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评价23千年古人语译作今时言__文言文翻译含答案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评价23千年古人语译作今时言__文言文翻译含答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评价23千年古人语译作今时言__文言文翻译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评价23千年古人语译作今时言__文言文翻译含答案,共3页。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孝忠,本奚之种类。上元中,李宝臣奏授左领军郎将。宝臣以孝忠谨重骁勇,甚委信之。田承嗣之寇冀州也,宝臣俾孝忠以精骑数千御之。承嗣见其整肃,叹曰:“孝忠在焉,冀州未易图也。”乃焚营宵遁。
    及朱滔谋叛,将救田悦于魏州,虑孝忠踵后,滔军将发,复遣蔡雄往说之。孝忠曰:“李惟岳背国作逆,孝忠归国,今为忠臣。孝忠性直,业已效忠,不复助逆矣。”滔又啖以金帛,终拒而不从。易定居二凶之间,四面受敌,孝忠修峻沟垒,感励将士,竟不受二凶之荧惑,议者多之。
    (选自《旧唐书·张孝忠传》,有删改)
    (1)承嗣见其整肃,叹曰:“孝忠在焉,冀州未易图也。”乃焚营宵遁。
    (2)孝忠修峻沟垒,感励将士,竟不受二凶之荧惑,议者多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1)整,整齐;图,谋取;宵,名词作状语,连夜;遁,逃跑。(2)竟,最终;凶,叛徒;荧惑,诱惑;多,形容词作动词,赞美。
    答案:(1)田承嗣看到张孝忠的军队阵容整齐严肃,感叹道:“张孝忠在这里,冀州不容易谋取了。”于是烧毁营寨连夜逃跑了。
    (2)张孝忠深挖战壕、高筑堡垒,感召激励将士,最终没有受到两个叛徒的诱惑,受到时论的赞美。
    参考译文:
    张孝忠,原本出生于奚人种族。上元年间,李宝臣上奏朝廷任命他为左领军郎将。李宝臣认为张孝忠谨慎稳重,勇猛善战,很信任他。田承嗣进犯冀州的时候,李宝臣派张孝忠率领精锐骑兵数千人抵御他。田承嗣看到张孝忠的军队阵容整齐严肃,感叹道:“张孝忠在这里,冀州不容易谋取了。”于是烧毁营寨连夜逃跑了。
    等到朱滔叛乱,将要到魏州去救田悦,担忧张孝忠背后袭击,朱滔的军队将要出发,又派遣蔡雄前往劝说。张孝忠说:“李惟岳背弃朝廷叛乱,孝忠选择归顺朝廷,现在是朝廷重臣。孝忠生性正直,已经选择效忠朝廷,不会去帮助叛军了。”朱滔又用金帛引诱他,(他)始终拒绝不顺从。易定处于两个叛贼的辖地之间,四面受敌,张孝忠深挖战壕、高筑堡垒,感召激励将士,最终没有受到两个叛徙的诱惑,受到时论的赞美。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上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所白处奏皆可。宣帝察望之经明持重,论议有余,材任宰相,欲详试其政事,以为左冯翊。后为太傅。及宣帝寝疾,选大臣可属者,拜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受遗诏辅政。
    (节选自《汉书·萧望之传》,有删改)
    (1)时上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
    (2)及宣帝寝疾,选大臣可属者,拜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受遗诏辅政。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1)进,提拔;便宜,利国利民的策略;辄,经常;下,交代;状,情况,利弊。(2)及,等到;寝疾,卧病在床;属,托付;大臣可属者,定语后置,可嘱托的大臣;拜,任命;受,接受。
    答案:(1)当时宣帝希望提拔贤良之士,很多人都上书陈述利国利民的策略,宣帝经常(把这些事)交代给萧望之并询问情况。
    (2)等到宣帝卧病在床,选择可嘱托的大臣,任命萧望之担任前将军光禄勋,(让他)接受遗诏辅佐政事。
    参考译文:
    当时宣帝希望提拔贤良之士,很多人都上书陈述利国利民的策略,宣帝经常(把这些事)交代给萧望之并询问情况,萧望之所禀报处理的都被批准。宣帝了解到萧望之明晓经学,处事稳重,议事论理留有余地,才干胜任宰相,就想仔细考察他处理政务的能力,派他当左冯翊。后来他担任太傅。等到宣帝卧病在床,选择可嘱托的大臣,任命萧望之担任前将军光禄勋,(让他)接受遗诏辅佐政事。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
    解析:(1)庐,建造房屋,住;使,派;分堵,分段防守;全,保全。(2)再,第二次;莅,到;有德于民,对百姓有功德;饮食,吃饭时。
    答案:(1)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2)苏轼二十年中第二次到杭州,对百姓有功德,家家有他画像,人们饮食时一定向他祝福 。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 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避水。雨日夜下个不停,城墙没有被淹没的仅有三版。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又用木头筑堤岸,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元祐四年,苏轼任杭州知州。杭州原来近海,当地泉水咸苦,居民稀少。苏轼看到茅山一条河专门接受江中潮水,盐桥一条河专门接受湖水,就疏通二河来通航运。又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积蓄和排泄湖水的枢纽,江中的潮水不再流入城市。用剩下的物力人力修复了六口井。又把茭白根堆积在湖中,筑成南北长三十里的长堤以便通行。堤筑成后,又在堤上种了木芙蓉、杨柳,看上去就像图画一样。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苏轼二十年中第二次到杭州,对百姓有功德,家家有他画像,人们饮食时一定向他祝福。又造了生祠来报答他。

    相关试卷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第3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微案 翻译中容易以今律古的30个实词重点练: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第3部分 文言文考点突破 微案 翻译中容易以今律古的30个实词重点练,共10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考点23文言翻译 (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考点23文言翻译 (含答案),共20页。

    (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23翻译文言句子一(含解析):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23翻译文言句子一(含解析),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