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证思路”类主观题题型展望及备考策略
展开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论证思路”类主观题题型展望及备考策略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高中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在考点导向命题的背景下,高考试题题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合并为信息类文本阅读,考点与题型也进行了融合与调整.
以信息类文本阅读中的“论证思路”类主观题为例,探究此类题型的命题趋向及备考策略.
一、命题回顾
以往的高考试卷中,论证思路类试题一般出现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2题,并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如2019年全国卷Ⅰ: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此题从论证思路、论证方式、论证方法及论点与论据的关系等方面设置选项.考生在作答时,既可借助选项内容理解文章,也可通过排除法得出正确选项.即便是从中任选一个,正确率也有25%.因此,既无法达到考查目的,区分度也不够.
其实,在2017年江苏卷中,就已出现论述思路类主观题的雏形,第18题: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这里仅要求学生对文章某一段落的论述层次进行归纳,难度不大.接着在2018年的北京卷中,又出现了类似题型,第7题: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此题虽没有明确要求回答“论述思路”,但对全文思路的考查暗含其中.2020年新高考Ⅰ卷第5题: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言概述全文思路,难度有所提升.2021年的新高考Ⅰ卷则直截了当要求考生“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从客观题到主观题,从考查一个段落到一则材料到两则材料,从“论述层次”到“如何深化”,从“行文脉络”到“论证思路”——可以说,论证思路类主观题不断发展、完善,这个过程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把握科学与文化论著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精练等特点”“了解文本中的基本概念和观点,理清文本结构脉络、论证逻辑”等内容对学生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要求.主观题的考查形式,有助于准确地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到位,了解考生在思维上的层次.
因此,笔者认为,这类题型虽然“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大有成为固定题型、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二、命题趋势预测
高考语文考查的能力点是确定的,但题型却千变万化.从目前的高考试卷来看,“论证思路”类试题仅限于直接要求“梳理行文脉络”“分析论证思路”,在审题上难度不大.从参考答案来看,考生能够概括出各相关段落的内容、梳理文本整体结构,便不难得高分,不需要阐明如此安排的用意与必要性.可见,此类试题目前还停留在对学生基础能力的考查,思维性、区分度都有所欠缺,难以确定考生是否真正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那么,从题目设计的角度来看,题干可以有怎样的变化呢?下面,基于此问题,笔者提出自己的理解.
1.考查部分对整体的作用:由直接在题干中提出要求到考查“某段落可否删掉”或“某部分内容对论述的作用”.
学生容易将“梳理脉络”“分析思路”理解成“分析段落大意”,使用教师传授的“答题模板”进行答题.因此,也就存在读不懂文章也能得分的情况.笔者认为,如果增大题目考查难度,将题目修改为考查“某个段落或某个部分存在的必要性”,则更能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文章、明确全文结构.这一方面,在真题和模拟卷中也有体现.比如,2019年上海卷第7题:“‘河边钓鱼’的事例在文中重复出现,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评析.”再如,202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第5题:“如何理解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分别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笔者将2021年新高考Ⅰ卷第4题改为:“文本第二段传说的内容可否删去?”并将原题与改题同时给学生练习.从答题情况来看,这种设题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思维性,也更具区分度.下面,笔者列举学生的典型答案:
答案一:我认为不可以删.①传说的内容可以说明莱辛提出“诗画异质”观点的原因;②这段传说引出下文的论证;③传说是论证所需的材料,先前提出是为下文做铺垫,可帮助读者理解,为避免突兀,不可删去.
答案二:我认为可以删.①本文论证不需用到第二段的内容,议论文的论据要简练,第二段太冗长,对文章的论证毫无作用;②第二段的内容人尽皆知,如果删去,有助于引发读者对拉奥孔被绞死的原因的回忆,吸引读者阅读.
从答案中可以看到,学生如果想准确回答这道题,就需要整体通读文本,理解文本思路,从论证观点、论证结构及艺术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其中最关键的则是论证结构.相比直接要求回答“论证思路”,这类题目需要学生间接地回答某段落存在的必要性,更能够考查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
2.考查部分与部分(上下文)的关系:由在题干中直接提出要求到“此段落与彼段落可否更换顺序”.
