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6章生物的进化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3787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6章生物的进化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3787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6章生物的进化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3787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6章生物的进化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37873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6章生物的进化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37873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6章生物的进化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37873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6章生物的进化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37873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6章生物的进化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37873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6章生物的进化课件
展开考点一 生物进化与适应
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①化石定义:指通过__________保存在______中的古
代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化石的种类:遗体化石、遗物化石、遗迹化石。③化石的分布:大部分化石发现于沉积岩的地层中。
ⅰ.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ⅱ.化石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而且还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2)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①比较解剖学证据。②胚胎学证据。
③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2.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3.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拉马克进化学说。
①生物的来源: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_进化来的,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②适应形成的原因: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③意义: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论,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④局限性:对适应形成的解释是肤浅的,未被人们普遍接受。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①达尔文认为适应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适应是__________的结果。②自然选择学说模型。
③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a.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b.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祖先,而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⑤局限性。达尔文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性状水平,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考点二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
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_生物__________的集合叫作种群。(2)种群基因库。
(3)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4)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物种的概念。
(2)隔离的类型和实质。
(1)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__________及隔离。(2)形成标志: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标志新物种形成。(3)新物种形成的一般过程。
(1)概念:不同_______之间、_______________之间在
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____________之间的相互影响。
(3)协同进化的实例。
(1)生物多样性各层次间的关系。
(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分析。①从分子水平看:
②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1)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有时不经过地理隔离也能直接形成生殖隔离,如二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植株,两者是不同的物种。
(2)变异先于环境选择。如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具有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
考点三 基因频率的计算
(1)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每个种群都有它独特的基因库,在遗传过程中得以保持和发展。(2)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中出现的比例。如果种群足够大,没有基因突变,生存空间和食物都无限,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保持________。
2.比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3.求算基因频率(1)已知调查的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
该基因总数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总数
2AA+Aa2(AA+Aa+aa)
Aa+2aa2(AA+Aa+aa)
(PA、Pa 表示 A、a 的基因频率,AA、Aa、aa 表示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
(2)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由以上公式可以得出下列结论:①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 1,而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 1。②某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 杂合子的频率。(3)伴 X 染色体遗传方式基因频率的计算。
