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一、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 而形成的空气环流。2.形成过程(如图)(1)A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 ;D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 。(2)B、F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 ;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 。(3)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 流向 ,如图中箭头标出的空气的运动方向。
素养盘点 1.古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能解释巴山为何多夜雨吗?(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提示:巴山地区谷地众多,夜间风从山坡吹向谷地,而山谷中气流则垂直上升,将水汽带上高空,受冷成云致雨。
[判断] 1.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 )2.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引起的。( )答案:1.√ 2.√
4.力的作用效果(1)在高空,风向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风向可偏至平行于等压线。(2)在近地面,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 的共同作用下,风向总是与等压线 。
素养盘点 2.在高空中飞行的飞机一般不会遇到上升气流和涡旋,所以在高空飞行比在低空飞行要安全。请说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提示:高空中的气流运动由于基本不受摩擦力的影响,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判断] 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来越小。( )答案:1.√ 2.√
[自主诊断]1.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热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其高空形成高压B.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D.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空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解析:水平方向,空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垂直方向不一定。答案:D
2.下面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解析: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D错。白天陆地增温快,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海洋增温慢,空气下沉,形成高压,A错。受“热岛效应”影响,近地面风一般由郊区吹向市区,C错。夜晚山坡气温下降快,冷空气沿坡面流向谷底形成山风,而山谷中的空气被迫上升,B正确。答案:B
下图示意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回答3~4题。
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4.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
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探究1:用热力环流知识解释上方谷下雨的原因。提示:谷内干柴被引燃后,空气受热强烈上升,易凝结成雨。探究2:为什么打扫战场时发现四周山顶上散落着未烧尽的衣服碎屑和草木灰?提示:谷内气流上升时,将未烧尽的衣服碎屑和草木灰带至空中,然后随热力环流在气温较低的四周山顶落下。
素材二 城市地区,由于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量大,大气污染严重,且城市中的建筑大多为热传导率很高的石头和混凝土建成,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或减弱作用,可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2 ℃,甚至更多。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探究1:请总结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影响因素。提示:①城市与郊区地表性质不同,热力性质差异较大。城区反射率小,吸收热量多,蒸发耗热少,热量传导较快,而辐射散失热量较慢。郊区恰相反。②城区排放的人为热比郊区大。③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大,大气逆辐射强,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温作用。探究2:请在图中画出热力环流的方向,并解释其形成过程。提示:方向:左部逆时针,右部顺时针。原因:市区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高空形成高压中心;郊区情况相反。近地面水平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高空水平气流由市区流向郊区。
[核心归纳]1.热力环流的形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
[方法技巧] 热力环流中“三个关系”的判读方法
(1)气温与气压的关系: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2)风与气压的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①②③④所示)。(3)等压面的凸凹与气压高低的关系:等压面凸向高处的为高压,凹向低处的为低压,可形象记忆为“高凸低凹”(如下图所示)。
[对点刷题]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福建省沿海地区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
2.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解析:第1题,依据文字材料可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白天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B正确。第2题,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近地面形成热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相反。春、秋海陆气温差异小,风向不明显。故B正确。答案:1.B 2.B
下面为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左图)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右图)。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A.E→F→H→G→E B.G→E→F→H→GC.G→E→H→F→G D.G→H→F→E→G4.关于城市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属实的是( )A.EF代表城市气压垂直变化规律B.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C.甲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D.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GE位于近地面,且E气压大于G,郊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E为郊区;城市气温较高,气压较低,所以G为城市,因此近地面空气从E流向G。F为郊区的上空,为低压,H为城市的上空,为高压,所以高空气流从H流向F。垂直方向,城市空气上升,空气由G到H;郊区空气下沉,空气从F到E。所以环流的方向为G→H→F→E→G。选D。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近地面城市的温度高于郊区,所以城市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E的气压较高,对应的为郊区,EF代表郊区气压垂直变化规律,A错;无论昼夜城市温度都大于郊区,因此热力环流的方向没有昼夜变化,B错;图中甲地等压面向下弯曲,丙处等压面向上拱起,所以甲气压小于丙气压,郊区空气下沉,高空为低压,甲为郊区的高空,气流下沉,C正确;乙丙之间的气流应该由高压流向低压,不会沿等压面流动,D错。选C。答案:D 4.C
探究点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 [主题聚焦]风——李峤(唐)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探究1:风的形成受哪些力的影响?提示:风的形成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探究2:“过江千尺浪”说明风力较大,影响风力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什么?提示:影响风力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就越小。
[核心归纳] 影响风的三种力
[方法技巧] 风向的逆向应用(1)等压线值的变化规律: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2)判断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3)判断近地面和高空(高空忽略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斜交——近地面;平行——高空。(4)判断高压和低压:近地面,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对点刷题]读“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图”,完成5~6题。5.若P地风向为①,则P、M两地的气压( )A.P>M B.P
(1)左图中a、b、c、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________,图示气压场分布在________半球(填“南”或“北”)。(2)右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其风向是________。(3)右图中A、D两处相比,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4)右图中①多阴雨天气、②多晴朗天气,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
