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17 盼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盼》教学设计(2课时)
课题 | 17.《盼》 |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能力目标: 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情感目标: 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
教学重点 | 能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 |
教学难点 | 如何把心理活动、动作描写写具体、写生动的。 |
教学准备 | 1.教师准备:书 ppt 2.学生准备:书 笔 练习本 |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对比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是喜欢下雨还是讨厌下雨?能说一说为什么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表达完整。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主人公对于下雨是喜欢呢还是讨厌呢?为什么课文的题目叫“盼”呢? 预设:不要求学生回答,只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以便阅读更有兴趣。 3.导入:下面同学们就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看主人公对下雨是怎样的态度4.教师板书课题:17 盼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对比情境,让学生走进课堂。) 二、读故事,理清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勾勾画画,再自主认读词语表中的词语。 2.集体交流,学习词语。 预设1:学生朗读词语,教师注意纠正发音。 预设2: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觉得难的词语写一写。 预设3:教师关注“唇”字是半包围结构。 教师板书: (唇 半包围结构) 预设:4:教师讲解:“嚷”不要少写一撇。对比几个形近字识字。 教师板书: (嚷 壤 攘) 预设5:教师讲解:篷字是上下结构,竹字头要写的宽,并与形近字“蓬”对比。区分不同的意思和用途。 教师板书: (蓬 篷) 预设6:教师讲解:“酱”字笔画比较多,不要漏写“酉”部的横画。 教师板书: (酱) 3.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课文大意。 教师引导:课文围绕“盼”写了哪些事? 预设: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盼的原因——得到新雨衣,盼的过程——盼穿新雨衣,盼的结果——穿上新雨衣这三件事。 教师板书: (放学下雨 借故外出 窗前看雨 雨后看景) 三、提取主要事例,学习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1.关注“新雨衣” 预设1: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盼穿新雨衣的过程。 预设2:师生交流,课文第三至十九自然段具体写了盼穿新雨衣的过程。对于十八、十九自然段是不是在写盼,学生可能存在各种分歧,可以引导学生再次读文,找出关于表现“盼”的语句来体会。 预设3:师生一起整理关于“盼”的具体事例,默读课文第三至十九自然段,让学生找一找,在盼穿新雨衣的过程中作者又具体写了哪些事例?可以试着用关键词来记录。 (设计意图:利用思维导图,结合关键词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产生共鸣。) 预设4:教师总结:围绕文章的中心“盼”,选取了典型的事例进行描写,很好的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初步体验人物心理 1.教师引导:在一次又一次的盼望中,人物的心理世界可谓一波三折,反反复复,你能借助课文中的图片和课文内容,说一说人物心理的变化吗? 预设1:学生和同桌讨论,互相补充。 预设2: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在课文旁边做好批注。 2.教师讲解: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人物特别强烈的心情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五、课后作业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盼》,文章围绕“盼”写了几个不同事例,很好的突出了主题。我们也可以学习在写作时,选取一些典型的事例来突出文章的主题。想一想,如果描写你和朋友的优异,你会选取哪些事例来写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词。 袖筒 斗篷 收缩 情况 疯狂 瓦蓝 笑嘻嘻 甩开 叫嚷 油锅 酱油 嘴唇 蹦跳 2.全班订正生词。 二、回顾文章内容,读重点,品味心理 1.课堂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蕾蕾得到一件新雨衣,她非常喜欢这件雨衣,于是每天都盼着能穿新雨衣的事。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觉得特别生动的表现了人物“盼”的心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默读课文。 3.师生反馈交流。 (1)关注对话 预设1:文中的语言描写特别生动的表现了“盼”的心理。出示几句语言描写,师生一起体会心情。 预设2: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具体描述“我”的动作、语言和神态,充分展现了“盼”的心理,让我们读起来特别生动。 预设3:同桌分角色读好对话,再次体会“盼”的心情。 教师板书: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 (2)关注借景抒发心情 预设1:教师出示文章语句,引导学生分析“盼”的心理。 预设2:指名让学生朗读,读出人物不同情况下的心情。 预设3:说一说,加粗和不加粗的句子有什么区别? 预设4:出示其他句子,与学生交流环境描写写得那么具体有什么作用。 预设5: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普普通通的下雨场景在我眼里如此美好? 预设6:学生交流:因为“我”特别盼望穿上新雨衣所以下雨的景色就变得特别美好。 预设7:教师小结:作者这里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来表现“我”的盼望心情。 教师板书: (心理描写 情景交融) 三、分析作者表现“盼”的方法 1.学生朗读课文的结尾,体会兴奋的心情。 2.课文的三个部分,那部分写得最详细?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预设1:学生一起回顾生动描写“盼”的语句。 预设2:教师总结:作者是通过不同的事例,具体生动写出了“我”的心情。 四、读写训练,拓展延伸 1.你最近学会了什么游戏?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怎样的心理?认真想一想后写一写,注意突出心理活动的描写。 2.出示示例。 |
板书设计 | 17 盼 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以景抒情 |
教学反思 | 《盼》是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习作要求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教材安排这篇精读课文其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初步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方法。《盼》是一篇记叙文,叙述“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想借买酱油穿雨衣、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详细、具体地展现了小孩子“盼”的心理。 教学时,通过初读,理清课文所写的事例。用关键词记录出来,以便学生更好的梳理课文,也为了让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选择典型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同时,初步体会人物心理。第二课时,通过对比不同语句,感受作者是怎样把重要部分写具体的。在分析时,还采用了各种朗读方式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学生在交流时,教师适时板书,帮助学生体会表达效果。 |
2021学年17 盼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17 盼评课课件ppt,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欣赏歌曲《童年》,课后作业习题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年级上册17 盼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17 盼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字词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年级上册17 盼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17 盼说课ppt课件,文件包含17盼pptx、17盼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