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华师大科学七年级上册 2 什么是科学探究-同步习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华师大科学七年级上册 2 什么是科学探究-同步习题(解析版)01
    华师大科学七年级上册 2 什么是科学探究-同步习题(解析版)02
    华师大科学七年级上册 2 什么是科学探究-同步习题(解析版)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科学2.什么是科学探究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2.什么是科学探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什么是科学探究-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同步检测

     

     

    一、选择题

    1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B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C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D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答案】B

    【详解】

    要探究东倒西歪的锯齿对锯木头时阻力的影响,应采取控制变量法,只改变锯齿的形状,控制其它的可变因素相同,如同一把锯子、同一块硬木头等;然后比较用力情况;分析比较四个选项可知:只有B选项是只改变锯齿的形状,控制其它的可变因素相同,来比较用力情况;符合题意。故选B

    2表内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步骤1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

    步骤2

    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步骤3

    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步骤4

    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A步骤1

    B步骤2

    C步骤3

    D步骤4

    【答案】B

    【分析】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

    由步骤1可知,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这是探究过程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A不符合题意;
    由步骤2可知,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是探究过程中的作出假设,B符合题意;
    由步骤3可知,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这是设计探究的方案,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C不符合题意;
    由步骤4可知,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是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D不符合题意

    【点睛】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3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最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中

    2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答案】B

    【分析】

    鼠妇喜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茅草屋)、庭院内。鼠妇在20---25度之间生活较为正常。若室内外温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面、盆里、坛内均可以找到;温度低于25度,需要选择温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边进行采集,也可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进行收集。因此鼠妇的生活环境是潮湿的生活环境。

    【详解】

    从表格中看出,水槽边的石头下鼠妇24只、庭院里的花盆底下鼠妇18只,而水泥路上没有,干草地中只有2只。所以,“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收图表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4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东钱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C宁波植物园哪种花卉最美

    D不同的人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

    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东钱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不同的人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有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科学问题;宁波植物园哪种花卉最美,没有科学研究价值,不属于科学问题。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理解探究是否成功,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否科学合理。

    5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也许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订计划 D得出结论

    【答案】B

    【解析】

    【分析】

    弗里施是奥地利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用实验法对蜜蜂色觉的进行了研究。

    【详解】

    做出假设是指对可能的方案做出的假设或猜想;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作出假设。故选B

    【点睛】

    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积累相关的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6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

    【答案】B

    【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此题考查对实验法、观察法、测量法、调查法的理解和应用.

    解答: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不符合题意.

    B、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题中叙述的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是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的,符合实验法的要求,符合题意.

    C、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故不符合题意;

    D、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注意: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7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为研究中国气候变迁,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坚持每天观察气候与生物的关系。下列观察不属于竺可桢观察范围的是

    A观察候鸟迁徙,蛇、蛙出洞等动物的生活习性

    B观察自然界植物的发芽、开花、落叶等现象

    C观察天气现象

    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为研究中国气候变迁,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坚持每天观察气候与生物的关系。

    【详解】

    竺可桢研究的是气候与生物的关系,所以只要是气候和生物的内容都是他观察的范围,如观察候鸟迁徙,蛇、蛙出洞等动物的生活习性,观察自然界植物的发芽、开花、落叶等现象,观察天气现象,但是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系不属于他的观察范围。故选D

    【点睛】

    根据题干提示可知竺可桢观察的是气候与生物的关系,分析选项找出不符合项。

    8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但它们却在距今约六千多万年前神秘地灭绝了。科学家们提出的假想已不下十几种,比较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的碰撞有关,科学家提出的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D作出解释

    【答案】B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详解】

    探究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因此科学家提出的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建立假设。

    故选B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9为研究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小明先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度和身高,然后分析测量的数据并作出结论。其中“测量脚的长度和身高”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得出结论

    【答案】C

    【详解】

    为研究人的脚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小明先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度和身高,然后分析测量的数据并作出结论。其中“测量脚的长度和身高”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取事实与证据,它是得出正确结论的保证。故选C

    1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行为没有违背实验规则的是()

    A.在实验室吃零食

    B.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

    C.把反应后的药品倒人老师指定的废液缸中

    D.将固体垃圾或者有毒有害溶液直接倒人水槽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实验室中有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在实验室吃零食,很容易发生中毒等伤害事故,违背实验规则,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的药品有很多有毒有腐蚀性以及易燃易爆品,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会发生安全事故,违背实验规则,不符合题意;

    C、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入老师指定的废液缸中,遵守实验规则,符合题意;

    D、将固体垃圾或者有毒有害溶液直接倒入水槽,可能发生固体垃圾堵塞下水道,有毒有害溶液腐蚀管道,扩散到水源中会污染水源,违背实验规则,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科学实验常要用到一些测量工具,以获得所需的各种数据。下列工具中不能进行测量的是()