4.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基因型频率
(1)前提条件:a.种群非常大,b.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c.没有迁入和迁出,d.没有自然选择,e.没有基因突变。
①设一对等位基因为 A 和 a,A 的基因频率为 p,a 的
②由于种群中个体的交配是随机的,而且又没有自然选择,每个个体都为下一代提供了同样数目的配子,所以两性个体之间的随机交配可以归结为两性配子的随机结合,而且各种配子的频率就是基因频率。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
A 频率为 p、a 配子频率为 q,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 A 频率为 p、a 配子频率为 q。根据基因的随机结合,用下列式子可求出子代的基因型频率:
[p(A) + q(a)]×♀[p(A) + q(a)] = p2(AA) + 2pq(Aa) +
即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p2,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2pq,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q2。
③意义:实现平衡群体中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相
(3)得出结论:后代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基础测评】1.易错诊断(1)大量化石证据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
高等、由陆生到水生的进化顺序。(
(2)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都给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达尔文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
(4)协同进化是指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
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5)生物多样性包括个体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
答案:(1)× (2)√ (3)√ (4)× (5)×
2.下列有关适应的普遍性与相对性的实例,对应不正
A.普遍性:生活在海藻丛中的一种鱼,当遇到危险时,身体倒立不动,像一株植物B.普遍性:未下雪的冬季,雷鸟换为白色羽毛C.普遍性: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天敌发现D.相对性:浑身长满硬刺的刺猬,一般的敌人在它面前束手无策,狐却洒其尿液,把它熏得舒展开“刺球”,进行捕食答案:B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进化的基本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⑥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B.②③④⑥D.①②③⑤⑦
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存,不适者被淘汰A.②④⑤⑥⑦C.①②⑤⑥答案:C
4.如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 a 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 a1 和 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 b 和 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 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 a2 同域分布,向 d 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
A.b 和 d 存在地理隔离,也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 和 d 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
则 b 和 d 是同一物种
D.a1 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 a2 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
c 和 d 是不同物种
5.已知人的褐眼(A)对蓝眼(a)是显性。在一个有 30 000人的群体中,蓝眼的有 3 600 人,褐眼的有 26 400 人(其中纯合子 12 000 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 A、a 的基因频率
B.36%和 64%D.82%和 18%
A.64%和 36%C.50%和 50%答案:A
考向 1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典例 1](2021 年浙江选考)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
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不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B.人工选择可以培育新品种,自然选择不能形成新物种C.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D.经自然选择,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的变化
解析:同一物种的个体差异,利于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A 错误。人工选择能培育出新品种,自然选择也能形成新的类型、新的物种,B 错误。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最后选育出新品种,C 正确。由于同一物种不同种群所处的自然环境可能不同,故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D 错误。
【考向集训】1.(2021 年哈尔滨三中调研)下列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
学说的评价,正确的是(
A.它不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B.它能正确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C.它能正确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D.它能解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的变异起作用,不能阐明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合理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等,这些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未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2.(2021 年八省联考辽宁卷)一个非常大的、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要使群体中各基因型的比例从一代到下一代
维持不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必要条件的是(
A.种群中个体应该是雌雄异体的B.种群中个体间都能随机交配并产生后代C.种群中个体没有迁入和迁出D.自然选择对生物的性状不起作用解析:种群中个体是否为雌雄异体与上下代基因型的比例不变无关,A 错误。答案:A
考向 2 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典例 2](2021 年广东高考)孔雀鱼雄鱼的鱼身具有艳丽的斑点,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关于种群中雄鱼的平均斑点数量,
