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及其运动第一节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688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及其运动第一节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688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及其运动第一节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688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及其运动第一节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6882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及其运动第一节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6882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及其运动第一节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6882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及其运动第一节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6882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及其运动第一节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6882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获奖复习ppt课件
展开层级一 “必备知识”梳理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________、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__________、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____________和海上内循环。具体如以下图表所示。
三看法判定水循环类型(1)一看发生的领域:位于海洋上、陆地上还是海洋与陆地上。(2)二看水循环的环节: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陆地内循环比海上内循环多了植物蒸腾环节。(3)三看参与水量的多少: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少。
(2)对自然环境有重要影响。
三、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河流与湖泊
[新视野拓展]常见湖泊成因类型1.构造湖:岩层断裂下陷后形成的地堑构造积水而成。如贝加尔湖、青海湖。2.火山口湖: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火山口储水而成。如长白山天池。3.河成湖:平原地区河流河道迁徙摆动、河道淤塞而成。如湖北长江沿岸的湖泊。4.牛轭湖: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废弃原来弯曲河道而成。如乌梁素海。
5.海迹湖:原为海洋的一部分,因地壳运动、泥沙淤积等与海洋分离。如里海、潟湖。6.堰塞湖:地质变动、滑坡、泥石流等造成河谷或河床堵塞,之后储水而成。如镜泊湖。7.冰川湖:由冰川挖蚀形成的洼坑和水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如北美五大湖。8.人工湖:人类为了某种需要在河谷筑坝拦截河水而成。如千岛湖。
层级二 “关键能力”突破
(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如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A.取水难度大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D.储量较少
【答案】❶碎石 ❷下渗 ❸降水 ❹地下淡水❺地下咸水 ❻倒灌 ❼升高 ❽大 ❾集水(1)B (2)D
[核心归纳]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正向利用。①修建水库,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②跨流域调水,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多地下径流。⑤实施人工增雨,能加大降水量。
(2)负向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城市路面硬化,会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易造成城市内涝。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泉水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沿海地区会导致海水倒灌,出现土地盐碱化现象。
[能力运用]考向1 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判断水循环环节
(2021年甘肃天水月考)如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中下渗到土壤中并最终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到大气的水汽。读图,完成第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不同C.绿水主要指地下径流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蓝水
2.下列关于绿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蓝水和绿水的来源都是降水,根本来源相同,地下径流属于蓝水,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蓝水。蓝水数量和绿水数量从图和材料中无法得出,但蓝水是水循环的主体,绿水只是蓝水的一部分,则蓝水的数量一般会大于绿水。第2题,由材料“绿水是降水中下渗到土壤中并最终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大气的水汽”可知,绿水没有直接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由材料“最终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到大气的水汽”可知,绿水对海陆间循环影响较小。进入到大气中的水汽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C项正确。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农业发展受到蓝水资源影响更大。
考向2 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2021年安徽六安月考)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这三种径流成分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右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据此完成第3~4题。
3.该流域地表径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 )A.T1B.T2C.T3D.T44.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 )A.Q1减少,Q2增加B.Q2减少,Q3增加C.Q1增加,Q2减少D.Q2增加,Q3减少
【答案】3.B 4.A 解析:第3题,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代表地表径流的是Q1。由图可知,从图示最左段至T1时刻,地表径流不断增加至最大,T1~T2时间段地表径流在不断减少,T2时刻地表径流为0,故T2时刻地表径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T3时刻是壤中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T4时刻是浅层地下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B项正确。第4题,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因此下渗增加,地表径流通过下渗转化为地下径流,地下径流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即Q1减少,Q2、Q3增加。
知识点2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2020年山东高考地理)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如图)。奥赫里德湖面积348平方千米,湖面海拔695米,平均深度144.8米,湖水透明度21.5米,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853米,平均深度18.7米,湖水透明度1.5~7.2米,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1)~(2)题。
(1)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雨水 B.河流水C.地下水 D.冰雪融水(2)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温 B.水深 C.水量 D.水质
【答案】❶断层 ❷低 ❸石灰 ❹溶蚀 ❺地下水❻降低 ❼多 ❽丰富 (1)C (2)D
[核心归纳]1.明确三类水体的补给关系(1)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2)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
2.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1)依据河流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条件判断。
(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①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与降水变化一致。②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③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④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⑤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能力运用]考向1 补给类型的判断(2021年广东深圳期中)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第1~2题。
1.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地下水B.大气降水C.冰川融水D.冰雪融水2.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D.生产用水量大
【答案】1.D 2.D 解析:第1题,依据锡林河的位置(内蒙古东部)、地形(高原地形,冰川较少)、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降水少,冬季有一定降雪)特征,该地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可推知冰雪融水是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第2题,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说明夏季河流水量应该较大,但夏汛不明显,说明河流水大量被引用,该地区地广人稀,生活用水量不大,但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故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生产用水量大。
考向2 不同时期水体补给类型的变化3.(2021年云南玉溪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其目前的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2)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答案】(1)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量大于蒸发量。(2)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层级三 “核心素养”养成
图表技能系列⑥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判读技巧]第一步:看坐标一般横坐标表示时间变化,纵坐标反映数值。
(1)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断流等情况。(2)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第二步:看曲线数值变化(1)看流量数值(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2)看流量变化幅度,确定河流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及断流出现时间等,进一步确定河流的补给形式。
第三步:从流量过程曲线图分析原因(1)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2)洪水期出现在夏秋季、枯水期出现在冬春季的河流,一般多以雨水补给为主,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则刚好相反。(3)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4)出现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5)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6)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还可能是因为水库或地下水的调节作用。
(2021年宁夏银川期末)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 )①乙之前 ②乙到丙 ③丙到丁 ④丁之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洞庭湖水位上涨变慢的时段是( )A.甲之前B.甲→乙 C.乙→丙D.丙→丁
3.随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同样一次洪水过程,洞庭湖入湖径流( )A.高峰值提前B.高峰值增大C.总量变大D.高峰值减小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编第五章地球上的水与水的运动第一节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编第五章地球上的水与水的运动第一节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动态平衡,不平衡,海陆间,地表形态,大气降水,东部季风区,太阳辐射,季节性积雪融水,地下水,影响下渗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1节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1节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2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2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地下水,自然环境,大气降水,长白山天池,河流与地下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