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师用书
展开第十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一、乡村空间结构特征
1.乡村空间结构特征
外围 | 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
内部 | ①公共服务设施:位于村落的中心。 ②居住用地:住宅在村落中心外围环绕分布 |
2.为什么乡村内部土地分化相对比较简单?
提示:乡村人口相对较少,经济落后,对聚会、娱乐、商业等公共设施需求相对较小。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城镇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联系
2.常见功能区
功能区 | 分布 | 特征 |
居住区 | 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 分为中高级居住区和低级居住区 |
商业区 | 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 呈状或条状分布 |
工业区 | 主要分布在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 由城镇内部工业相互集聚而成 |
3.城市空间结构
读我国华北平原中部地区的某城市功能区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图中住宅区的布局是否合理?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提示:较为合理。大部分住宅区位于市区的东西两侧,处在与东南季风和西北季风的垂直方向上(避开了两类季风的下风向)。(亦可答:有不合理之处。部分住宅区处在西北季风的下风向)
三、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傣族居住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一般来说,翠竹围绕、绿树成荫的处所,大多有傣族村寨。傣家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
地域文化对傣家竹楼有何影响?
提示:由材料可知,傣族居住地周围盛产竹子,竹楼可以就地取材;同时居住地气候炎热,竹楼可以通风散热。
2.读下图,回答问题。
探讨图中法国巴黎街景与美国芝加哥街景完全不同的原因。
提示:巴黎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貌已经形成,在市中心区很少建造现代化高楼大厦。而美国芝加哥城市发展历史短,受移民影响大,经济发展快,市中心区摩天大楼高耸入云,各种高层建筑物错落其间。
命题视角(一) 城乡土地利用及内部空间结构
实践性学习
我国小城镇的时代变迁
曲沟镇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20世纪80年代,当地部分外出谋生的村民从外地钢铁厂将废料运回曲沟镇,对大块的废料进行简单破碎处理后,雇佣当地村民进行手工分拣,将有价值的各种铁合金进行出售。目前曲沟镇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铁合金集散地,主要经营硅铁、锰铁等。下图示意1990—2017年曲沟镇土地利用类型。近年来,当地农村居民点外扩及镇域行政中心商业、教育、公共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用地增加。
[思考探究]
1.曲沟镇1990—2017年农业用地有什么变化?请分析其原因。
提示:变化:农业用地面积减少。
原因:迅速发展的铁合金产业挤占了大量耕地;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居住用地外扩也占用了部分耕地。
2.曲沟镇2017年工业用地的布局有哪些特点?
提示:沿交通干线分布;主要分布在省道以南;呈“马赛克”式空间分布格局。
3.为提高曲沟镇乡村生活空间质量,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提示:加强土地整治并控制其外延扩展速度;完善农村社区建设,因地制宜制定新村规划;提高乡村生活空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1.影响聚落分布及外部形态的因素
聚落主要分为乡村和城镇,影响其分布及外部形态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和地形。其中水源主要为聚落供水和提供便利的水运;地形为聚落的建设提供便利。二者共同影响了聚落的分布及外部形态,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地区 | 聚落分布 | 原因分析 | 聚落形态 |
高原地区 |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 地势较低,气候温暖;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 | 呈狭长的条带状 |
山区 |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土壤,适宜农耕 | 呈明显的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以及沿河流两岸发展 |
平原地区 | 聚落分布最密集区 | 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更适宜聚落发展 | 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发展,形成沿海聚落带 |
2.城镇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镇里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如下表所示:
项目 | 商业区 | 工业区 | 居住区 |
形态 |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 集聚成片 | 占地面积大,是城镇的最基本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
