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枫桥夜泊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枫桥夜泊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四行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语文年级/册五年级(上)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第七单元 21《枫桥夜泊》难点名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想象诗句描写的意象,领悟诗的意境,体会游子的乡愁,具有一定的难度。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这首词中,词人的内心的“愁”,学生较难感受,因为这高于五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难点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感受古诗语言的不同特点,揣摩表现手法的不同。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1.学生齐读课题。2.破题。张继把船停在枫桥边过夜而写下这首诗。知识讲解(难点突破)理解诗意,感悟诗情。1.师: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生1:月落、乌啼、寒山寺、江枫、渔火。生2:我来补充:还有霜满天。生3:客船。生4:还有钟声。2.老师适时出示归纳了景物名称的课件。3.师:这些都是诗中的景物,这些景物汇集在一起就成了这首诗。如果把这首诗读成一个字,一个表达诗人情感的字,是什么字呢?生:愁。师:请大家带着“愁”读,边读边品味,拿出笔,看诗人通过哪些描写突出这个字的?生:我从“乌啼”中体会出来的。乌鸦都在啼哭,感觉很伤心。师:读读这句。4.适时品析“月落乌啼霜满天”。师:这句还有什么体会?生:“霜满天”中的“霜”让我觉得很寒冷。师:一个“霜”字让我想起李白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明明是在地上的,这里怎么说“霜满天”呢?仔细读读、品品,看能否品出什么?生:第一句好,感觉很冷。师:从中透出冷。5.品析第二行“江枫渔火对愁眠”。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一棵棵枫树。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照画面,读读这首诗。师:诗中谁跟谁相伴呢?生:江枫与渔火。师:张继有人相伴吗?你由此体会到什么?6.学生读诗。师:“眠”是什么意思?生:睡觉。师:由此可以想到岸上,整个姑苏城的人都睡了,只有张继没睡。师:为什么“夜愈深愈难眠”?师:“对愁眠”原来是“对愁难眠”呀!把这种感觉放进诗中读一读。8.品析第三、四行诗。师:要想读得有味道,就得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师:假如你就是诗人,你就在客船上,远处传来寒山寺那悠远的钟声,自己的心情是难以言说,读吧,读出那种味道,读得像寒山寺的钟声,余音绕梁,绵延悠长。师:回忆故乡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的。但在这里只有……师:在这里,张继生活了很多年,张继一生漂泊,他到死都没有回到家乡,在这里只有无尽的思念,大家带着感情再读读。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拓展阅读,深化理解。师:诗人张继除了这些“愁”外,还有更大的一“愁”,想知道吗?师:他落榜了,于是凄凉的深秋夜景和内心无法释怀的愁绪造就了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那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呢?生:孤独、愁郁。师:是啊,张继进京赶考落榜之后,乘一叶小舟停泊在姑苏城外的枫桥边,在那愁绪无处释放的不眠之夜,那秋月,那乌啼,那渔火,还有寒山寺的钟声,成就了一首流传千载的好诗。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小结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那金榜题名的状元是谁?无人知晓了!真正被我们记住的是这个落第的学子张继以及这首流传于世的《枫桥夜泊》。真是“好诗一首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不仅如此,苏州的枫桥及寒山寺也因此诗而美名远扬。今天,还有人把诗中的一些景物写进歌词,谱上曲子广为传唱。著名歌手毛宁的《涛声依旧》唱红了大江南北,听着这歌声,我们就会想到张继的《枫桥夜泊》,就会想到一千二百多年前那个“不朽的睡眠”。我们就来欣赏毛宁的《涛声依旧》,在这首美妙的乐曲声中结束这堂课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枫桥夜泊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辨字组词露一手,解释词语,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2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课文解读,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长相思教案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词人,读词句,懂词意,悟词情,拓展,升华,回归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