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质量评价8含答案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质量评价8含答案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质量评价8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质量评价8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质量评价8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质量评价(八)

    (建议用时:100分钟)

    1.(2020·新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赠赵伯鱼(节选)

    韩 驹

    荆州早识高与黄诵二子句声琅琅。

    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注】①韩驹(?~1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②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坚。参:领悟琢磨。诸方:各地方各方面。④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诗坛后辈。

    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

    C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

    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

    B 解析:B项劝诫”说法错误。由诗句“果可畏”可知充满了嘉许、赞赏并没有劝诫的意思。

     (2)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解析:由“学诗当如初学禅悟且遍参诸方可知作者认为学诗要像初学禅一样在未开悟的时候遍参诸方多琢磨以诸多前人为师。”“强调要下苦功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由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可知作者强调在学习前人之后要有自己对诗歌艺术真旨的领悟。一朝悟罢一旦领悟到;信手拈出皆成章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诗也就学成了。

    答案:①先要“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②然后“一朝悟罢”领悟到诗歌艺术的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

    2(2020·衡水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楼 上

    杜 甫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

    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注】①这首诗为唐代宗大历四、五年(769、770)诗人漂泊长沙时所作。②杞楠:都是高大乔木材质坚硬此指栋梁之材。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立意高远冠以“天地”二字喻指搔首太息非为诗人的穷通而是为了社稷苍生的安危。

    B.颔联写远望之状是全诗关键领起颈联和尾联。诗人漂泊五湖之南离朝廷极远自叹无补国事。

    C.颈联从反面写恋阙之情自愧不是栋梁之材无力整顿乾坤把忧国忧民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

    D.全诗感情深婉悲切取境阔大描摹细腻塑造出鲜明的抒情形象是杜甫忧国忧民的真实反映。

    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综合赏析的能力。C项颈联从反面写恋阙之情”理解错误。颈联两句的意思是:恋念朝廷常感到劳伤肝肺但论才能则又觉得有愧于那可作栋梁的杞楠。“恋阙劳肝肺”直抒胸臆是从正面直接抒写的。

    (2)明代王嗣爽在《杜臆》中称赞本诗的尾联“苦语次骨(即入骨)”。请赏析诗的尾联。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赏析诗歌的能力。注意从遣词造句、艺术手法、意境的创设以及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尾联的意思是:在乱离之中如今已经不能自救而结果我恐怕还是要老死在这边远的湘潭。从手法的角度这是直抒胸臆。乱离难自救难自救可以见出诗人苦难的处境其言外之意是自救尚且很难谈何报国呢?体现了诗人对不能报国而实现自己伟大抱负的遗憾和苦痛。“乱离”写出了当时国家现状也能体现诗人对国事的忧虑。“终是老湘潭”最终会老死在湘潭这是对年老体衰和不能实现抱负为国建功的遗憾。诗人的这种苦痛之语让读者也深深震撼。

    答案:①尾联由“身事”句领起归结到诗人自身直抒胸臆。②在动荡离乱中人自己尚不能自救,更以何致君尧舜,以何来报国?最终只怕会老死在湘水之滨、潭州之地。表达了诗人沉痛悲凉的离愁和身世之叹,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登楼之际慷慨抒怀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立现于读者面前。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夜 起

    [清]黄遵宪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沉阴噎噎何多日月晖晖尚几星。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睡几人醒?

    【注】①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晚清诗人曾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被解职后归家闲居此诗写于闲居期间。②鹅击海东青:暗指俄国侵占我国东北部分地区。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檐铁和风铃在风雨中撞击、晃动发出了“千”“百”声。诗人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表现了夜晚的宁静。

    B.颔联写出了诗人长夜无眠,盼望天亮的心情,又惊句揭示了诗人无眠夜起的原因。

    C颈联感慨天色阴沉的日子太多月光虽然明亮却是残月天空虽有星星却只寥寥数颗。

    D.尾联“吾独立”照应诗题“夜起“与下文的“万家酣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鲜有同道的孤独处境。

    A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A项以声衬静”“表现了夜晚的宁静”错。檐铁和风铃发出的“千”“百”声写出了雨之大、风之狂照应下句“雨横风狂