特征 |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居住区与普通居住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居住区与普通居住区背向发展:中高级居住区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普通居住区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
位置 | 城镇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 中高级居住区位于城镇外缘,环境优美;普通居住区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 |
命题点全训
(2022·石家庄模拟)江苏溧阳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全域大致可分为中部平原地区、南部低山地区、西北部丘陵地区、东北部水圩地区,不同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差异显著。近年来,溧阳系统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其中,牛马塘村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突出核心特色(下图),加强三产融合,推进农村产业提质增效。据此完成1~2题。
1.下图示意溧阳不同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其中代表溧阳南部村落的是( )
2.与传统的三产融合相比,牛马塘村更加关注( )
A.生态环境改善 B.延长产业链
C.特色文化引领 D.创新供应链
解析:1.A 2.C 第1题,由材料可知,溧阳南部为低山地区,聚落的规模较小,分布分散,同时山区道路多弯,A选项所代表的示意图符合上述特点。第2题,传统的三产融合是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市场服务业深度融合纳入全产业链的生产流程。而牛马塘村的发展模式更突出特色文化,强调中华薯文化和瓯江文化,体现了特色文化引领。
(2022·济宁模拟)东南亚国家的沿海城市多由小渔村发展而来,港口便利的交通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些港口城市在近代曾是西方国家转运掠夺原材料和进行商业贸易的场所,其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这些城市的发展、空间结构和产业特征等。下图为某学者总结的东南亚港口城市模型。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新建工业区、商业区、高级居住区、低级居住区
B.新建工业区、绿化带、低级居住区、高级居住区
C.高级居住区、新建工业区、绿化带、商业区
D.高级居住区、商业区、低级居住区、新建工业区
4.图示类型的城市( )
A.内部基础设施、城市环境等空间差别小
B.有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出现棚户区
C.具有完备的资源深加工与商业贸易体系
D.居住区、农作区、郊区与港口联系紧密
解析:3.D 4.B 第3题,由图可知,②附近为居住区,并临近港口区,且面积较小,人流量大,最可能为商业区,新建工业区应该位于城市外缘,C错误;④位于城市外缘,可能为新建工业区,①位于政府部门附近,不可能为新建工业区,A、B错误。第4题,东南亚国家的沿海城市多由小渔村发展而来,可推测图示类型的城市有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出现棚户区,B正确;港口区基础设施完善,棚户区基础设施落后,内部差异较大,A错误;港口城市主要是运输业发达,资源深加工与商业贸易体系较落后,C错误;由图可看出,居住区、农作区、郊区与港口相距较远,联系不紧密,D错误。
命题视角(二)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变化及合理布局
演绎法学习
一、影响城镇功能分区的因素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镇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其中地租水平在经济因素中又占据主要地位。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距离市中心远近
(2)交通通达度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水平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其他因素
二、城镇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1.城镇功能区合理布局的关键和原则
2.常见功能区的规划布局
一般布局原则 | 具体要求或污染类型 | 举例 |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地带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 垃圾污染、大气污染 | 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 |
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河流下游 | 水污染 |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 |
布局在城区和近郊交通便利区 | 噪声污染 | 纺织厂、仪表厂、机床厂 |
布局在河流上游 | 要求水源清洁 | 自来水厂 |
布局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 需要高科技人才 | 高新技术开发区 |
布局在城市交通中心 | 要求客流量大 | 商贸中心 |
布局在港口、码头、车站附近 | 用地多,交通方便 | 仓库 |
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地区 | 靠近市场 | 奶牛场、蛋鸡场 |
命题点全训
下图为某市中心城区规划示意图。该市为了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在建成区基础上将重点规划建设滨水居住区、仓储物流区和旅游服务区。据此完成1~2题。
1.建成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旅游
C.河流 D.交通
