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如图,在△ABC中,AB=AC,AD和CE是高,∠ACE=45°,点F是AC的中点,AD与FE,CE分别交于点G、H,∠BCE=∠CAD,有下列结论:①图中存在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②△AHE≌△CBE;③BC•AD=AE2;④S△ABC=4S△ADF.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 B.2 C.3 D.4
2.已知抛物线y=ax2﹣(2a+1)x+a﹣1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若x1<1,x2>2,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3 B.0<a<3 C.a>﹣3 D.﹣3<a<0
3.下列实数为无理数的是 ( )
A.-5 B. C.0 D.π
4.若点A(1,a)和点B(4,b)在直线y=-2x+m上,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 )
A.a>b B.a<b
C.a=b D.与m的值有关
5.某市今年1月份某一天的最高气温是3℃,最低气温是—4℃,那么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A.—7℃ B.7℃ C.—1℃ D.1℃
6.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7.若x﹣2y+1=0,则2x÷4y×8等于( )
A.1 B.4 C.8 D.﹣16
8.已知3a﹣2b=1,则代数式5﹣6a+4b的值是( )
A.4 B.3 C.﹣1 D.﹣3
9.如图,抛物线y=ax2+bx+c(a≠0)过点(1,0)和点(0,﹣2),且顶点在第三象限,设P=a﹣b+c,则P的取值范围是( )
A.﹣4<P<0 B.﹣4<P<﹣2 C.﹣2<P<0 D.﹣1<P<0
10.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一个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不透明袋子中装有个球,其中有个红球、个绿球和个黑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个球,则它是黑球的概率是_____.
12.若a是方程的解,计算:=______.
13.如图,10块相同的长方形墙砖拼成一个长方形,设长方形墙砖的长为x厘米,则依题意列方程为_________.
14.__.
15.九(5)班有男生27人,女生23人,班主任发放准考证时,任意抽取一张准考证,恰好是女生的准考证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3)x+m2=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1,则m的值是____.
17.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方程的两实根,则菱形的面积为______.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与y轴交于点C(0,2),直线经过点A,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为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
①连接PO,交AC于点E,求的最大值;
②过点P作PF⊥AC,垂足为点F,连接PC,是否存在点P,使△PFC中的一个角等于∠CAB的2倍?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5分)某校在一次大课间活动中,采用了四种活动形式:A、跑步,B、跳绳,C、做操,D、游戏.全校学生都选择了一种形式参与活动,小杰对同学们选用的活动形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绘制了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结合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学生共 人,a= ,并将条形图补充完整;
(2)如果该校有学生2000人,请你估计该校选择“跑步”这种活动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3)学校让每班在A、B、C、D四种活动形式中,随机抽取两种开展活动,请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每班抽取的两种形式恰好是“跑步”和“跳绳”的概率.
20.(8分)如图,在大楼AB正前方有一斜坡CD,坡角∠DCE=30°,楼高AB=60米,在斜坡下的点C处测得楼顶B的仰角为60°,在斜坡上的D处测得楼顶B的仰角为45°,其中点A,C,E在同一直线上.求坡底C点到大楼距离AC的值;求斜坡CD的长度.
21.(10分)在下列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在Rt△ABC中,∠C=90°,AC=3,BC=4.
(1)试在图中作出△ABC以A为旋转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AB1C1;
(2)若点B的坐标为(-3,5),试在图中画出直角坐标系,并标出A、C两点的坐标;
(3)根据(2)中的坐标系作出与△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A2B2C2,并标出B2、C2两点的坐标.
22.(10分)如图,△ABC中,∠A=90°,AB=AC=4,D是BC边上一点,将点D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点E,连接CE.
(1)当点E在BC边上时,画出图形并求出∠BAD的度数;
(2)当△CDE为等腰三角形时,求∠BAD的度数;
(3)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求CE的最小值.
