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3《使至塞上》导学案3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3638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3《使至塞上》导学案3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3638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导学案
展开诗四首——使至塞上
【学习目标】 | 1. (1)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 2. 自主、合作、探究 3.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喜爱。 | ||
【重 点】 |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 ||
【难 点】 | 1、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2、体会诗歌的意境。 | ||
【学习过程】 |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复习提问:默写《归园田居》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王维的诗作《使至塞上》。 二、自主学习内容、指导、检测:(10分钟)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候骑 燕然 征蓬 都护 2、简介边塞诗: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3、作者介绍: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 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 三、释疑点拨:(15分钟) 1、请同学们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名句赏析: ① “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 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③“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一句,“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
4、这首诗的情感变化是: 四、训练提升:(10分钟) (一)阅读全诗,回答问题 1、解释加点的词。 (1)使至塞上 (2)征蓬出汉塞 2、下列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地名的一项是( ) A.属国过居延 B.属国过居延 C.萧关逢候骑 D.都护在燕然 3、“征蓬出汉塞”一词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大漠孤烟直”中的“烟”字有人认为是烽烟,有人认为是炊烟。你同意哪一种意见?为什么?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流传的名句,你认为它好在哪儿?简洁地说一说。
(二)用诗歌原句回答问题 1、《使至塞上》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2、《使至塞上》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___ __ ___”。 描写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_ __ ,____ ___。” 五、课堂小结:(3分钟) 六、课后巩固:(2分钟) 日记: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 七、学习反思: 我的收获是: 我的不足是: 我的改进措施是: | 学法指导 | |
抢答形式回答
自主思考,寻 求问题的正确 答案
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小组之间通力合作,解决难点问题。
小组讨论 完成练习
生总结后,师强调重点知识
培养写作能力 | |||
【教学反思】 |
|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导学基础知识,导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资料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