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一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师用书
展开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一章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师用书,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一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农业区位因素
1.将下列农业景观与其主导因素连线。
2.思考:我国某山区某年柑橘普遍大丰收,而有的地方却出现了橘熟无人摘,甚至橘树被毁的现象。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市场需求决定农产品的销量和橘农积极性。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判断正误。
(1)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这反映了交通的发展变化使市场对农业的影响扩大。(√)
(2)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明显下降,市场因素的变化是唯一因素。(×)
(3)技术进步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不能使其摆脱传统地域的限制。(×)
(4)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2.山东寿光的大棚蔬菜可实现冬季种植,说出其区位因素变化的条件。
提示: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改变了大棚内蔬菜生长的热量条件。
命题视角(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演绎法学习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
市场 |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 |
交通运输 |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的范围 |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 |
政策 |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 |
科技 | 机械 | 使劳动生产率提高 |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
化肥 | 增加了农业的产出 | ||
良种 | 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 ||
冷藏 |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
二、正确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典例] (2020·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葡萄喜光,耐旱。如图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
(2)指出该地种植葡萄宜选择的坡向,并分析与梯田相比,顺坡垄利用光照的优势。
(3)说明温带半干旱地区坡地耕作不宜采用顺坡垄的理由。
[答案] (1)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灌溉不便)。因此,该地区降水应具有以下特点:降水频率高(经常降水),强度小(少暴雨或每次降水量较小),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2)葡萄喜光。种植葡萄宜选择向阳坡(或用方位表示的阳坡,如南坡)。该地纬度高,太阳低(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梯田相比,顺坡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植株和垄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 (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种植作物需要灌溉,而坡地顺坡垄不利于保水保土。
命题点全训
题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
(2021·河北高考)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当地农牧民曾引种猕猴桃,2011年开始规模种植(如图)。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2017年“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可错峰上市。猕猴桃种植带动了当地农牧民脱贫。据此完成1~2题。
1.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关键在于( )
A.独特的自然环境 B.传统的生产方式
C.先进的农业科技 D.丰富的种植经验
2.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有利于( )
A.降低产品运输费用 B.提高市场竞争力
C.降低果园管理成本 D.提高土地利用率
解析:1.A 2.B 第1题,根据材料,种植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山区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水质优良,且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可错峰上市,所以察隅猕猴桃获批农产品地理标志,关键在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A正确;猕猴桃为当地引进树种,2011年才开始规模种植,其种植经验并不丰富,且当地实现规模化种植,种植方式不一定是传统的种植方式,B、D错;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科技并不先进,C错。故选A。第2题,察隅猕猴桃挂果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品质好,同时可错峰上市,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B正确;并未降低产品的运费,A错;挂果期长导致果园管理成本升高,土地利用率降低,C、D错。故选B。
题点(二)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2022·深圳一模)2016年以来,广西K公司在贫困村设立“K店”,以高于当地市场的价格收购贫困户家的农产品,K公司将收购的农产品在城市社区或网上“K店”进行销售,让城里人品尝到原汁原味、绿色健康的“土货”,开创了精准扶贫新模式。据此完成3~4题。
3.“K店”精准扶贫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贫困农户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 )
A.劳动力短缺问题 B.技术短板问题
C.产品滞销问题 D.售后服务问题
4.“K店”精准扶贫模式能激励贫困农户( )
A.提高产品价格 B.深加工农产品
C.加大技术创新 D.扩大生产规模