(参考数值:sin75°=, cos75°=,tan75°=)
23.(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经过△ABC的三个顶点,其中点A(0,1),点B(﹣9,10),AC∥x轴,点P是直线AC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过点P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l与直线AB、AC分别交于点E、F,当四边形AECP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3)当点P为抛物线的顶点时,在直线AC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4.(14分)问题提出
(1).如图 1,在四边形 ABCD 中,AB=BC,AD=CD=3, ∠BAD=∠BCD=90°,∠ADC=60°,则四边形 ABCD 的面积为 _;
问题探究
(2).如图 2,在四边形 ABCD 中,∠BAD=∠BCD=90°,∠ABC=135°,AB=2 2,BC=3,在 AD、CD 上分别找一点 E、F, 使得△BEF 的周长最小,作出图像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C
【解析】
①图中有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故结论错误;
②根据ASA证明即可,结论正确;
③利用面积法证明即可,结论正确;
④利用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即可证明,结论正确.
【详解】
∵CE⊥AB,∠ACE=45°,
∴△A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F=CF,
∴EF=AF=CF,
∴△AEF,△EF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图中共有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故①错误,
∵∠AHE+∠EAH=90°,∠DHC+∠BCE=90°,∠AHE=∠DHC,
∴∠EAH=∠BCE,
∵AE=EC,∠AEH=∠CEB=90°,
∴△AHE≌△CBE,故②正确,
∵S△ABC=BC•AD=AB•CE,AB=AC=AE,AE=CE,
∴BC•AD=CE2,故③正确,
∵AB=AC,AD⊥BC,
∴BD=DC,
∴S△ABC=2S△ADC,
∵AF=FC,
∴S△ADC=2S△ADF,
∴S△ABC=4S△ADF.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
2、B
【解析】
由已知抛物线求出对称轴,
解:抛物线:,对称轴,由判别式得出a的取值范围.
,,
∴,
①,.
②由①②得.
故选B.
3、D
【解析】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详解】
A、﹣5是整数,是有理数,选项错误;
B、是分数,是有理数,选项错误;
C、0是整数,是有理数,选项错误;
D、π是无理数,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4、A
【解析】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性质: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由-2<0得,当x12时,y1>y2.
【详解】因为,点A(1,a)和点B(4,b)在直线y=-2x+m上,-2<0,
所以,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因为,1<4,
所以,a>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一次函数性质. 解题关键点:判断一次函数中y与x的大小关系,关键看k的符号.
5、B
【解析】
求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度,即是求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这个实际问题可转化为减法运算,列算式计算即可.
【详解】
3-(-4)=3+4=7℃.
故选B.
6、D
【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详解】
A、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
7、B
【解析】
先把原式化为2x÷22y×23的形式,再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及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原式=2x÷22y×23,
=2x﹣2y+3,
=22,
=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同底数幂的乘法及除法运算,根据题意把原式化为2x÷22y×23的形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B
【解析】
先变形,再整体代入,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3a﹣2b=1,
∴5﹣6a+4b=5﹣2(3a﹣2b)=5﹣2×1=3,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能够整体代入是解此题的关键.
9、A
【解析】
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a>1.
∵对称轴在y轴的左边,∴<1.∴b>1.
∵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1,﹣2),过(1,1)点,代入得:a+b﹣2=1.
∴a=2﹣b,b=2﹣a.∴y=ax2+(2﹣a)x﹣2.
把x=﹣1代入得:y=a﹣(2﹣a)﹣2=2a﹣3,
∵b>1,∴b=2﹣a>1.∴a<2.
∵a>1,∴1<a<2.∴1<2a<3.∴﹣3<2a﹣3<1,即﹣3<P<1.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10、D
【解析】
试题分析:△=22-4×4=-12<0,故没有实数根;
故选D.
考点:根的判别式.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
【解析】
一般方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根据随机事件概率大小的求法,找准两点:①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②全部情况的总数,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的大小.
【详解】
∵不透明袋子中装有7个球,其中有2个红球、2个绿球和3个黑球,
∴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它是黑球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的求法与运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概率的定义和求概率的公式.
