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检测题--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694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检测题--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3694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检测题--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展开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检测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图一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图二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二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 B.减少庭院昼夜温差
C.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D.增加房屋前后温差
2.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 )
A.利用卫生间做进风口 B.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
C.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 D.在前后居室间墙上设窗
对流层受地面的影响很大,其高度随纬度、季节而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为保证航行平稳,飞机常常选择在平流层航行,通常飞机航行高度最高的是( )
A.冬季的高纬度地区 B.夏季的高纬度地区
C.冬季的低纬度地区 D.夏季的低纬度地区
4.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高度保持不变,由南极飞往赤道,途中穿越的大气层是( )
A.始终在对流层 B.从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C.始终在平流层 D.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6.B图(北半球)中P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读下面风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当风速稳定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压线数值①<②<③ B.此风形成于南半球
C.m是地转偏向力 D.该风形成于高空
8.形成风的原动力是( )
A.n B.o C.p D.m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媪(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对“此时放火做媪(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烟气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低温对农作物的危害
B.放火增加地面温度,避免低温对农作物的危害
C.烟气反射太阳光,减少晴天强烈的太阳辐射对农作物的灼伤
D.放火使霜快速融化,减少霜对农作物的冻害
10.谚语:“上昼薄薄云,下昼晒煞人”,“晒煞人”是因为“薄薄云”使得图中(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11.图中所示环节导致对流层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在对流层中,气温垂直分布一般为"上冷下热",但有时会出现"上热下冷"的现象,我们称逆温。下图为某地某时刻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对流层出现逆温时,空气中污染物不易扩散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排放污染物增多 B.抑制了①层空气的对流上升
C.增强了③层空气对流上升 D.阻挡了①层空气的水平运动
13.下列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连线,错误的是( )
A.CO2—光合作用的原料 B.O2—温室效应
C.03—吸收紫外线 D.水汽和尘埃—成云致雨
14.已知某登山队的出发营地海拔为1500米,出发时的气温为10ºC。当他们登上3500米的山顶时,所测量到的气温值应是( )
A.42ºC B.-2ºC C.22ºC D.-17ºC
镇江某民警做了一个阳光直接照射下汽车内温度变化的实验。图1反映阳光直接照射前后温度计读数,图2是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专家解释,车窗玻璃容易透过短波辐射而不易透过长波辐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进入车内并导致车内气温飙升的主要辐射是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6.以下措施可以降低夏天停放在室外的汽车车内温度的有( )
①车窗玻璃加装隔热膜 ②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 ③打开车窗,加强通风 ④使用新能源汽车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我国松花江沿岸能看到规模大、时间久的雾凇奇观。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7.松花江雾凇奇观集中出现的时间是( )
A.3月~5月 B.7月~9月
C.10月~12月 D.12月~次年2月
18.最有利于松花江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
A.晴朗大风的白天 B.晴朗微风的夜晚
C.风雨交加的夜晚 D.细雨蒙蒙的白天
19.若下图为夜晚沙漠和绿洲之间的热力环流,则( )
A.b处气温较高 B.a处易出现云雾 C.a是绿洲 D.b处昼夜温差较大
20.“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
A.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B.对流层气温随风向越来越低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地面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二、综合题(每空4分,共40分)
2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左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右图为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图。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________层(填字母)
(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的原因是________;与右图________(甲、乙、丙)过程有关。
(3)B层中的________被称作“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原因是________
22.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位于高空的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 。
(2) (2)在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A地空气____(受热/冷却),引起气流的____(上升/下沉)运动,而B地正好相反;至此在A、B两地近地面和高空形成热力环流。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A、B两地近地面____。
(3)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市的是____。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检测题答案
1-5DDDBC
6-10ACBAB
11-15DBBBC
16-20CDBAC
- (1)A (2) 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强,夜晚温度较高,不易出现霜冻 丙 (3)臭氧层 臭氧吸收了大量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
22.(1)④ (2) 冷却 下沉 冷热不均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