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5)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33509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展开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5)
【学习目标】
背熟定义,并能解释判定定理中相应字母的含义.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看【出示目标】
二、学习指导:
为达到这一目标,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紧张的自学.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6------14的概念及课后习题,通过自查,找出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中不会的题,相互讨论然后弄懂,做会.
8分钟后比谁能考满分.
三、学生看书,质疑问难,教师辅导,收集并归类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集中点评典型问题.
检测:
【检测题】:满分100
P7作图,P8作图和练习,P9作图,P10练习,P11作图,P13练习,P14作图和练习,P15习题11.2(作图只保留痕迹,不写作法.)
四、教师讲评:
P15第5题:
第一步:根据已知条件先判定使用哪个判定定理,引导学生回答:ASA或AAS
第二步:①用ASA需求:∠ABD=∠ABC(利用:邻补角相等)
②用AAS需求:∠D=∠C(利用:三角形外角定理)
第三步:整理过程.
P16第10题:
第一步:要求DC∥AB需先求什么?学生回答:∠D=∠B(或∠A=∠C)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第二步:求△AOB与△COD全等(用SAS)
第三步:整理过程.
第11题:
第一步:要求线段相等,需先求什么?学生回答:△ABC与△DEF全等.
第二步:因为AB∥ED,得到 ∠B=∠E
AC∥FD,得到 ∠ACB=∠DFE
又因为BF=CE,BF+FC=CE+FC 得到 BC=EF
第三步:整理过程.
作业:
习题11.2 P15 6、7、8、9、12
六、教后记: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