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堂速练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33735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习题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堂速练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堂速练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堂速练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堂速练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堂速练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后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后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1. 农业的发展
(1)耕作制度:宋朝,__________制在南方普及,提高了粮食产量。
(2)经济作物:__________在内地种植始于宋朝,元朝大力推广。
(3)边疆开发: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2. 手工业的进步
(1)制瓷业:宋朝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的特色瓷器,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__________和釉里红。
(2)矿冶业:__________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3)印刷业:印刷业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带动了________的发展。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1. 商业活动
(1)国内贸易
①商品经济: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
②边境贸易:官方设置__________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
(2)钱币铸造:__________出现纸币。__________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推动了商业发展。
(3)海外贸易: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
(4)港口城市:主要外贸港口有________、泉州、明州等。
2. 城市繁荣
(1)两宋:北宋__________和南宋__________人口众多。
(2)元朝:__________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三、经济重心南移
1. 过程
(1)__________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2)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___________的经济重心地位。
2. 表现:长江下游和__________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 影响
(1)交通方面
①河运:元朝重新开通了__________,大大缩短了航程。
②海运: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
(2)文化方面
北宋时,朝廷采取__________制度。自南宋起,江浙一带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四、社会的变化
1. 门第观念衰落:______朝,出现了“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2. 社会关系变化: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_________,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3. 国家控制放松: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课时速练(限时6分钟)
1. 两宋时期,江南出现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这种现象说明 ( )
A. 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
B. 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 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D. 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2. 北宋与辽、西夏在边界设置“榷场”,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榷场”指 ( )
A. 贸易场所B. 军事要塞
C. 竞技场D. 牧场
3. 宋代大城市设有金银铺和兑房专门买卖金银和兑换货币,都城出现了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 )
A. 开始出现商业服务机构
B. 经商方式灵活多样
C. 官府积极鼓励商业发展
D. 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4. 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材料表明 ( )
A. 五铢钱的统一铸造B.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政府重视海外贸易D. 闭关锁国的危害
5. 《陆游集》记载:“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这表明宋代 ( )
A. 生产注重精耕细作B.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 国家赋税收入大增D. 广泛引种经济作物
6. 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旧族中选择儿媳。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蔡襄语)。这反映出宋代 ( )
A. 四民平等关系的确立
B. 门阀贵族势力的没落
C. 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D. 理学的社会影响势弱
7. 宋朝政府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经营者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也不再严格限制。这主要说明宋朝 ( )
A.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B. 对社会的控制有所放松
C. 社会矛盾趋向缓和D. 政府行政能力显著降低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知识清单
一、稻麦复种 棉花 青花瓷 燃料 造纸业
二、宋朝 榷场 北宋 元朝 广州 东京 临安 元大都
三、唐朝 南方 太湖 大运河 南北分卷
四、宋 契约
课时速练
1. D 2. A 3. D 4. C 5. B 6. B 7. B
相关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课时作业,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后测评,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的初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后测评,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