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五单元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获奖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昆虫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相关知识,初步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学习阅读科普作品的正确方法。
3.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善于观察、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昆虫记》的相关知识,初步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2.欣赏《昆虫记》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学习阅读科普作品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请列举书中的典型情节
⑴两只塔蓝图拉毒蛛惊心动魄的厮杀;
⑵螳螂利用心理战术捕食;
⑶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⑷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
⑸蜘蛛在捕获食物、编制“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⑹樵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剪”下精确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2.请列举《昆虫记》中部分昆虫的外号
⑴小阔条纹蝶——布带小修士⑵瓢虫——花园中的“淑女”⑶螳螂——美丽的“杀手”⑷蟋蟀——田园中的提琴家⑸孔雀蝶—— 大自然的舞姬⑹绿蝇—— 新陈代谢的工作者⑺豌豆象—— 尽忠职守的税务官⑻法那斯米隆——侏儒殡葬工和陶瓷工⑼萤火虫——一个双腿残疾者⑽蜣螂——天生攀岩家
3.在《昆虫记》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是什么?为什么?
示例:我最喜欢的昆虫是:螳螂。
喜欢的理由:螳螂长得十分漂亮,看上去温柔、优雅,却生长着一对极具杀伤力和富有进攻性的武器,使得温柔与残忍并存。
4.请你写出4种《昆虫记》中绘的昆虫,并且分别简要概括它们的特点。
示例:蝉:为快乐而放声高歌、永远不知疲倦的歌唱家;
螳螂:外表美丽而天性凶残,是个不折不扣的杀手;
蟋蟀:一个优雅的音乐家,还善于建造巢穴;
蜣螂:自然界的清洁工。
5.你对法布尔有哪些了解?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法布尔给自己的乐园起了一个什么名字?
法布尔,全名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做事要坚持不懈,而且要热爱大自然。
法布尔给自己的乐园起的名字是“哈麻司”。
6.《昆虫记》一书的主题是什么?
介绍昆虫的生活习性,并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昆虫的生老病死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二、读书方法指导
《昆虫记》是一部科普作品,那么,科普作品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呢?
科普作品的写作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增进大众对科学的了解。它的种类很多,如解说科学原理、探讨科学问题、介绍科学应用、展望科学前沿、回顾科学历史等,可谓洋洋大观。科普作品的写作方法虽然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有力深入浅出,用通俗的语言说明复杂、抽象的事理,以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
阅读科普作品,可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㈠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的大致内容,为阅读整本书做些准备。例如有些版本的《昆虫记》,在序言和附录中就有对该书大致内容、历来评价。以及作者生平事迹的介绍,让我们有初步的印象和阅读期待,以决定如何去读,重点读哪些部分。
1.读目录
2.走近法布尔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作家。
1823年12月22日出生在法国南方阿韦龙省圣雷翁村一户贫穷农民的家中。
法布尔于1833年中学毕业,1839年当工人。然而,勤奋好学的法布尔抓紧一切时间自学。
1840年,法布尔考取了沃克吕兹省阿维尼翁史的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一份教师的职位,从此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中学教师生涯。
1844年与教师威拉德结婚。法布尔一面努力任教,一面利用业余时间不知疲倦的做动植物观察记录,立志做一个为虫子书写历史的人。
30岁那一年,法布尔靠自学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又过一年,法布尔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就在同一年,他在《自然科学年鉴》发表了长期积累的成果——《节腹泥蜂习俗观察记》。他不仅纠正了以往权威学者的错误,而且阐发了独到的见解,开始引起科学界人士注意。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格外关注这位法国的年轻人,称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1875年,法布尔决定远离城市喧嚣,专心实现自己的昆虫学研究。他带领家人,前往乡间小镇塞里尼昂。在这里,他经过四年努力,1879年,终于把20多年的观察资料编撰成《昆虫记》第一卷出版。