2.与规划建设的滨水居住区、仓储物流区和旅游服务区对应合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④ D.④③①
解析:1.D 2.B 第1题,从图中看出,建成区附近有铁路、国道、高速公路及其出入口、火车站、高铁站、城市道路等,所以,建成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交通。第2题,滨水居住区应靠近湖,所以应该布局在②;仓储物流区应该布局在交通便利处,所以应该布局在③;旅游服务区应该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所以应该布局在靠近国家湿地公园的①。故选B。
(2022·泰安模拟)随着全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旅游城市土地投资和开发日益强盛,用地空间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土地出让空间区位选择与诸多社会经济因素有关,其中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出让具有重要影响。下图为安徽省黄山市城市土地出让区位模式图。据此完成3~4题。
3.黄山市城市用地的分布特点是( )
A.三类用地分布均衡,集聚程度较低
B.居住用地分布在近郊和重要旅游区
C.三类用地集中度高,呈多中心状态
D.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率较城市外围低
4.甲区虽然位于城市外围,但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规模大,其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城市外围,土地租金廉价
B.人口规模巨大,商业服务需求高
C.中心城区环境差,商业服务外迁
D.邻近旅游景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解析:3.C 4.D 第3题,由图可知,黄山市三类用地区域位置差异较大,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心城区、重要旅游区附近;工业用地分布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区县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重要交通沿线;商业用地分布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城市商业集聚区、大型公共设施和旅游景区周围、重要交通设施附近。C正确。第4题,黄山市旅游业发达,甲区虽然与市中心距离较远,但是可能为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和度假旅居型、疗养型等服务业的发展,使得甲区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规模较大,土地租金较高。D正确。
命题视角(三)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演绎法学习
1.地域文化的地域性
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地域文化 | 举例 | 城市景观特点 |
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自己的色调、色彩 | 我国江南城镇 | 粉墙黛瓦 |
意大利佛罗伦萨 | 黄橙交织 | |
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 | 五彩缤纷 | |
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 北京四合院 | 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 |
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 | 我国古代都城建设 | 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
命题点全训
题点(一) 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地名是一个地区自然及人文地理特征的综合反映。我国某地区地名中“河、井、渠”“宁、乐、孝”“关”“寺、庙、庵”出现比例较高。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区与地名“河、井、渠”“宁、乐、孝”“关”“寺、庙、庵”相关的地理要素依次是( )
A.河流水利、军事防御、行政区划、宗教信仰
B.水源农耕、道德伦理、军事防御、宗教信仰
C.军事防御、道德伦理、宗教信仰、行政区划
D.军事防御、宗教信仰、行政区划、道德伦理
2.佛教起源于古印度,通过陆路和海路传入我国。陆路于汉代经中亚传入我国。该地区“寺”等地名可追溯到汉唐时期,“关”等地名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该地“寺”“关”等地名历史悠久,分别表明该地区( )
A.为丝绸之路要地、军事要地
B.开发较早,文化繁荣
C.为军事要冲,战乱频繁
D.农业发达,物产丰富
解析:1.B 2.A 第1题,“河、井、渠”主要与河流水利有关(利用河流发展农耕);“宁、乐、孝”主要与道德伦理有关;“关”一般为关隘,多与军事防御有关;“寺、庙、庵”多为宗教寺庙,与宗教信仰相关。故选B。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寺”等地名反映了该地位于丝绸之路要地;“关”等地名可反映当地为军事要地,A正确。
题点(二) 地域文化在城镇景观上的体现
传统民居建筑往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如下图所示,我国某地区的城区街道布局极具当地特色,多以丁字形或尽端式为主。全城道路系统至少有1/3被过街楼所覆盖。俯瞰城区,全城屋顶高度基本一致,且以平顶为主,整个聚落群像是“肩靠肩、背靠背”的一个大整体。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区城区街道形态多呈丁字形或尽端式的原因主要是( )
A.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方便居民聚落间的划分
B.街道景观错落有致,更具观赏价值
C.当地民俗习惯,较少修建十字路口
D.当地风速大,起到防风作用