此类试题除了论证结构外,还对“逻辑严密”背后的论证说服力进行了考查.它不再直接考查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而是考查关系的必要性及严密性,即对论证部分进行更精细的探究.它要求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证过程烂熟于心,准确地理解文本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并且对每一层次的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认识.对于这类试题,目前尚未看到与笔者用词一致的题干问法,但2021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一模考试中,出现了考查论证思路的“严密性”的试题:“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论证的严密性.”
三、科学备考
综上所述,“论证思路”类试题尚有充分的发挥空间,那么,对此类试题如何进行科学备考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1.把握论述类文本的必备知识,掌握几种常见的论证结构,从其本质特征出发.
备考时应从论述文的文体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明确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了解文本使用的论据材料及论证方法,厘清论证结构.此部分可以教材为蓝本,梳理教材中涉及论述思路的文章及知识点,选择其中的典型文章(侧重论证结构)再次细读.采用知识导图的形式,使知识点一目了然:
2.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
一般来说,信息类文本阅读大都是多则文本材料,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看标题.迅速浏览材料的标题,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尤其是动词,推测这几则材料的核心话题及每则材料的论述角度.
②读材料.阅读每则材料,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圈点勾画关键词句.关键词可以是表概念或解释概念的词语、表时间的词语、重要的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表已然或未然或必然的词语,以及有助于理解全文逻辑的关联性词语等;关键句可以是表结论的或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能够揭示行文脉络,比如表示起始、过渡的句子.
③理关系.首先,梳理各段落大意.每一段可能会出现可直接作为段落大意的总括句,也可能只出现关键词或关键性信息.这就需要学生通过概括关键词或关键信息来把握段落大意.其次,分析段落间关系,将各段落分为不同的层次.论述类文本通常有总分、递进、并列等逻辑关系,分析层次可由此入手.
④顺思路.各层次梳理出来后,根据关联词及勾画的关键信息,迅速串联全文,厘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起整体思维.旧题型只需要学生回答每一部分内容是什么,而新题型需要回答每一部分内容的关系、部分与上下文间的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因此,教师在进行专题复习时,要对每一篇论述类文本的论证思路进行细致梳理.同时,其他阅读文本同样也可以用以上题型来训练学生对文本思路的梳理.
3.明确题干能力点.«课程标准»
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要求有“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阅读论述类文本,能准确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辨析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之间的联系”.
提取上述要求中的关键词,我们可以梳理出论述类文本考查的能力点:
通过以上归纳也可看出,能力点越丰富的题层次越多,区分度也就越高,更容易受命题者“青睐”.因此,学生答题时,要先对题干进行能力点分析才能明确需要调动哪部分基础知识.
4.掌握答题步骤.面对“论证思路”类的题目,首先,要读题干,明确题干要求,确定题干问的是论证思路(文本的整体构思、行文线索及各层次的安排与各层次间的关系,即文本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观点的路径);其次,明确答题区间和大致方向,避免答成“段落大意”,并学会给文本梳理层次、厘清材料各层次间的关系.具体做法:先整体阅读,厘清各段大意,然后将各段落划分层次,再逐一概括每一层的内容.最后,答题时要注意先答总的框架,再分析框架内的结构层次.注意使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表顺序的词语.
“论证思路”删减类试题答题步骤:
①明确回答可否删减(往往是“不可”)
②删减段落讲了什么内容
③此段落与论点或分论点的关系(内容上)④此段落与上下文的关系(结构上,递进、因果、并列等)
“论证思路”调换类试题答题步骤:
①明确回答可否调换(往往是“不可”)
②此段落讲了什么内容
③此段落与上下文的关系(结构)
④如调换,则论证结构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
这正体现了论证思路的重要性.作为刚刚入驻高考的新锐题型,我们不仅要知晓其“前身”,更要善于根据«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相关要求推测其命题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