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我们的中华文化讲练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我们的中华文化讲练含解析第1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我们的中华文化讲练含解析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我们的中华文化讲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我们的中华文化讲练含解析,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突破点1,高考警示,突破点2,突破点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们的中华文化

    【突破点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两者角度、侧重点不同。如何准确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汉字作为文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统一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

    史书典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同时我国古代的史官制度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并传承下来。我国的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这让中华文化得以全面的传承。

    (2)博大精深的表现

    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文学艺术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和鲜明而独特的风格科学技术曾长期居于世界前列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各地区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虽渐趋融合但保持着各自特色。

    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3)比较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上讲的

    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讲的

    侧重于历史悠久相对于其他文明的衰落、消亡而言

    侧重于丰富厚重表现为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历程、动态、纵向

    内涵、静态、横向

    汉字、史书典籍

    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都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

    【高考警示】

    误认为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现源远流长

    (2015·福建文综T30选项A)燕赵、吴楚、北人、南人各具特色的文化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理解强调的是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或空间上来理解强调的是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1. 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上述材料说明(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 ④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国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等体现出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和内涵丰富,这正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②③符合题意,入选。①④观点正确,但都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突破点2】

    有人认为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构成的它们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我们应如何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

    (1)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特点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地位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高考警示】

    误认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和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但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2.只有坚持不懈地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才能不断拉近两岸同胞的认知增进两岸同胞的感情消融彼此之间的隔阂加强心灵沟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这是因为              (  )

    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文化认同是凝聚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基

    中华文化是由海峡两岸文化组成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才能不断拉近两岸同胞的认知,增进两岸同胞的感情,这是因为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文化认同是凝聚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①②正确;错误, 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本身说法错误。

    【突破点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人认为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我们应怎样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在分析具体材料是否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时可以从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两个角度来思考。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在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3)包容性不是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也不是融入其他文明更不是全盘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是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4)文化的包容性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即对历史的包容也包括对不同区域文化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即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包容。

    (5)文化的包容性并不会使民族文化逐渐丧失其个性。包容性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不仅不会使民族文化丧失个性还会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6)不能否认其他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只要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均应视作文化的包容性。

    (7)包容性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

    【高考警示】

    误认为包容性会使文化走向同一

    《台湾风物图卷》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不同民族、区域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维吾尔族居住地区的传统建筑经济实惠、冬暖夏凉、造型美观。早在公元前1世纪维吾尔族建筑艺术就已经很发达。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带维吾尔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装饰技艺融合了周边国家文化渐渐地形成了本地的形式独特、风格迥异的建筑风格。由此可见              (  )

    我国多民族文化渐趋融合逐步走向同一

    传统建筑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能兼收并蓄 

    深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融合了周边国家文化、体现文化的包容性,本地的形式独特、风格迥异的建筑风格体现出文化的区域性,③④符合题意。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错误。

     

     

    相关学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6求索真理的历程讲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6求索真理的历程讲练含解析,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突破点1,高考警示,突破点2,突破点3,突破点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我们的中华文化时政热点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我们的中华文化时政热点练含解析,共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7我们的民族精神时政热点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7我们的民族精神时政热点练含解析,共3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