12、1
【解析】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得a2﹣3a+1=1,即a2﹣3a=﹣1,再代入,然后利用整体思想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a是方程x2﹣3x+1=1的一根,
∴a2﹣3a+1=1,即a2﹣3a=﹣1,a2+1=3a
∴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一元二次方程两边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考查了整体思想的运用.
13、x+x=75.
【解析】
试题解析:设长方形墙砖的长为x厘米,
可得:x+x=75.
14、.
【解析】
根据去括号法则和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
解:原式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掌握去括号法则和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法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5、
【解析】
用女生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恰好是女生的准考证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
16、3.
【解析】
可以先由韦达定理得出两个关于、的式子,题目中的式子变形即可得出相应的与韦达定理相关的式子,即可求解.
【详解】
得+=-2m-3,=m2,又因为,所以m2-2m-3=0,得m=3或m=-1,因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0,得(2m+3)2-4×m2=12m+9>0,所以m>,所以m=-1舍去,综上m=3.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将根与系数的关系与代数式相结合解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2
【解析】
解:x2﹣14x+41=0,则有(x-6)(x-1)=0解得:x=6或x=1.所以菱形的面积为:(6×1)÷2=2.菱形的面积为:2.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以及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的特点和根与系数的关系.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2)①有最大值1;②(2,3)或(,)
【解析】
(1)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A,C点坐标,根据代定系数法,可得函数解析式;
(2)①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根据平行于y轴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是较大的纵坐标减较小的纵坐标,可得二次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
②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是以∠ACB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取AB的中点D,求得D(,0),得到DA=DC=DB=,过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R,交AC于G,情况一:如图,∠PCF=2∠BAC=∠DGC+∠CDG,情况二,∠FPC=2∠BAC,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当x=0时,y=2,即C(0,2),
当y=0时,x=4,即A(4,0),
将A,C点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是为;
(2)过点P向x轴做垂线,交直线AC于点M,交x轴于点N
,
∵直线PN∥y轴,
∴△PEM~△OEC,
∴
把x=0代入y=-x+2,得y=2,即OC=2,
设点P(x,-x2+x+2),则点M(x,-x+2),
∴PM=(-x2+x+2)-(-x+2)=-x2+2x=-(x-2)2+2,
∴=,
∵0<x<4,∴当x=2时,=有最大值1.
②∵A(4,0),B(-1,0),C(0,2),
∴AC=2,BC=,AB=5,
∴AC2+BC2=AB2,
∴△ABC是以∠ACB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取AB的中点D,
∴D(,0),
∴DA=DC=DB=,
∴∠CDO=2∠BAC,
∴tan∠CDO=tan(2∠BAC)=,
过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R,交AC的延长线于G,
情况一:如图
,
∴∠PCF=2∠BAC=∠PGC+∠CPG,
∴∠CPG=∠BAC,
∴tan∠CPG=tan∠BAC=,
即,
令P(a,-a2+a+2),
∴PR=a,RC=-a2+a,
∴,
∴a1=0(舍去),a2=2,
∴xP=2,-a2+a+2=3,P(2,3)
情况二,∴∠FPC=2∠BAC,
∴tan∠FPC=,
设FC=4k,
∴PF=3k,PC=5k,
∵tan∠PGC=,
∴FG=6k,
∴CG=2k,PG=3k,
∴RC=k,RG=k,PR=3k-k=k,
∴,
∴a1=0(舍去),a2=,
xP=,-a2+a+2=,即P(,),
综上所述:P点坐标是(2,3)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解(1)的关键是待定系数法;解(2)的关键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又利用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解(3)的关键是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要分类讨论,以防遗漏.
19、(1)300,10; (2)有800人;(3) .
