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练 (含答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精练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科学家制得一种新型分子,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各组选项按照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项是( )
A.氯化氢、三氧化硫、石墨、液氧
B.氯化钠、乙醇、铁、空气
C.蔗糖、硫酸铜、氮气、波尔多液
D.氯化钾、硝酸钠、氯气、石灰水
2.硝酸钾是一种无氯氮钾复合肥,宜在种植水果、蔬菜、花卉时使用。下列关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
B.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
C.它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
D.因为含有氧元素,故它属于氧化物
3.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 )
A.高锰酸钾溶液B.过氧乙酸溶液C.双氧水D.医用酒精
4.科学家制得一种新型分子。关于和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互为同素异形体
B.和均属于纯净物
C.都属于单质
D.和的性质相同
5.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江河入海口处易形成沙洲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6.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发现金星的大气层中含有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
A.、B.金刚石、氮气C.、HClOD.NaCl、
7.碱溶液中都含有,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能与反应生成水
8.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A.AB.BC.CD.D
9.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nm
B.胶体带正电
C.胶体能够稳定存在是因为胶粒存在静电斥力
D.胶体的胶团属于分散质
10.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分子式为)恢复了磁性。“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直径比钠离子小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D.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二、能力提升: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 属于碱性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
② 碳酸钠、氢氧化钡、氯化铵、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③ 漂白粉、水玻璃、Fe(OH)3胶体、冰水混合物均属于混合物
④ 醋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⑤ 硅导电,铝在浓硫酸中钝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⑥ 盐酸属于混合物,而液氯、冰醋酸均属于纯净物.
A. ①③⑤ B. ④⑤⑥ C. ②④⑥ D. ②③
1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根据酸分子中H原子个数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C.根据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D.根据是酸性氧化物,判断其可与NaOH溶液反应
1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14.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渗析法提纯、精制胶体
B.丁达尔效应可被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C.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一个胶粒中含有一个
D.气溶胶属于胶体,是混合物
15.通过如图装置完成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
①向沸水中加入几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②把盛有溶液和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红色激光笔照射两烧杯中的液体,观察现象。
(1)图中盛有饱和溶液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
(2)胶体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透过滤纸,请写出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步骤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胶体产生的现象称为_________。胶体与其他分散系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4)若将实验改为向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则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液氧属于单质,A错误;蔗糖、硫酸铜分别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C错误;硝酸钠属于电解质,D错误。
2.答案:D
解析:硝酸钾中含有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A正确;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B正确;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C正确;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D错误。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类别。属于盐,均属于有机物,属于氧化物。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和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和都是纯净物,都为单质,B、C正确;和是不同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D错误。
5.答案:D
解析:A.胶体有吸附性,胶体吸附带电荷的微粒而使胶粒带电,胶体本身不带电,故A错误;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是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若溶质是非电解质不移向电极, 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极移动,故B错误;C.溶液中溶质粒子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均作无规则运动,胶体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属于布朗运动,故C错误;D.河水属于胶体分散系,海水中含有电解质氯化.钠,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故D正确;故选:D。
6.答案:A
解析:
7.答案:C
解析:能与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其他碱不一定能与反应。
8.答案:D
解析: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胶体属于混合物,B错误;是纯净物,铜是金属单质,则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氨水属于混合物,明矾是纯净物,是单质,NaCl为电解质,D正确。
9.答案:B
解析: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nm,A项正确;胶体不带电,但胶粒带正电,B项错误;胶体能够稳定存在主要是因为胶粒带正电荷,相互排斥,不能聚沉,C项正确;氢氧化铁胶体属于分散系,胶团属于分散质,D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直径小于1nm,故“钴酞菁”分子的直径比的大,A项错误;根据“钴酞菁”分子直径可知,该分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B项错误;“钴酞菁”分子溶于水形成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属于两性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①错误;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②错误;冰水共存物的成分是,属于纯净物,③错误;醋酸为,烧碱为NaOH,纯碱为,生石灰为CaO,④正确;铝在浓硫酸中钝化属于化学反应,⑤错误;盐酸为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⑥正确。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A
解析:A. HClO是酸;烧碱即NaOH ,是碱; NaCl是盐;虽然是金属氧化物,但是是酸性氧化物; CuO是碱性氧化物,故A正确;B.溶于水后生成的一水合氨是碱,但氨气不是碱,故B错误;C.纯碱即碳酸钠,是盐不是碱; CO既不能和酸反应也不能和碱反应,故为不成盐氧化物,故C错误;D.虽然溶于水后显酸性,但不是酸,是酸式盐,故D错误。故选:A。
14.答案:C
解析:胶体中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微粒(直径小于1nm)可以透过半透膜,可利用渗析法提纯、精制胶体,故A正确;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无此现象,利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胶体和溶液,故B正确;胶粒是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的聚集体,一个氢氧化铁胶粒中含有多个,故C错误;胶体可以分为气溶胶、液溶胶和固溶胶,它们均是混合物,故D正确。
15.答案:(1)胶头滴管
(2)能;
(3)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硫酸铜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丁达尔效应;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
(4)生成红褐色沉淀;
解析:(3)光束通过胶体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通过溶液时没有丁达尔效应。胶体与其他分散系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
(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选项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电解质
A
盐酸
NaOH
石墨
溶液
B
空气
胶体
铁
C
水银
铜
D
氨水
明矾
NaCl
选项
酸
碱
盐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A
HClO
烧碱
NaCl
CuO
B
NaClO
CaO
C
HCl
纯碱
CO
D
火碱
Mg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同步训练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下列不属于分散系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111物质的分类精准练习-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111物质的分类精准练习-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堂检测,文件包含111物质的分类分层作业解析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111物质的分类分层作业原卷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