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出塞导学案
展开出塞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渴望平息战事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诗、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2.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学生前置性学习要求:
1.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查找作者资料。
3.思考:本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学习过程】
(一)诱思导学
(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诗。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简介诗人王昌龄。我们今天来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2)、解诗题:读诗题《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意思是出征到塞外。)
2.前置性学习检测
(1)指名读古诗,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
(2)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3)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指名读, 齐读,师范读。)
3.疑难点拨
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句子 ?
(二)感知研学
1.自主阅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整体感知:默读古诗,想想本诗主要描绘什么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三)读悟品学
1.小组合作学习,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意思是: 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边关,从遥远的家乡来守边关的战士们还不能回到家乡。)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意思是:只要有李广这样的大将守卫边关, 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和战马越过阴山南下入侵我们了。)
(3)交流汇报。(出示重点语句,引导品读)
过渡语:要理解诗局的意思并不难,但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一种何等的思想感情呢?
2.师生共同学习:探讨体会诗人的情感。
A:学习第1,2句诗:齐读诗句
思考: 这句诗提到了哪些景物 你脑海里会浮现出怎 样一幅画面?
师:古代诗人在描写边塞生活的诗歌时,几乎都会写到明月和边关。大家想一想:诗人为何要提到"明月","边关"呢
(小结:大概是守卫边关的将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夜深人静时,面对这苍凉的边关,举头望见那明月,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和亲人来。)
师:这句诗有没有言外之意呢? 将士们为何一直不能回到家乡?
(小结:这明亮的月光仍然像秦汉时期那样照着边关,边关的战争从秦汉时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歇过,千百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将士被迫告别亲人,远离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边关守卫边疆,一直不能回到家乡。有的老死边关,有的战死沙场,还有的葬身与沙漠戈壁上,没死的还要继续镇守边关……)
想一想,说一说
征人的白发苍苍的父母______________
征人的孤苦无助的妻子______________
征人的无依无靠的儿女______________
过渡: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多大的灾难啊!这句诗包含着诗人怎样一种感情呢?(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们的同情。
指导有感情朗读1,2句。(悲壮,沉重的语调)
B:学习第3,4句诗:
师:站在这冷清的月色下,望着茫茫的黄沙,耳听着呼呼的风声,边关的诗人和将士们心中会涌起什么怎样的心情呢
(引导学生答:恨敌人入侵,很想早日打败敌人,与家人团圆,怨朝廷腐败……)
师:是啊,此时此刻,诗人和将士们最渴望的是—— (齐读3,4句);
探讨:为何诗人和将士们会有这样的渴望?
小结:因为只有像李广这样的大将在,才能使(让学生答:
——边关的敌人就不敢入侵
——就能早日平息战争,早日与家人团圆
——边关就会安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
……
师:只所以会特别希望有李广这样的大将,是因为什么
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小结:当时的将帅不爱护士兵,贪图享乐,贪生怕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这句诗包含着诗人怎样一种感情 表达了怎样一种愿望?
小结:诗人多么希望朝廷能早日任用像李广这样的良将;多么渴望早日平息战争,使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啊!"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诗人们都有同感啊!
指导有感情朗读3,4句。(激昂,感慨地)
(四)得知博学
1.升华感情;全诗通过眼前看到的实景,用短短的十四个字就表达了心中的愿望,抒发了强烈的感情,真不愧为七绝的压卷之作。让我们再次来美美地朗读一下这首佳作。进一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要求读得有声有色。
2.学以致用。
(1)《出塞》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 )。
(2)《出塞》中表现诗人对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男儿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的感叹的句子是( )。
(3)秦时明月 ,万里长征 。但使龙城 ,不教胡马 。
(五)反思促学。
1.学了本诗,你有什么收获呢?
2.课外拓展
(1),谈话引入:王昌龄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写过不少的边塞诗。他写的《从军行》,也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你从诗中悟到了什么 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是哪一句诗
(最后两句最能体现出英雄气概和爱国之情)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坚定,豪迈地)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出塞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出塞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出塞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出塞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出塞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出塞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