    (2)这首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请你结合相关的诗句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含蓄的表达手法多为典故、借代、双关、象征、寓情于景。解题时首先找到这些含蓄的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手法运用的效果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雨横风狂”象征清朝风雨飘摇的局面;“鸡鸣天下白”“鹅击”都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沉阴”“残月”象征清政府的黑暗;“吾独立”象征“我”的清万家酣睡象征民众的愚昧。

    答案:①首联以檐铁千声写出了夜晚风雨大作的情景象征清朝风雨飘摇的局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②颔联上句写诗人盼望天明实则一语双关渴盼时局好转。下句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达了对俄国侵占我国领土的震惊与愤慨之情。③颈联感慨阴沉的天气太多夜空只有残月和疏星以此象征清政府的统治腐败黑暗民族前途渺茫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④尾联“我”独立于斗室联想到此时民众都在酣睡以此隐喻国民的愚昧麻木表达了对民族命运的忧虑之情。(从比喻或景情角度作答亦可)

    4(2020·合肥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咏 史

    刘禹锡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

    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注】①骠骑: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②少卿:任安字少卿曾任大将军卫青的属官。据《史记》载:大将军卫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唯任安不肯。”③颓波:大河决堤时从堤口奔泻而下的洪流用作喻世事变化。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将人生感慨不着痕迹地寄寓于笔墨之间用意含蓄而隐微情感深沉厚重。

    B.首联采用对举方法来叙事。上句称霍去病的官职下句称任安的字充满敬重之意。

    C.颔联运用白描的手法娓娓道来既赞扬了任安又表明了心志,感情强烈。

    D“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流露出作者对朝廷用人制度的不满与怀才不遇的感叹。

    A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项用意含蓄而隐微情感深沉厚重”理解错误。这首诗主要写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不是没有势力而是势力一天天增大。任安是大将军卫青的属官不趋炎附势背离卫青。这首诗重在表现主观情感咏史兼抒怀用意明朗直接情怀悲愤沉痛。

    (2)纵观全诗,分析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人的情感主要通过前两联表现出来:“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诗人把任安视为知己他不向权贵屈服永远不向邪恶势力低头。形势越是险恶他越是坚强。“我心如砥柱”是诗人的真心表白是诗人与邪恶斗争的宣言。

    答案:“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写出霍去病的权势很大。世俗之人如蝇逐臭改换门庭纷纷投靠骠骑。可任安却不是这样。诗人充分肯定任安不趋奉权贵的可贵精神。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这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如今的世道如流水直下,只有自己的心像中流砥柱一样,毫不动摇。诗人借此表达了心如砥柱,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贵品质。

    5(2020·襄阳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雕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韦应物在滁州任职的一年里对朝政紊乱、国家衰弱、民生凋敝的现状极为忧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塑造了一个有志而无奈、进退两难的官员形象披露了一个官员的思想矛盾。

    B.首联点明分别的时间又”字说明距上次分别已经一年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

    C.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既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诗人个人的前途。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感激友人李儋的问候急切盼望友人的来访的情感。

    D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D项尾联直抒胸臆”错误。尾联以景结情西楼望月”借月光来传递互相关照之情盼望对方来访;“几回圆”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拳之心。

    (2)诗歌的颈联备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请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答案:①颈联是心理描写具体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多病的身躯让诗人想归隐田园但想到辖境内还有流亡的灾民又充满了对朝廷的愧疚之情触动了他匡世济民之心流露出进退两难的苦闷。颈联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清廉正直、忠于职守、忧国忧民的官员形象。这些评论都是从思想性着眼的,赞美的是韦应物的思想品格。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节选)

    李 白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涧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注】①粉图:在粉墙上所绘之图。②峨眉:山名在四川境内。下文的“罗浮”山名在广东境内;“赤城”山名在浙江境内;“苍梧”山名在湖南境内;“三山”方丈、蓬莱、瀛洲传说中的三座仙山。③绎思:精心构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中至少包含了三个信息其中“歌”是诗体标志即“歌行体”属于古体诗。

    B.驱山走海”句以夸张手法表现了“名公”挥动彩笔、描绘山水图景的高超技艺。

    C.诗人所写的孤舟和征帆迷失了方向在画面上一动不动却又像随风飘荡到天边。

    D.诗人为这形象逼真的画面所感染欣赏的兴致很浓还围绕画面发挥自己的想象。

    C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C项迷失了方向”错误。“迷归年”的意思是迷失了回归的时间即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这是诗人看到画中飘荡在惊涛骇浪中的孤舟所触发的想象。

