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展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课题名 | 《语文园地》 |
教学目标 | 1. 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2.学会带有声音的四字词语的运用,以及时间词语的运用。 3.在横格中写字,中心要在中线上,注意字句保持一样的距离。 4. 朗读、背诵古诗《鹿柴》 。欣赏、积累古诗中写景的名句。 |
教学重点 |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2.能和同学交流根据词语想象到的画面。 |
教学难点 |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阅读,交流不会的问题。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课文,大家对“读文章,想画面”有了哪些阅读体验和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解决这些问题。出示图片。(板书:语文园地) 二、回顾课文,交流方法 本次交流平台是交流如何调动各种感官来理解文章描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学习本单元课文时的体会来谈,也可以说说自己读其他文章时的感受。 围绕“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本单元的学习体验 1.请大家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说一说什么是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想象画面带给你怎样的阅读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有什么作用?。 2.学生交流,相机引导。 预设1:读《观潮》,我边读边想象画面,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预设2:读《走月亮》时,随着文章的描写,我就像看电视剧一样,一路走,一路欣赏月下的美景。 预设3:读《现代诗二首》时,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想象着鸟儿驮着夕阳归巢,夕阳染红芦苇的美景;想象着蓝天下,花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的样子,不知不觉就读懂了这两首诗。 预设4:读《繁星》时,我仿佛听到了大海的声音,看到了一个人躺在甲板上仰望星空的情景。
①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情景之美。 ②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意。 ③调动多种感官,增强阅读体验。 4.引导梳理方法。 (1)引导:边读边想象画面,让我们从课文中感受了自然之美。让我们来听一听小伙伴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2)指3名同学朗读。 (3)提问:从小伙伴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哪些“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教师板书:闻 看 样子 听 声音 味道) (5)小结:汉语富有极强的表现力,不仅句子可以让我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就连一个词语也会使人浮想联翩! 所以,我们读文章时,读文章时,我们要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意,同时也是一种享受阅读的好办法。 (设计意图:站在单元整体的视角上教学“交流平台”,以本单元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为线索,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交流阅读方法,再让学生阅读小伙伴的对话,梳理、总结方法,最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拓展运用,将读文章时调动多种感官想象画面的方法付诸实践。) 三、拓展课外阅读,进行实战验收 读下边的文字,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出示: 夏天的傍晚,潮湿的凉气从山林里吹来,从竹篷里吹来,从青蛙们咕呱咕呱吵闹的水田里吹来,还从大青树里散发出来。 预设一:我仿佛感受到凉气从四面八方吹来,扑在脸上。 预设二:我听到了山林中沙沙的风声,听到了青蛙咕呱咕呱此起彼伏的叫声…… 四、读记词语,想象画面 1.朗读词语,想象画面。 (1)自由认读:借助拼音把词语读正确。 (2)检查认读:指名读——齐读。提示:“悄无声息”的“悄”读第三声。 (3)引导发现:你知道这些词语都是什么意思吗?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语境,说一说它们的含义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的词语。 2.读词语,想象画面。 (1)引导交流:读这些词语,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2)全班交流。 预设: 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锣鼓喧天:锣声的敲击声响彻天空,形容激烈战斗或热烈喜庆的景象。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背地里小声说话。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也指人沉默不语,保持安静。 悄无声息: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 3.分组讨论:请你根据词语的意思,说一说两组词语的异同。 预设一: 相同点:都是形容声音的四字词语。 不同点:第一组形容声音大,第二组形容声音小,甚至没有声音。 (3)填写词语。 课件出示: ①广场上的歌声( ),天上的星星听到后也不由得( )起来。 ②操场上( ),我趁老师不注意,( )地走到了他身边。 ③夏日的夜晚,山里( ),忽然一阵( )的雷声袭来,打破了这份宁静。 (4)小结:边读词语边想象画面,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3.拓展想象 (1)读这些词语时,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请你说一说。 词语—人声鼎沸。例如:我想到了课下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游戏的场面,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有的在跳皮筋,有的在赛跑……整个操场人声鼎沸。 词语—锣鼓喧天。例如:我想到了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全校师生欢聚在一起敲锣打鼓、欢庆节日的画面,那场面真的是锣鼓喧天。 词语—低声细语。例如:我想到了秋天的时候,一阵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时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低声细语的画面。 