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概括分析 课件27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概括分析 课件27张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概括分析 课件27张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概括分析 课件27张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概括分析 课件27张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概括分析 课件27张第5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概括分析 课件27张第6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概括分析 课件27张第7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概括分析 课件27张第8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概括分析 课件27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之文言文概括分析 课件27张,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文概括分析,解答步骤,细读选项表述,比对方法,找对应,技巧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高考文言文中“概括分析题”的基本方法技巧。 2.强化文本与选项之间的比较意识,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培养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高考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解题方法。
    【考查题型】 选择题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考点解读】 概括分析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往往采用客观选择题(四选一)的形式进行考察。 全国卷的题干术语往往是“概括与分析”,且常常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角度进行设误,来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综合理解。这是近年来全国卷持续考察的成熟题型。
    【命题特点】单项选择——选错误1.四个选项基本按行文顺序设置,按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2.每个选项均是先用一个或两个四字格式短语对人物进行概括,然后举事例印证分析。3.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项错误也非全错,而是错一点,往往是“概括”无错,“分析”有瑕。——重分析、轻概括。
    快速圈定解答区域和具体出处
    比照选项与原文相应语句的异同
    比对时空1.命题误设(1)时序颠倒 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2)空间错位 把不同空间地点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位置关系。2.比对方法比对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看有无时序颠倒、地点暗换。
    1.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结果是否有误。
    ·【原文】( 2019全国卷Ⅰ)·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选项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分析]时序颠倒文帝询问鬼神之事,文帝觉得自己比不上贾谊,后来才任命贾谊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的太傅。因此选项的前后顺序不当。
    2.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结果是否有误。
    ·【原文】( 2018全国卷Ⅰ)·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选项B]·鲁芝倾心革新,政治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分析]空间错位。饱受侵扰的是“天水郡”而不是“蜀地”。
    比对人物1.命题误设(1)误解形象 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2)张冠李戴 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2.比对方法比对人物的言行举止,看有无误解形象、张冠李戴。
    3.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结果是否有误。
    ·【原文】( 2017全国卷Ⅱ )·时平原多盗贼, 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选项B]·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分析]张冠李戴。将余党迁往异地的是皇帝,而不是赵熹。
    4.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结果是否有误。
    ·【原文】( 2019全国卷Ⅱ )·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选项B]·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任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分析]误解形象。“无论任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说法错误,文中太子犯法,并未对其本人施以刑罚,故也不能判断出商鞅“铁面无私,不徇私情”。
    比对关键词语1.命题误设(1)曲解文意 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2)归纳不全 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2.比对方法比对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看有无曲解文意;比对选项信息,看是否归纳不全。
    ·【原文】( 2019江苏卷 )·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选项C]·汤显祖与邹迪光相约三月份到江南一带游玩,但没准备好粮食,因而作罢。
    ·[分析]曲解文意。选项中“相约三月份到江南一带游玩”说法错误,文中“不能办三月粮”意思是不能准备三个月的粮食。
    5.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结果是否有误。
    ·【原文】( 2021全国乙卷 )·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选项D]·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
    ·[分析]归纳不全。选项中“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说法错误,文中唐太宗认为是炀帝无道和臣不尽忠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1.命题误设(1)无中生有 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观点等内容,致使选项的概括分析于文无据。(2)以偏概全 将原文对某一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表范围或程度及其他类的词语,故意扩大或缩小判断对象的范围。2.比对方法比对原文与选项的内容,看有无无中生有、以偏概全。
    6.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结果是否有误。
    ·【原文】( 2020全国卷Ⅲ )·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无不染。若以之不复入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廷从之。·[选项C]·彪之讲究实效,维护朝廷秩序。永和末年流行传染病,他见各类官员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指出这样做的危害,朝廷因此恢复。
    ·[分析]无中生有。选项中“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说法错误,文中“旧制”说明是朝廷原有规定。
    8.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结果是否有误。
    ·【原文】( 《马芳传》 )·芳有胆智,谙敌情,所至先士卒。一岁数出师捣巢,或躬督战,或遣裨将。家蓄健儿,得其死力。·[选项C]·马芳身先士卒,宽以待人。每次出战马芳都亲身前往,而面对不知感恩的旧部田世威,他也不计较,知道这些事的人很多。
    ·[分析]以偏概全。选项中“每次出战马芳都亲身前往”说法错误,文中为“或躬督战,或遣裨将”。
    比对关系1.命题误设(1)改变因果 命题人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强加因果关系,或将因果关系改变成了其他关系。(2)事件杂糅 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杂糅混编,或把多个人做的事说成一个人做的,故意制造事实的混乱状态。2.比对方法比对人物与事件的关系,看有无改变因果、事件杂糅。
    7.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结果是否有误。
    ·【原文】(2020海南卷)·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选项C]·海瑞严厉执法,受到小人诋毁。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时,因要求严明,部下怨恨,部属房寰惧遭揭发,又受怂恿,上疏诋毁,致使海瑞被迫退休。
    ·[分析]强加因果。选项中“致使海瑞被迫退休”说法错误,文中为“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
    10.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结果是否有误。
    ·【原文】(2020山东卷)·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选项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家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贸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分析]事件杂糅。选项中“母亲、兄长以及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 说法错误,文中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
    【真题演练】( 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摇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装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任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B. 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D. 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
    ·[分析]无中生有。B 项中“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有误,原文只说“安用重法邪”,并没有说严刑达不到目的。

    相关课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客观题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客观题 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命题特点,细读选项表述,角度一比对人物,角度四比对关系,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 课件,共42页。

    2023届高三语文备考文言文复习之概括分析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语文备考文言文复习之概括分析 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牛刀小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