1880年,法布尔用积攒下的一小笔钱,在小镇附近购得一处坐落在荒地上的老旧民宅。他用当地的普罗旺斯语给这处居所取了个风趣的雅号——荒石园。此后,法布尔守着心爱的“荒石园”,开足生命的马力,年复一年,不知疲倦的从事昆虫学研究,把劳动成果汇成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
1910年,《昆虫记》第十卷问世了,这时法布尔已是86岁高龄的老人了。法国文学界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为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可惜诺奖委员们还没来得及做最后决定,便传来法布尔离世的消息。
1915年10月11日,这位“以昆虫为琴拨响人类命运颤音的巨人”与世长辞。
3.法布尔的故事
你总能在葡萄架下,荆棘丛中,田野里,山坡上…… 找到他的身影。他顶着强烈的阳光,不顾蚊虫的叮咬,一蹲就是一天。他用家里的瓶瓶罐罐造了一个昆虫园,邀请蝎子、金龟子、蜣螂住进来,他把自己的家变成了“虫宅”。
有一次,法布尔走在路上,看见一群蚂蚁在搬一只死苍蝇,就掏出放大镜趴在地上观察。农夫们上工时看见他卧在野地里。等收工回来,仍看见他趴在原地一动不动,大家都认为他是“中了邪”。
还有一回,为了捕捉一只昆虫制作标本,他追着虫子跑了几百米,就在要捉住虫子的一刹那,他担心自己会因奔跑的惯性而用力过猛,碰坏了小虫子的腿,就故意摔了一跤,减缓冲力。这一跤差点跌断了法布尔的一条腿。
有一年,法布尔得了一场重病。他躺在冷冰冰的屋子里,看到床边的墙角有几只小子虫快冻僵了。法布尔小心地把它们捧起来,放在自己怀里。虫子有了暖气,渐渐苏醒了,在他的身上爬来爬去。法布尔看着看着高兴起来,连病痛都慢慢消失了。
㈡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术语,要查找工具书或相关资料把握其含义;要运用自己在课内外学到的知识加强理解,深化认识;如果科普作品的内容是你非常感兴趣或比较熟悉的,也可以质疑问难,拓展延伸,把阅读引向更深层次。比如读《昆虫记)。可以思考法布尔对动物习性的观察和分析,有哪些是正确的,有哪些是不够准确的。
相似习性昆虫汇
母性 | 被管虫 | 在产卵后舍弃自己的衣服以保幼子安然生活,即使死了还要拿身体当屏障保护幼子。 |
松毛虫 | 母松毛虫会把自己身上的毛给她的卵(孩子)做一件温暖的外套。 | |
母性 | 条纹蜘蛛 | 它在替它的卵(孩子)做巢时可以耗尽自己所有的丝,乃至死去。 |
蜣螂 | 把自己的卵包裹在精心准备的最适宜的食物里,使得幼儿刚出生时就能大吃起来,不至于挨饿。 | |
舍腰蜂 | 将蜘蛛作为食物,蜂卵总是放在蜘蛛的身上最肥的地方,方便幼虫进食。 |
唱歌 | 蝉 | 用生命歌唱生活 |
蟋蟀 | 小心翼翼地唱着歌 | |
蝗虫 | 追逐阳光的歌者 | |
长耳鸮 | 独唱爱情忧伤歌曲 | |
铃蟾 | 奏鸣曲的敲钟者 | |
绿色蝈蝈 | 敲着小小三角铁 | |
意大利蟋蟀 | 拨动小提琴E弦 |
捕猎凶狠而科学 | 螳螂 | 一般从颈部攻击抓到的猎物,啃咬神经节。 |
白面孔螽斯 | 先刺杀猎物的颈部,然后再咬住它的运动神经,使它立刻失去抵抗的能力。 |
勤劳 | 舍腰蜂 | 在筑巢时可以坚持不懈不辞劳苦地工作下去。 |
被管虫 | 幼虫从出生后就开始为自己做衣服,即使面对美食也不改变它的目标。 | |
蜣螂 | 不停地从土面收集污物,搓卷成圆球,然后滚到它希望到达的地方。 |
团结/和平相处 | 松毛虫 | 即使走错巢,它们也会很平静,和平相处,团结吐丝织巢。 |
蜣螂 | 运送粪球时会有同伴相助(但有时也会有贼蜣螂偷盗同伴的粪球)。 | |
斑纹蜂(矿蜂) | 每一只蜂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互不侵犯。 | |
认路 | 蜜蜂、猫、红蚂蚁、松毛虫 |
㈢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思维、科学理念和科学精神,扩大我们的知识领域,锻炼我们的想维,在阅读中汲取人生智慧,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阅读《昆虫记》,就可以多思考作者为何要坚持实地观察和反复实验,体会那种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培养科学精神
昆虫名: | 昵称 |
外形特征: |
|
声音特征: |
|
巢穴特征: |
|
其他习性特征: |
|
者如何观察: |
|
探究求证过程: |
|
得出结论: |
|
㈣关注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科普作品,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文学手段来介绍科学知识,一般都是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语言幽默,兼有理趣和情趣的。在阅读中。我们可以获得真知,也可以得到善的感染和美的熏陶。如《昆虫记》,既是富于科学性的昆虫学著作,又是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阅读时要发挥想象力,进人作品描写的世界,体会其文字之美,这样就可以一举多得,在语文学习方面也吸收到许多营养。
关注艺术趣味——片段赏析
她的外表看上去相当美丽,身体纤细,体态优雅,披着淡绿的外衣,托着轻薄如纱的长翼,它的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它还有一个精致的面孔。她就是——
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的把它压紧。
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恶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赏析:
在作者朴素的笔下,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如优美的散文,读者们不仅能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阅读本身就是一次独特的审美过程。在这个片段中,作者着重于对螳螂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的为读者展现了微小的昆虫世界中的一幕,不仅体现了螳螂的英勇凶猛,表达了作者对螳螂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还巧妙地借用昆虫折射了人类的一些特性。
三、专题探究
