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一章 第三节 微专题3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的判读(学案+针对练 word版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一章 第三节 微专题3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的判读(学案+针对练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一章 第三节 微专题3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的判读(学案+针对练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一章 第三节 微专题3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的判读(学案+针对练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设计,共7页。

    确定地球内部圈层的方法
    1.根据深度判断:通常地下33千米以上为地壳,33~2 900千米为地幔,2 900千米以下为地核,其中地壳的厚薄不一,陆壳厚度大于洋壳厚度。
    2.根据地震波横波、纵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来判断:横波、纵波速度均明显加快的位置为莫霍面,该界面以上为地壳,以下为地幔;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慢的位置为古登堡面,该界面以上为地幔,以下为地核。
    3.根据特殊现象和提示信息判断
    (1)地壳的突出特征是厚度不均,洋壳较薄、陆壳较厚,由此可以判断该处的地壳位置等信息。
    (2)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若涉及岩浆的发源地,可以判断该处是上地幔的顶部。
    (3)地球内部某处物质在高温高压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最可能是地核的外核部分。
    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地壳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图中的各层中,在海洋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地壳在水平方向上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壳在垂直方向上也分两层,上层是硅铝层(在大洋部分变薄甚至缺失),下层是硅镁层(连续圈层,大陆和大洋部分都有)。据图分析①为硅铝层,②为硅镁层,③为地幔,①②构成地壳。第2题,在海洋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的是①硅铝层。
    (2022·湖北武汉月考)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3~4题。
    3.该地地壳厚度约为( )
    A.5 km B.17 km C.33 km D.400 km
    4.该地可能位于( )
    A.非洲东非大裂谷 B.青藏高原
    C.吐鲁番盆地 D.太平洋
    答案 3.A 4.D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地震波波速在地面以下5 km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大,说明该处为莫霍面,故地壳厚度约为5 km,A正确。第4题,大陆部分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9~41 km,大洋部分地壳平均厚度约为5~10 km,因此该地在海洋上。故选D。
    (2021·广西柳州联考)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①~④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核 B.②—地幔
    C.③—地壳 D.④—软流层
    6.岩石圈所在的区域范围是( )
    A.地壳上部 B.地壳上中部
    C.地幔全部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答案 5.B 6.D
    解析 第5题,根据图中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①位于地球表面,为地壳;②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B正确;③为古登堡面以下,为外核,④为内核。第6题,岩石圈所在的区域范围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正确。
    7.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 ,乙 。(2分)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 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4分)
    (3)请在图中用阴影画出不能直接接收到横波的区域。(3分)
    答案 (1)莫霍面 古登堡面
    (2)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
    (3)过A点作地核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其以下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如下图:
    8.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11月23日5时2分,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38.0°N,100.4°E)发生里氏5.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 km。
    材料二 甲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传播速度图。
    (1)为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3分)
    A.拉萨 B.济南
    C.上海 D.北京
    (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要了解青海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 。(3分)
    (3)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 km表示 (填界面名称),说出该区域地壳厚度的大致分布规律: ,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推断出,此次青海海北地震的震源位于 (填“地壳”“地幔”或“地核”)。(3分)
    答案 (1)A
    (2)地震波
    (3)莫霍面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地壳
    解析 (1)在地球的大范围固体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最高,地壳厚度最大,地震波到达的最晚,A正确。(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目前主要依靠地震波。
    (3)地壳是指莫霍面以上的部分,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 km表示莫霍面。该地区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可结合图中地壳等厚度线读出,自西北向东南递减。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 km,由材料“震源深度约10 km”可判断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

    相关学案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案,共7页。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共6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学案,共6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