A.缺少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增多B.引入天敌,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C.天敌存在与否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D.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
解析:缺少天敌的环境中,孔雀鱼的斑点数量逐渐增多,原因是孔雀鱼群体中斑点数量多的雄性个体体色艳丽,易吸引雌性个体,从而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导致群体中该类型个体的数量增多,A 正确。引入天敌的环境中,斑点数量多的雄鱼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数量减少,反而斑点数量少的雄鱼获得更多交配机会,导致群体中斑点数量可能会减少,B 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故天敌存在与否不能决定斑点数量相关基因的变异方向,C 错误。
由题干信息可知,“斑点数量多的雄鱼有更多机会繁殖后代,但也容易受到天敌的捕食”,则斑点数量少的雄鱼繁殖后代的机会少,但不易被天敌捕食,可知自然环境中,斑点数量增减对雄鱼既有利也有弊,D 正确。
【考向集训】3.(2021 年重庆一中月考改编)下列有关协同进化的叙
A.协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B.协同进化对被捕食者不利C. 虫媒花与为其传粉的昆虫间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解析: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协同进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A、D 正确。协同进化过程中,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老年、病弱或年幼的个体,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对被捕食者有利,B 错误。只有拥有适应昆虫传粉的结构的花才能得到更多受精机会,而只有适应花的结构的昆虫才可以采到花蜜得以生存、繁衍,这是协同进化的结果,C 正确。
4.(2021 年河北九校联考)澳大利亚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植物,研究认为早在 200 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a 部分生活在 pH 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b部分生活在 pH 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授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
物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最初迁移到该岛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别较大B.从 200 万年前至今,植物 a 部分没有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花期不同阻碍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D.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同一环境中,能杂交产生可
解析:最初迁移到该岛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别不大,A 错误。新物种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 错误。花期不同阻碍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C 正确。这两种植物即使种植在同一环境中,由于花期不同,也不能相互交配,D 错误。
考向 3 求算常染色体遗传的基因频率[典例 3](2021 年广东高考)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 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 1500 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f 的
基因频率分别是(A.15%、85%C.35%、65%
B.25%、75%D.45%、55%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兔种群由 500 只纯合白色脂肪兔(FF)和 1500 只淡黄色脂肪兔(ff)组成,故 F 的基因频率=F/(F+f)=(500×2)/(2000×2)=25%,f 的基因频率=1-25%=75%,B 正确。
【考向集训】5.(2021 年华中师大附中调研)某昆虫成虫体色深色对浅色为显性,该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某地新迁入的种群中共有2 000 个个体,其中 AA 个体占 25%,Aa 个体占 70%,种群中个体随机交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若没有突变、迁入和迁出等情况,
A.该种群中基因 A 的基因频率为 60%B.子一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和亲代相同C.子一代中 Aa 的个体数量约为 960 个D.子一代中浅色成虫所占比例为 16%
解析:AA 占 25%,Aa 占70%,可求得 aa 占5%,基因 A 的基因频率为25%+70%×1/2=60%,A 正确。在没有突变、迁入和迁出,各种基因型个体存活率相等等条件下,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B 正确。种群个体随机交配,基因 A 的基因频率为60%,基因 a 的基因频率为40%,Aa基因型频率=2×60%×40%=48%,但下一代数量不一定还是 2000,故数量无法计算,C 错误。子一代中的浅色成虫基因型为 aa,概率为 40%×40%=16%,D 正确。
6.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中,调查发现 AA 占 20%,Aa 占 40%,aa 占 40%,在某种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显性个体每年递增 10%,隐性个体每年递减 10%,则第二
年 A 基因的频率为(A.43.1%C.36.7%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显性个体每年递增 10%,隐性个体每年递减10%,设群体个体数为 100 只,调查时 AA为 20 只,Aa 为 40 只,aa 为 40 只,则一年后 AA 为 22只,Aa 为44 只,aa 为36 只。则此时 A 的基因频率为(22×2 + 44)÷[(22 +44 +36)×2]×100% = 88÷204×100%≈43.1%,A 正确。
考向 4 求算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
[典例 4](2021 年河北衡水金卷改编)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 104 对基因,现有一果蝇种群,约有 107 个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
的____________。
(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 100 只果蝇,测得基因型 AA(灰身)35 只,Aa(灰身)60 只,aa(黑身)5 只,则 A 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aa 个体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