解析:3.C 4.D 第3题,由题干可知,K公司将收购的农产品在城市社区或网上“K店”进行销售,拓宽了销售的渠道,使贫困农户滞销的农产品有了更大的消费市场,所以很好地解决了贫困农户的产品滞销问题,故C正确。第4题,由上题可知,K店的销售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贫困农户的产品滞销问题,所以能激励农户扩大生产规模,生产更多此类农产品。故选D。
命题视角(二) 农业区位选择
演绎法学习
1.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
主要因素 | 指一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
限制因素 | 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水源缺乏是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
主导因素 | 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 |
注:在判断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甘蔗种植分布、甜菜种植分布,其主导因素为气候;西北地区水源对农业影响最大,则限制因素也就是主导因素。
2.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农业区位选择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根据区域范围大小,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合理的农业布局,并获得最大的效益。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
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①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 | 区位选择 |
种植业 |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
林业 | 山地、丘陵地区 |
畜牧业 | 干旱、半干旱地区 |
渔业 | 湖泊、水库、池塘、沿海海域 |
②农作物的区位选择。
作物 | 区位选择 |
棉花 |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
水稻 | 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
玉米 |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较长的平原地区 |
甜菜 |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
甘蔗 |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
柑橘 |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
苹果 | 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命题点全训
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当地柑橘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读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回答1~2题。
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
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D.邻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2.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D 2.A 第1题,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说明淅川柑橘生长期内热量条件好,邻近水库,水体对局地小气候调节作用强。第2题,①地位于水库附近,海拔低,水热条件好,是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②③④地海拔较高,气温偏低,不适宜亚热带水果柑橘种植。
(2022·唐山一模)位于云贵高原的某村,石多土少,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农户是当地耕地的经营主体,平均每户拥有地块10.7块,地块平均面积约0.5亩。
如图为该村某农户耕地质量和面积大小接近的地块分布示意(数字表示地块与农户之间的劳作距离)。据此完成3~4题。
3.农户欲调整地块种植结构,其中最便于改种蔬菜的地块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该村农户的种植业很难实现规模化生产,主要是由于该地的耕地( )
A.沙化严重 B.分散碎片化
C.土层较薄 D.质量差异大
解析:3.D 4.B 第3题,结合图示地块分布,丁地块离宅基地最近,最适合种植蔬菜。第4题,该村地形崎岖,耕地分散碎片化,B正确。
命题视角(三) 农业区位的综合分析
实践性学习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耐盐碱、耐干旱、耐低温、耐贫瘠,植株大小从0.3~3米不等,生长范围为海平面到海拔4 500米左右的高原或山地地区。藜麦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均衡。2018年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喀什“藜麦项目”,2019年实现藜麦引种成功和两季种植。喀什地区莎车县地处叶尔羌河冲积扇平原中上游地带,西南部为昆仑山区,山地面积占39.18%,平均海拔1 231.2米。这里土壤沙化严重,水肥保持困难。科研人员结合南疆气候和藜麦习性,采取措施,实现了藜麦高效选育和产业化。图a示意莎车县地理位置,图b为藜麦田景观。
[思考探究]
1.简述莎车县藜麦可以一年两季种植的优势气候条件。
提示:莎车县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当地热量丰富,可满足藜麦的两季种植。
2.指出莎车县为实现藜麦高产需采取的工程措施。
提示:铺设滴灌线路(网络);搭建防风网。
3.经过两年的实验种植,莎车县农户纷纷改种藜麦。试分析原因。
提示:藜麦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藜麦较其他谷物价格高,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科研人员进行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提供价格补贴等政策引导)。
4.有人建议喀什地区大规模引种藜麦,打造藜麦种植基地。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提示:赞同。藜麦耐旱,需水量少,喀什地区气候较适宜藜麦种植;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积累;环境洁净,虫害少;藜麦可在盐碱地、戈壁滩上种植,对改土、治盐、治沙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藜麦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可通过深化藜麦产销合作,延长藜麦产业链,促进当地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