    (2)请你通过李白对这幅“粉图山水”的描绘分析画家创作时的“绎思”和技巧。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词内容、技巧的能力。诗词构思需要整体把握意象是承载诗词反映的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它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想象的。它熔铸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

    答案:①善于艺术概括(精心选取意象):画家将峨眉、罗浮、赤城等天下名山巧妙地汇聚在同一画面上收到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②善于营造意境:峨眉高峻,罗浮悠远,赤城、苍梧云蒸霞蔚,洞庭潇湘缥缈绵远,三江七泽迂回曲折,各臻妙境。善于逼真再现:诗人描绘的满堂的空灵苍翠就好像可以触摸到,赤城、苍梧的烟霞就好像扑面而来,由此可见,画家着色用笔之逼真。

    7(2020·郑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漫 郎

    陈与义

    漫郎功业大悠然拄笏看山了十年。

    黑白半头明镜里丹青千树恶风前。

    星霜屡费惊人句天地元须使鬼钱。

    踏破九州无一事只今分付结跏禅

    【注】①漫郎:指唐代道家学者元结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检束的文人。②拄笏看山:比喻在官有高致。③元:本来。④跏禅: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首联借用典故表现出自己做官十年间放浪形骸、不拘世俗的形象特点。

    B.颔联前句表面写透过镜子看到自己已双鬓斑白实则暗示一事无成的无奈感慨。

    C颈联前句用“星霜”写岁月变幻用“惊人句”写诗人有才华表现了诗人的自负。

    D.尾联将自己过去壮志难酬与现在只好坐跏修禅进行了对比悲愤之情寓于其中。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C项表现了诗人的自负”分析错误。这里主要是通过写自己有才华但难以实现来突出社会的黑暗从而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

    (2)本诗揭露了当时现实的黑暗试从正侧面结合的角度并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手法与情感主旨的能力。首先找出正面揭露社会黑暗的句子天地元须使鬼钱”。连“鬼钱”都使可见这个社会是多么唯利是图、见钱眼开;再着一“元”字意思是“本来”更加剧了社会现实的丑恶。侧面描写可从文中诗人的形象和遭遇来分析。“惊人句”写作者很有才华但结果却是“拄笏看山了十年”“踏破九州无一事”只好“结跏禅”。为官十年却一事无成当年的壮志抱负早已在现实的黑暗中消磨殆尽现在只好坐跏修禅悲愤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写自己的遭遇侧面揭露现实的黑暗。

    答案:①正面揭露现实的黑暗。如诗中用“天地元须使鬼钱”表明现实社会中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的丑恶现实。侧面揭露现实的黑暗。如“拄笏看山了十年”“踏破九州无一事”两句诗通过写自己为官十年却一事无成的遭遇间接突出了社会环境的黑暗让有才华之人难以实现理想抱负。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柳州峒氓

    柳宗元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服殊音不可亲”中的“异服殊音”属于借代手法以峒民的服饰和语言特色指代峒民形象而又简练。

    B.颔联描写了峒民赶集的情景既展现了峒民的生活习俗又暗含了峒民往返集市买盐的辛苦。

    C.鸡骨占年拜水神一句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鸡骨占年”和“拜水神”的风俗令诗人感到十分惊奇。

    D此诗语言朴实无华真切而又形象地描绘了柳州少数民族的生活隐含着诗人作为地方官入乡随俗的思想。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C项令诗人感到十分惊奇”分析错误。“鸡骨占年”是峒氓的迷信风俗认为占卜可以知道年景的好坏。“拜水神”即向水神礼拜。峒民用鸡骨去占卜向水神祈祷一年的好收成。表现出了诗人入乡随俗的思想。

    (2)此诗包含着诗人到柳州任职后对“峒氓”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联“不可亲”一词表达了诗人到柳州任职后对“峒氓”的距离感从尾联的“愁问重译”可知诗人的束缚感从“欲作文身”可知诗人渴望融入当地百姓之心。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描写出诗人对柳州少数民族百姓生活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案:诗人到柳州任职后对“峒氓”的心理变化过程先后经历不可亲的距离感(或失落感)、愁问重译的束缚感(或不便感)和欲作文身的渴望融入之心。诗人初到此地任职,因衣着不同、语言不通而感到似乎被排斥在峒民之外;办理案件时,因语言不通只能依仗翻译而产生了工作不便感;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后,渴望自己能够入乡随俗,融入当地百姓中。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春 残