(3)已知果蝇红眼与白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位于X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白眼受隐性基因(b)控制,随机抽取雌雄果蝇各 100 只,其中测得雌果蝇中 XBXB( 红眼)30 只,XBXb(红眼)60 只,XbXb(白眼)10 只,雄果蝇中XBY( 红眼)60 只,XbY( 白眼)40 只,则 B 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XbXb 个体在雌性中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解析:(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基因库。(2)根据定义可知,A 基因的频率=A 基因的数目/(A 和 a 基因数之和)×100%=(2×AA 个体数+Aa个体数)/(2×抽取个体总数)×100%=(2×35+60)/(2×
100)×100%=65%,aa 个体的基因型频率=aa 个体数/抽取个体总数×100%=(5/100)×100%=5%。(3)已知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根据定义可知,B 基因的频率=B 基因的数目/(B 和 b 基因数之和)×100%=(2×该基因雌性纯合子个体数+雌性杂合子个体数+雄性含该基因个体数)/(2×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100%=(2×30+60+60)/(2×100+100)×100%=60%,XbXb 个体在雌性中的基因型频率=(10/100)×100%=10%。
答案:(1)基因库 (2)65% 5% (3)60% 10%
【考向集训】7.(2021 年广东广州质检)调查某校学生中关于某种性状的各种基因型及比例为:
则该校学生中 XB 和 Xb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6%、8%C.78%、92%
B.92%、8%D.8%、92%
解析:伴性遗传的基因频率计算,只计数等位基因所存在的染色体,即男性只统计一个基因,女性中统计两个基因,所以该校学生中 Xb 的基因频率为
×100%=8%,则 XB
7.36+0.32×2+442.32×2+7.36×2+0.32×2+46+4的基因频率为 92%。答案:B
8.(2021 年湖南、江西十四校联考)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在一个数量较大的群体中,男女比例相等,XB 的基因频率为 80%,Xb 的基因频
率为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群体男性中的 Xb 的基因频率等于 30%B.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出患色盲的孩子C.在这一人群中,XbXb、XbY 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2%、 10%D.如果不采取遗传咨询、基因诊断等措施,该群体中色盲的发病率会越来越高
解析: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叫作基因频率,基因频率与性别无关,因此该群体男性中的 Xb 的基因频率等于 20%,A 错误。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女性可能是携带者,仍然可以生出患色盲的孩子,B 错误。按照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在女性中,XbXb 的基因型频率为 Xb 的基因频率的平方,即20%×20%=4%,但男女比例为1∶1,
色体,则男性的 Xb 基因频率就是基因型频率,为20%,但
确。采取遗传咨询、基因诊断等措施可以降低色盲的发病率,但是如果不采取遗传咨询、基因诊断等措施,该群体中色盲的发病率不会越来越高,D 错误。答案:C
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1.原理: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在实验室连续培养细菌时,如果向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耐药菌有可能存活下来。2.目的要求:通过观察细菌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
的生长状况,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第 1 步:用记号笔在培养皿的底部画 2 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将培养皿分为 4 个区域,分别标记为①~④。
第 2 步:取少量细菌的培养液,用无菌的涂布器(或无
菌棉签)均匀地涂抹在培养基平板上。
第 3 步:用无菌的镊子先夹取 1 张不含抗生素的纸片放在①号区域的中央,再分别夹取 1 张抗生素的纸片放在②~④号区域的中央,盖上皿盖。
第 4 步:将培养皿倒置于 37 ℃的恒温箱中培养 12~
第 5 步:观察培养基上细菌的生长状况。纸片附近是否出现了抑菌圈?如果有,测量和记录每个实验组中抑菌圈的直径,并取平均值。
第 6 步: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重复步骤 2~5。如此重复几代,记录每一代培养物抑菌圈的直径。
在培养基上有细菌生长,在放有抗生素纸片的区域无细菌生长。连续培养几代后,抑菌圈的直径会变小。
抗生素对细菌具有定向选择作用。
[典例](2020 年海南调研)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是细菌抗药性增强的重要原因。如图是细菌抗药
性形成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使用抗生素前,细菌中就含有具有抗药性的个体B.抗药性基因的传递是通过基因的表达完成的C.使用抗生素将抗药性个体选择下来,淘汰了不抗药的个体
D.短期内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抗生素,可以提高抗生
解析:在抗生素的选择之前,细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药性的差异,A 正确。不同细菌之间的抗药性基因传递可依赖于基因重组,B 错误。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使不抗药的个体死亡,抗药性强的个体保存,C 正确。短期内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抗生素,可以提高抗生素的杀菌效果,D正确。
【举一反三】(2020 年山东青岛三校 3 月月考)长期服用青霉素的人的体内会产生抗青霉素的细菌,a、b 表示该类型细菌产生过程的两个阶段, 表示死亡的个体,其余的正常生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 b 阶段选出的细菌产生的后代,均具有抗青霉
B.上述实验过程中,青霉素抗性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
C.青霉素的使用让 b 中细菌出现了抗药基因
D.青霉素抗性基因频率的持续增加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第6章生物的进化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第6章生物的进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自然作用,遗物或生活痕迹,结构行为,最直接,共同祖先,生长和,DNA和蛋白质,亲缘关系的远近,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2课生物的进化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第22课生物的进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相互垂直,涂布器,不含抗生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7单元第22课生物的进化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总复习第7单元第22课生物的进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形态和结构,共同祖先,生长和增殖,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DNA和蛋白质,共同的原始祖先,亲缘关系的远近,进化史上,普遍性和相对性,用进废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