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章植被土壤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四节综合运用整体性差异性分析特殊地理事象创新应用课件
展开命题视角(一) 解释特殊气候(自然带)的成因 [典题感悟] 我国西部山地内某小流域面积23.1平方千米,海拔2 960~4 800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95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并随高程增大而增加。流域内景观类型多样,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下图为某小流域景观类型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小流域内的( )A.高寒草原是其所在山地的基带B.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基本相同C.稀疏林地可出现于各自然带内D.降水变化特点决定了带谱结构(2)高寒草甸与高山寒漠分属不同山地自然带,导致两者发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C.风速大小 D.太阳辐射量
(3)高寒草甸与高寒灌丛同属一个山地自然带,导致两者发生分异的主导因子是( )A.土壤肥力 B.空气湿度 C.日照长短 D.地表水分[解析] 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基带是指一个地区的水平自然带,根据题意“海拔2 960~4 800米”可知,高寒草原是在海拔2 980米处观测点观测到的,就是所在山地的基带,A正确。第(2)题,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高寒草甸与高山寒漠分属于不同的海拔高度,高寒草甸分布的海拔高度较低,高山寒漠带的海拔高,是长年积雪的下限,所以两者发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气温,A正确。第(3)题,从图中直接看到,高寒灌丛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河谷地带地表水分条件好,D正确。[答案] (1)A (2)A (3)D
[系统思维]1.地方性现象及成因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地方性分布。典型地方性现象及成因如下表所示:
2.地方性自然带的判断思路和成因分析(1)判断思路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地方性,应依据该自然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先按地带性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地方性。
[针对训练]土壤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燥红壤是在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环境下形成的,黄壤多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如图为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黄壤的分布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2.燥红壤分布在该岛西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沿海,地形平坦B.蒸发旺盛,降水较少C.终年高温,草原广布D.流域较小,河流短小
解析:第1题,黄壤多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而海南岛位于20°N以南,属于热带地区,图中黄壤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部山地,因地势较高,在热带地区出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从而形成了当地的黄壤,图中黄壤的分布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地方性分异规律。第2题,燥红壤是在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环境下形成的,燥红壤分布在岛屿西南部。海南岛西南部纬度低,光照强,气温高,蒸发旺盛;海南岛中部多山,西南部为当地盛行风的背风坡,多下沉气流,降水较少,从而形成干热气候,形成热带稀树草原,形成燥红壤。答案:1.D 2.B
某研究团队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发现某一类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状分布特征。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由微细菌和苔藓等隐花植物及其菌丝分泌物等与土壤砂砾黏结形成的复合物)产生的径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下图为这类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图。据此完成3~5题。
3.此类地区所处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A.高寒草甸 B.常绿阔叶林C.温带荒漠 D.热带草原4.与灌丛斑块周边区域相比,灌丛斑块区( )A.土壤肥沃 B.水源缺乏C.蒸发较弱 D.地势起伏大5.灌丛斑块对当地的生态作用有( )①减轻土地盐碱化 ②维持生物多样性 ③杜绝风沙侵袭 ④减少水土流失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3题,此类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状分布,说明植被少,应该是缺少水分所致,据材料信息可知结皮斑块产生的有机质等物质较少,越往下坡,养分越少,植被越少且以灌丛为主,因此此类地区所处的自然带最可能是温带荒漠。故选C。第4题,“产生的径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灌丛斑块以灌丛为主,下面有一年生植物,与灌丛斑块周边区域相比,灌丛斑块区土壤肥沃。故选A。第5题,灌丛斑块以灌丛为主,下面有一年生植物,可以保护坡地,减少地表径流侵蚀,拦截径流和泥沙,维持生物多样性。对减轻土地盐碱化影响不大,不能杜绝风沙侵袭,①③错误。故选D。答案:3.C 4.A 5.D
命题视角(二) 解释生物的多样性 [典题感悟]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与图中同纬度地区相比,说明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解析] 本题要抓住两个关键信息:一是明确丁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二是在条件上要与图中同纬度相比。丁地位于长白山区,从气候角度来看,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从地势角度看,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自然带多;从人为影响角度看,该地处于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少。上述条件都是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有利于生物种类丰富的条件。[答案] 降水较多,植物种类丰富;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自然带多;人类活动破坏小。
[思维建模]一个区域生物多样性主要受气候、地形、水文、空间大小、人类活动等地理要素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的原因分析思路如下:
[针对训练]阿尔泰山拥有较丰富的垂直自然景观,是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的中心区域之一,同时是许多特有、濒危动植物的主要分布区和避难所。复杂的地形地貌、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多种多样的土壤,为各种植物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两河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泰山东南隅,图1示意该保护区垂直植被带谱,图2示意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各海拔段的丰富度。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植被类型分别为( )A.山地草原、山地针阔混交林B.山地荒漠、山地草原C.山地针阔混交林、山地草原D.山地草原、山地荒漠2.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丰富度最高的地段( )A.与低海拔地段相比,降水较少,光照充足B.与高海拔地段相比,蒸发较弱,土壤湿度大C.与低海拔地段相比,降水较多,土壤有机质丰富D.与高海拔地段相比,气温较高,终年无积雪覆盖
解析:第1题,阿尔泰山东南隅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基带为温带荒漠,据图1可知①位于基带和灌丛之间,应该为温带草原,②位于灌丛和高山草甸之间,应该为森林。故选A。第2题,据图2可知,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丰富度最高的地段的海拔高度大约为1 200米,为灌丛,与低海拔相比降水多,与高海拔相比气温高、蒸发强、冬季有积雪覆盖,故选C。答案:1.A 2.C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的过渡地带,山体呈南北方向延伸,山麓海拔为551米,山顶海拔为3 099米。下图示意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物种在峨眉山5个垂直植被带内的数量。读图完成3~4题。
3.海拔小于600米地带内的乔木多为( )A.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落叶阔叶林4.影响峨眉山各垂直植被带物种多样性的主导因素是( )A.小于600米——热量B.600~1 099米——土地面积C.1 100~1 899米——降水D.1 900~2 799米——人类活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植被与土壤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植被与土壤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考点一植被,考点二土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植被与土壤考点1植被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植被与土壤考点1植被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讲植被与土壤,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考点一植被,少数种类,寒冷或温和,2草原与荒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植被与土壤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植被与土壤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指津,热带雨林,春末夏初,海洋性,矿物质,营养元素,正相关,土层分化,扎根立足,思维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