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1秋晚的江上-课件2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1秋晚的江上-课件2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1秋晚的江上-课件2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1秋晚的江上-课件2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1秋晚的江上-课件2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1秋晚的江上-课件2第5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1秋晚的江上-课件2第6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1秋晚的江上-课件2第7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1秋晚的江上-课件2第8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四年级上册秋晚的江上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秋晚的江上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文导入,秋晚的江上,一朵野花,作者介绍,读《一朵野花》,艺术手法,传奇的浪子诗人,思妇词与游子谣,鉴赏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能领悟现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有感情地诵读课文。3.能品味诗歌优美的语句并学会简单分析。
    大美无言,唯有诗人能巧妙地运用文字,以意象组合的方式向人们传递美,传递难以诉说的情感,在灵动跳跃的语句中,完成情感的传达。今天,我们将通过三首短诗的学习,来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诗人刘大白简介: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五四运动前就开始写白话诗,是新诗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影响最大。1924年任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教授。同年出版新诗集《旧梦》。1926年出版第二部新诗集《邮吻》。1928年弃教从政,任浙江省教育厅秘书、浙江大学秘书长,次年去南京任教育部常任次长。出版的著作还有《旧诗新话》《白屋说诗》《白屋文话》《中国文学史》及旧体诗集《白屋遗诗》等。1929年还将《旧梦》重编为《再造》《丁宁》《卖布谣》《秋之泪》4集出版。
    秋天的江面上,夕阳的余晖洒满江面,归巢的鸟儿玩累了从江面飞回来,江岸边的芦苇在微风中轻轻的摇摆,这样的图景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刘大白用小诗《秋晚的江上》娓娓道来。
    拟人手法的使用,使诗歌具有灵动的画面感。
    1.“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的手法,通过“妆”和“红颜”二字,把芦苇人格化,给全诗平添了情趣和生气。
    《秋晚的江上》赏析:刘大白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细察,其形式排成三行,而语言结构实为三句,即“鸟儿驮着夕阳”“、双翅一翻”、“芦苇妆成红颜了”,是一首典型的微型散文诗。归鸟何以倦了?鸟倦实在也是人倦。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一个“驮”字,一方面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奇丽的想象。第二行,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第三行,通过“妆”和“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诗人陈梦家18岁时在原野看到了一朵小花,他看到了这朵野花孤独而短暂的生命,同时也观察和体悟了生命的自然、自在、自信的纯美。
    陈梦家(1911~1966),1911年4月 16日出生于南京,祖籍浙江省上虞县。出版的诗集有《梦家诗集》、《铁马集》、《梦家存诗》等。曾使用笔名陈慢哉, 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1957年,在考古研究所,陈梦家被划成"右派份子"。1966年9月3日陈梦家自缢而死,年仅五十五岁。
    一朵开在原野上的小花经历过风的怒号,也享受过风的温柔,它就是这样在荒原上静静地开放,静静地凋落,花开一世,梦即一生。
    诗歌开篇就写到这朵野花的境遇,“荒原”一词显得野花的孤独,而它却不被这样的境遇所影响,依旧的“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这个句子有些俏皮,但是多么自信,内心的乐观由此可见。它在醉人的春风里“轻摇”着,向着太阳展示它的“欢喜”她的“诗”——那就是生命的美。这一节诗人从旁观者的角度感受野花。
    在第二节里,诗人转移了描写的视线,进入野花的生命深处,把自己当作一朵野花,看见了阔大的“青天”,却并不意识到自己的的“渺小”,我们再次感到它的自信。自然,任何生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曾被粗野的风抽打,在搏斗中它渐渐的没有美丽的梦想。“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实际意思是它要做的就是牢牢的把握住现在,用自己的能力证实 “小生命”的生存,让更多的人感觉到它的存在的价值
    “野花”的形象: 明确:这是一朵孤独的野花,但却“向着太阳发笑”,在醉人的春风里“轻摇”,这朵野花开在荒原里,他自信,乐观。面对风雨,他坦然接受,懂得接受风的怒号和抚摸,享受阳光,在大自然中尽情地舒展自己,享受生命的乐趣。一朵花开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花开花落象征生命的诞生和消逝,小花的态度象征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也许陈梦家真的见到过那一朵野花,在风中孤独的绽放与坠落,于是野花旺盛的生命力引发了诗人的想象,他是借物抒情;也许他当时并没有看到那一朵野花,但是诗人感到自己年轻的生命需要一种方向,于是就托物言志——谁知道诗人当时的写作动机呢?但我们读到《一朵野花》,就能够体会到诗人通过对一朵野花的孤独而短暂的生命的观察,领悟到一种充满诗意的人生真谛。
    一、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花开花落象征了生命的诞生与消逝,小花的态度象征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二、第二节中第一个句子同一节中的首句形成诗的复沓,在技巧上有着独有的特色,成为两节诗咏唱的基础。