全班共同阅读《昆虫记》,然后进行专题探究。建议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成读书小组。可以参考下列专题,也可以自行设计专题。完成专题探究后,可以在班里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或者举办一次读书成果展览。
㈠专题一:跟法布尔学观察
1.精读书中描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精彩段落。结合实例总结法布尔观察的经验。
精彩段落描述
片段: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
赏析:这是法布尔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令人赞叹。试问一下,哪个人没看到过苍蝇倒挂的姿势,但又有谁去注意它呢?但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也正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昆虫记》中对昆虫的细节描写令人不得不佩服法布尔超人的观察力。
2.借鉴法布尔的经验。设计一个观察实验,并进行实践,做好观察笔记。
细致观察区分
⑴辨识身形:
细致观察舍腰蜂、樵叶蜂、黑胡蜂,并区分它们。
这只小动物的身体很有意思,当中的部分非常的瘦小,但是后部却是非常肥大的,而这两个部分之间,竟然是由一根长线连接起来的。多么奇妙的小东西啊!——舍腰蜂
它一般是黑黄色的,他的腰非常纤细,腹部鼓起。他们飞行时悄无声息,步态也十分轻盈。黑胡峰在休息时,他的翅膀会折叠成两半。——黑胡蜂
我们常看到的它是白色的,带着条纹。你瞧,那些剪下来的碎叶又派上大用场了。它用剪下的许多零零碎碎的小叶片,把深处给堵塞了。——樵叶蜂
⑵聆听声音:
静心细听小昆虫们的歌声,并区分它们。
拨动小提琴E弦。——蟋蟀
敲着小小三角铁。——蝈蝈
用生命歌唱生活。——蝉
⑶观察巢穴:
找寻土蜂、采脂蜂、蟋蟀各自的家。
它们没有固定的居所,也没有通往外界并与幼虫的小屋相连的自由通道,对它们来说,好像不需要进出的门,也不需要事先挖好任何通道。地下是它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它们凭借自己有力的上颚、坚硬的头颅和强健带刺的腿爪,像犁铧一样驰骋于流动的土壤中。——土蜂
它在蜗牛的空壳里塞上树胶和树脂,经过一番装修,就可以当房间用了。——采脂蜂
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拥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作为自己的住所,而且它的住所每一点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成的。——蟋蟀
㈡专题二:跟法布尔学探究
1.研读法布尔着力探究的若干个具体案例,总结他的科学探究经验
个案探究示例
疑惑与谜团 | 蟋蟀身上两个翼盘完全相似,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但下面的那一个,即左翼的弓又有什么样的用处呢? |
探究求证过程 | ⑴最初我以为蟋蟀是两只弓都是有用的,至少它们中有些是用左面那一只的。但是观察的结果恰恰与我的想象相反。我所观察过的蟋蟀(数目很多)都是右翼鞘盖在左翼鞘上的,没有一只例外。 ⑵我甚至用人为的方法来做这件事情。我非常轻巧地,用我的钳子,使蟋蟀的左翼鞘放在右翼鞘上,决不碰破一点儿皮。我一而再而三地摆弄了好几回,但是蟋蟀的顽固终于还是战胜了我的摆布。 ⑶后来我想这种试验应该在翼鞘还是新的、软的时候进行,即在蛴螬刚刚蜕去皮的时候。我用一根草轻轻地调整其鞘的位置,使左边的翼鞘盖到右边的上面。蟋蟀虽然有些反抗,但是最终我还是成功了。我以为已造就了一位新式的奏乐师,然而我一无所获。蟋蟀仍然拉它右面的琴弓,把本来应该在上面的翼鞘又放回了原来的位置上,应该放在下面的仍放在下面。 |
得出结论 | 唉,我过于信任我破坏自然规律的行为了。它以它的行动来嘲笑我的做法,最终,它的一生还是以右手琴师的身份度过的。 |
总结科学探究的经验: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行为时,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没有对昆虫施加任何影响,因此,法布尔研究昆虫行为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
2.借鉴法布尔的经验,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个科学问题,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设计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
提出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
设计实验: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重复进行几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㈢专题三:跟法布尔学写作
1.从写作的角度精读《昆虫记》,摘抄若干精彩片段,进行鉴赏、点评。
2.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学习法布尔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
⑴示例:红蚂蚁会偷其他家族的孩子来侍候自己的家族。它们一般抢劫不同种类的蚂蚁,把它们的蛹运到自己窝里;不久后,小生命从蛹里出来,新生的异族就成为它们家中积极干活的佣人。
⑵示例:狗生性灵活,反应十分敏捷。当看到有老鼠、虫蚁出现时,狗便展示其自身的本领,快速地捕捉盯紧的“猎物”。在狗的视线范围内,几乎没有一只猎物能够脱离它们的“五指山”。 狗的食量不大,但却很挑剔。狗每天的食量大约是人类的三分之一,最爱吃鱼、肉或是其他的骨头,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狗的智力在低等动物界中也是非比寻常的,是人类的智力的四分之一。通过人工训练的狗能做许多高难度的动作:能在低空中极其准确地接住从较高空中掉下来的微细物品;后脚踮地,前爪与人类握手,像和人类打交道的朋友一般……
四、课堂小结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如果你能用心读完这本书,说明你热爱科学和文学,这也算是个奇迹吧!
