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五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新人教版必修1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3882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五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新人教版必修1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33882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同步训练题
展开课时跟踪检测(十五)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理解·巩固·落实]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 ATP 提供能量。( )
(2)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不同矿质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
(3)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才能进入细胞内。( )
(4)需要消耗ATP的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
(5)胞吞、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答案:(1)√ (2)× (3)× (4)× (5)×
2.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
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
D.丽藻细胞吸收SO的过程
解析:选D CO2属于小分子物质,苯分子属于脂溶性物质,二者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植物的细胞壁具有全透性,蔗糖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壁;丽藻细胞吸收SO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故选D。
3.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
B.都需要供给ATP
C.都需要载体协助
D.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
解析:选C 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主动运输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往高浓度一侧,且需要载体协助和消耗能量;协助扩散将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往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故选C。
4.下列过程可用如图来表示的是( )
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K+
B.O2进入线粒体
C.胰岛B细胞向外分泌大分子物质胰岛素
D.K+进入人体神经细胞
解析:选C 由题图可知,图中所示为胞吐过程。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K+的吸收过程是主动运输,体现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O2进入线粒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胰岛B细胞向外分泌大分子物质胰岛素是胞吐,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K+进入人体神经细胞过程是主动运输。故选C。
5.(2021·德州高一检测)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葡萄糖、Na+从肠腔→上皮细胞,均为主动运输
B.Na+从肠腔→上皮细胞→组织液,均为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上皮细胞→组织液,均为协助扩散
D.Na+从肠腔→上皮细胞、葡萄糖从上皮细胞→组织液,均为协助扩散
解析:选D 葡萄糖从肠腔→上皮细胞,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属于主动运输,Na+从肠腔→上皮细胞是从高浓度一侧进入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Na+从上皮细胞→组织液,是从低浓度一边运输到高浓度一边,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B、C错误;Na+从肠腔→上皮细胞、葡萄糖从上皮细胞→组织液,都是从高浓度一边进入低浓度一边,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均属于协助扩散,D正确。
6.如图表示物质P和Q跨膜转运出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P可能是氧气
B.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
C.物质P和Q转运出细胞都需要载体
D.物质P和Q转运出细胞未必都消耗能量
解析:选D 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其运输方向为从胞外向胞内顺浓度梯度运输,因此物质P不可能是氧气,A错误。水分子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可用物质Q表示,但物质Q不一定是水,B错误。物质P转运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物质Q转运出细胞的过程是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而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C错误。物质P的运输方向是由低浓度侧到高浓度侧,表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物质Q的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侧到低浓度侧,可表示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
7.下图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离子跨膜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
B.离子跨膜有随机性并消耗能量
C.磷脂的运动使离子跨膜的通道自动开闭
D.图示的离子跨膜方式为自由扩散
解析:选A 根据题图中离子移动的过程可知,离子跨膜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磷脂的运动不能使离子跨膜的通道自动开闭;图示的离子跨膜方式既需要载体蛋白又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故选A。
8.将水稻幼苗培养在含MgSO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Mg2+和SO的含量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g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
B.MgSO4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C.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
D.降低温度会影响水稻根系对Mg2+的吸收
解析:选A Mg2+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根细胞,A错误;MgSO4必须溶解在水中形成离子后,才能被根吸收,B正确;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C正确;降低温度会降低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水稻根系对Mg2+的吸收,D正确。
[迁移·应用·发展]
9.(2021·菏泽一中月考)分析下列甲、乙两类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共分①②③④四小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和乙分别指的是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B.图中物质a、b、c均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
C.图中跨膜运输类型③可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D.图中④所利用的转运蛋白,既可能是载体蛋白,又可能是通道蛋白
解析:选D 从题图中信息可知类型①应为自由扩散,而甲又包括类型①②③,则②③均为协助扩散,其中②有通道蛋白协助,③有载体蛋白协助,可见甲为被动运输,乙为主动运输,A正确;a、b、c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均顺浓度梯度,B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介导),C正确;图中类型④属于主动运输,转运蛋白是载体蛋白,不是通道蛋白,D错误。
10.(多选)动物细胞内低Na+高K+的离子浓度对于神经冲动的产生、细胞渗透平衡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浓度差与细胞膜上的Na+、K+泵有关,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和K+的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
B.Na+K+泵每次运输的Na+数量多于K+
C.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乌苯苷会影响K+的运输
D.Na+K+泵属于通道蛋白
解析:选BC 题图示为Na+K+泵结构图解,Na+K+泵为跨膜蛋白质,具有ATP结合位点,将2个K+泵入膜内,3个Na+泵出膜外,需要消耗ATP。据题图分析,Na+和K+的运输需要通过膜蛋白,需要消耗能量,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Na+K+泵将2个K+泵入膜内,3个Na+泵出膜外,即每次运输的Na+数量多于K+,B正确;K+和乌苯苷的结合位点相同,则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乌苯苷会影响K+的运输,C正确;Na+K+泵属于载体蛋白,D错误。
11.图1是人甲状腺细胞摄取原料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基本过程,图2表示两种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这表明图1中a过程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2)图2中,甲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乙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苯进出细胞的方式一般是图2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对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对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没有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甘油、胆固醇等都能很容易通过细胞膜,主要与细胞膜中含有________有关。
(4)木糖为五碳糖,但是细胞膜能转运葡萄糖,却不能转运木糖,这表明细胞膜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说明细胞膜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题图1中I-逆浓度梯度进入甲状腺细胞,说明I-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2)题图2甲中运输速率与浓度梯度呈正相关,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乙因存在最大运输速率,说明需要转运蛋白,表示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苯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甲);使用某种毒素后,细胞对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对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没有影响,说明毒素没有影响能量的供应,最可能的是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3)甘油、胆固醇是小分子脂质,它们容易通过细胞膜与细胞膜含有磷脂成分有关。(4)木糖和葡萄糖都是小分子物质,但细胞不能转运木糖,这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有关。(5)突触前膜通过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说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1)主动运输 需要 (2)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甲 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 (3)脂质(或磷脂) (4)选择透过性
(5)一定的流动性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