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
-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 )3.6光合作用(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3.6光合作用(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试卷 4 次下载
-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 )3.8环境污染与保护(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试卷 3 次下载
-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 3.7碳循环与氧循环用(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试卷 3 次下载
-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1.1-1.2指南针为什么指南-电生磁 (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试卷 4 次下载
-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1.3-1.4电磁继电器-电动机(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试卷 5 次下载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 )4.6保护土壤(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 )4.6保护土壤(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文件包含46保护土壤解析版docx、46保护土壤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第四章4.6植物与土壤考点目录;考点一、土壤是重要的资源考点二、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一、考点分析考点一土壤是重要的资源1.地球土壤资源状态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29%,除了湖泊、河流、裸露岩石等,有土壤覆盖的土地就更少。由于土层太浅、土壤污染、永久冻土和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等原因,陆地面积中不适宜农业生产的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89%。如图所示:2.我国土壤资源状况我国陆地总面积约为8.77×1012米2,占国土面积的91.39%。耕地、林地、草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50%。耕地面积为1.37×1012米2,其中高产耕地仅2.94×1011米2。3.土壤的作用土壤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也就没有人们赖以生存的衣、食、住等的基本原料。“民以食为天,农以土为本”道出了土壤对国民经济的重大作用。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人类对食物的需求越来越大,土壤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必须利用和保护好土壤。考点二、 土壤污染与保护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1.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的土壤质量的恶化,从而危害人类生存和健康的现象。2.土壤污染的种类(1) 化学污染 :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会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和性质。①农药会在土壤中积累残留,种植的农作物中若有农药残留,会直接危害人畜健康。②长期施氮肥,会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过量施磷肥,引起土壤缺锌、铁、磷成不溶态而不能利用。(2) 生物污染 :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也会对土壤产生污染。(3) 物理污染 :如核反应带来的辐射性污染。3.土壤资源的过度开发(1)耕地被蚕食(2)水土流失(3)土地沙漠化(4)土壤盐渍化4.保护土壤(1)保护土壤的措施①加强对工业三废的管理,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并且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②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倡使用有机肥,对病虫害实现综合防治,提倡以虫治虫。③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蜈蚣草能吸收大量磷,也能吸收含砷的有毒化合物,研制转基因烟草等。④生态环境薄弱地区进行退耕还林、植树种草、草原牲畜数量控制等。(2)积极宣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①植树造林。②禁止乱扔塑料袋。③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等。二、热点题型详解题型一、土壤 保护1..近年来,我国北方沙尘暴频繁发生,下列措施对治沙可能造成不利的是( )A. 南水北调 B. 建防护林 C. 退耕还草 D. 扩大畜牧业发展【答案】 D 【解析】: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因此扩大畜牧业发展会对草原植被造成破坏,增加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不利用防治沙尘暴的发生。故答案选:D2.我国西部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壤沙化 C. 土壤荒漠化 D. 以上三方面都是【答案】 D 【解析】:选D。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开展植树种草,营造山川秀美的环境,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加快退化草地治理等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规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是当前首要采取的措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治理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和荒漠化。3.“治水先治山”,必须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 ( )A. 叶片能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B. 植物的根能紧抓土壤,防风固沙
C. 减少噪声,防治噪声污染 D. 增加大气温度,调节气候【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绿色植物的根系特点和保持水土的作用方面来切入。绿色植物的根系发达盘根错节,可以将土壤牢牢地抓住,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绿色植物可以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可以起到防止土地沙漠化的作用。故答案为:B题型二、土壤破坏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A. 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林 B. 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 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 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措施【答案】C 【解析】: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A、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可以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有利于保护环境,A不符合题意;B、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会污染环境,B不符合题意;C、化学肥料的成本高、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C符合题意;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不会污染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2..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意丢弃的塑料袋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污染
B. 大量使用化肥可使土壤肥力增加,不会造成土壤污染
C. 土壤污染直接影响植物,但不会危及人类健康
D. 土壤中的重金属会一直留在土壤,不会转移到其它生物中【答案】. A 【解析】: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 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 A、塑料袋是一种难以降解的垃圾,丢在土壤中会破坏土壤的结构,从而导致土壤污染;故A正确; B、大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易造成土壤板结,引起土壤的污染;故B错误; C、植物需要从土壤中获取无机盐和水等,从而会把有毒物质积累在植物体内,给人类的饮食健康带来巨大危害;故C错误; D、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随着根的吸水过程中,从土壤中转移到植物体内,最终转移到人体内;故D错误;
故答案为:A。3.有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乳酸,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自然分解。使用这种塑料制品主要可以减少( )
A. 土壤污染 B. 大气污染 C. 水污染 D. 生物污染【答案】 A 【解析】:工农业和生活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会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另外,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也会对土壤产生生物污染。新型可降解塑料,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自然分解。使用这种塑料制品主要可以减少土壤污染。
故答案为A.三、巩固提升1.下图是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此期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B. 未利用土地增加 C. 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D. 其它农业用地增加【答案】 A 【解析】: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最主要是由于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显著,大量的耕地变成林地;此外,居民点及工矿等建设也占用了一部分耕地;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地区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根据以上分析判断,本题A项正确。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变化情况。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地理统计图的判读方法。2..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有( )①适当开垦荒地发展果林业 ②滥伐森林,植被减少 ③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 ④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⑤占用农田挖塘养鱼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答案】. B 【解析】:我国目前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一部分耕地,使用不合理,导致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对林地管理利用不合理,滥伐森林问题严重;由于长期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牧区有1/3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根据以上分析,B选项正确。本题侧重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有一点难度,需要理解掌握。3..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盐碱物质及盐分进入植物体内 B. 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
