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案,共4页。
课题 | 分数乘整数 | 上课日期 | 2019.9 | |
主备教师 |
| 课 型 | 新授 | |
学习目标 |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和归纳,渗透转化思想。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 |||
学习重点 |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 |||
学习难点 | 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 |||
学习准备 | 课件 | |||
学习过程 | ||||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境图 师:放风筝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体育运动,每年春天郊野、公园都聚集了很多人在放风筝。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副有关风筝的图片,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板书) 生2:做小鱼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板书)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①师:求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你会列式吗?谁来? 生1:++++ 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 师: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2:×5 师:为什么求5个 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呢? 生:┅ 师:相同整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由此可以联想到相同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联想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法。所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生3:5× ②师:观察×5这组乘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乘整数。(板书) 2.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①独立计算,感知算法。 师:你能尝试计算×5吗?请你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完成后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②班内交流。 哪位同学来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生1:×5=0.5×5=2.5(米) 师:你能说说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生:┅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5=++++= ==2.5(米) 师:×5和++++这两个算式相等吗?为什么?是怎样得来的? 生:┅ 师:这位同学还其他的方法说一说 生3:×5=++++= ===2(米) 师:在方法③中,为什么分母2不变,单单只把分子1和5相乘呢? 生:┅ ③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种方法,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吗? 生:都是把新知转化为旧知,从而解决问题的。 师板书: 新知 → 转化→ 旧知 师:这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生:┅ 3.优化算法。 师:老师先不评价算法的优劣,下面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后全班汇报交流。(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算法) 方法1:×7= ++++++== 方法2:×7===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你有什么感受? 生:用相加和转化成小数的方法在计算中有很大的局限性,直接相乘方法简便,易于计算。
×5===2,×7===2师:结合刚才的计算过程,你认为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 生:分数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用分子乘整数的积做分子。(师随着学生的叙述板书) 5.探索计算中的简便方法 师:你能独立解决做小鸟风筝的尾巴,一共需要多少米布条这个问题吗? 生独立计算×6后请一位同学说计算过程。 生1: 生2: 师小结:通常先约分再计算,这样比较简单。
(补充板书: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填空。
( )+( )=( ) ( )+( )+( )=( ) ( )×( )=( ) ( )×( )=( ) 2. 计算下面各题。 , ,,, 3.一袋面包重kg。
3袋重?kg 学生独立观察,交流图意。 4.一只袋鼠平均每次跳米远,连续向前跳10次,可跳出多少米? ①学生独立审题,分析题意并解决实际问题; 此题是一道假分数乘整数的乘法,与真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相同。 ②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解题时运用了哪些数量关系?(课件随机出示答案) 四.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 | ||||
板 书 设 计 | 分数乘整数 ×5===2 , ×7===2 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活经验,导入新课,经历过程,探究新知,巩固练习,综合应用,课堂小结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教案及反思,共10页。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