    A.试管 B.天平 C.温度计 D.电流表

    【答案】A

    【详解】

    天平可以测物体的质量,刻度尺可以测物体的长度,电流表可以测量电流,试管没有刻度,不能测量,故A符合题意。

    12.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

    C.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D.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它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

    【答案】C

    【分析】

    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

    【详解】

    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故选C

    13.科学知识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探究而获得。下列事实所对应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橡胶不易导电——没有电荷

    B.海水晒盐——蒸发结晶

    C.高压锅——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

    D.吐鲁番的瓜果特别甜——吐鲁番的日照时间特别长且昼夜温差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导体和绝缘体是指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并不是能不能导电。绝缘体是由于物体内部自由移动的电荷少,导电能力弱,而不是没有电荷。海水晒盐是利用了蒸发结晶,把海水中的水蒸发掉,盐就结晶出来。高压锅是利用了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的原理。吐鲁番的瓜果特别甜是与当地的气候和日照有关的,吐鲁番地区属于高纬度地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时间长,吐鲁番地区属于沙漠性气候,日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

    考点:科学与生活

    14.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探究中,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结论 B.交流评价 C.猜想与假设 D.进行实验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意,“拿磁铁来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假设、实验、观察、做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

    故选D

    15.把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  

    A75℃ B55℃ C15℃ D35℃

    【答案】D

    【详解】

    温度相同的物体冷热程度相同。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杯中的水感觉不冷不热,说明其温度非常接近体温,应该是35℃。

    故选D .

     

     

    二、填空题

    161984年,科学家在四川北部考察大熊猫时,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奇兽——扭角羚,它与六种哺乳动物外形相似,被称为六不像。请回答:

    1)除了特殊外貌外,扭角羚还有三种基本体色:深棕色、浅黄色和金黄色,决定扭角羚体色这一特征的遗传物质位于___中。

    2)扭角羚是一种大型珍稀动物,要___

    3)我们在探究自然界奥秘时,第一步一般应该是____

    A.建立假设  B.提出问题  C.设计实验  D.仔细观察

    【答案】细胞核    设立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    B   

    【解析】

    【分析】

    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详解】

    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因此决定扭角羚体色这一特征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因此要保护藏羚羊等我国珍稀动物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问题提出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故选:B

    【点睛】

    要理解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

    17.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以免               。实验完毕后,将你的实验区域            ,并清洗               

    【答案】造成管道堵塞;环境污染;清理干净;双手

    【解析】

    【分析】

    有害有毒的物质绝对不能直接倒人水槽,否则会污染环境,而这种污染往往会引起地下水的污染,再要消除其负面影响,则难度较大。

    【详解】

    不能将固体垃圾或有害有毒溶剂直接倒入水槽,以免造成管道堵塞或环境污染。实验完毕后,将你的实验区域清理干净,并清洗双手。

    故填:造成管道堵塞;环境污染;清理干净;双手。

    18.用滚轮法测某圆柱体的周长时,某同学用纸进行包扎时,不紧贴圆柱体,则测量值要比实际值偏            

    【答案】大;

    【解析】

    【详解】

    如用纸进行包扎不紧贴圆柱体,会造成圆柱体的周长变大,所以测量值要比实际值偏大。

    19.阅读材料: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有一天,有7个孩子突然病倒了,并伴有腹泻、胃痛、发烧、呕吐等症状。数日后,又有43人出现了相同的症状。化验结果显示,所有的患者都感染了一种能够通过染菌的肉或蛋传播的细菌。那么孩子们是怎么感染上病菌的呢?为什么有些孩子感染了,而另一些孩子却没有?研究员认为这些细菌来自于某些染菌的食物。于是他们商量一部分研究员去进行询问,另一部分研究员去调查孩子们的活动场所。调查发现,孩子们没有在一起吃饭,他们去动物园参观了一种蜥蜴展览。研究员经检查发现了一只蜥蜴确是此病菌的携带者。但展览的动物是不许触摸的,又怎么会感染到孩子们身上呢?

    于是,研究员仔细询问了孩子们在展区的活动,并将他们提供的信息与那些没有得病的孩子进行比较,发现洗过手的孩子没得病,而没洗手的孩子则病了。 对信息的进一步筛选和分析发现,凡是接触过木栅栏又没洗手的孩子都病了。而对木栅栏的检验的确发现了该病菌。原来孩子们得病的过程是这样的:他们爬上围护蜥蜴的木栅栏,没有洗手就直接吃了东西,病菌就由口腔进入了他们的体内。

    1)提出的问题是                     

    2)建立的假设是                     

    3他们商量一部分研究员去进行询问,另一部分研究员去调查孩子们的活动场所,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4)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孩子们是怎么感染上病菌的呢?;

    2)孩子们是吃了某些染菌的食物而生病的;

    3)设计实验方案或制定计划;

    4孩子们是因为没有洗手就直接吃了东西,病菌由口腔进入了他们的体内而引

    起生病的

    【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1)通过分析材料可知,研究员提出的问题是孩子们是怎样感染上病菌的呢?