词语—窃窃私语。例如:我想到了两个小朋友背着大人小声说话的画面。 (设计意图:文字能激发人的想象。本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两组词语的特点,边读词语边想象文字背后的声音和画面,让词语学习具有情境感,同时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形容声音的词语呢? (1)形容声音大的还有如雷贯耳、声如洪钟等。 (2)形容声音小的还有呢喃细语、声若蚊蝇等;形容无声的还有万籁俱寂等。 (3)学生讨论交流。 2.运用词语,描述事物。 (1)提问:课件中,这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预设一:左边词语表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预设二:右边词语表示实践短暂的词语。 (2)练习描绘。 ①梳理方法:请你从左边选一个事物,用上右边的一两个词语描绘它,把想象到的画面跟大家说一说。 ●选择事物,想象画面——以风为例。 ●“风”是什么样子的?风吹过时,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 ②同桌交流——指名交流。 大风吹过麦田的画面。 微风吹过平静湖面的画面。 秋风吹落树叶的画面。 风吹蒲公英的画面。 风吹草地的画面。 风车被吹动的画面。 (3)结合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将想象到的画面表述出来。 师:在表述的时候,可以适当添加一些修饰词或者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这样会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4)指名表述: 预设:起风了!顿时,寂静的田野热闹起来了!柳树枝在风中摇摆,草地上涌起了波浪…… ●选择事物,想象画面——以小狗为例。 顽皮的小狗一会儿工夫就跑的无影无踪,过了一会儿又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 ●选择事物,想象画面——以烟花为例。 霎时,一簇簇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就像给黑色的夜幕绣上了一朵朵美丽的花。 ●选择事物,想象画面——以雷雨为例。 夏日的午后,忽然乌云密布,雷雨大作,街道上的行人顿时加快了归家的脚步。
(设计意图:运用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事物,旨在让学生把某种事物的动态变化描绘清楚,这一练习也紧扣了单元语文要素。教学时,在读中发现词语的特点,联系生活体验想象事物的动态变化,注重示范引导。首先引导学生发现两组词语的特点和联系,再明确要求,接着示范引路,帮助学生领会描绘的方法,最后学生进行口头描绘并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书写提示 1.谈话导入:俗话说“字如其人”,写一手好字能让人终身受益。那么,怎样才能写得一手好字呢? 2.观察书写范例。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的书写范例。 (1)引导:这段文字的书写,你认为好在哪里?(整齐、美观) (2)提问:怎样才能把一段话写美观呢?(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 ★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3)学生齐读书写提示。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 (1)学生仿照范例书写。 (2)教师展示学生作业,师生集体评价,找出问题。 (3)同桌交换作业,相互评价。 (4)教师点拨: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整行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把一段话写工整、美观,养成提笔就练字的好习惯。通过仿照范例书写并评价展示,抄写句子进行班级书写展示,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写好汉字的兴趣。) 二、日积月累 1.导入古诗。 同学们,唐朝有位诗人,因擅长写山水诗而著名。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赞誉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就是王维。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王维的《鹿柴》吧!(课件出示古诗《鹿柴》) 2.朗读古诗。 (1)读通读顺。 借助拼音读: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提示:注意“柴”的读音,不能读成“火柴”的chái,应该读zhài。 (2)读出节奏。 自读感悟——师范读(划分节奏)——齐读。 3.了解诗人: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
3.读懂诗意。 (1)感知诗意:结合插图,练习说诗意。 (2)点拨重点词语的意思。 ①鹿柴:地名。柴,同“寨”,是栅栏的意思。 ②但闻:只听见。但,只;闻,听见。 ③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同“影”,在这里读yǐng。 ④复:又。 ⑤青苔:指阴湿的地方生长的绿色的苔藓。 4.想象诗境。 (1)自由读诗,说说整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幽静、深远) (2)提问:在这首诗中你能看到哪些画面?听到哪些声音?闻到哪些气味? 预设1:我仿佛听到了有人在我耳边说话的声音。 预设2:我好像看到了夕阳返照进深林里,又照到了青苔上。 点拨:第一句直接写出山的空旷;第二句从听觉的角度,用人的声音衬托出山林的寂静;第三句写出深山幽远的感觉;第四句写夕阳余晖照射在青苔上,更显幽深。 本诗清新自然,透出绘画的意境。落笔先写空山“不见人”,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了夕阳余晖的映照,给人幽静、隐逸的感觉。 5.熟读成诵。 (1)师生合作朗读。 (2)同桌赛读。 (3)全班齐诵。 (4)小组比赛背诵。 (设计意图:王维的《鹿柴》“诗中有画”,在学生反复读好诗句、初步整体感知诗意后,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这种方式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落实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
|
布置作业 |
背诵古诗《鹿柴》,了解学习王维其他古诗。
|
板书设计 |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想象画面(看、听、闻......) 词句段运用 想象画面,描绘事物 书写提示 一行字保持水平,字距保持均匀 日积月累 读诗句 想画面
|
教学反思 |
|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优秀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词句段运用,三两字为一组,后面四个词是第二,朗读有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