一部《昆虫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学家感受到的是诗般的语言,昆虫学家关注的是的昆虫生态,科学家看到了科学质疑实证精神,哲学家看到了严密的逻辑,心理学家看到了昆虫心理学,传记作家看到了法布尔简单而不平凡的一生。读完这本书,你将会大有裨益。
五、课堂检测
㈠选择正确答案
1.法布尔曾担任( )
A.皇家科学院会员 B.动物学教授 C.物理教师 D.探测员
答案:C
2.下面的膜翅目昆虫中,具有从陌生地方返回故居能力的是( )
A.石蜂 B.珠蜂 C.红蚂蚁 D.三叉壁蜂 E.节腹泥蜂
答案:C
3.舍腰蜂喜欢将巢筑在( )的环境中。
A.干燥 B.凉爽 C.温暖 D.潮湿
答案:C
4.蚂蚁爱吃的食物是( )
A.软的食物 B.甜的食物 C.咸的食物 D.小昆虫。
答案:B
5.在《找到回家的路》中,( )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而( )凭借记忆来找到回家的路。
A.蚂蚁 B.蜜蜂 C.萤火虫 D.蝴蝶
答案:B A
㈡判断题(请在括号内正确的打“√”中错误的打“×”。)
1.“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搜索,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这是长腹蜂采泥垒建巢穴时的情景。(_____)
2.《昆虫记》是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科普巨著,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如:蝉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________)
3.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像这样以夸张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的片段在《昆虫记》里常常出现。(________)
4.法布尔善于观察昆虫,他写灰蝗虫,不仅把它壮观的蜕皮过程生动细致地展现出来,还写到它的另一个习性:两个星期吃掉了七个“丈夫”。(_______)
5.有一种外貌漂亮而内心奸恶的虫子,它的腹部缠着“青铜”和“黄金”织成的袍子,尾部系着一条蓝色的丝带,它的名字叫金蜂。 (_______)
答案1.✔ 2.✘(切叶蜂)3.✘(应该是拟人)4.✘(螳螂)5.✔
㈢配伍题
1.请把下列昆虫和它的生活习性连接起来
答案:A---② B---④ C---① D---③
2.请把下列昆虫和它的外号连接起来
答案:A——② B——③ C——① D——④
㈣简答题
1.《昆虫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离不开作者法布尔的功劳,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热爱大自然,热爱细小生命的生活态度,有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法布尔对这些小生命有着怎样的情怀?
他对昆虫对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对尊重,对自然万物对赞美。
这种敬畏生命对情怀,给作品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3.《昆虫记》中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3个出来。
举例: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蟋蟀:优雅的音乐家,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螳螂擅长心理战术,是个美丽的杀手;塔兰图拉毒蛛可以连续9天不进食。
㈤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1.本文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的_______(人名),此书被誉为“_________ ”。
2.请结合本文段说说为什么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
3.本书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请结合本文段对以上特点加以分析。
答案:1.昆虫记 法国 法布尔 昆虫的史诗
2.⑴如“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2)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显得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这些显著地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
3.“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将蚂蚁夺食的行为比作了人类世界的罪犯;,不仅是罪犯,还是“凶悍的强盗”;而将蝉比作歌唱家,“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将蝉的安逸舒适也描写的淋漓尽致。
六、布置作业
1.完成专题三第2题
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学习法布尔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
2.《昆虫记》的习性是否让你感到惊讶、佩服或疑惑呢? 请仔细阅读《昆虫记》,围绕昆虫的习性写一篇读后感。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第2课时教案,共6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案设计,共1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精品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精品第1课时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