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1 行星的运动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1节 行星的运动
1.地心说与日心说
2.开普勒定律
3.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
(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
(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不变,即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3)所有行星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k。
典型考点一 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
1.(多选)对开普勒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行星绕太阳运动一周的时间内,它离太阳的距离是不变化的
B.在行星绕太阳运动一周的时间内,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
C.一个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一定是在某一固定的平面内
D.一个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一定不在一个固定的平面内
答案 BC
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的内容: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所以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是变化的,A错误,B正确;一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故轨道一定在某一固定的平面内,C正确,D错误。
2.(多选)关于开普勒第二定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行星绕太阳运动时,一定是匀速曲线运动
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一定是变速曲线运动
C.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由于角速度相等,故在近日点处的线速度小于它在远日点处的线速度
D.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由于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故它在近日点的线速度大于它在远日点的线速度
答案 BD
解析 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行星绕太阳运动时一定做变速曲线运动,A错误,B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知,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所以在近日点时线速度大,C错误,D正确。
3.(多选)下列对开普勒第三定律=k的理解,正确的是( )
A.T表示行星的自转周期
B.k是一个仅与中心天体有关的常量
C.该定律既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
D.若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半长轴为a1,周期为T1,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半长轴为a2,周期为T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答案 BC
解析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T表示行星的公转周期,A错误;k仅由中心天体决定,中心天体不同,k不同,B正确,D错误;=k,适用于宇宙中所有天体,C正确。
4.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速度的大小始终不变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答案 C
解析 太阳位于木星运行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A错误;由于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时刻变化,B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C正确;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不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D错误。
典型考点二 天体运动的规律及分析方法
5.如图是某行星绕某恒星运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率最大点是B点
B.速率最小点是C点
C.该行星从A点运动到B点做减速运动
D.该行星从A点运动到B点做加速运动
答案 C
解析 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行星与恒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该行星在A点速率最大,在B点速率最小,A、B错误;该行星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离恒星的距离越来越远,所以该行星的速率越来越小,即做减速运动,C正确,D错误。
6.木星的公转周期约为12年,若把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作为1天文单位,则木星到太阳的距离约为( )
A.2天文单位 B.4天文单位
C.5.2天文单位 D.12天文单位
答案 C
解析 木星、地球都环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近似计算时可当成圆轨道处理,因此它们到太阳的距离可当成是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r木= ·r地≈5.2天文单位,C正确。
1.关于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心说是哥白尼提出的,观点是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
B.开普勒第一定律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在轨道的中心
C.k=中r代表轨道半长轴,T代表公转周期,比值k只与中心天体有关
D.行星绕太阳运动时,所有行星都在同一轨道上
答案 C
解析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故A错误;开普勒第一定律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故B错误;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k=中r代表轨道半长轴,T代表公转周期,比值k只与中心天体有关,故C正确;行星绕太阳运动时,所有行星都在不同轨道上,故D错误。
2.(多选)在天文学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如图所示,从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规律入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冬至日前后,地球绕太阳的运行速率较大
B.在夏至日前后,地球绕太阳的运行速率较大
C.春夏两季与秋冬两季时间相等
D.春夏两季比秋冬两季时间长
答案 AD
解析 冬至日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夏至日前后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近日点地球运行速率最大,故A正确,B错误;春夏两季地球的平均速率比秋冬两季地球的平均速率小,又因地球所走路程基本相等,故春夏两季时间长,C错误,D正确。
3. 如图所示,火星和地球都在围绕太阳旋转,其运行轨道均为椭圆,根据开普勒定律可知( )
A.火星绕太阳运动过程中,速率不变
B.火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比地球的长
C.地球靠近太阳的过程中,运行速率将减小
D.火星远离太阳的过程中,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逐渐增大
答案 B
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每一个行星而言,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行星在此椭圆轨道上运动的速度大小不断变化,故A、D错误;由于火星的半长轴比较大,所以火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比地球的长,B正确;行星由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其速率将增大,故C错误。
4.飞船沿半径为R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如果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某点A处,将速率降低到适当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动,椭圆和地球表面在B点相切,如图所示。如果地球半径为R0,求飞船由A点运动到B点所需要的时间。
答案 T
解析 由题图可知,飞船由A点到B点所需要的时间刚好是沿图中椭圆轨道运动周期的一半,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设飞船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周期为T′,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
解得T′=T=T。
所以飞船由A点到B点所需要的时间为
t==T。
5.我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绕地球飞行了14圈、历时21小时后返回地面。已知地球半径R地=6.4×103 km,“静止”在赤道上空的卫星的高度为5.67R地,则“神舟”五号离地多高?
答案 323 km
解析 “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为T1= h=1.5 h,“静止”在赤道上空的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2=24 h,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r1=·r2,则“神舟”五号离地面的高度为h=r1-R地=·r2-R地,其中r2=5.67R地+R地=6.67R地,代入数据得h≈323 km。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1 行星的运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1 行星的运动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行星运动的两种学说,开普勒定律,行星轨道的处理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共14页。
物理必修 第二册4 宇宙航行导学案: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二册4 宇宙航行导学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