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2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2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0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2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0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5章环境与发展第2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及答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运用资料,说出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3.组成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4.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判断

    1.依靠科学技术的提高就可以解决环境问题。( × )

    2.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表现。( )

    3.在可持续发展实施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是相同的。( × )

    4.寅吃卯粮违背公平性原则。( )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消除贫困

    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2.发展绿色经济

    褐色经济是基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经济;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3.提倡可持续消费

    通过每个人负责任的行为,建立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可持续消费倡导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的原则。

     

     

    判断

    1.在可持续发展实施中,政府主要是负责监督公众。( × )

    2.消除贫困符合公平性原则。( )

    3.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绿色经济。( )

    4.经常食用反季节蔬菜符合绿色消费要求。( × )

    探究点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下图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

    1.由图分析可持续发展系统由哪些系统组成?这些系统是怎样调控的?

    答案 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通过人的管理调控。

    2.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_____持续发展,条件是_____持续发展,目的是_____持续发展。

    答案 生态 经济 社会

    3.实行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下列做法符合的原则是:

    (1)保护生物多样性:____________

    (2)国际合作解决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____________

    答案 (1)公平性原则 (2)共同性原则 (3)持续性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2.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公平性

    原则

    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

    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共同性

    原则

    各国共同积极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区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可持续发展三个原则的区分方法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但它们的着眼点和强调重点不同,可总结如下。

    (1)公平性原则:核心内容是共享资源和环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剖析,包括同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其中任何一方对资源和环境的利用都不能占绝对支配的地位。

    (2)持续性原则:指的是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离开资源的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便无从谈起;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

    (3)共同性原则:其核心内容是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尊重各国的主权和利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201791日,太湖结束了长达7个月的封湖禁渔期,迎来了秋汛开捕的第一天。读太湖流域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太湖定期禁渔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太湖定期禁渔,可以(  )

    A.控制污水入湖,改善湖水质量

    B.保证渔业资源持续利用

    C.调节太湖的流量,从而减少旱涝灾害

    D.让农民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种植业生产

    答案 1.B 2.B

    解析 第1题,太湖定期禁渔是为了给鱼类提供休养生息的机会,从而保证渔业资源能被长期、稳定地利用,这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2题,太湖定期禁渔,可使渔业资源得以恢复,从而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全球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

    C.全球变暖 D.水旱灾害频繁

    2.解决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性的环境问题,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普遍性原则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全球气温波动上升,这反映了全球变暖,故C项正确。第2题,解决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性的环境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所以需要遵循共同性原则,C项正确。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34题。

    3.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大量消耗资源 大量排放污染物 科教投入不足 人口增长缓慢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4.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社会保障建设 经济基础建设 农业基础建设 生态与环境建设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根据上图,发展支持系统(经济)发展最快,智力支持系统(教育、科技、管理)和社会支持系统(人口、社会保障)发展较快,而生存支持系统(资源、农业)与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发展较慢,尤以环境支持系统发展最慢。科教投入属智力支持系统、人口增长属社会支持系统,发展都较为迅速。第4题,应大力加强发展较慢的支持系统。①②分别属于发展较快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而③④分别属于发展较慢的生存支持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

    5.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漫画反映出的全球环境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漫画中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图乙中方框的相应字母后面(每个选项限填一次)

    提高环境质量        人类与环境协调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矛盾

    物质资料生产 协调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4)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

    答案 (1)自然环境承受压力过大 (2)人口增长过快 (3)      (4)D

    解析 第(1)(2)题,通过观察漫画中的信息可知其主题围绕环境承受压力过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和关联图中的相互关系进行判断。(4)题,可持续的环境观应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上海世博零碳馆利用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并且利用水源热泵作为房屋的天然空调,用餐后的剩菜剩饭还可被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下图为世博零碳馆外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世博零碳馆的设计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世博零碳馆的设计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人类崇拜自然

    B.地理环境决定论

    C.人类主宰自然

    D.人地协调思想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零碳馆利用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剩菜剩饭可被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利用水源热泵作为房屋的天然空调,都体现了持续性原则,选B。第2题,零碳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充分尊重自然,并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轻对环境的危害,反映了人地协调思想。选D

    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图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图甲模式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D.图乙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4.下列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是(  )

    A.广西贵港建立生态工业示范园

    B.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在杭州研制成功

    C.一次性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大量使用

    D.海尔集团研制成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循环经济(图乙所示)能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轻对环境的危害,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传统经济(图甲所示)对废弃物没有回收利用或极少回收利用,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第4题,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包装材料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abc分别代表(  )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6.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答案 5.C 6.B

