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 26 诗词五首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 26 诗词五首0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 26 诗词五首0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 26 诗词五首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第六单元26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六单元26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教案,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课后预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诵读课文,了解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形式和韵律上的不同特点。
    2.了解五首诗词的创作背景,结合作者的生平,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
    3.熟读成诵,并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4.学习品析诗词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五首诗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五首诗词。
    2.教学难点:结合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五首诗词的作者及其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诵读课文,了解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形式和韵律上的不同特点。
    2.了解全三首诗的创作背景,结合诗人生平,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熟读成诵,并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1)
    古人曾言:“诗言志,歌永言。”优秀的诗歌作品都是真心话语,字字关情。本课所选的五首诗词都是传统名篇,表现了古代文人对时代和生活的认识,抒发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至今读来,仍能给人很多启发。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
    26 诗词五首 (出示课件2)
    二、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读一读生字词。(出示课件4)
    三、学习诗词
    饮酒(其五)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学生查阅本诗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首诗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6)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等都很有名。有《陶渊明集》。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这首诗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7)
    本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年)间,是陶渊明的代表作。《饮酒》组诗共二十首,此为第五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
    (二)新诗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教师播放朗读音频,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注意节奏和停顿。
    预设:(出示课件8)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三)细读古诗,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诗齐读一遍,然后疏通诗意,注意红色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诗句的意思。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出示课件9、10)
    教师: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首诗,然后思考分析回答问题。
    1.前四句构成这首诗的第一层次,大意是什么?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态?诗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这种心态?
    教师提问:前四句构成这首诗的第一层次,大意是什么?(出示课件11)
    (学生朗读诗句,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居住在闹市而不觉得喧闹,是因为内心闲适高远。
    教师追问: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态?(出示课件11)
    (学生朗读诗句,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心态:豁达,闲适。
    教师再问:诗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这种心态?(出示课件11)
    (学生朗读诗句,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2.如何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出示课件12)
    (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这两句将诗人醉心于南山,怡然自得的悠然之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情景浑然天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3.你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哪个(些)字用得好?说说理由。(出示课件13)
    (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 “见”字用得好。“见”字把诗人“悠然自得”的视线无意中与南山相接的情状,不动声色而又极其传神地表现了出来。
    4.“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真意”指什么?谈谈你的理解。(出示课件14)
    (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指人的自然本性。
    学生2: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诗人心里,内心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
    5.怎样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出示课件15)
    (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此情此景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暗指辞官归隐乃是诗人的人生真谛。
    教师补充:这两句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6.本诗是陶渊明的言志之作,通过它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出示课件16)
    (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超然物外 。
    学生2:悠然自得。
    学生3:心志高远 。
    学生4:闲适豁达。
    本诗小结
    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这首诗的主题。(出示课件17)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18)
    春望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学生查阅本诗的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
    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首诗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20)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州区),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后世又称他杜工部。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这首诗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21)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安禄山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今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叛军所俘,被押至长安。但因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它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二)新诗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教师播放朗读音频,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注意节奏和停顿。
    预设:(出示课件22)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细读古诗,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这首诗齐读一遍,然后疏通诗意,注意红色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诗句的意思。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出示课件23、24)
    教师: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首诗,然后思考分析回答问题。
    1.本诗题目为《春望》,诗人望见了什么?(出示课件25)
    (学生朗读诗句,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教师追问:“国破”与“城春”对照来写,有什么作用?说说你们的理解。(出示课件25)
    (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归纳。)
    学生:诗歌一开头即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但是草木丛生。“国破”与“城春”色调相反,诗人在此对举,从而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照。“国破”下缀以“山河在”,“城春”下缀以“草木深”,更使诗意翻新,出人意料。这种别具匠心的艺术安排,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联一般有两种解释:①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②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出示课件26)
    教师提问:你赞成哪一种解释? 理由是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归纳。)
    学生1:我赞成第一种。借花鸟之景抒感伤之情。花鸟本应使人快乐,诗人因感时伤别,见到花鸟反自落泪伤心。
    学生2:我赞成第二种。也可解释为移情于物,花鸟也是有情物,它们也因悲伤哀怨而溅泪惊心,以此衬托诗人心情。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为什么说家书“抵万金”?(出示课件27)
    (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归纳。)
    学生:据史载,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初期,叛军所至之地,百姓皆惨遭杀戮。诗人家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
    教师补充: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4.自选角度赏析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出示课件28)
    (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归纳。)
    学生:诗人因“感时”“恨别”而频频搔首,导致自己的满头白发纷纷脱落,几乎连簪子也要插不住了。其实,此时的诗人才四十五岁,但因过度的焦虑忧愁,竟然未老先衰到如此地步。从中我们更能看出诗人的忧国思家之情是何等强烈。
    (四)本诗小结
    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诗的主题。(出示课件29)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春望》描写了安史之乱时诗人被困长安的所见、所感,集中表达了他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附录:板书设计 (出示课件30)
    雁门太守行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首诗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32)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但也有刻意雕琢之病。有《昌谷集》。
    (二)新诗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教师播放朗读音频,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注意节奏和停顿。
    预设:(出示课件33)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三)细读古诗,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这首诗齐读一遍,然后疏通诗意,注意红色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诗句的意思。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出示课件34、35)
    教师: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首诗,然后思考分析回答问题。
    1.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出示课件36)
    (学生朗读诗句,分析归纳回答。)
    诗句出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学生:首联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2.颔联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出示课件36)
