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
展开
歌曲《红蜻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歌曲《红蜻蜓》是2013年教育部审定的新的人音版义务教科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课:《童年的音乐》这一课里的歌曲。童年,是一幅迷人的画,勾勒出我们多少动人有趣的故事。童年,是一首婉转动听的歌。唱出我们多少纯真美好的幻想。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童年都有一些难以忘怀的地方! 人物和故事。本课聆听作品选编了经典交响童话“彼得与狼”。选编的两首学唱歌曲",一首是赞美童年生活的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另一首是回忆童年时代的歌曲《红蜻蜓》。通过聆听和演唱,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歌曲《红蜻蜓》这是一首在日本广泛流传! 妇孺皆知的儿童歌曲,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采用3/4拍! 全曲只有8小节!为上! 下乐句构成
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达十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令人难以忘怀。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围绕着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这一人文主题,借以学习演唱,拓展知识,巩固技能的同时,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引导孩子们在演唱的同时,体会歌曲的真情实感。音乐作品优美、抒情。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在小学三年多年的音乐学习中已初步积累了一定的音乐作品听赏、学习和表现的能力。可以通过聆听、感受、学习体会,来热情的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与情趣。对四年级的同学来说,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需要要求孩子们已经能掌握音乐基本节奏的读谱能力,能跟唱、视唱歌曲旋律。
在本课内容中,歌曲《红蜻蜓》节奏舒缓、优美抒情。二声部的合唱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声音美感!能够引发孩子们学习歌唱的热情,通过学习,力求能够让孩子们在歌曲旋律的准确视唱上,竖笛的吹奏能力上,演唱中音准的控制能力上,挥拍演唱的能力上,歌曲演唱中富有情绪的表现上都能有新的突破与收获。
三、教学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 演奏! 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为体现课标的这一理念。并结合我校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就本节课而言,歌曲《红蜻蜓》如何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如何能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重难点的演唱,能把握二声部合唱的和谐与平衡,能感受到歌曲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并表现歌曲的真情实感,是本课的重点。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聆听、视唱、划拍、挥拍演唱、熟地吹奏,歌曲处理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体验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感受歌曲学习的愉快过程。通过聆听、有感情的演唱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本节课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红蜻蜓》。
2、尝试合作进行二声部合唱,感受二声部合唱的魅力。
3、认识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并能感受在演唱歌曲中通过力度的变化加强歌曲情感和意境的表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视唱、划拍、挥拍演唱、竖笛吹奏,歌曲处理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体验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感受歌曲学习的愉快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聆听、有感情的演唱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能让学生把握歌曲的准确演唱,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能把握二声部合唱的和谐与平衡,能感受到歌曲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并表现歌曲的真情实感,
教学难点: 能边演唱边按三拍子指挥图示划拍,并准确视唱、视奏歌曲旋律。
歌曲:《红蜻蜓》教学设计
课题:歌曲:《红蜻蜓》 | 备课人 | 课型 | 备课时间 | ||||||||
贾栋 | 新授 | 2017.5 | |||||||||
三维目标 | 知识与 技能 | 1、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红蜻蜓》。 2、尝试合作进行二声部合唱,感受二声部合唱的魅力。 3、认识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并能感受在演唱歌曲中通过力度的变化加强歌曲情感和意境的表现。 | |||||||||
过程与 方法 | 通过聆听、视唱、划拍、挥拍演唱、竖笛吹奏、歌曲处理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体验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感受歌曲学习的愉快过程。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聆听、有感情的演唱培养孩子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 ||||||||||
教学重点 | 1、能让学生把握歌曲的准确演唱, 2、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3、能把握二声部合唱的和谐与平衡,能感受到歌曲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并表现歌曲的真情实感, | ||||||||||
