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第九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
依据(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本节课属于美术课程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该领域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情感。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以及简单的绘画构图和透视知识。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教材分析】
《诗情画意》选自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第九课。本节课对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以及形象塑造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中国古代文人诗人的诗画作品和学生作品组成。本课有跨学科的特点是诗与画的融合。 中国古人有“诗画同源”说,有“诗画同体”说。更有“为画者不懂诗不为画家而为画工”说。都是强调诗画间的互通与互借的密切关系。说明了文学素养是艺术家的灵魂。诗人是用文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画家则是通过色彩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当诗画完美结合才能真正体现“诗情画意”之艺术思想。
【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 把握诗景与诗情的统一,他们就一定能够以“画”的形式丰富诗句的内容,创造诗的表象“身临其境”,进而激起与诗人情感的共鸣,达到诗画共同提高的目的。 学习要求:选择喜欢的古诗为其配画。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绘画方法和技巧。个别学生造型能力稍差,有的是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稍差。对这一部分学生加以引导和指导。本节课对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以及形象塑造能力有锻炼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给古诗配画,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谈话,欣赏体会,探讨交流,设计猜古诗--背古诗—画古诗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给古诗配画的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欣赏和创作古诗配画,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情感,从中得到美的启蒙、美的陶冶、美的感受。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
在理解古诗的前提下,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运用已有绘画知识将诗意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诗画结合,表现出古诗的意境使古诗更有生命力。
【教学难点】
领会古诗,把握关键字句,将诗境巧妙地化为画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且能够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因为学生理解力程度的不同,造型能力和想象力的不同,同一首诗表现出的意境也不相同。)
【教学方法】
讲述法、观察法、启发法、讨论法、示范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古诗,范画,课件等。
学生准备:图画纸,铅笔,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课前古诗朗诵,创设情景。(看图猜诗)
同学们,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肚里有多少首诗呢?你们一定会背很多首古诗吧?我们来欣赏几幅根据古诗画的插图,我们看一看,猜一猜画的是哪首古诗?(放课件<<望庐山瀑布>>、<<游子吟>>、<<悯农>>)同学们真聪明,猜得又快又准。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根据画面的意思猜的)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古诗配画。(板书课题)
(设计猜古诗的情节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新课的积极性。)
二、设疑解疑,释题引入新课,探究学习。
1.欣赏古诗,了解分类。
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民族文化的一枝独秀,它的语言精炼优美,可以说每首诗都是一副美丽的画,给古诗配画古已有之,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吟诗作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给人以高雅的享受,我们再来欣赏一段诗配画片段。(放课件)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优秀的古诗,有写景的,抒情的,状物的,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同学们在一起交流讨论一下,你最喜欢的古诗有哪些?
(引导学生发现古诗的分类。有写景的、抒情的、状物的。进一步理解自己喜欢的古诗的类别,为下一步理解古诗的意境,绘画表达古诗的意境打好基础。)
2. 诵古诗,入诗境,悟诗情。
指名朗诵,适当指导语气感情,引导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当你朗诵这首优美的古诗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指名让学生发言,交流。(这个环节的用意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同一首诗,不同的同学想象出的画面不尽相同,但是表达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3.集体创作,探究画法。
出示李白的《望天门山》这首诗,组织学生活动:小组接力作画。每组派两个代表,根据诗意在黑板上集体接力创作,总结给古诗配画的方法。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根据诗意构思画面,人人参与,活跃思维)
4.师生总结画法。
作画布骤:
(1)理解:古诗的诗意、诗境。(准确)
(2)构思:思考想象怎样用绘画的形体、空间、线条、色彩、构图的语言表现古诗的诗境。(抓住重点句子)
(3)构图:将想象的画面安排到纸上,画出草图。
(4)制作:描绘、着色、完成。(提示技法和着色)
5.欣赏优秀作品,开阔思路。
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就可以给古诗配画了,老师给大家收集了一些诗配画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课件,选取一组有代表性的古诗配画图片,有国画,线描,水彩等,形式多样,开拓学生的思维,为下边的创作做好铺垫。)
四、创作实践。
掌握了给古诗配画的方法,你想不想给自己喜欢的古诗配上美丽的图画呢?好,我们就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给它配画,看谁画的又快又好!
(播放古筝音乐,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创作。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生创作。)
1.选择意境简单优美的古诗。
2.抓住重点词句,再现古诗意境。
五、展示评价。
多维评价、个性表达。完成绘画后,鼓励学生把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老师引导学生展开评论。并让大家猜一猜,每幅作品表现的是哪一首诗,再请看的同学谈谈对画的感觉,再让作者说说自己画得精彩或得意之处。没有上台展示的同学,我鼓励他们下课可以互相评价,互相猜猜别人的作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诗歌,让他们学会要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渴望被赏识,我努力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只要有一点进步我都给予鼓舞和评价:“你的画别有特色”、“你的画太有震撼力了”等,我相信这些激励性的评语能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生评,自评,师总结.不足之处提示改进。)
六、课堂总结,课后拓展。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更深的了解了我国古代诗词的魅力,掌握了给古诗配画的基本方法。以后,我们不但能给古诗配画,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为其他文学作品配插图,可以美化我们的笔记本,美化作文,图文并茂,更加具有个性。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让孩子们在《咏柳》的优美歌声中结束本次的诗情画意之旅。今天你们表现的都很棒!作业也很漂亮!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学习,品读古诗,感受古诗文化的神韵和魅力,把祖国的古诗文化发扬光大。
课后作业,我安排了两部分:一是给学过的课文配画。二是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配画。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任选一题。
【板书设计】
诗情画意---给诗配画
作画布骤:
理解→构思→构图→制作
【教学反思】
《诗情画意》一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自己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诗具有极强的写意特点。这就为学生在绘画创作中,充分想象、联想留下很大的空间。在教学中,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艺术之间的关联。授课中,首先我引导启发学生细品诗意,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联想创设意境,以展现作者眼中的景、心中的景。通过分析、比较,他们发现了古诗不同的分类:写人、状物、写景,同时学生还发现有些古诗每句都表示不同的内容和场景。通过学生分类我进一步总结在表现时该如何构图:如写人的古诗,可以让诗中的人物作为画面的主题,着重描绘;状物类的也是如此;画写景的古诗,可以先确定近景用深色表现,中景画大且具体刻画,远景可以画稍微简洁些;画叙事的古诗,可以是单幅的,选择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场面,也可以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在作画过程中,为学生创作提供技能支持,通过示范启发(如古人的服饰作品的布局等)解决学生在绘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 诗情画意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型 造型 表现,课时 2课时,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思路,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0课 彩墨脸谱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