    2)通过分析材料可知,研究员建立的假设是孩子们是吃了某些染菌的食物而生病的。

    3)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他们商量一部分研究员去进行询问,另一部分研究员去调查孩子们的活动场所,应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设计实验方案或制定计划这一步。

    4)发现洗过手的孩子没得病,而没洗手的孩子则病了。对信息的进一步筛选和分析发现,凡是接触过木栅栏又没有洗手的孩子都病了。而对木栅栏的检验的确发现了该病菌,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孩子们是因为没有洗手就直接吃了东西,病菌由口腔进入了他们的体内而引起生病的

    20某同学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图中测得水的体积为________,水和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则小石块体积为________;若在图中第一步测量时,某同学俯视,则所测得小石块体积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甲、乙两同学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时采用不同的方法.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后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⑴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________(选填”).

    ⑵如果两同学读数方法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________(选填”).

    【答案】16cm3    31cm3    15cm3    偏大           

    【解析】

    量筒中水的体积V1=16ml,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31ml,小石块的体积;若在图中第一步测量时,某同学俯视,测得水的体积偏大即V1偏大,会造成测出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小;乙同学的操作中,将小石块提出量筒时,小石块上会附着一些水,使测量的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故甲测量比较准确而选甲,乙测得体积较大.

    故答案为  (1). 16cm3    (2). 31cm3    (3). 15cm3    (4). 偏大    (5). 甲    (6). 乙

     

    三、简答题

    21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    蜜蜂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   

    【解析】

    解:(1)采用多只蜜蜂做实验,可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说明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

    3)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所以猜测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因此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

    故答案为(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

    3)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

    22《乌鸦喝水》(如图所示)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mL300mL350mL)、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mL)、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______有关。

    (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小水量。______

    3)已知往300mL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小水量为145mL。现在往空杯里加145mL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_____有关。

    【答案】容积    往容积为V的塑料杯注满水,再往杯中投钢珠至杯口,用水槽接收溢出的水,用量筒测出其体积V1,则最少水量为    鹅卵石的体积   

    【详解】

    (1)[1]使用三个不同规格的塑料杯就是为了探究容器大小或容积对实验的影响。

    (2)[2]先将杯子装满水,然后将杯子放到没有水的水槽中,再往杯子中投入小钢珠,直至小钢珠堆满杯子,将水槽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量,从而计算出留在杯子里的水量,该水量就是需要装入的最少水量。

    (3)[3]由题意可知,以鹅卵石的大小无法使水满到瓶口,说明水位上升与投入物体之间的空隙和投入物体与杯子内壁间隙有关,即与投入物体的大小有关。

    23分析资料: 

    人类征服疟疾的历程

    疟疾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早在两千年前,疟疾就在世界各地流行。许多科学家都想找出引发疟疾的原因,以便能更好的预防和减少这种病的发生。当时,科学家们观察居住在沼泽地区人群的患病情况,提出假设:疟疾是由于沼泽的水被污染而引起的。同时,设计了让人直接喝沼泽地里污水的实验。结果喝污水的人没有患疟疾,假设被否定了。科学家们又经过长期的探索,到了19世纪后半叶,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的致病凶手。有些科学家还发现,在疟疾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里的水,这个地区患疟疾的人就大大减少了,甚至消失了。科学家们就思考:引起人体患疟疾的疟原虫和沼泽地里的水有什么关系呢?直到本世纪初,一位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大量观察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蚊子传播了疟疾。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了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疟疾。又过了若干年,一位英国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他让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终于开始明白了人体患疟疾的原因,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治疗和预防疟疾的方法。

    1)根据以上材料:科学家们提出的问题是:引起人体患疟疾的疟原虫和沼泽地里的水有什么关系呢?对此问题科学家们作出的假设:________,然后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2)蚊子的唾液腺属于________(选填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答案】蚊子传播了疟疾    器官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详解】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根据以上材料:科学家们提出的问题是:引起人体患疟疾的疟原虫和沼泽地里的水有什么关系呢?对此问题科学家们作出的假设:蚊子传播了疟疾,然后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2)蚊子的唾液腺属于蚊子的一个器官,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器官的概念。

    24.一木块长11.1mm、宽22.2mm、高33.3mm,现改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来量它。请你分别计算出两次测量的木块体积,并比较有多大误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答案】见解析

    【详解】

    木块的体积为:V1=11.1mm×22.2mm×33.3mm=8205.786mm3=8.206cm3

    改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后:V2=1.1cm×2.2cm×3.3cm=7.987cm3

    V=V1V2=8.206cm3−7.987cm3=0.219cm3.

    发现:选用精确度高的仪器测量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25有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写出该科学家所研究的其中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

    通过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可以研究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通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实验可以研究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通过第一次和第三次实验的可以研究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相关试卷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细胞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细胞复习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艳丽多姿的生物习题: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艳丽多姿的生物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走近科学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走近科学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华师大科学七年级上册 2 什么是科学探究-同步习题(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