【解析】试题分析:
试题解析:(1)120÷40%=300,
a%=1﹣40%﹣30%﹣20%=10%,
∴a=10,
10%×300=30,
图形如下:
(2)2000×40%=800(人),
答:估计该校选择“跑步”这种活动的学生约有800人;
(3)画树状图为:
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每班所抽到的两项方式恰好是“跑步”和“跳绳”的结果数为2,
所以每班所抽到的两项方式恰好是“跑步”和“跳绳”的概率=.
考点:1.用样本估计总体;2.扇形统计图;3.条形统计图;4.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20、(1)坡底C点到大楼距离AC的值为20米;(2)斜坡CD的长度为80-120米.
【解析】
分析:(1)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AC的长即可;
(2)过点D作DF⊥AB于点F,则四边形AEDF为矩形,得AF=DE,DF=AE.利用DF=AE=AC+CE求解即可.
详解:(1)在直角△ABC中,∠BAC=90°,∠BCA=60°,AB=60米,则AC=(米)
答:坡底C点到大楼距离AC的值是20米.
(2)过点D作DF⊥AB于点F,则四边形AEDF为矩形,
∴AF=DE,DF=AE.
设CD=x米,在Rt△CDE中,DE=x米,CE=x米
在Rt△BDF中,∠BDF=45°,
∴BF=DF=AB-AF=60-x(米)
∵DF=AE=AC+CE,
∴20+x=60-x
解得:x=80-120(米)
故斜坡CD的长度为(80-120)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问题,坡度坡角问题,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
21、(1)作图见解析;(2)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为(0,1),点C的坐标为(-3,1);(3)如图所示,点B2的坐标为(3,-5),点C2的坐标为(3,-1).
【解析】
(1)分别作出点B个点C旋转后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可以得到;
(2)根据点B的坐标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3)分别作出点A、点B、点C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可以得到.
【详解】
(1)△A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A(0,1),C(﹣3,1);
(3)△如图所示,(3,﹣5),(3,﹣1).
22、(1)∠BAD=15°;(2)∠BAC=45°或∠BAD =60°;(3)CE=.
【解析】
(1)如图1中,当点E在BC上时.只要证明△BAD≌△CAE,即可推出∠BAD=∠CAE=(90°-60°)=15°;
(2)分两种情形求解①如图2中,当BD=DC时,易知AD=CD=DE,此时△DEC是等腰三角形.②如图3中,当CD=CE时,△DEC是等腰三角形;
(3)如图4中,当E在BC上时,E记为E′,D记为D′,连接EE′.作CM⊥EE′于M,E′N⊥AC于N,DE交AE′于O.首先确定点E的运动轨迹是直线EE′(过点E与BC成60°角的直线上),可得EC的最小值即为线段CM的长(垂线段最短).
【详解】
解:(1)如图1中,当点E在BC上时.
∵AD=AE,∠DAE=60°,
∴△ADE是等边三角形,
∴∠ADE=∠AED=60°,
∴∠ADB=∠AEC=120°,
∵AB=AC,∠BAC=90°,
∴∠B=∠C=45°,
在△ABD和△ACE中,
∠B=∠C,∠ADB=∠AEC,AB=AC,
∴△BAD≌△CAE,
∴∠BAD=∠CAE=(90°-60°)=15°.
(2)①如图2中,当BD=DC时,易知AD=CD=DE,此时△DEC是等腰三角形,∠BAD=∠BAC=45°.
②如图3中,当CD=CE时,△DEC是等腰三角形.
∵AD=AE,
∴AC垂直平分线段DE,
∴∠ACD=∠ACE=45°,
∴∠DCE=90°,
∴∠EDC=∠CED=45°,
∵∠B=45°,
∴∠EDC=∠B,
∴DE∥AB,
∴∠BAD=∠ADE=60°.
(3)如图4中,当E在BC上时,E记为E′,D记为D′,连接EE′.作CM⊥EE′于M,E′N⊥AC于N,DE交AE′于O.
