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地等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读“该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其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是( )
A.甲聚落B.乙聚落C.丙聚落D.丁聚落
2.据调查,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 )
A.气候湿热B.地形平坦C.交通闭塞D.经济发展快
2018年7月,某考察团从图中M地出发,按图路线不跨越任何大洋到达N地,结合沿途考察的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3-5小题。
3.考察团所经四地与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对应正确的是( )
A.比尔马—②B.亚历山大—④C.拉萨—①D.上海一③
4.考察团在比尔马可能看到的传统民居是( )
A.B.
C.D.
5.考察团沿此线考察过程中( )
A.到比尔马附近频繁遭遇暴风雨天气B.到亚历山大附近看到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
C.到拉萨附近看到远处雪山连绵D.到上海附近看到大面积落叶阔叶林
下图为30°N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5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陡崖M顶部的海拔高度最可能为( )
A.25米B.35米C.45米D.50米
7.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该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
A.甲B.乙C.丙D.丁
福建土楼依山就势,是中国特色鲜明的大型土居建筑。图1、图2分别示意福建土楼分布及景观,读图完成下面8-10小题。
8.土楼主要分布地是( )
A.宁德、福州B.南平、三明C.漳州、龙岩D.莆田、泉州
9.关于图中聚落与民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建筑高大且道路密集B.居民多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
C.因夏季多雨,建筑屋顶坡度大D.因终年寒冷,建筑墙体厚窗小
10.对土楼的保护,最符合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的是( )
A.修旧如旧B.整旧如新C.拆旧建新D.建新如旧
读下图“世界古老文明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古老文明区的共同特征是( )
A.全部位于亚洲B.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C.终年高温炎热D.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12.黄河流域与其它三个文明区来往最短的海上航线经过下列哪个交通要道( )
A.直布罗陀海峡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D.麦哲伦海峡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
1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到2处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2)适合攀岩运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
(3)甲村的炊烟飘向乙村,可判断此地的风向为________风。
(4)甲村成为大型聚落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5)1处的海拔约是________米以上。
14.“十一”假期某校开展了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同学们沿等高线地形图中虚线所示线路进行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同学们出发前,测得李庄、赵庄两村落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6厘米,则两村之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_千米。
(2)同学们首先对李庄、赵庄两村落进行考察,发现两村落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是_________(1点即可),并发现两村落民居的房顶坡度较大,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_________的自然环境。
(3)从聚落的发展条件看,一般来说赵庄规模要比李庄_________(大或小),原因是赵庄处在河流的交汇处,交通更为便利;河流流经李庄时大致的流向是_________。
(4)同学们从B点到A点经过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_,A、B两点的温差是_________℃。
15.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______方向。甲村附近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
(2)如A点温度为21.5℃,则图中最高处温度为___________℃。
(3)等高线在B处重合,则B处的地形是__________。a、b两条线中,位于山谷的是__________线。丁村所在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_。
(4)该地区有一处传统聚落,它最有可能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__________地,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甲地等高线最为稀疏,地形平坦,位于两河交汇处,水源充足,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A正确;乙、丙、丁位于山间小盆地内,城市发展空间相对较小,规模较小,BCD错。故选A。第2题,结合图例可看出,只有丁处没有通公路,说明丁处交通闭塞,聚落保存好,C正确;结合图中的比例尺可看出,图示区域较小,气候、地形差异较小,AB错;丁不通公路,说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D错。故选C。
【答案】3.B 4.C 5.C
【解析】第3题,结合图例可看出,比尔马位于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对应①,A错;亚历山大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对应④,B正确;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对应③,C错;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对应②,D错。故选B。第4题,结合图例可看出,比尔马位于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对应的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为图C,C正确;图A为植被丰富,说明该地降水丰富;图B屋顶坡度较大,说明降水丰富;图D为北极地区的冰屋,气候寒冷,ABD错。故选C。第5题,比尔马是热带沙漠气候,不可能频繁遭遇暴风雨天气,A错;亚历山大位于北非的埃及,以白色人种为主,B错;拉萨位于青藏高原,雪山连绵,C正确;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错。故选C。
【答案】6.B 7.B
【解析】第6题,根据图示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等高距为15米,沿海地区海拔为0米,所以崖顶的高度为大于30米,小于45米,B选项35米符合题意,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7题,根据图示,乙地地势较高,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位于河流上游,无水患洪灾,取水方便,是该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8.C 9.C 10.A
【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福建省的土楼主要分布在龙岩市的东部地区和漳州市的西部地区。故根据题意选C。第9题,读图可知,福建土楼建筑在农村地区,道路较为稀疏,居民多从事农业劳动,福建属于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夏季多雨,建筑屋顶坡度大,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所以C正确,ABD叙述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第10题,传统聚落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对典型聚落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护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对其进行不破坏原有风貌的修复,即修旧如旧,故答案选A。
【答案】11.D 12.C
【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世界四大古老文明区有三个分布在亚洲, 一个分布在非洲,A错误;除黄河流域较湿润以外,其他三个都是干旱的沙漠气候,B错误;黄河流域四季分明,C错误;四大文明古国都是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D正确。故选D。第12题,其他三个文明区分布在南亚、西亚和北非,黄河流域与其他三个文明区来往的最短航线需要经过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其他三个海峡不需要经过。故选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
【答案】13.(1)山脊 (2)陡崖 (3)南 (4)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5)700
【解析】(1)由图可知,1到2处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表明该处是山脊。
(2)陡崖的地形特征近似于垂直的山坡,攀岩运动适合在陡崖处进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3)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甲村的炊烟飘向乙村,说明此时的风向为南风。
(4)从地形看,甲村海拔在200米以下,且和乙村相比,地形更为开阔平坦;从水源看,甲村位于乙村河流下游,河流水量更大,水源更为充足。
(5)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据此可推知,1处的海拔在700米以上。
【答案】14.(1)3.6 (2)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降水多 (3)大 自西北流向东南 (4) 山脊 9
【解析】
(1)量得李庄和赵庄的图上距离是3.6厘米,李庄和赵庄的实地距离为3.6厘米×100000=360000厘米=3.6千米。
(2)同学们首先对两村落进行考查,发现两村落选址的共同自然条件是地势平坦,位于河流沿岸,水源充足;两村落民居的房顶坡度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当地降水多,屋顶坡度大,是为排水。
(3)从聚落的发展条件看,赵庄处于河流交汇处,交通更为便利,一般来说赵庄规模要比李庄大。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看,河流由高向低流,河流流经李庄时大致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
(4)从B到A经过的地形部位为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图中的等高距是300米, A点的海拔为1600米,B点海拔为100米,AB海拔相差15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AB温差应为1500÷100×0.6=9℃。
【答案】15.(1)正北 自西南流向东北 (2)20 (3)陡崖 a 鞍部 (4) 甲 地形平坦、接近水源 海拔较低等
【解析】(1)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据指向标图可知:甲村位于乙村的正北方向,甲村附近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2)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可知:A点的海拔为600米,由于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图中最高处海拔为850米,则与A点高差为250米,温差为1.5℃,如A点温度为21.5℃,则图中最高处温度为20℃。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等高线在B处重合,则B处的地形是陡崖;a线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谷线;丁村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所在地形是鞍部。
(4)聚落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地形平坦、接近水源、海拔较低等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往往形成聚落,所以传统聚落可能位于甲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同步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同步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同步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同步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同步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4.3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同步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