h=15 m/s,v=0,a1=-2.5 m/s2,
a2=-5 m/s2
代入数据得,超载时s1=45 m
不超载时s2=22.5 m。
(2)超载货车与轿车碰撞时, 由v2-veq \\al(2,0)=2as知
相撞时货车的速度
v=eq \r(v\\al(2,0)+2a1s)=eq \r(152-2×2.5×25) m/s=10 m/s。
[答案] (1)45 m 22.5 m (2)10 m/s
公式veq \\al(2,t)-veq \\al(2,0)=2as的应用技巧
(1)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如果不涉及时间一般用速度位移公式较方便。
(2)刹车问题由于末速度为零,应用此公式往往较方便。
eq \([跟进训练])
3.(2019·北京石景山区高一上期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由v增大到2v的过程中位移为s,则当速度由2v增大到4v的过程中位移是( )
A.4s B.3s C.2s D.s
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速度由v增大到2v时,有(2v)2-v2=2as,速度由2v增大到4v时,有(4v)2-(2v)2=2as′,联立两式得s′=4s,故A正确。]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的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若是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若是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C [根据v=v0+at和s=v0t+eq \f(1,2)at2可知,只有在初速度为零的情况下,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A、B错误;由a=eq \f(Δv,Δt)可知,a一定,则物体的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当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速度减小但位移可能增大,故D错误。]
2.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为s,则它从出发开始经过4s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为( )
A.eq \f(t,4) B.eq \f(t,2) C.2t D.4t
C [由s=eq \f(1,2)at2和4s=eq \f(1,2)at′2得t′=2t,故C正确。]
3.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末的速度达到4 m/s,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 )
A.6 m B.8 m C.4 m D.1.6 m
A [根据速度公式v1=at,得a=eq \f(v1,t)=eq \f(4,1) m/s2=4 m/s2。第1 s末的速度等于第2 s初的速度,所以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s2=v1t+eq \f(1,2)at2=4×1 m+eq \f(1,2)×4×12 m=6 m。故选项A正确。]
4.(新情境题,以航母弹射系统为背景,考查位移—速度关系)有些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 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问:
(1)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 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2)若某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型号飞机仍能在此舰上正常起飞,则该舰身长至少应为多少?
[解析] (1)根据公式v2-veq \\al(2,0)=2ax
得:v0=eq \r(v2-2ax)=30 m/s。
(2)不装弹射系统时,v2=2aL
L=eq \f(v2,2a)=250 m。
[答案] (1)30 m/s (2)250 m
回归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
1应用公式s=v0t+eq \f(1,2)at2和=2as时应选取正方向,一般情况下,选哪个物理量的方向为正方向?
提示: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2vt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的单位是什么?如何用“面积”表示总位移和总路程?
提示:“面积”的单位是m,“面积”的代数和表示位移,“面积”的绝对值之和表示路程。
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位移与速度关系。
科学思维
理解vt图像与对应时间轴所围面积能代表位移,能用公式、图像等方法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会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探究
掌握用极限方法探究位移公式,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和对实际问题的处理,体验物理规律对生活实际的指导作用。
运动情况
取值
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与v0同向,a取正值(v0方向为正方向)
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a与v0反向,a取负值(v0方向为正方向)
若位移的计算结果为正值
说明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若位移的计算结果为负值
说明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关键词
分析
54 km/h
开始减速时的速度
分别前进多远
减速运动至停止,超载时a1=-2.5 m/s2,不超载时a2=-5 m/s2
25 m
刹车时通过的位移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节 位移变化规律第1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节 位移变化规律第1课时学案,共2页。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节 位移变化规律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节 位移变化规律学案,共12页。
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节 速度变化规律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1节 速度变化规律学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