4.该城区过街楼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利于防止风沙的侵袭
B.过街楼空气内部流通,增强狭管效应
C.减少地面热量散失,从而保持夜晚气温
D.遮挡太阳光线,降低街巷温度
5.该地区建筑形成“肩靠肩、背靠背”格局的自然原因是( )
A.冬季或夜间可减少屋内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
B.当地气候干旱,可减少水汽蒸发
C.充分利用当地光照,提供生活能源
D.节约用地,减少建设成本
解析:3.D 4.D 5.A 第3题,街道形态多呈丁字形或尽端式,主要原因是当地风速大,起到防风作用,故D正确。第4题,该地区隧洞式的街巷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利用过街楼遮挡太阳光线,降低街巷温度,故D正确。第5题,该地房屋是平顶,应位于北方地区。建筑形成“肩靠肩、背靠背”格局的自然原因是冬季或夜间可减少屋内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A正确。
一、选择题
我国某历史文化名村的传统民居多用土坯建造,墙体厚度普遍超过50厘米,多数民居建有半地下室作为夏季居室,庭院内常搭建棚架并种植葡萄。村里的数百亩农用地主要种植葡萄,葡萄加工、销售是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下图为该村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据图可知,该村庄( )
A.公共空间位于村庄中心
B.住宅沿公路呈带状分布
C.农用地环绕在住宅四周
D.以河流为界呈对称分布
2.该村庄的传统民居特征体现出当地( )
A.土层深厚,透水性强 B.植被茂密,四季常绿
C.干燥少雨,日温差大 D.河网密布,水源丰富
3.为建设美丽乡村,当地政府鼓励该村发展葡萄庭院旅游产业,以此( )
A.扩大葡萄种植面积,提升产量
B.提高绿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
C.培育葡萄优良品种,扩大市场
D.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解析:1.A 2.C 3.D 第1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公共空间位于村庄的中心,目的是方便村民进行活动,A正确。第2题,根据该村传统民居的特征,可推断其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冬冷夏热,降水少,昼夜温差大,风力大,C正确。第3题,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出发点,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发展葡萄庭院旅游产业,一方面以葡萄装点庭院、美化村庄,改善村庄和居民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以葡萄庭院旅游产业,带动葡萄观赏、采摘、销售,增加农民收入,D正确。
(2022·湖北月考)城市片区内各功能区之间面积比例越接近,混合度便越高,有利于形成城市混合功能区。近年来,城市混合功能区的建设发展迅速,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联系和区域的稳定发展。下图示意巴黎4个城市片区内各项功能面积比例的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城市混合功能区最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城市混合功能区的建设,利于( )
①降低居民交通成本 ②丰富区域居民体验
③消除传统功能分区 ④提升区域用地租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城市混合功能区的发展,顺应了( )
A.产城融合发展大趋势 B.区际协调发展大趋势
C.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 D.产业协调发展大趋势
解析:4.D 5.A 6.A 第4题,由材料可知,各功能区之间面积比例最接近,最可能为城市混合功能区,故选D。第5题,城市混合功能区内用地结构多样化,利于降低区域居民交通成本,丰富区域居民体验。故选A。第6题,结合材料,城市混合功能区的建设发展迅速,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联系和区域的稳定发展,促进了产城融合发展,故选A。
(2022·泰安一模)浙江省某市某中学开展乡土地理社会调查活动,分别选取了该市旅游、商业、工业、农业四个面积大致相当的功能区作为研究对象。下图为学生绘制的该市四个功能区2019年人口与经济状况统计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功能区的常住人口分别为1.7万、5万、8万、2万,圆心位置表示该功能区坐标值,扇形图表示其人口年龄构成。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功能区分别所示( )
A.农业区、工业区、旅游区、商业区
B.农业区、旅游区、工业区、商业区
C.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旅游区
D.工业区、农业区、旅游区、商业区
8.甲功能区老年人口比重最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城镇化导致劳动力向外转移
B.环境优美吸引老人至此养老
C.经济因素使人口出生率下降
D.医疗水平使人口死亡率下降
解析:7.B 8.A 第7题,读图可知,甲GDP总量最小,建设用地比重最小,最可能为农业区;乙、丙GDP总量相当,但丙建设用地比重更高,所以乙应为旅游区,丙应为工业区;丁GDP总量最大,建设用地比重接近100%,建设用地比重大,应为商业区。故选B。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农业区,其GDP总量最小。由于城镇化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劳动力向外转移,所以当地老年人人口比重大,A正确。
(2022·临沂一模)在丹麦有这样的都市农场:农场由24个圆形组成,每个圆形被绿篱分割成了16个梯形结构,每个梯形结构就是一个独立的田园小院落。小院落里有着宽阔的空地,住户可以种花草、养宠物。每个圆形都有一条与外部相连的主干道,圆心部分为直径10米的停车场。这种结构的农场被中国网友称之为丹麦“十六合院”。据此完成9~10题。