∵∠AOE=∠DOE′,∠AE′D=∠AEO,
∴△AOE∽△DOE′,
∴AO:OD=EO:OE',
∴AO:EO=OD:OE',
∵∠AOD=∠EOE′,
∴△AOD∽△EOE′,
∴∠EE′O=∠ADO=60°,
∴点E的运动轨迹是直线EE′(过点E与BC成60°角的直线上),
∴EC的最小值即为线段CM的长(垂线段最短),
设E′N=CN=a,则AN=4-a,
在Rt△ANE′中,tan75°=AN:NE',
∴2+=,
∴a=2-,
∴CE′=CN=2-.
在Rt△CE′M中,CM=CE′•cos30°=,
∴CE的最小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几何变换综合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轨迹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利用垂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23、 (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1,(2) 四边形AECP的面积的最大值是,点P(,﹣);(3) Q(4,1)或(-3,1).
【解析】
(1)把点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求b,c;(2)设P(m,m2−2m+1),根据S四边形AECP=S△AEC+S△APC,把S四边形AECP用含m式子表示,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3)设Q(t,1),分别求出点A,B,C,P的坐标,求出AB,BC,CA;用含t的式子表示出PQ,CQ,判断出∠BAC=∠PCA=45°,则要分两种情况讨论,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t.
【详解】
解:(1)将A(0,1),B(9,10)代入函数解析式得:
×81+9b+c=10,c=1,解得b=−2,c=1,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y=x2−2x+1;
(2)∵AC∥x轴,A(0,1),
∴x2−2x+1=1,解得x1=6,x2=0(舍),即C点坐标为(6,1),
∵点A(0,1),点B(9,10),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设P(m,m2−2m+1),∴E(m,m+1),
∴PE=m+1−(m2−2m+1)=−m2+3m.
∵AC⊥PE,AC=6,
∴S四边形AECP=S△AEC+S△APC=AC⋅EF+AC⋅PF
=AC⋅(EF+PF)=AC⋅EP
=×6(−m2+3m)=−m2+9m.
∵0
(3)∵y=x2−2x+1=(x−3)2−2,
P(3,−2),PF=yF−yp=3,CF=xF−xC=3,
∴PF=CF,∴∠PCF=45∘,
同理可得∠EAF=45∘,∴∠PCF=∠EAF,
∴在直线AC上存在满足条件的点Q,
设Q(t,1)且AB=,AC=6,CP=,
∵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①当△CPQ∽△ABC时,
CQ:AC=CP:AB,(6−t):6=,解得t=4,所以Q(4,1);
②当△CQP∽△ABC时,
CQ:AB=CP:AC,(6−t)6,解得t=−3,所以Q(−3,1).
综上所述:当点P为抛物线的顶点时,在直线AC上存在点Q,使得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Q点的坐标为(4,1)或(−3,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解(1)的关键是待定系数法;解(2)的关键是利用面积的和差得出二次函数,又利用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是较大的坐标减较小的坐标;解(3)的关键是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出关于CQ的比例,要分类讨论,以防遗漏.
24、(1)3 ,(2)见解析
【解析】
(1)易证△ABD≌△CBD,再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求出AB、BD的长,即可求出面积.(2)作点B关于AD的对称点B’,点B关于CD的对应点B’’,连接B’B’’,与AD、CD交于EF,△AEF即为所求.
【详解】
(1)∵AB=BC,AD=CD=3, ∠BAD=∠BCD=90°,
∴△ABD≌△CBD(HL)
∴∠ADB=∠CDB=∠ADC=30°,
∴AB=
∴S△ABD==
∴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2S△ABD=
(2)作点B关于AD的对称点B’,点B关于CD的对应点B’’,连接B’B’’,与AD、CD交于EF,△BEF的周长为BE+EF+BF=B’E+EF+B’’F=B’B’’为最短.
故此时△BEF的周长最小.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与对称性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作出相应的图形进行求解.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数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重点达标名校2022年中考数学模拟预测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下列四个命题,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的展开图是,计算÷9的值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无锡市南长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无锡市南长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分式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浙江杭州上城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浙江杭州上城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