或不赞同。喀什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大规模种植会加剧干旱;气候条件与原产地有差异,藜麦引种后品质可能下降;国内市场知名度较低,消费者需求小;引入外来物种,对该作物病虫害及生态影响研究不足。
一、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的分析思路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
2.分析区域农业生产、布局与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二、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题目的答题模板
思考方向 | 答题术语 | |
自然条件 | 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 纬度××,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光照××,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形××,利于(不利)农耕;土壤肥沃(贫瘠) |
经济条件 |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 | 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动力丰富(不足);科技水平高(低),机械化水平高(低) |
社会条件 | 国家政策、种植历史 | 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
命题点全训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喀则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交汇处,其气候主要为高原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日喀则被誉为“西藏粮仓”,该地区建成了国家级高原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园以青稞、畜牧、蔬菜和藏区特色旅游四大主导产业为核心,引导和带动高原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特别是观念的转变让蔬菜产业成了当地一大特色优质产业。如图为日喀则大棚蔬菜种植景观。
(1)比照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水稻种植业,说出日喀则市青稞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2)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日喀则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优势。
(3)分析日喀则建设高原农业科技园的优越条件。
解析:第(1)题,青稞种植业的生产特点类似于水稻种植业,机械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小农经营为主),劳动力投入相对较多,单产较高,商品率低,但青稞种植属于旱地种植,水利工程量小。 第(2)题,此题应从气温、降水、光照、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角度入手选择合适答案,另外还需考虑大棚对蔬菜种植的影响。 第(3)题,日喀则建设高原农业科技园区的优越条件可从气候、农业基础、经济基础、政策、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1)青稞为旱地种植,机械化程度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小农经营为主),劳动力投入相对较多,单产较高,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小。 (2)日喀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纬度较低,光照条件好,且日照时间长;大棚种植有效减小了高原低温的不利影响。 (3)日喀则气候条件优越,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条件好,区域人口集中,经济基础好,人口素质较高,交通、通信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为西藏经济发达地区,科技力量较强,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一、选择题
(2022·潍坊模拟)某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地菜农利用地膜覆盖、小拱棚育苗等简易设施种植的韭菜就闻名省内外。进入90年代,县委、县政府推进生产基地规模化,实现由零星种植向规模发展转变,设施结构也向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高档次转变,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但设施大棚的建设,使得大棚内环境因子与周围露地截然不同,引发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降低了大棚的生产效益。据此完成1~3题。
1.该县设施农业起步阶段,菜农利用简易设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规模,提高产量 B.提高品质,增加销量
C.提前上市,增加收益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2.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县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劳动力 D.政策
3.与露地相比,大棚内土壤盐渍化较为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影响小 B.日照时间长
C.土壤湿度小 D.地下水位高
解析:1.C 2.D 3.A 第1题,菜农在农业起步阶段,利用简易设施即地膜覆盖、小拱棚育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地温,使幼苗能提前生长发育,从而使韭菜能提前上市,抢占市场,增加收益。选C。第2题,通过材料中的信息“进入90年代,县委、县政府推进生产基地规模化……”,可以得出本题的答案为D项。第3题,大棚内土壤的日照时间和地下水位与露地相同,所以B、D错。棚内土壤的湿度比露天土壤湿度要大,C错。和露地相比,造成大棚内土壤盐渍化较严重的原因是棚内没有降水,没有雨水的淋盐作用,导致盐分在地表聚集。选A。
西班牙东南部埃尔埃希多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曾是该国经济落后地区。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当地农民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大力发展温室农业。同时创新改良沙石地土壤结构,使土壤剖面呈现出了下层黏土、中间层有机肥、表层沙土的“三明治”结构新土壤。现在,这里已成为欧洲一些国家冬春季蔬菜瓜果的主要生产地,有欧洲“菜篮子”之称。下图为埃尔埃希多位置图。据此完成4~6题。
4.与改良前的沙石地相比,改良后的“三明治”结构新土壤的显著优点是( )
A.储存热量多 B.保水保肥强
C.透水通气好 D.土壤温差小
