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道法必修4哲学与文化PPT课件全套
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背景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议题一,议题二,知识脉络,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判一判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关键是继承传统文化。提示:错误。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基本内涵(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爱国主义的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3)爱国主义的作用: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包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3.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想一想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主要反映了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这种说法对吗?提示:错误。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主要反映了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4.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2)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坝精神等。判一判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提示:错误。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往往有差异,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5.新时代,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判一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提示:错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引领作用。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劳动思想情境导引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劳动的思想,劳动一直根植在社会生活中。春秋时期的敬姜在教育儿子时说:“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这指出了劳可培善和逸则生恶两种不同的品德培养功能。明末清初的学者颜元认为:“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其意思是劳作使人强健。但也有孟子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宋代汪洙认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思想。
2020年3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组织学生实实在在地劳动,以体力劳动为主,让学生在劳动中出力流汗,坚持日常生活自理,定期到工厂、农村劳动,到社会参加义务劳动,完成一定劳动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知识,说明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劳动思想,并分析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提示:①措施: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传统劳动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意义: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发挥文化的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的功能,培育人的劳动观念;有利于弘扬和培育创造、奋斗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和尊重劳动。
关键能力正确理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区别: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2)联系:两者是密切相关、前后相继的关系。只有通过改造和转化,才能实现创新和发展;只有把传统文化中对今天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进行改造和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才能推动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创新和发展;只有首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其影响力和号召力。概而言之,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
典例剖析例1(2018·全国Ⅰ)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 ②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 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 ④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命题立意:以必备知识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考查分析与综合、辨识与判断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思路解读:坚持“以药立市”,体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③观点正确;坚持“以药立市”,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能够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④观点正确;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没有变化,①观点错误;②中观点夸大了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排除。答案:D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情境导引“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病毒“魔鬼”袭来,一个个白衣天使、科技人员、解放军将士、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逆行的背影成了抗疫前线最美的风景。这一群群和平年代的战士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冲锋陷阵、义无反顾。有的身患绝症,却不下火线;有的倒下了,战友同事抹去眼泪接着上;有的家人感染或病了,也无暇顾及;有的推迟婚期上“战场”;有的单车骑行找“部队”;有的夫妻双双上阵;等等。他们誓死不退,不胜不休,以一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压倒的大无畏精神战斗在抗疫一线。
运用哲学与文化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示: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作用:①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②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③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解惑提高1.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2.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是中华民族之魂,其作用表现:(1)凝聚作用: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56个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国家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结要由这个共同的民族精神来维系,各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由这个共同的民族精神来凝聚。(2)支撑作用: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当民族生存的物质条件遇到困难、前进发展遭受挫折的时候,这种支撑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和明显。
(3)激励作用:精神动力。强大的民族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民族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推动着伟大的事业的发展。具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4)指引作用: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厘清几点认知(1)弘扬民族精神,并不能直接推动现代化建设。(2)弘扬民族精神,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才是综合国力的基础。(3)弘扬民族精神,并不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4)弘扬民族精神,并不会削弱而是会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5)弘扬民族精神,并不是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思想文化,而是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典例剖析例2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命题立意:以必备知识民族精神考查分析和综合能力,渗透政治认同。思路解读:材料突出了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对中华儿女战胜艰难险阻的作用,故③④正确;材料不是强调不同时期民族精神内容的不同,而是强调民族精神的作用,①不符合题意;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是中华文化的特质,并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②错误。答案:D
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代诗人王勃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A.创造精神B.奋斗精神C.团结精神D.梦想精神答案:D解析: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一个人处境越是艰难,就越是坚忍不拔,不丢失高远的志向,反映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梦想精神,故选D项。
2.下列能够体现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是( )A.秦朝时,蜀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B.我国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升空C.土尔扈特族万里回归祖国D.全国各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答案:C解析:A、B两项体现的是伟大创造精神,D项体现的是伟大梦想精神,均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反映了全国各民族团结一心的伟大团结精神。
3.某校高二(2)班学生就树立爱国主义进行了一次班级讨论。同学甲认为:“拥护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是真正的爱国,其他一切行为都是一种虚假的爱国表现。”此观点( )①立足时代要求,把握了爱国主义的主题 ②没有看到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表达 ③把握了各个时代爱国主义的共同主题 ④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该同学看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前爱国主义的主题,①正确;该同学没有认识到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它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要求,②正确;该同学只把握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③错误;此观点没有涉及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
4.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借助Flash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相声、戏曲等传统文艺也逐渐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这些传统文艺的“漂亮转身”告诉我们( )①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②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③文化创新既要继承,又要融入时代元素 ④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解析: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①错误;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②将必要条件当做充分条件,错误;传统文艺的“漂亮转身”,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故选D项。
5.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历代流传的端午习俗可以说是多种起源互相融合而成的。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区域特色 ②我国的传统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发展 ④传统习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从端午节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可以推断出我国的传统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发展,②③正确;材料没涉及传统文化的区域性,①不符合题意;传统习俗有精华也有糟粕,④错误。
6.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2 220秒后,星箭分离,将实践二十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作为我国首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长征五号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工程,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程度高。这次发射飞行试验任务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具备发射更重的航天器,或将航天器送向更远深空的能力。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后,投身航天航空事业的科研人员用一首词展现了航天人的浪漫情怀,表达了中国人对太空的向往和对未来的追求。“浩瀚星空,日月盈亏,宿辰列张。望银河滚滚,鹊桥可渡,蟾宫姣姣,娥女居阆。渺渺苍天,星光烁烁,美丽家园球外乡。遥无际,树雄心壮志,敢于担当。长征火箭高昂,墨子号成功圆梦航。已天宫建就,空间有站,神州追赶,接吻张扬。落月嫦娥,火星在望,推进航天筑梦忙。待来日,去星辰大海,九天翱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探新知,议题探究·提素养,重点突破·固双基,随堂检测·重落实,借鉴意义,表达形式,呈现形式,相适应,相协调,实践和社会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前预习课件ppt,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情展示•定方向,课前预习•固基础,创造性转化,时代特点,新内涵,相适应,相协调,创新性发展,文化形式,爱国主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图片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呈现形式,表达形式,社会实践,勤劳勇敢,爱国主义,相辅相成,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创造精神,团结精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