    郑愁予(1933-),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饱览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山水风光。抗战胜利后到北京,曾就读于崇德中学。 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其作品受到纪弦赏识。1958年大学毕业,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 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中国古代 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皇帝有三宫六院,妻妾成群,造成了诸多女子独守空房。国家有民族边疆之争,战争让人“情分两地”,女子独守闺房,因此,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留下了 一个个哀怨而又凄美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我们的意识中,代代流传下来。比较有名的是宋代的李清照的《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绪。《错误 》便是一首思妇词,同时它也是游子谣。我们学过《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一首游子谣,《错误》中既有独守空房等待丈夫的女子,又有苦旅的游子。
    《错误》是一首可爱的小诗,流传甚广,被誉为“中国现代抒情诗的绝唱”。评论家说它“轻巧清隽”“美丽凄哀”,“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整个诗读来凄美幽怨,哀婉动人。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我骑马在江南赶路,自然而然的想起我骑马那位还在这里苦等的“佳人”。“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象,他在诗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我”予它分别的时间之长,一是说他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对她的想像:时节虽是阳春,但由于“我”仍未归来,所以她丝毫也未感觉到柳絮飘飞的春意。她的心寂寞犹如小城的傍晚,惆怅犹如紧掩的窗扉。 这几行诗不禁让人想起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由此也可见郑诗的古典韵味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从想像中回到现实,我从她的身边路过,她也许能隐约听到这“达达的马蹄声”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美丽的错误”是全诗最让人欣赏的字眼,与她越来越近确实是美丽的,但不能相见无疑是个错误,诗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真可谓妙笔生花。全诗情意绵绵,格调凄婉,含蓄蕴藉,韵味悠长
    1、《错误》情节简析。
    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江南走过)暗示思妇漫长等待(莲花开落)
    虚构思妇长期寂寞(寂寞如城)揭示思妇志节坚贞(恰若青石)
    揭示主旨——美丽的错误(过客远去)
    莲花开落:既指分别之久,又言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柳絮不飞、寂寞如城、向晚青石窗扉紧掩、春帷不揭
     内容结构:
    第二节:描绘女子等待的情思
    第三节:对第一节的补充,指出造成错误的原因。
    1、《错误》的结构简析。
    纵横双线——纵线——从大景(广阔的江南)到小景(小城、 街道、帷幕、窗扉和马蹄声);横线——第一节两句是故事结局,中间五句是想象对方,最后两句是眼前写实。全诗按照“实——虚——实”的思路倒装。
    2、《错误》诗中“你”(思妇)的心理和性格简析。
    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
    季节容颜——莲花开落马蹄达达——美丽错误
    4、《错误》语言美简析。
    倒装之美——“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个美丽的错误”。
    对立之美——马蹄敲响思妇希望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 马蹄也不因思妇期而盼停留所以错误。
    纯净之美——不游戏、不伪装、不堆砌、不雕饰; 纯净利落、清新轻灵,抒发真情实感。
    古典之美——“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豪放酷似李(太)白”, “新装宜面下来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刘禹锡《春词》)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这首诗隐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待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时光悠悠,莲花开了又落了,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生气,她在失望中将心的门扉紧掩。这时,街上传来达达的马蹄声,这声音给极度失望的她又带来新的希望。但是这希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并不是她盼望的归人,而只是一个过客。“你”是指那个等待归人的女子。
    2.“不来”、“不飞”、“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式对于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气什么作用? 四个否定句在彼此相互独的位置上互相呼应,委婉的摹写了等待中女子的哀怨心情,有助于全诗音韵的和谐。
    3.诗中有几个比喻用得很好,找出来说说你的理解。 诗中多处用到比喻,如把女子凄清自闭的心比作“小小的寂寞的城”、“小小的窗扉紧掩”。因为对这首诗内容的解读不尽相同,所以对这些比喻的理解也可以各抒己见。
    4. “错误”一词用“美丽”来修饰,好不好?为什么?
    错误而谓之美丽,本不合常理。但达达的马蹄声在女子听来却以为是归人,这种感觉关乎一段美丽的感情故事、一些可想像的美丽的细节。可惜的是,偏偏“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就是错误之所在了。这个错误引来了女子由期待到惊喜到极度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也正是因为它触动了女子的心而显得尤为美丽。

    相关课件

    2021学年秋晚的江上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秋晚的江上示范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朗读课文扫清障碍,多音字,尽力山穷水尽,整体感知,倦鸟归巢,驮着斜阳,互动课堂,结构梳理,主题概括,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秋晚的江上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秋晚的江上授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剪秋罗,近义词,反义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