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七单元第二节《故都的秋》第二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88 次下载
- 第七单元第三节《荷塘月色》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89 次下载
- 第七单元第五节《我与地坛》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88 次下载
- 第七单元第六节《我与地坛》第二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87 次下载
- 第七单元第七节《赤壁赋》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94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精品课件ppt
展开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 | 荷塘月色 |
教学目标 | 1.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及作品,了解写作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2.学会运用本文的比喻、通感、动词使用、叠音等修辞手法,初步掌握鉴赏散文的技巧。 3.品味文章语言,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4.分析并把握文章的行文线索,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
教学重点 | 1.分析行文线索,体会情感变化。 |
教学难点 | 1.学习艺术特色。 |
教学准备 | 师准备:授课所用视频、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分析本文写作手法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二、深入探究 1.第4段,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 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明确:这里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指感觉的转化、迁移,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联)觉。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是由嗅觉转为听觉,“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2.第5段,分析“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明确: (1)通感。由视觉转为听觉,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 ,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 (2)化静为动的写法,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其次,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3.合作讨论:日常生活中的通感的使用 (1)她的笑容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歌声如满天繁星,越听越灿烂。(听觉转为视觉) 4.第6段,“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 明确:衬托。作者用热闹的“蝉声”“蛙声”反衬自己心中难以排遣的苦闷和哀愁。
6.作者勾勒出一幅怎样的江南采莲图? 明确:“江南采莲图”是作者理想世界的象征,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无忧无虑,多么令人羡慕,人生最珍贵的是童年和少年时代,无忧无虑,快乐幸福。“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情窦初开,不识愁滋味。“采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者,怜也。怜即是爱。“江南采莲图”,就是作者所追寻的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相亲相爱的理想世界。但却“无福消受”,这是作者陷入愁苦。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这正是现实的残酷。 7.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三、巩固提升 1.写作特点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白色恐怖重压下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 (2)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 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缓舒徐,读来富有节奏感。 |
布置作业 | 运用通感修辞描写你喜欢的一种植物,200字以上。 |
板书设计 | 不宁静 比喻 得宁静 荷塘月色 通感 不宁静 排比 |
教学反思 | 学生对于通感运用还不是很熟练。 |
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集体备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杨万里《小池》,荷塘月色,重点赏析,体悟情感探究主旨,现实世界,另一世界,荷月世界,现实荷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142《荷塘月色》PPTpptx、142《荷塘月色》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七单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