    (学生朗读诗句,分析归纳回答。)
    诗句出示: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学生:作者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用呜咽的角声、紫色的血迹,渲染悲壮惨烈的气氛,写出了激战中边塞风光的悲壮之美。
    3.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想要表现什么?(出示课件37)
    (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高度戒备,不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凸显出来。
    4.颈联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作用?(出示课件38)
    诗句出示: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学生1: “临易水”引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的典故。荆轲在易水边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学生2:引用典故表现将士们意气风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豪情。
    5.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是什么?(出示课件39)
    (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借此自荐,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决心。
    6.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出示课件39)
    (学生朗读诗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揽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黄金台”引用燕昭王黄金台求天下奇才的典故。表现将士们报效朝廷视死如归的精神。
    (四)本诗小结
    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诗的主题。(出示课件40)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雁门太守行》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表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守城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41)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反复诵读《赤壁》这首诗、《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首词,体会近体诗的韵律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2.结合诗词人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中寄寓的情感。
    3.鉴赏诗词人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领悟诗词艺术技巧。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诗词
    赤壁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首诗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43)
    杜牧(803—853),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亦能文,《阿房宫赋》颇有名。有《樊川文集》。
    (二)新诗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教师播放朗读音频,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注意节奏和停顿。
    预设:(出示课件44)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细读古诗,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这首诗齐读一遍,然后疏通诗意,注意红色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诗句的意思。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预设:(出示课件45)
    教师: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首诗,然后思考分析回答问题。
    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出示课件46)
    诗句出示: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学生朗读诗句,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引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教师追问:前两句中使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出示课件46)
    学生:这两句使用“将”“磨”“洗”“认”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当时兴奋的神态和对历史事件的高度关切,使下面的怀古幽情水到渠成。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历史眼光?(出示课件47)
    (学生朗读诗句,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杜牧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反映了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教师追问: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47)
    (学生朗读诗句,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
    教师补充:这两句诗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豪气与自信。
    3.本诗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是怎样表现的?(出示课件48)
    (学生朗读诗句,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
    (四)本诗小结
    这首诗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诗的主题。(出示课件49)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这首咏史抒怀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诗人的自负感慨,吐露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也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偶然的侥幸。
    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50)

    渔家傲
    (一)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首词的作者,了解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52)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
    (二)新词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教师播放朗读音频,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词,并注意节奏和停顿。
    预设:(出示课件53)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三)细读新词,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把这首词齐读一遍,然后疏通词意。注意红色画线词语的意思,我们要重点掌握识记,蓝色字体的是对应词句的意思。
    (反复朗读诗词,用自己的话说说词句的意思。)
    预设:(出示课件54、55)
    教师: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首词,然后思考分析回答问题。
    1.词的开头,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出示课件56)
    词句出示: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学生朗读诗句,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用“接”“连”两个字巧妙地将“天”“云涛”“晓雾”组合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写出了动态和气势。
    2.词人梦见了什么?梦里听到了什么?(出示课件57)
    (学生朗读词句,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词人仿佛梦见天帝殷切地问她打算到哪儿去。看似平常一问,却同现实中置人民于水火、畏敌如虎狼、只顾自己一路奔逃的高宗皇帝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3.面对天帝的提问,词人是如何回答的?(出示课件58)
    (学生朗读词句,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下阕开头写词人回答天帝的问话,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过渡语。“路长”“日暮”是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嗟”字感叹自己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倾诉了生不逢时的苦闷。
    4.赏析词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出示课件59)
    (学生朗读词句,分析归纳回答。)
    学生:词人化用庄子关于“鹏”的典故,足见其想要脱离尘世的决心。她想要借助风力,去往理想的神仙境地。
    5.“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的“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60)
    (学生朗读词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1:“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
    学生2:“谩”字流露出词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6.本词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在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出示课件61)
    (学生朗读词句,师生讨论分析。)
    学生1: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学生2:下阕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词作中对开阔壮美的境界的描述富有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
    (四)本词小结
    这首词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下面请你们概括本词的主题。(出示课件62)
    教师:要求一至两名学生归纳,最后教师指正。
    预设: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梦游的方式,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附录:板书设计(出示课件63)
    二、课堂检测,当堂反馈(出示课件64-67)
    要求学生当堂做完下列题目,师生再共同订正,看看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及时要求学生巩固。
    三、知识迁移,拓展探究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出示课件68-70)
    四、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71)
    任选一首诗,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教学反思】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遵循这一认知规律,教学设计中,首先确定以诵读贯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指导朗读,学生逐步明确不同体裁的诗歌的阅读方法,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进行诵读,为他们今后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打好基础。其次,强调“知人论世”方法的运用。在鉴赏诗词时,引导学生要结合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来分析,知人论世,才会感同身受,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词。对于诗词的艺术手法的讲解,教学中没有详细展开,也没有引入太多的术语,只是引导学生领会艺术手法的妙处即可。此外,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和把握诗词大意,养成学生利用工具书的意识和自主阅读诗歌的能力,这是对课标精神的落实。
    【课后预习】
    1.预习本单元的《写作 表达要得体》,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2.了解感谢信、邀请书、倡议书以及演讲稿等实用文的特点,根据其特点选择得体的表达方式与内容。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春望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春望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对话,导入新课,探索新知,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天接云涛连晓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天接云涛连晓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整体感知,文本探究,深入研读,探究方法,方法活用,片段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赤 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赤 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解题并简介作者,朗读古诗《赤壁》,词义和诗句的翻译,分析古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 26 诗词五首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