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读懂诗歌 依据题材 合理推导 课件33张
展开这是一份高考专题复习:读懂诗歌 依据题材 合理推导 课件33张,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感知高考,生活哲理诗,无限风光在险峰,题画写意诗,针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1年高考古诗词阅读考点分析一览表
高考诗歌鉴赏,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级,多年来一直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分析上表,我们不难发现高考诗歌鉴赏考查有以下特点:1. 近几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查的均是客观题加主观题,考点覆盖面广。采用的都是1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相对而言,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是高考考查的重点。2. 体裁选择上,诗歌居多,词偏少。2021全国乙卷考到了词,按照高考3年基本稳定的原则,明年备考关注诗的同时,还要特别关注词。3. 注重落实新课标理念,强化对“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考查。
4. 反押题思路明显,拒绝思维定势。辛弃疾是高中生非常熟悉的词坛大家,其豪放风格和爱国情怀更是人尽皆知。然而2021全国乙卷所选辛词与其代表性作品风格完全不同,这是一个导向,体现出高考以“文本”为中心、考查名家非名篇的基本倾向,在“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5. 思想主题宏大,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被誉为国考,必定有着鲜明的导向功能。如2021全国甲卷表现出北宋文人忧国忧民、敢于担当的胸襟;2021全国乙卷阐述了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的道理等。6.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对读懂诗歌内容的考查,淡化对模式化、概念化的鉴赏内容的考查。
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
咏史怀古诗的其它主题与情感
1.抒发感慨,感伤兴衰(变迁): ①感慨昔盛今衰、盛衰无常,如《乌衣巷》②世事变迁,物是人非之感,如韦庄《台城》③感慨国运衰微,忧国伤时,如《石头城》
2.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告诫统治者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过华清宫》《马嵬》,杜甫等人的咏史诗。3.对宇宙、历史的冷静思考:《赤壁》4、怀古伤己、借古伤己: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无路请缨、报国无门、抱负难施。
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
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
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生活哲理诗——世事浮云何足问,毫发常引哲理思
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酬和投赠诗人生贵相知,此意投赠君
酬和投赠诗——人生贵相知,此意投赠君
试君眼里看多少,咫尺画图千里思
题画写意诗——试君眼里看多少,咫尺画图千里思
赤 壁清·袁枚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获纷纷。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14. 从题材来看,这是一首 诗。(1分)1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诗歌的第一句说一阵东风比百万大军还要强大。B. 第二句是说赤壁一战,决定了三分天下的大势。C. 颈联写秋日高照,渔民在江上捕鱼的欢快场面。D. 这首诗歌让我们自然联想起苏轼的《前赤壁赋》。16.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进行赏析。(6分)
14、 咏史 怀古 记游15、C16、诗歌的最后一句,“乌鹊”二字用典,通过赤壁之战的主角之一曹操的《短歌行》里的诗句,使读者联想起当年的古战场(2分)。同时,他还通过乌鹊凄寒的叫声反衬夜的寂静,营造了一个凄凉伤感的意境(2分),作者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抒发了苍凉幽远的怀古之情(2分)。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16.诗题中的“古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1分)17.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的“赴”字化静为动,为三峡雄奇的山势增添了灵动感。 B.诗的颔联雄浑悲凉,“朔漠”、“青冢”写尽王昭君一生的悲剧。 C.这首诗借王昭君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对薄命红颜的深切同情。 D.杜甫写昭君的孤苦悲怨,也寄托了他的身世和爱国思乡之情。18.明人胡震亨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这里不适合也不协调。对此你有何看法,请作简要阐述(6分)
16.明妃(昭君)村或昭君故里17.C18.答案示例一:适合。昭君的怨恨忧思是一种永远怀念故土的深厚情感。她虽然是一个女子,但身行万里,青冢留千秋,心与祖国同在,名随诗乐长存,诗人就是要将昭君的故事安置在“高江急峡”的阔大背景中,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郑重地写她。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与后文塞外雄浑苍茫的意象是一致的,看似突兀的起笔更烘托出昭君为了祖国远嫁异域的悲壮和不凡,令这种乡土故国之思显示出一种惊天动地的力量。答案示例二:不合适。首先从这首诗中昭君的形象看,是一个远嫁异域、心中饱含怨恨忧思的失意女子;其次从这首诗的意境看,“环佩空归月夜魂”的凄婉和“千山万壑赴津门”的雄浑也不协调;第三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看,重在表现对昭君的悲剧命运的深切的同情,而非是作为英雄事迹来赞颂传扬,同时也借昭君的命运表达对自身命运沉浮的慨叹。因此,明人胡震亨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15.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词从景写起,“茅檐”、“蓬窗”指简陋的寓所,渲染出悲凉、凄清的氛围。B.词运用了“起兴”手法,先写杜鹃的鸣叫,从而引出羁旅之人的愁思和感慨。C.“催成清泪”,因杜鹃啼声一声紧似一声,仿佛予人更多伤感,故曰“催”。D.之所以“不堪听”,是因在故乡听鹃勾起了陆游岁月如流、志业未遂的心绪。 16.本词在关联词的运用上极富表现力,请围绕这一点加以赏析。(6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如何读懂诗歌 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诗歌,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汉乐府,首颔颈尾,二三联,读懂诗歌,咏物诗,论世唐朝,读注释,读意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第二课时 依据题材分类把握情感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怀古咏史诗,手法托物言志,闺怨思妇诗,闺怨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有效读懂诗歌 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诗词特点,凝练含蓄,言简意丰,读诗思路,含义韵味,读诗任务,色彩的暗示,时令的暗示,湿度的暗示,环境的暗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