9.丹麦“十六合院”的建设( )
A.将农业用地进行合理开发
B.利于疏散城市过密的产业
C.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D.满足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0.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不适宜建设“十六合院”,其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沿海,海岸线曲折 B.人多地狭,用地紧张
C.河流入海,湿地广阔 D.城市密集,形成城市带
解析:9.D 10.B 第9题,都市农场有独立的田园小院落,小院落里有着宽阔的空地,住户可以种花草、养宠物,可以满足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D正确。第10题,由材料可知,此模式占地面积较大,适合地形平坦、河网密度小的地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多地狭,用地紧张,不适合此种模式,B正确。
(2022·泉州模拟)新加坡丹戎巴葛中心高290米,占地1.5公顷,集零售、城市公园、豪华酒店、写字楼、图书馆、住宅、地铁交通于一体,使人们衣、食、住、行、游等需求得到全方位、高质量的满足,成为一个超多元的垂直城市综合体。据此完成11~13题。
11.新加坡建设垂直城市综合体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B.探索城市发展模式
C.转变城市服务功能 D.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12.丹戎巴葛中心所在的城市功能区是( )
A.交通枢纽区 B.风景旅游区
C.高级住宅区 D.中心商务区
13.零售业最可能位于丹戎巴葛中心的( )
A.低层区 B.中层区
C.高层区 D.住宅区
解析:11.B 12.D 13.A 第11题,新加坡为岛国,地狭人稠,如何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成为新加坡城市规划的重大课题。建设垂直城市综合体的最主要原因是探索城市发展模式。故选B。第12题,据材料可知,新加坡丹戎巴葛中心位于城市中心,且建筑物几乎最高,经济活动较为繁忙,可判断为中心商务区。故选D。第13题,中心商务区内部分区明显,在垂直方向上,零售店通常居于较低层,而办公场所多位于较高楼层。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沙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一体化背景下,创新动力十足,呈现出引领地区发展的现代化城市面貌。长沙市地形独特,湘江将城市一分为二,西侧主要是丘陵低山,东侧多为平原。岳麓山、湘江、橘子洲等自然要素与长沙城之间形成了国内仅有的“山水洲城”关系。
该市总体布局按照“一主”(城市主体)、“两次”(河西、星马新城)、“四组团”(暮云、捞霞、高星、含浦),构筑青山、秀水、绿树、名城融为一体的城市格局,形成“两带”(湘江风光带、浏阳河风光带)、“两圈”“五楔”为骨干的绿色空间格局。各规划区功能不同,星马新城规划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高科技农业、航空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休闲产业;高星组团是利用现有工业基础以及河西高新产业的辐射,规划以机械、食品工业为主的综合性产业区;暮云组团则利用其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布局面向长株潭的旅游、商贸、体育等区域性公共设施。下图示意长沙市2003—2020年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1)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对长沙市的有利影响。
(2)指出确定长沙市各规划区的功能需要考虑的地理要素。
(3)沿长沙市主轴线方向,绘制地租变化曲线。
解析:第(1)题,注意审题,一是注意“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即比较集中式和组团式的优缺点。二是“对长沙市的有利影响”,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分析。第(2)题,由材料可归纳出确定长沙市各规划区的功能,需要考虑的地理要素主要有地形、河流、产业基础、原有城市结构等。第(3)题,绘图要点:市中心地租最高;其次为市区外围公路交会处;远离公路地方地租最低。土地价格和租金有高低起伏,不呈直线变化。
答案:(1)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新兴产业发展;各组团的功能相对独立,互相之间干扰小,能够保证城市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各组团之间有绿地、风光带的规划,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 (2)自然条件(地形、河流等)、产业基础、原有城市结构等。
(3)如下图。
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与景观: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与景观,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乡村的土地利用,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案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9章乡村和城镇第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案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9章乡村和城镇第1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441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程标准 ,学生分析优势,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