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1单元第2课时物质的转化化学反应的分类学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3706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1单元第2课时物质的转化化学反应的分类学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3706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1单元第2课时物质的转化化学反应的分类学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33706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第2课时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 化学反应的分类
发 展 目 标 | 体 系 构 建 |
1.能通过观察和分析,辨识物质形态、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2.能从不同视角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化学核心素养。 |
一、物质的转化
1.以碳、镁两种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为例,按要求完成物质间的转化。
物质的转化反应 | 实例(化学方程式) |
单质→化合物 | C+O2CO2或 2Mg+O22MgO |
碱性氧化物→碱 | MgO+H2O===Mg(OH)2 |
酸性氧化物→酸 | CO2+H2O===H2CO3 |
酸→盐 | Mg(OH)2+2HCl===MgCl2+2H2O |
2.物质转化中的常见反应类型
(1)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通常有沉淀析出、气体放出或水等物质生成。例如:MgCl2+2NaOH=== Mg(OH)2↓+2NaCl。
(2)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盐类物质。例如:CaO+CO2===CaCO3。
(3)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盐。例如:Mg+2HCl===MgCl2+H2↑。
3.无机化合物转化为有机化合物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通过蒸发无机化合物氰酸铵(NH4CNO)水溶液得到了尿素[CO(NH2)2]。尿素的合成揭开了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序幕。
二、化学反应的分类
1.化学反应的类型
反应通式 | 反应类型 | 实例(化学方程式) |
A+B===C | 化合反应 | 2H2+O22H2O |
C===A+B | 分解反应 | CaCO3CaO+CO2↑ |
AB+C===A+CB | 置换反应 | H2+CuOCu+H2O |
AB+CD===AD+CB | 复分解反应 | NaOH+HCl===NaCl+H2O |
2.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可将化学反应重新进行分类:
(1)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微点拨: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质的变化是复杂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可能有多种途径。
(√)
(2)物质转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
(3)CuO可与盐酸反应生成CuCl2,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
(4)物质间的转化是有规律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在研究陌生物质的性质时,要特别关注反应条件和环境。 (√)
2.在Zn、ZnO、ZnCO3、盐酸和CaCl2溶液五种物质中,每两种物质反应能生成ZnCl2溶液的组合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B [生成ZnCl2的组合有:Zn与盐酸,ZnO与盐酸,ZnCO3与盐酸。]
3.据考证,商代炼铜主要矿物原料是孔雀石,主要燃料是木炭,冶炼温度估计在1 000 ℃左右,可能涉及的反应有:
①Cu2(OH)2CO32CuO+CO2↑+H2O ②2CuO+C2Cu+CO2↑ ③CuO+COCu+CO2 ④CO2+C2CO
(1)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看,①、②、④分别属于 、 、 。
(2)在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序号)。
[解析] (1)①是分解反应,②是置换反应,④是化合反应。(2)其中②③④均有单质参与或生成(化合价有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1)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 (2)②③④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素养养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
利用以下三套装置,进行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探究:
A B C
[问题1] 装置A中能看到什么现象?由此能够说明哪些问题?
[提示] 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稀硫酸呈酸性;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说明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问题2] 在装置B的烧杯②中滴加酚酞溶液,然后扣上大烧杯,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提示] 烧杯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变红色,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甚至消失。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酸碱发生中和反应。
[问题3] 装置C中,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滴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请解释原因。
[提示] 气球涨大。由于集气瓶内的CO2与NaOH溶液反应,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小,所以气球膨胀。
1.物质的转化关系图
2.化学反应的类型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1)两个可能: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两个一定: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典例】 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H2SO4 | Na2SO4 | NaOH | NaCl |
B | KCl | K2CO3 | KOH | HCl |
C | O2 | CO | CuO | C |
D | FeCl2 | CuCl2 | Zn | HCl |
C [A中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丁和甲均不能反应,丁也不能转化为乙;B中甲和乙、乙和丙、丁和甲之间也不能反应,丁也不能转化为乙,故A、B不符合题意。C中反应依次为甲和乙:2CO+O22CO2;乙和丙:CO+CuOCu+CO2;丙和丁:2CuO+C2Cu+CO2↑;甲和丁:C+O2CO2;丁→乙:2C+O22CO。D中,甲和乙、丁和甲均不能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解答本类试题思维流程如下:
1.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生成物C、D有一种为单质,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若生成物C、D分别为两种沉淀,A、B有可能为盐和碱
C.若生成物C、D是盐和水,则A、B一定是酸和碱
D.若生成物C、D是两种化合物,则A、B一定是化合物
B [由反应CO+CuOCO2+Cu知,A项错误;由反应Ba(OH)2+CuSO4===BaSO4↓+Cu(OH)2↓知,B项正确;由反应CuO+H2SO4===CuSO4+H2O知,C项错误;由反应CH4+2O2CO2+2H2O知,D项错误。]
2.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所示转化的是( )
A.甲为CuO、乙为CO2、丙为H2O
B.甲为C、乙为CO、丙为CO2
C.甲为CaCO3、乙为CaO、丙为Ca(OH)2
D.甲为H2SO4、乙为H2O、丙为H2
C [选项C中碳酸钙难溶于水,不与碱溶液发生反应,不能生成氢氧化钙。]
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与重复利用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减少垃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化工工艺对垃圾中的可利用资源进行再处理,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下面是某金属垃圾处理厂对含铜金属垃圾的处理过程:
(1)上述回收方案中涉及铜元素的物质有哪些?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并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2)该工厂工艺流程中的①、②、④发生了物质的转化,写出物质的转化类型并写出物质之间的转化方程式。
(3)该生产工艺被称为湿法炼铜,是我国古代人发明的,其原理就是用置换反应制取金属。现在工业上还在广泛应用,但更多的是一种火法炼铜,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试写出火法炼铜的原理和化学反应。
(4)分析两种炼铜方法的优缺点分别有哪些。
[解析] (1)涉及Cu、CuO、CuSO4,分别属于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盐;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的。
(2)Cu(金属单质)→CuO(金属氧化物)→CuSO4(盐)→Cu(金属单质)。
①2Cu+O22CuO、
②CuO+H2SO4===CuSO4+H2O、
④Fe+CuSO4===FeSO4+Cu。
(3)可以用碳粉或CO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制取金属铜:2CuO+C2Cu+CO2↑或CuO+COCu+CO2。
[答案] (1)Cu、CuO、CuSO4;分别属于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盐;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
(2)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盐→金属单质。
①2Cu+O22CuO、②CuO+H2SO4===CuSO4+H2O、④Fe+CuSO4===FeSO4+Cu。
(3)可以用碳粉或CO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制取金属铜:2CuO+C2Cu+CO2↑或CuO+COCu+CO2。
(4)湿法炼铜的优点是常温下可以进行,节能;缺点是对铜矿要求高,副产品硫酸亚铁溶液可能导致污染。火法炼铜的优点是铜矿类型适应性广;缺点是需要在高温下进行,耗能,会产生对大气污染的气体。
通过对垃圾中的可利用资源进行再处理,考查用化学符号描述常见简单物质及其变化,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和表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能依据“绿色化学”思想和科学理论对某一个化学过程进行分析,权衡利弊,作出合理的决策,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
1.下列物质中,与酸、碱、盐均能反应的物质是( )
A.CuO B.CaCO3
C.Na2CO3 D.CO2
C [CuO不能与碱和盐反应,A不符合题意;CaCO3不能与碱和盐反应,B不符合题意;CO2不能与酸反应,D不符合题意。]
2.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Na2CO3→NaOH
B.CuO→CuCl2
C.CaCO3→Ca(OH)2
D.CaO→Ca(OH)2
C [Na2CO3+Ca(OH)2===CaCO3↓+2NaOH;CuO+2HCl===CuCl2+H2O;CaCO3是不溶性盐,不能与碱反应转化为Ca(OH)2,可先高温分解为CaO,再与水反应生成Ca(OH)2。]
3.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
CCO2H2CO3CaCO3CO2
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
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D [该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的类型:C+2CuO2Cu+CO2↑,置换反应;CO2+H2O===H2CO3,化合反应;H2CO3+Ca(OH)2===CaCO3↓+2H2O,复分解反应;CaCO3CaO+CO2↑,分解反应。]
4.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O2+H2O===H2CO3 化合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B.Cu(OH)2CuO+H2O 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C.Fe2O3+3CO2Fe+3CO2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D.NaCl+AgNO3===AgCl↓+NaNO3 复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C [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Fe2O3与CO都不是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从化合价变化来看,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5.[素养题]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如下:
(1)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选填字母)。
A.CaCO3 B.CaO
C.Ca(OH)2 D.Na2CO3
(2)请写出上述制备流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基本反应类型。
① ;
② ;
③ 。
(3)请你仍以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另外一种制碳酸钙的方案,仿照上述流程写出你的制备流程图。
你所设计方案的优点是 。
(4)用食醋、澄清石灰水等来验证牙膏中含有碳酸钙的操作及现象为
。
[解析] (3)根据所给转化流程知,可以充分利用第一步反应产生的CO2,将其用于碱生成盐的反应,即CO2+Ca(OH)2===CaCO3↓+H2O;其优点是CO2得到充分利用,节省原料等。
[答案] (1)AD (2)①CaCO3CaO+CO2↑(分解反应) ②CaO+H2O===Ca(OH)2(化合反应)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3)
CO2得到充分利用,节省原料
(4)用食醋和牙膏反应,并把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学案,共3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第2课时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