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河南省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青春期的我们,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 )
A.提高科学修养 B.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 C.提高品德修养 D.提高心理素质
2.莫泊桑说过:“应该时时刻刻躲避那些走熟的路,去寻找一条新的路。”“寻找一条新的路”需要我们( )
①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②发展独立思维
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④处处追求独特、标新立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一般情况下,男女两性在语言表达、空间感知、数学推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各有优势,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要发现对方的优势,忽视自己的短处 ②要发现对方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
③要发扬自己的长处,忽视自己的不足 ④要发扬自己的长处,嘲讽对方的短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下列诗句能体现坚强意志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5.“言有物而行有格”,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但青春有格,不能肆意放纵。“青春有格”中的“格”是指( )
A.诗歌的格律和声调 B.说话办事的风格 C.我们熟悉的田字格 D.基本规则和界限
6.“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凭着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取得长征的胜利。这主要说明( )
A.消极情绪能够抑制人的活动能力
B.积极情绪是激励人们战胜艰难困苦的推动力
C.情绪往往随着个人际遇的变化而变化
D.不同情绪会对人智力发展产生不同影响
7.一天夏夏鼓起勇气向数学老师请教,发现原来不苟言笑的老师其实非常和善可亲,由此心生感激,渐渐爱上了数学课,成绩也越来越好。这说明情感( )
①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②驱使我们做出相应的行动
③反映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 ④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通常指情感,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渴望得到爱与关怀……这说明了( )
A.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B.情感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C.只有对亲人才会表现出强烈的情感 D.情感有助于我们积极探索未知
9.一滴水珠总想跃出大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同伴和鱼儿劝阻它,它都不听。一天,当海上起风时,它猛地跃出了海洋,可它一探头,瞬间就消失了。这则寓言说明( )
A.集体需要成员团结协作 B.个人离不开集体
C.集体必须有共同的目标 D.集体离不开个人
10.在集体这个平台上,我们要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己。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喜欢上课时接老师的话,吸引同学的注意力 ②积极参加班级的文艺表演
③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主动竞选班干部 ④为了出风头,在打篮球时炫技使班级失分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1.观察漫画中同学的表现,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 )
A.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值日以后再做 B.以集体利益为重,愿意牺牲一些个人利益
C.只顾集体利益,不顾个人利益 D.让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
12.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为人类揭晓了“世界高度”新答案,但在他们冲顶之前,先有另外6名“开路先锋”冒着较大风险将路绳铺设至珠峰峰顶,为最终完成峰顶测量工作提供了必要条件。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确分工促进成功 B.个人主义增长才干
C.团结协作产生合力 D.共同目标指明方向
13.在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七年级2班的萌萌擅长短跑,报名参加后,取得了100米冠军的好成绩,小华擅长跳高,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班长组织能力好,就带领同学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大家齐心协力,最后取得了班级总积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该班的这几位同学( )
①都能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②只在意展现自我,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
③都在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④能积极分担集体的事务,是有主人翁精神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A.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B.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C.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5.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殊行为规范。所谓国家强制力指的是( )
①干部、警察 ②军队、警察 ③检察院、政府 ④法庭、监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6.一个初中生偷骑家里报废摩托车上学,途中被交警查获。在了解情况后,交警依法对其不予行政处罚,扣留车辆后责令其父母将男孩带回家严加管教。经过交警和父母的教育,男孩认识到了错误,承诺不会再犯。对此,下列看法符合法律规定和法治精神的是( )
A.应加重对男孩的处罚,才能起到警醒作用
B.未成年人违法无关紧要,理应不予行政处罚
C.违法必究,不应免除男孩的行政处罚
D.不予行政处罚体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17.当我们到了一定年龄时,就要接受义务教育;当我们行走在马路上,就要遵守交通规则;当我们购买商品时,就要公平交易;当我们借用别人的财物时,就要及时归还。这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法律的约束。这表明( )
A.社会关系和秩序只有法律才能调整 B.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C.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一切行为 D.有了法律的约束,人们就没有了自由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
18.(8分)进人青春期以来,小丽格外注重自己的穿着,喜欢穿“另类”的服装。妈妈说:“你是一个中学生,这样穿不太好。”小丽认为很多同学都这样穿,所以她也要追随潮流,这是思维独立的表现。
运用所学知识,对小丽的想法进行辨别与分析。
19.请你观察如下图表并回答问题。
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社会调查小组以此为专题对中学生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如图是他们部分调查结果的展示:
(1)请你分析图表,归纳其中蕴含的信息,至少写出三条。(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阐述一下依法办事的要求。(5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语文课上小哲积极回答问题,得到老师的表扬,小哲很开心。数学测验的试卷发下来了,小哲只考了60多分,而他的同桌却考了80多分,小哲有点不高兴;放学的路上,小哲被同学不小心撞了一下,他气得破口大骂。回家后,爸爸看了数学试卷,狠狠的批评了他,小哲吓的腿都软了,小哲觉得今天自己简直倒霉透了。
(1)结合材料分析小哲都经历了哪些情绪感受?(4分)
(2)请你为小哲提供几种调节情绪的方法?(至少两种)(4分)
21.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法律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校园欺凌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整治;对此,同学们纷纷表示:“专项治理校园欺凌是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为此,七(1)班学生在班级里开展了一场交流会,你作为本次交流会的主持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请你给本次交流会拟订一个主题。((2分)
(2)请你在开场时向同学们简要介绍未成年人受哪些方面的保护。(4分)
(3)请你告诉同学们未成年人为什么“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6分)
河南省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参考答案
1-5 BAADD 6-10 BDABA 11-15 BBCDC 16-17 DB
12.B【解析】此题考查团结合作,考查识记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分析题干关键词“开路先锋、必要条件”等可知,材料启示我们团结协作产生合力,共同目标、明确分工能指明前进方向,促进成功,ACD正确:在集体中我们要学会合作,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要克服个人主义,B错误。故选B。
18.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对求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思维独立的同时也要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8分)
19.(1)①中学生接受法治教育渠道广泛,学校、家庭、媒体作用较大;②大多数中学生具有一定维权意识,但面对不法侵害不能作出正确选择;③中学生掌握一定法律知识,但运用能力不高;④中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弱,不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⑤学校是中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⑥社会各界要加大对中学生法治教育的力度,提高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等。(3分)
(2)①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祟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③树立法律信仰,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5分)
20.(1)①当小哲被老师表扬,他的情绪表现为喜;②同桌数学考试成绩比他高时,小哲的情绪表现为哀;③小哲被同学撞了一下情绪表现为怒;④小哲被爸爸批评,情绪表现为惧。(每点1分,共4分)
(2)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宜泄、放松训练等。(4分)
21.(1)略(2分)
(2)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4分)
(3)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②未成年人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③家庭、学校、社会上有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每点2分,共6分)
河南省林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林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辨析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舞钢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舞钢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分析说明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新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闭卷考试, 一位世界著名的指挥家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