C. 土壤水分过多造成植物萎蔫 D. 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根细胞失水【答案】 D 【解析】:在自然界中,植物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高于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它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如果一次施肥过多,土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超过根毛细胞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细胞就会因失水过多而发生“烧苗”等现象。盐碱地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根细胞失水,失水过多还会发生“烧苗”等现象。所以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
故答案为D.4.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最突出的问题有( )①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 ②滥伐森林,植被减少 ③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 ④人口增长过快,造成房源短缺,不得不占用耕地开拓房源⑤占用农田挖塘养鱼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答案】 B 【解析】: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1/3的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滥伐森林,植被减少、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人口增长过快,造成房源短缺,不得不占用耕地开拓房源”,都属于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故答案为B.5..化学在人类生活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说法或应用正确的是:( ) A.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 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
C. 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D. 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答案】 C 【解析】:(1)用矿物、空气、水等做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精制而成,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被称为化学肥料,简称化肥。(2) 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3)汽车排气管上装有的“催化转换器”能够使有毒的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无毒的氮气和二氧化碳。 (4)电池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元素。 A、虽然化肥有助于植物生长,但长期使用化肥往往会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故说法错误。 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适量食品添加剂,若过量,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危害,说法错误。 C、汽车排气管上装有的“催化转换器”能够使有毒的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无毒的氮气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 D、 废旧电池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元素,应集中回收,但不能填埋处理,因为填埋会使得这些重金属元素污染土壤或水资源,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6.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C. 废旧电池掩埋在土壤中 D. 自来水可以尽情使用【答案】. B 【解析】:A、根据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海水中,会造成水体的污染解答;B、根据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以防止水的污染和土壤的污染解答;C、根据随意丢弃废旧的电池,会造成水的污染和土壤的污染解答D、根据淡水资源缺乏解答.本题考查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及对环境的污染,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及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解: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海水中,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因此选项不正确;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以防止水的污染和土壤的污染,因此选项正确;C、随意丢弃废旧的电池,会造成水的污染和土壤的污染,因此选项不正确;D、淡水资源缺乏,自来水价格便宜,可以尽情使用,不利于节约水资源,因此选项不正确.故选:B7.每年的6月5日式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生活中使用含磷洗衣服能给水提供养分,建议大量使用
B.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将废气塑料焚烧处理
C. 冬季使用工业盐做融雪剂清除积雪,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D.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缓温室效应【答案】 C 【解析】:A、根据含磷洗衣粉的危害考虑;B、根据废弃塑料焚烧的污染情况考虑;C、根据融雪剂的特点考虑;D、根据乙醇燃烧的产物考虑.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含磷洗衣粉对环境的污染,塑料焚烧处理的污染,融雪剂的危害.解:A、含磷洗衣粉能污染水体形成赤潮和水华现象,故A为错B、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C、采用大量撒工业盐或各类含有氯化物成分的融雪剂进行快速除雪,积雪融化后,便捷了交通,却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污染和危害,对土壤造成了污染.故C正确;D、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为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使用乙醇汽油不能减少温室效应,故D错误.故选C.8..某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做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 、铅(Pb) 、砷(As) 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
(1)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活垃圾的成分以________为主。 (2)下列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B.有害元素的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C.各种有害元素在 0~30 厘米层含量都低于 30~60 厘米层含量(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设想。 ________。 【答案】(1)A有机物(2)C(3)分类回收等 【解析】:根据垃圾回收、再生性质和用途,结合图片进行判断解题。(1)根据调查图可知不可回收垃圾占16.9%,可回收垃圾站29.1%,A有机物占总量的54.0%,因此生活垃圾的成分以A有机物为主。(2)据图可知:各种有害元素在0~30层含量低于30cm~60cm层含量。 (3)对可回收物进行垃圾分类,比如废旧塑料瓶、废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将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比如废荧光灯管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属于有害垃圾,将可堆肥垃圾进行分类,比如枯枝落叶腐烂后可以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有机肥料,垃圾回收和再生的好处是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减少了垃圾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
故答案为:(1)A有机物(2)C(3)分类回收等9..当人们陶醉在丰富的物质生活时,是否意识到有一支“ 垃圾大军” 正向我们逼近,影响我们的生活,危害我们的健康? (1)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活动,他们在居民小区里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没有将垃圾分类放置。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非常多
C.居民环保意识不强
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2)如图是居民区附近小型垃圾中转站(小圆圈)的布局,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垃圾中转站在选址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答案】(1)B(2)沿河放置,污染水源 【解析】:垃圾分类回收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1)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活动,他们在居民小区里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没有将垃圾分类放置。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居民环保意识不强,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B符合题意 (2)居民区附近小型垃圾中转站靠近河岸,沿河放置会造成水污染。
故答案为:(1)B(2)沿河放置,污染水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4.3植物的根与物质的吸收 (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文件包含2020-2021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第四章植物与土壤43复习-解析版docx、2020-2021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第四章植物与土壤43复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3.1 空气与氧气 (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文件包含2020-2021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第三章空气与生命-11空气与氧气-解析版docx、2020-2021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第三章空气与生命-11空气与氧气-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 3.7碳循环与氧循环用(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文件包含37碳循环与氧循环用复习解析版docx、37碳循环与氧循环用复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