解析:第(1)题,据左图可知,d与等压线垂直且从高压指向低压,可判断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c为风向,b为摩擦力,a为地转偏向力。风向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偏转,可判断为北半球。第(2)题,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据右图可知,BD风向从低压吹向高压,故错误,而A表示南半球的风向,C表示北半球风向。据图可知风向为东南风。第(3)题,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据图可知,右图中A、D两处相比,A地等压线密集,因此风速较大。第(4)题,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而阴雨天气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高,昼夜温差小。因此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②。答案:(1)d 北 (2)C 东南风 (3)A 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4)②
伊朗古城亚兹德位于热带沙漠地区,城中古老的“风塔”是一种可通风降温的建筑。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可让人们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完成1~2题。
1. “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辐合上升 B.辐合下沉C.辐散上升 D.辐散下沉2. “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室内空气流出 B.便于采光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 D.便于室外空气流入解析:第1题,该建筑塔下中央有一水池,外部空气从顶部风塔进入,辐合下沉到水池,经水池降温后向四周飘散到各个房间。选B。第2题,“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便于室外空气流入然后下沉到水池。选D。答案:1.B 2.D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某时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风速最大的点为( )A.甲 B.乙 C.丙 D.丁4.甲、乙、丙、丁四点的风向依次是( )A.东南、西南、东南、西南B.东北、西北、东南、西北C.西北、东北、西北、东南D.东南、西南、东南、西北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乙地等压线最密集,风速最大,故选B。第4题,根据从高压指向低压和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的原则可知,甲位于北半球,风向为东北风,乙位于北半球,风向为西北风,丙位于南半球,风向为东南风,丁位于南半球,风向为西北风,可知B选项正确。答案:3.B 4.B
5.我国东南一滨海城市的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影响”小课题研究。甲图是学生绘制的该滨海城市的海陆气温日变化图;乙图是学生绘制的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运动状况图;丙图是该城市海陆风的天数统计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这项研究。
(1)海陆风是沿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____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它也是一种________,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2)图甲中代表陆地的序号是________;由图甲可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的时间约为________。A.18时~次日7时 B.4时~当日14时C.16时~次日8时 D.6时~当日18时(3)从图丙可知,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________(季节)最少。主要原因是什么?(4)简析海风对沿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
解析:第(1)题,海陆风是热力环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成因主要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海陆受热差异。第(2)题,由图可知,①的昼夜温差大,为陆地;②昼夜温差小,为海洋。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第(3)题,从图丙可以看出,一年中冬季海陆风出现次数最少,我国冬季受强盛的冬季风影响,海陆温差小,不易形成海陆风。第(4)题,海风来自温度较低的海洋,有助于降低城市温度,增加空气湿度,使大气污染物扩散,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 热力环流 (2)① D(3)冬季 冬季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海陆风。(4)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读图攻略02 等压线图的判读
2.判断风向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
3.判断南北半球(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5.判断季节(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6.判断天气状况(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
[应用体验] 下图示意某区域2018年某月29日08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示天气系统正以75千米/小时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M地29日08时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2.与29日08时相比,M地风向基本逆转的时间大致是( )A.29日14时 B.29日20时C.30日02时 D.30日08时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闭合曲线里为一局部高压中心。M地位于高压中心东侧,该处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东,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右偏,则风向为西北风。第2题,图中M点西侧的高压中心和M点大致相隔10个经度,与29日08时相比,风向基本逆转时,M点应位于该高压中心的西侧对称点附近,即该高压中心东移20个经度;结合图中M地纬度可大致计算出东移20个经度的距离,再结合75千米/小时的速度,可计算出约耗时24小时。答案:1.B 2.D
下图为亚洲东部及太平洋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各地天气现象是( )A.重庆蒸发旺盛 B.北京风力强劲C.哈尔滨盛行偏西风 D.广州阴雨连绵4.图示区域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较弱的地区是( )A.甲 B.乙C.丙 D.丁
解析:第3题,从图中各地等压线特征分析,重庆附近等压线向高压区凸出,为低压槽,多阴雨天气;北京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广州等压线凸向低压区,为高压脊,天气晴好;故A、B、D项错误。哈尔滨附近东北部为低压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下,形成西南风,故C项正确。第4题,由图可知,图中甲和丁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是晴朗天气,甲地在陆地上,丁地位于海洋上;乙和丙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是阴雨天气。海洋上晴朗天气,空气中水汽较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不是最弱的;陆地上晴朗天气,空气中水汽较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最弱。故A项正确。答案:3.C 4.A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教学演示课件ppt,文件包含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单元第1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ppt、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单元第1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学案doc、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6大气的运动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课文ppt课件,文件包含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单元第1节第1课时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ppt、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单元第1节第1课时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doc、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5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前预习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2节第2课时大气运动课件ppt、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2节第2课时大气运动学案doc、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素养落实7大气运动含答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