    陆 游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注】①1164年宋室用大量财物向金人乞得苟安局面签订隆兴和议。本篇作于淳熙三年(1176)春暮时隔十数载陆游五十二岁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使司参议官实际上是闲职。打围:打猎。因须多人合围故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即点“春残”日暮“落晖”更添作者感慨。

    B.颔联对仗工整时空相应无功”“有梦”对举。

    C.颈联宕开写景紧扣“春残”写望中田间景象。

    D.尾联忆昔日“飞鹰醉打围”场景以雄豪气概收尾。

    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手法、主旨等能力。D项以雄豪气概收尾”说法错误。尾联大意是:对游走各地做官的生涯已经产生厌倦之情神情黯然、消极颓废到如此程度连自己也感到可笑;这种情况下又有谁能记得当年那个英姿焕发、携飞鹰乘醉打猎时的充满豪气的陆游形象? “飞鹰醉打围”的气概冠以“谁记”让人顿觉感慨横溢满怀怆然往昔的雄豪气概不过更增此时的摧颓意绪罢了表达了诗人的伤感无奈。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联“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写出暮春时节草木青葱的美好景致。依依是留恋不舍的样子既有对即将逝去的大好春光的留恋也有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不舍;颔联“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根据无功”“有梦”“征人可看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闷乡远则代表思乡;颈联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苜蓿生长极为茂盛突出麦苗稀疏的场面紧扣春残二字选取暮春季节田间的典型景物一方面透出恬静平和的意致另一方面又暗含某种寂寥的意绪;尾联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对游走各地做官的生涯已经产生厌倦之情神情黯然、消极颓废到如此程度连自己也感到可笑;这种情况下又有谁能记得当年那个英姿焕发、携飞鹰乘醉打猎时的充满豪气的陆游形象?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无奈对官场的厌倦。

    答案:①伤春惜春之情和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不舍;②报国无门之叹和对家乡的思念;③对官场的厌倦英雄迟暮的无奈。

    10(2020·贵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注]

    张 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岁次乙卯退居故乡吴兴的张先度过了他人生的第八十六个寒食节写下了这首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吴中健儿驾舞龙舟水面飞驶竞渡的壮观场面。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

    B.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描写姑娘们拾翠、游人们踏青乐而忘返的情景。“芳洲”“秀野”使人想见郊野草木竞秀、春光明媚的诱人景色。

    C.词的上片四句着重写人事句句写景句句写人景中有人人为景乐。通过热闹的场景描写春光的美好和游人的欢乐以此反衬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D.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暝”字突出远山色彩的暗淡衬托出游人去后、夜幕降临的情景。“静”字渲染出笙歌已放、池院寂寥无人的气氛。

    C 解析:题考查理解词句和把握词句内容、技巧、情感的能力。C项以此反衬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错误。整首词从热烈欢快渐趋恬静宁谧成功地表达出一个有闲的耄耋老人所独有的心理状态而非孤独寂寞。

    (2)“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以写景工绝著称请简要赏析。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需要准确把握景物特点结合文本分析所用手法。下片“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写热闹之后的静谧幽美的夜景一动一互相对应表现词人对动之美与静之美皆能欣赏的豁达情怀。无影言杨花小而轻实为突出庭院的寂静无声动中有静以动衬静。白日、夜晚的不同景象寓情于景表现出词人节日的快乐;对庭院夜景的描写表现出恬淡、清明的意境和词人闲适、平和的心境。

    答案:①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柳絮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倩影。②动静结合。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别具一种朦胧之美令人玩味。③寓情于景。月色清明至可以看见点点杨花飞舞;而花过无影,又显得清辉迷蒙,明而不亮。词人告别了白日的喧闹,回到了自家的庭院,可以享受一下月光下的静谧。反映出词人游乐一天之后,恬淡而又舒畅的心情。

     

    相关试卷

    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质量评价8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质量评价8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质量评价7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质量评价7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质量评价12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质量评价12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辨析病句题,修改病句题,语段式综合语言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质量评价8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