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精练
展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杂交时,需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需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2.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
A.自交、杂交和测交 B.测交、自交和杂交
C.杂交、自交和测交 D.杂交、测交和自交
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的比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4.采用以下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的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5.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通常情况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6.下列杂交组合(遗传因子E控制显性性状,e控制隐性性状)产生的后代中,会发生性状分离的组合是( )
A.EE×ee B.EE×Ee
C.EE×EE D.Ee×Ee
7.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杂交组合 | 后代性状 | |
一 | 红花A×白花B | 全为红花 |
二 | 红花C×红花D |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 |
A.红花为显性性状
B.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一定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D.白花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
8.水稻某些品种茎秆的高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对一个纯合显性亲本与一个纯合隐性亲本杂交产生的F1进行测交,其后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 )
A.0% B.25%
C.50% D.75%
9.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A.GG×gg B.GG×Gg
C.Gg×Gg D.gg×gg
10.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两株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为( )
A.3∶1 B.5∶1
C.9∶6 D.1∶1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1.(8分)豌豆是良好的遗传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Ⅰ.豌豆的花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如表所示是豌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回答:
组合 | 亲本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白花 | 紫花 | ||
1 | 紫花×白花 | 405 | 401 |
2 | 白花×白花 | 807 | 0 |
3 | 紫花×紫花 | 413 | 1 240 |
(1)由表中第________个组合实验可知________花为显性性状。
(2)表中第________个组合实验为测交实验。
(3)第3个组合中,子代的所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Ⅱ.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将A、B、C、D、E、F、G 7种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说明:
杂交后代 实验组合 | 高茎 | 矮茎 | 总数 |
A×B | 210 | 70 | 280 |
C×D | 0 | 250 | 250 |
E×F | 190 | 190 | 380 |
G×D | 300 | 0 | 300 |
(1)豌豆C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豌豆G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2)上述实验结果所获得的高茎纯合子植株占高茎植株数的________。
(3)所得总植株数中,性状能稳定遗传和不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为________。
12.(12分)某校高三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年级为单位调查了人的眼睑遗传情况,对班级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表:
亲代类型 子代类型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双亲全为双眼皮 | 双亲只有一位双眼皮 | 双亲全为单眼皮 | |
双眼皮 | 120 | 120 | 0 |
单眼皮 | 74 | 112 | 全是 |
请分析表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第________组婚配调查,可判断眼睑性状中属于隐性性状的是________。
(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为a,请写出在实际调查中,上述各组双亲中可能有的婚配组合的遗传因子组成:
第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5号个体)所在家庭眼睑遗传系谱如图所示,试推测3号与4号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
13.(10分)玉米是遗传实验经常用到的材料,在自然条件下既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为探究一高茎玉米植株的果穗上所结子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某同学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2粒种子单独隔离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后代植株的性状,结果后代全为高茎,该同学即判断玉米果穗所有子粒为纯种。有人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为什么?写出你的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以自然种植多年后收获的一批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的种子为材料,通过实验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①甲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分别单独隔离种植,观察子一代性状:若子一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表现出的性状为________性状;若子一代未发生性状分离,能否直接判断出显、隐性?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②乙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种植,杂交,观察子代性状,请帮助预测实验结果及得出相应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1.选C 杂交时母本要保留雌蕊,否则就不是母本了。
2.选C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是利用豌豆进行实验时发现的,实验时先让豌豆杂交获得F1,再让F1自交得F2,发现问题并提出假说,最后用测交实验验证其假说。
3.选C 假说—演绎法是在观察和分析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验证演绎推理的结论。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若假说成立,则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分离,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接近1∶1的性状。
4.选C 鉴定某一生物是否为纯种,对于植物来说可采用自交和测交的方法,自交方法最简便,但对于动物则只能用测交方法。要区分某种生物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可让该种生物进行杂交,若是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不断地自交可明显提高生物品种的纯合度。测交可鉴定显性性状个体的遗传因子的组成。
5.选D 豌豆为自花传粉,玉米为异花传粉,因此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中,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6.选D 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由于EE为显性纯合子,不管其与哪种个体交配其后代均表现为显性性状。
7.选A 红花A与白花B杂交后代全为红花,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红花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白花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rr。红花C与红花D杂交,后代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都是Rr。
8.选C 假设茎秆高矮由一对遗传因子D、d控制,测交后代中Dd∶dd=1∶1,杂合子占50%。
9.选C 由图示可知:高茎∶矮茎=3∶1,由此可推知,亲本必为杂合子。
10.选B 两株高茎豌豆间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则说明亲代的高茎为杂合子,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2,后代高茎豌豆进行自交时,只有杂合子的自交后代才会出现矮茎豌豆,比例为2/3×1/4=1/6,则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为5∶1。
11.解析:Ⅰ.由表中第3个组合实验可知紫花为显性性状,其亲本均为杂合子,故其后代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50%。表中第1个组合实验为测交实验。
Ⅱ.由表中数据分析知A、B、C、D、E、F、G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为 Dd、Dd、dd、dd、Dd(或dd)、dd(或Dd)、DD,因此只有A×B组合的高茎后代中有1/3的纯合子,其他组合中的高茎后代均为杂合子,则实验结果所获得的高茎纯合子植株占高茎植株数的比值为(210×1/3)/(210+190+300)=1/10(或10%)。纯合子的性状能稳定遗传,杂合子的性状不能稳定遗传,隐性性状均为纯合子,所以性状能稳定遗传和不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为(210×1/3+70+250+190)/ (210×2/3+190+300)=58/63。
答案:Ⅰ.(1)3 紫 (2)1 (3)50%
Ⅱ.(1)dd DD (2)1/10(或10%) (3)58/63
12.解析:(1)三组亲本中,第三组亲子代表现一致,第二组亲子代均有两种性状表现,这两组均无法用于判断。第一组双亲表现一致,而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2)在各婚配组合中,显性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AA或Aa,隐性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一定是aa。第一组表现相同的双亲的婚配组合可能是AA×AA、AA×Aa、Aa×Aa,因此后代并未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同理可推知第二组婚配组合有AA×aa、Aa×aa,第三组为aa×aa。(3)由遗传系谱图可知,双亲1号和2号均为双眼皮,而女儿5号为单眼皮,则1号、2号遗传因子组成为Aa,5号遗传因子组成为aa,4号遗传因子组成为1/3AA或2/3Aa。4号与3号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2/3×1/2=1/3,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1/3=2/3。
答案:(1)一 单眼皮 (2)AA×AA、AA×Aa、Aa×Aa AA×aa、Aa×aa aa×aa (3)2/3
13.解析:(1)该同学只选取两粒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由于选取的样本太少,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代表全部子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因此结论不科学。可通过设计自交实验,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推断结论。(2)①植株自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为杂合子,其性状为显性;若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为纯合子,其性状为显性或隐性,不能直接作出显隐性判断。②将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杂交,在统计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若后代只表现一种叶形,则表现出的叶形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叶形为隐性性状,若后代两种叶形均有,则不能作出显隐性判断。
答案:(1)因为选择的样本太少,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代表全部子粒的遗传因子组成。用该玉米果穗上的全部子粒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自交),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子代植株的高矮
(2)①显性 不能 ②在统计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若后代只表现一种叶形,则该叶形为显性性状,另一种为隐性性状;若后代既有常态叶又有皱叶,则不能作出显隐性判断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纯合子黄圆豌豆,某玉米植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当堂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