    解析 第5题,从产业链中a企业与建材厂的关系知,建材厂既利用了a企业的物质、能量,又利用了其副产品或废弃物,可推断a企业是电厂,建材厂利用电厂的电能及废渣。b企业利用太阳辐射能,是盐场,其中海水淡化后的浓盐水也可以被盐场利用。c企业利用电厂的电能及盐场废弃的浓盐水,是化工厂。第6题,通过上题判断,发电厂的废水被海水淡化站利用,废渣被建材厂利用,但废气没有被有效利用;图中制盐的副产品被化工厂利用;从图示可知建材厂没有利用盐场的废弃物;化工厂的废弃物排放到生态链之外,没有得到利用。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此回答78题。

    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生态持续发展 B.社会持续发展

    C.经济持续发展 D.人口持续发展

    8.通常所说的绿色食品是指(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答案 7.A 8.D

    解析 第7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持续发展,A对。第8题,通常所说的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是很少施用或不施用化肥、农药的健康食品。

    下图为某地区夏季循环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地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地区 D.四川盆地

    10.图中字母PQ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大豆和豆制品加工 B.棉花和纺织工业

    C.水稻和米皮加工 D.油菜和油料加工

    答案 9.C 10.A

    解析 第9题,根据图中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判断该地位于温带地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亚热带,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谷子。只有东北地区符合。第10题,根据图中P作物有固氮作用,分析P作物是大豆,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主要产区。大豆加工成豆制品,进入市场,获得资金,产生的渣作为饲料。所以图中字母PQ代表的内容分别是大豆和豆制品加工。

    某生态工业园区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据图判断,甲、乙、丙三工厂分别是(  )

    A.板材厂、水泥厂、硫酸厂

    B.板材厂、硫酸厂、水泥厂

    C.水泥厂、硫酸厂、板材厂

    D.硫酸厂、板材厂、水泥厂

    12.下列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心生产企业是火电厂

    B.园区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

    C.制药厂原料可再生

    D.废弃物均实现了循环利用

    答案 11.B 12.C

    解析 第11题,炼油厂产生的废弃物硫磺,被回收利用后,可用来制作硫酸,故乙为硫酸厂;火电厂产生的灰渣,可用来制作水泥,故丙为水泥厂;石膏是制作板材的原料之一,故甲为板材厂。第12题,该生态工业园区主要工业产品不是电能,所以火电厂不是核心生产企业,A项错误;该工业园区减少了部分废弃物的排放,而居民区等仍会产生废弃物,且这部分废弃物并没有经过循环利用,因此BD项错误;制药厂用农产品作原料,农产品属于生物资源,为可再生资源,C项正确。

    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产地。读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

    A.原料丰富 B.科技发达

    C.市场广阔 D.交通便利

    14.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有(  )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

    答案 13.A 14.B

    解析 第13题,读图可知,电解铝以氧化铝为原料,区内丰富的高铝煤炭有利于铝产业发展。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料丰富。第14题,读图可知,诸多生产环节紧密相连,资源得到充分、高效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材料二 漫画:断指还是成功

    (1)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___可持续发展、_______可持续发展和_______可持续发展。

    (2)对于材料二漫画,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四棵新苗仍然可以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

    答案 (1)经济 社会 生态

    (2)不同意。因为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

    解析 断三指,留其两指的发展,实际上忽略了其五指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

    16.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我国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资料。

    区域

    植被类型

    人口密度(/km2)

    年降水量(mm)

    农业植被

    200400

    600620

    杂草

    100200

    ——

    小灌丛、碱蓬

    150

    380390

     

    材料二 下图为B区域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造成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解决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3)分析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对B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答案 (1)A区域降水较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生产,人口密度较大;B区域降水少,地表多流沙,土壤盐碱化,不适宜农牧业的发展,人口密度小。

    (2)水土流失 过度开垦、植被破坏 退耕还林、还草,保持黑土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营造防护林等。

    (3)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解析 第(1)题,通过图表可判断出两区域人口密度的差异,这与两地的降水、土壤等因素有关。第(2)题,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不合理开垦造成的,表现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等。第(3)题,该产业链既能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就业率。

     

     

     

    相关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设计,共15页。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学案及答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晓学习目标,掌握学习内容,设计导学活动,固化学习成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