5.埃尔埃希多地区成为欧洲一些国家冬春季蔬菜瓜果的主要生产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低,热量较高 B.位置沿海,海运发达
C.降水较多,灌溉便利 D.气温较低,病虫害少
6.西班牙埃尔埃希多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措施是( )
A.教育扶贫 B.生态扶贫
C.社会扶贫 D.产业扶贫
解析:4.B 5.A 6.D 第4题,由材料可知,改良后的土壤呈现“三明治”结构,上层沙土通水透气性好,可迅速接纳水肥;中间层有机肥,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渗水能力,减少养分流失,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托肥,可避免养分、水分下渗,因此,改良后的土壤的显著优点是保水保肥强,B正确。第5题,埃尔埃希多地区位于欧洲的南端,纬度较低,热量丰富,冬春气温高,利于蔬菜生长,A正确。第6题,由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以来,当地农民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大力发展温室农业,所以该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措施为产业扶贫,D正确。
(2022·龙岩一模)气耕法(如图),指在有空调设施的温室内种植植物,植物根部暴露在空气中,每隔5分钟自动喷洒含营养物质和肥料的水,不喷农药的耕种技术。据此完成7~8题。
7.与传统的土耕法相比,气耕法种植可以( )
①节省土地资源 ②增加植物营养 ③循环利用水源 ④减少能源消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下列适合大规模推广气耕法的国家是( )
A.朝鲜 B.巴西
C.越南 D.新加坡
解析:7.A 8.D 第7题,根据材料以及图示信息可知,气耕法单位面积内种植植物数量高于传统的土耕法,①正确;“每隔5分钟自动喷洒含营养物质和肥料的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循环利用,③正确;与传统土耕法相比,植物营养没有发生变化,并且增加了能源的消耗,②④错误。所以选A。第8题,气耕法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较高,适合在土地面积较小,经济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推广,D正确。
(2022·漳州一模)芍药为多年生草本花卉,喜光照、耐旱,植株在一年当中随着气候节律的变化而产生阶段性发育变化,主要表现为生长期和休眠期的交替变化。休眠期的春化阶段要求气温在0 ℃以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然后混合芽方可萌动生长。“北种南移”的芍药在杭州园林栽种时出现块根腐烂和开花逐年变差现象。据此完成9~11题。
9.芍药“北种南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芍药生长需水少 B.南方花卉种类少
C.芍药观赏价值高 D.南方育种水平高
10.芍药在杭州园林栽种时出现生长不良,是因为( )
A.夏季高温造成块根腐烂
B.伏旱天气降低开花质量
C.冬季温暖植株休眠缩短
D.光照不足花期时间缩短
11.要克服芍药“北种南移”的栽种困境,可以( )
A.向南扩大种植范围 B.推广销售鲜切花蕾
C.采用棚内盆栽模式 D.培育低需冷量品种
解析:9.C 10.C 11.D 第9题,由材料可知,芍药“北种南移”是在杭州园林中栽种,芍药为多年生草本花卉,芍药的大花、单花、阔叶的特性,在江南地区园林中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故选C。第10题,由材料分析可知,“芍药休眠期的春化阶段要求气温在0 ℃以下,经过40天左右才能完成”,而杭州纬度较低,温度较高,冬季较短,冬季温暖植株休眠期缩短,导致栽种时出现块根腐烂和开花逐年变差现象。第11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克服困境可以培育低需冷量品种,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白玉蔗是广西贵港市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其“色如白玉、皮薄肉脆”,主要被直接食用。贵港市年降水量大于2 000毫米,气象灾害多发,蔗农将白玉蔗蔗苗种在垄上,垄间挖有深沟,每8棵白玉蔗蔗苗种于一土穴,蔗苗长高到1米左右,就开始从下至上用老甘蔗叶将甘蔗包裹后绑成一捆,再用长木棍连搭成一排(如图所示),每隔20天左右就又要束扎包叶一次。白玉蔗从成熟期的11月份直至次年3月份,收获期长达5个多月,要远长于一般的黑皮、青皮甘蔗,而且可根据市场需求随砍随销。
(1)分析用蔗叶包裹对白玉蔗形成“色如白玉”特点的影响。
(2)蔗农将白玉蔗多根捆扎、连搭成排,并种在垄上,说明该种植方式的主要目的。
(3)分析白玉蔗销售期较长的原因。
答案:(1)用蔗叶包裹甘蔗,阻止光照照射甘蔗表皮,防止表皮变黑;有利于减少蚊虫叮咬等造成的损害,提高外观质量。 (2)当地多台风,该种植方式起到加固甘蔗的作用,有利于白玉蔗抗倒伏;当地降水丰富,易积水,白玉蔗种在垄上,垄间的沟可排水,有效避免白玉蔗烂根现象发生。 (3)白玉蔗主要被直接食用,短时间内销量有限,需求期长;白玉蔗采用蔗叶包裹并存留在田间,可避免冻害,且水分损耗少,保鲜期长。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山葡萄耐旱、怕涝、抗寒。集安市鸭绿江河谷地区的山葡萄,是酿制冰葡萄酒的优质原料,山葡萄对生长地的气候要求严苛,冬季绝对低温不低于-30 ℃,成熟后需要合适的湿度,以保障其持续的自然脱水风干,而不至于霉烂或过度干硬。当地冰葡萄酒是一种使用自然冰冻后的山葡萄酿造的高档甜葡萄酒,风格独特,品质上乘。每年9月中下旬山葡萄成熟后并不马上采摘,延期到12月份甚至1月份采摘,此时葡萄粒外表在自然温度下结冰,内部仍保留高浓缩的葡萄汁。2020年,集安市鸭绿江河谷地区山葡萄栽培面积发展到2万亩。如图为集安市地理位置图。
(1)集安市的山葡萄一般沿着鸭绿江河谷西侧谷坡层层种植在横坡垄上。分析在西侧谷坡的横坡垄上种植山葡萄的有利条件。
(2)说明鸭绿江对提高河谷冰葡萄质量的特殊作用。
(3)2020年12月8日,集安市鸭绿江河谷冰葡萄酒节盛大开幕。如果你是主办方,列举在冰葡萄酒节期间可以提供的活动项目。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河谷地形对山葡萄种植的影响,可以结合山葡萄的生长习性分析,山葡萄耐旱、怕涝、抗寒。第(2)题,在河谷西侧沿鸭绿江边谷地种植葡萄,鸭绿江可以改善葡萄种植区小气候,山葡萄生长时间可以延长,有利于糖分积累,提高葡萄质量;江水蒸发保证冰葡萄脱水风干时期的合适湿度,确保冰葡萄颗粒水分达到酿酒要求。第(3)题,可以提供的活动项目有参观冰葡萄园田园风光,体验采摘冰葡萄农家乐趣,观摩冰葡萄酒的酿酒过程,品尝、售卖冰葡萄酒,享受当地的美食,欣赏冰雪风光,享受冰雪运动等。
答案:(1)河谷西侧位于冬季风背风坡,满足山葡萄越冬的热量需求;位于谷坡上,利于排水;横坡垄种植,利于保持水土;垄上土质疏松,利于山葡萄根系生长。 (2)改善种植区小气候,山葡萄生长时间延长,有利于糖分积累;通过江水蒸发,保证冰葡萄脱水风干时期的合适湿度,确保冰葡萄颗粒水分达到酿酒要求。 (3)参观冰葡萄园,体验采摘乐趣,观摩酿酒过程,展销冰葡萄酒,欣赏冰雪风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创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案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0章产业区位因素第1讲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