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课件+练习 课件 3 次下载
- 1.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课件+练习 课件 2 次下载
- 问题研究 我们的生态足迹有多大(课件) 课件 2 次下载
- 2.1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课件+练习 课件 1 次下载
- 2.2 中国的能源安全 课件+练习 课件 2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获奖备课课件ppt
展开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练习)
一、单选题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关联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要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收到环境中去。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
A.修建道路 B.人口迁徙 C.封山育林 D.开采矿产
2.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强度较大,则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相互协调
3.当前,协调全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的主要途径有( )
①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②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③加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④积极开发利用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它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2019年10月底,上海市约1.2 万个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为80%,而在2018年底,这一数据还只是15%。继上海之后,“垃圾分类”政策席卷全国。如图是新型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
4.与2018年底相比,2019年10月,上海垃圾分类达标率猛增的主要原因是( )
A.市民素质大幅度提升 B.政府激励约束
C.垃圾处理技术水平提高 D.垃圾分类合理化
5.图示新型垃圾处理流程最大的优点是( )
A.从根本上减少了垃圾的产量
B.杜绝垃圾产生二次污染
C.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D.废弃物减害化和资源化
6.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进较慢,相较于城市,农村推进慢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害垃圾少 B.政策支持少
C.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 D.垃圾分类条件不成熟
近年来,跨境水冲突事件正严重影响着全球的生态安全,其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密集分布于以30°N为中心的全球气候干旱带。南亚、中亚、西亚和东非等高水资源压力地区成为全球跨境水冲突的主要策源地。下图示意1948~2018年全球跨境水冲突事件主要的流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7-8小题。
7.导致全球跨境水冲突事件密集分布带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带气旋 B.副热带高压
C.亚洲高压 D.西南季风
8.跨境水冲突高度集中于南亚—中亚—西亚—东非地带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人口密集,用水需求量大 B.城市较多,水源利用分散
C.交通便利,商业贸易多元 D.战争频繁,争夺用水权力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面9-11小题。
9.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10.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A.工业排放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C.汽车排放废气 D.建筑工地扬尘
11.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昆虫是自然界种群最丰富的动物。据研究,近几年昆虫灭绝的速度是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八倍,已有近三分之一濒临灭绝,40%的种类正在减少。目前昆虫数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急剧下降,这意味着所有的昆虫可能在本世纪末消失。这将造成自然生态系统崩溃。据此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导致昆虫数量锐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矿产开发规模扩大 B.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C.全球气候变化显著 D.自然植被退化严重
13.昆虫锐减或灭绝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 )
A.社会系统崩溃 B.食物链条中断 C.人类文明倒退 D.农业产量下降
研究表明,泥炭地(泥炭沼泽)的排水(灌溉)系统对水循环和碳循环都有着显著的影响。英国某低注池曾经一度是被淹没的。因深渠与排水管网的修建完善而能够快速通过该系统排水,该地如今即便已经成为农业高产之地,却仍然不时会遭遏洪水的侵袭,或在其上空形成“乌碳云”(云的颜色近似乌碳颜色)的阴霾现象。据此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该泥炭地的形成关键依赖于( )
A.土壤肥力下降 B.植被腐化 C.成土母质的形成 D.森林砍伐
15.该排水系统对泥炭地水循环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①降水②下渗③蒸发④水汽输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该地上空形成“乌碳云”的阴霾现象,其主要是由于( )
A.泥炭地干燥易燃 B.地下水的过度抽取
C.全球变暖加剧 D.泥炭受侵蚀流失
二、综合题
17.长三角地区是工业集聚程度高,大气环境污染较为严峻的区域之一,部分城市(见下面的图和表)雾霾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雾霾污染是PM2.5(粒径小于2.5μm细颗粒物)浓度过高导致,已经成为跨区域的环境问题。除自然原因外,雾霾形成与能源消耗、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有关。
材料二 2017年每万元GDP工业烟尘排放量,江苏的8个城市平均为0.36千克,浙江的7个城市平均为0.26千克,江苏比浙江高出38.5%。
PM2.5浓度/(μg/m3) | 长三角部分城市 |
≤40 | 舟山、台州、宁波、上海 |
40-50 | 南通、湖州、杭州、嘉兴、绍兴 |
50-60 | 南京、无锡、苏州 |
≥60 | 扬州、镇江、常州、泰州 |
(1)概述长三角PM2.5浓度南北差异并说明该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2)从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角度推测防治雾霾的主要措施。
(3)面对雾霾污染的环境问题,人们呼吁“共同打赢蓝天保卫战”,围绕为什么要“共同打赢”,阐述你的观点。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裸鲤,又称“湟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摄食藻类、甲壳类、水生昆虫和小鱼。13万年前裸鲤是有鳞片(保护鱼身,减少疾病,防止淡水流失)的,后因地壳运动使得青海湖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鳞片逐渐退化,直至现在通体无鳞。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青海湖裸鲤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每十年大约增重0.5kg。湟鱼为洄游繁殖性鱼类,在繁殖季节内对水温、水质等要求严格,自然状态下繁殖成活率较低。数据显示,青海裸鲤数量1961年曾达到19.9万吨,到2002年却只有2592吨。2015年以来,青海省共耗资3672万元在湟鱼洄游必经的沙柳河、泉吉河、哈尔盖河等地废除拦河坝,修(改)建7座阶梯式洄游通道,两阶梯高差为15~20cm,阶梯间建有凹槽。至2016年底,青海裸鲤数量达到7.08万吨,比保护初期2002年的2592吨增长近27倍。图Ⅰ为青海湖水系图,图Ⅱ为湟鱼洄游通道设计图。
(1)分析青海湖裸鲤由有鳞至鳞片逐渐退化的原因。
(2)简述1961年至2002年青海湖湟鱼资源数量锐减的原因。
(3)说明湟鱼洄游通道设计的合理性。
(4)除修建洄游通道外,请再提出两条保护湟鱼的可行性措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精品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新课导入,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环境问题,具体表现,探究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优秀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学目标,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量,技术水平高,环境问题的危害,人地协调,课堂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试讲课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试讲课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pptx、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教学设计docx、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同步练习docx、全球十大环境问题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