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2《声声慢》课件40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3829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2《声声慢》课件40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3829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2《声声慢》课件40张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3829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2《声声慢》课件40张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38298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2《声声慢》课件40张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38298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2《声声慢》课件40张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38298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2《声声慢》课件40张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38298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2《声声慢》课件40张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338298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示范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声声慢,金石学,愁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剪梅》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武陵春》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7、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声慢》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10、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鹧鸪天》
11、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蝶恋花》12、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南歌子》13、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1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15、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这样的闲情会伴随她的一生吗?
这首词语言清新明快,于自然活泼的画面中表现了词人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
李清照(110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词宗。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藏书甚富,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与夫赵明诚(吏部侍郎赵挺之子)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编写了《金石录》。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李清照像(现代工笔画)
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
李清照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北宋亡。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被迫逃离,辗转南渡到建康。赵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方四十六岁。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组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书香门第富贵家情投意合如意郎
偏安东南亡国恨夫死家亡思亲苦辗转异乡漂泊愁玉壶颁金伤心案遇人不淑二次婚
李清照和“闺怨词”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
易安体 李清照的词一方面继承了婉约派的创作风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其作品散失很多,今有词集《漱玉词》传世。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原调名《胜胜慢》。慢:即慢词、慢曲,为词的长调。
此词作于南渡后,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如同是丢了什么,我在苦苦寻觅。只见一切景物都冷冷清清,使我的心情更加悲愁哀伤。忽冷忽热的天气,最难休养身体。虽然喝了几杯淡酒,也无法抵挡傍晚时萧瑟的秋风。
正在伤心的时候,又有一群大雁,向南飞去。那身影,那叫声,却是旧时的相识。
满地上落花堆积,菊花已经枯黄殒落,如今还有谁忍心去摘?守着窗户独坐,孤若伶仃,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在这黄昏时节,又下起细雨,梧桐叶片落下的水滴,声声入耳,令人心碎。
此情此景,又怎是一个愁字概括得尽?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1、公愁—山河破碎、亡国之痛2、私愁—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品味:叠字的妙处!
这句话包含有几种意思?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悲苦愁绝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乔吉《天净沙·即事》)
1.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2. 起强调作用
淡酒浇愁秋风劲吹征雁南飞黄花憔悴雨打梧桐
酒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 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淡”是主观感受,是与“浓”相对而言的,如果觉得酒淡,那什么是“浓”的呢?结合语境,课知,词人意在突出愁情的浓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一个“淡”字表明了词人晚景是何等凄凉惨淡。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雁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在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结论: 过雁象征离愁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杜甫《九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
菊花,一种孤傲高洁品格的象征。菊花,诗人孤独寂寞情的寄托。
结论: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 煜《相见欢》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结论: 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词人借助外物触发内心波澜
“淡酒”——借酒浇愁——酒无味反衬愁浓、重。“晚风”——秋风萧瑟——晚年凄苦“过雁”——北雁南飞、鸿雁传书——思乡、思人 “黄花”——年华易逝“梧桐”——丧偶意象——离情别恨“细雨”——愁丝——相思愁丝的绵长、无尽
这首词每句末字“觅、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均为入声字,押仄声韵,这是李清照对《声声慢》曲调创造性的变革。原《声声慢》曲调,韵脚押平声韵,调子较徐缓。改押仄声韵后,节奏变为急促,字调压抑沉降。
这种韵脚上的创造性变革独具匠心,其妙处有二:一是使原来曲调由舒缓平直变为连续急促陡落的坡度;二是曲调变急变促后适宜于表现哀惋凄厉之情调。
1.开篇一连串叠字的使用。2.口语词的点缀,如“时候”“将息”“怎”“晚来”“点点滴滴”“次第”“了得”……3.用语如“乍暖还寒时候”“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来仿佛面对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妇人,听她在絮絮叨叨轻声哀叹自己的悲凉与痛苦。故口语化的用词用语,正契合了作直抒胸臆的表达诉求,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强化感染力之需要。使读者直接变成了词人倾诉的对象与情感的共同体验者,从而产生更为强烈的情感共鸣;四个反诘句的推力,把愁苦凄凉的情感渐次推向高潮,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情感冲击波,产生了直逼人心的审美力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授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章,任务活动一,导入新课,第二章,任务活动二,知人论世,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凄苦哀婉深沉忧愤,第三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声声慢,李清照,借景抒情意象,“三杯两盏淡酒”,非酒淡是愁太浓,“怎敌他晚来风急”,用秋风渲染愁情,二是亡夫之痛,三是国破家亡之苦,时间难熬度日如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武陵春,声声慢,李清照,间接抒情,直接抒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