教学难点 | 1、能边演唱边按三拍子指挥图示划拍,并准确视唱、视奏歌曲旋律。 | ||||||||||
重难点 突 破 | 1、通过观察、模仿,练习感受三拍子指挥图示的划拍。 2、通过竖笛吹奏,轻声视唱等方式感受二声部平衡合唱的和谐音响。 | ||||||||||
教学用具 | 课件,钢琴,竖笛等 | ||||||||||
| |||||||||||
具 体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件应用 | |||||||
导
入
环
节 | 一、情景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1、课前三分种:学生组织展示活动
2、导语引入:进行热身活动,发声练习,音阶视唱。 (1)导语:让我们一起先来活动活动吧! (2)热身练习:站立、放松身体,活动肩部、活动颈部、伸展手臂、张嘴、搓脸。 (3)发声练习:启动声音,叹气放松、单音哼鸣,哼唱音阶。 (4)音阶视唱:用柯尔文手势辅助视唱C大调音阶,后转F大调音阶。
|
学生表演
聆听、感受
聆听、交流
模仿,练习、感受、体会
观察、感受、 体会、 认知柯尔文手势, 视唱、练唱C 大调和F 大调音阶。感受两个调性音阶的不同高度感受。 | 音乐课堂是一个以许多音乐活动为主线贯穿在一起的课堂。首先,要让学生轻松地进入到音乐的课堂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又因为这是一堂陌生环境,陌生班级的公开课,因而,设计以自己的介绍,为大家献歌一曲来开始本课的教学。吸引,引导孩子们有兴趣的学习歌唱,主动跟随老师练习唱歌前的热身,发声练习,音阶视唱练习。 |
图片展示,播放歌曲伴奏音乐。
图片展示, | |||||||
新
授
环
节
新
授
环
节
新
授
环
节
| 二、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童年,是一首婉转动听的歌。唱出我们多少纯真美好的幻想。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童年都有一些难以忘怀的地方! 人物和故事。让我们伴随对童年的回忆来欣赏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看歌曲中表现了怎样的童年美景。请欣赏歌曲:《红蜻蜓》。 (出示课题) 2、导语:你们觉得这首歌好听吗?想学吗?那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吧! 1、请看歌谱,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调性,拍号,作者,速度要求,二声部合唱等。 2、歌曲介绍:歌曲《红蜻蜓》这是一首在日本广泛流传! 妇孺皆知的儿童歌曲,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采用3/4拍! 全曲只有8小节!为上! 下乐句构成 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达十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令人难以忘怀。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3、跟琴视唱歌曲一声部和二声部旋律,先集体视唱,后分一二声部视唱
4、导语:同学们太棒了!你们唱的真不错,那你们能和老师一样,这样打着拍子唱吗?(重难点突破) (1)请同学们模仿,尝试打三拍子 指挥图示! (2)教师讲解挥拍要领,示范,练习
5、尝试合唱歌曲一二声部旋律,注意音准和声部平衡。 律。 6、尝试竖笛吹奏各声部旋律。 (1)分声部练习,(2)合奏练习。 (3)请同学吹奏表演。
三、歌曲演唱与处理,促进情感的升华。 1、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下面,让我们跟着琴声一起来轻声地填词,试着唱唱这首歌吧!一声部,二声部分别练习。 3、聆听音乐,练习合唱歌曲。 4、引导认识歌曲中的渐强和渐弱标记,并通过老师的引导,感受力度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目的和效果。 5、教师指挥同学们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红蜻蜓》。
四、课堂拓展: 1、导语:同学们,你们唱的真好听!让我们再拿起竖笛来随音乐伴奏,合奏这首优美的歌曲。好吗。 2、请同学们集体竖笛吹奏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 |
聆听、交流
观察、聆听、 交流, 谈出发现,如:3/4拍,作者姓名等。
聆听、观察、感受歌曲旋律图示
轻轻的拍节拍,随琴一起模唱歌曲的旋律
观察、模仿,尝试,按照三拍子指挥图示挥拍。 通过练习感受三拍子指挥图示的挥拍动作。
合唱、练唱感受二声部合唱 尝试竖笛吹奏各声部旋律。
朗读歌词。
轻声填
跟着老师,体会渐强和渐弱标记,并通过老师的引导,感受力度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目的和效果。有感情的,生动地演唱歌曲。
聆听、感受、与老师共同配合吹奏歌曲,感受合唱创造的美丽意境 |
通过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欣赏歌曲《红蜻蜓》。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歌谱,认识歌谱中的各类标记。
通过交流,让孩子们了解有歌曲背景及内容和特点。
通过拍节拍,模唱歌曲旋律感受歌曲节拍,引入三拍子指挥图示,通过观察、模仿,尝试,按照三拍子指挥图示挥拍。通过练习感受三拍子指挥图示的挥拍动作。
通过合唱和竖笛吹奏歌曲寻找合唱的平衡与音准,感受和声的美感。
通过尝试填词演唱,感受歌曲的演唱情境, 通过歌曲处理,引导体会力度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体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为了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热爱音乐,课堂拓展,器乐合奏。竖笛吹奏歌曲。 |
视频展示,播放歌曲。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音乐播放。
图片展示,转调,音乐播放。
| |||||||
小
结 | 同学们!你们唱的真好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你们能给爸爸妈妈唱这首歌吗?很高兴能和同学们共同度过这愉快的四十分钟,谢谢大家!再见! | ||||||||||
|
| ||||||||||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发声练习《小猫去钓鱼》,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授新课,学唱歌曲,完美结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音版采菱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音版采菱教案,共5页。
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采菱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采菱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