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数学好玩1《班级旧物市场》课件+教案 课件 15 次下载
- 数学好玩2《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课件+教案 课件 22 次下载
- 9.1《长颈鹿与小鸟》课件+教案 课件 19 次下载
- 9.2《农家小院》课件+教案 课件 21 次下载
- 《总复习》课件+教案 课件 28 次下载
9.3《练习七》课件+教案
展开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9.3《练习七 》教学设计
课题 | 练习七 |
教学目标 |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体会除法与减法、乘法的联系。 2.体验除法运算方法的多样性,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 3.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出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分享。 |
教学重点 | 体会乘法和除法的联系,熟练的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除法的口算。 |
教学难点 | 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并建立联系。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 |
教学过程 | 一、基础知识整理 问:同学们,第九单元除法,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打开数学书第 90 页-96 页,自己复习和总结一下。 预设 1: 在《长颈鹿和小鸟》一课中,我们用圈一圈画一画、列表格、乘法口诀等多种方法,解决了除法问题。其中,用乘法口诀的方法最简便。 预设 2: 我们还会解决“方框里最大能填几”的问题。可以从 1 开始一个个的试,也可以用乘法口诀快速的解决。 预设 3:我们在《农家小院》一课中,学会了找数学信息,我们提出了很多关于乘法和除法的问题,并且分析和解决了这些问题。 引导:小组合作,在下面四个问题中选择 1-2 个,进行研究并汇报。 1.举例说明,除法 10÷5=2 这个算式,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2.在计算除法的时候,我们用到过哪些方法? 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4.用 2、3、6 这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不同的算式? 汇报交流: 预设 1: 除法就是平均分,比如 10÷5=2,可以解决(1)把 10 个苹果,平均分给 5 个人,每人得到几个。(2)解决 10 个苹果,5 个一堆,能分成几堆。 (3)小明有 10 个苹果,小红有 2 个苹果,小明的苹果数量是小红的几倍。平均分的问题,还有谁是谁的几倍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预设 2: 计算除法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来平均分。也可以用表格的方法,来一个个的试。还可以用连续减的方法,看能减多少个。还可以用乘法口诀,快速的计算除法。我最喜欢使用乘法口诀,因为它最简便。 预设 3: 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就可以用乘法来表示了,比如 2+2+2+2+2=10,可以写成 2×5=10,乘法就是加法的简便方法。反过来,连续减去几个相同的数,也可以用除法表示,比如 10-2-2-2-2-2=0,10÷2=5。乘法和除法是互逆的运算关系。 预设 4:2×3=6,3×2=6,6÷2=3,6÷3=2。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能表达不完整,需要对学生进行耐心引导,让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晰。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每个问题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合作完成,从低年级开始,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建立内容之间的联系,构建数学学习框架;梳理总结学习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练习巩固提升 分析:两个题目,算式和结果的一样,但是通过画图可以发现,意义不一样。一个表示了平均分的结果,一个表示了平均分的过程,即“包含除”。 分析: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初步理解“总价”、“单价”、“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模型思想。 分析: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巩固乘法口诀,并且灵活运用。 分析:利用乘法口诀求商并连线的同时,让学生体会乘法与除法的联系。 引导:观察图表有什么特点?题目中左边算式,8 和 3 在图表中代表什么意思?题目中右边算式,24 和 3 在图表中代表什么意思? 分析:此题的难点在于读懂图上信息,利用第一个已知的算式,理解每一部分的意思,再进行推理。 分析:此题与《农家小院》一课类似,先读懂图上信息,培养学生四个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分析:此题复习 2 的乘法口诀和 3 的乘法口诀。教师也可以引导 4 的倍数等。同时可以观察涂色,发现哪些数即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他们有什么特点?为五年级学习“倍数”、“公倍数”打基础。 分析:此题让学生发现规律在填数。通过计算发现,两个乘数的和不变,积不同等。 |
课后作业 |
|
板书设计 | 练习七 找出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算法多样化:圈一圈、列表格、 画一画、乘法口诀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
教学反思 | 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唤起学习记忆,养成自主思考、整理反思和提炼总结的好习惯。 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建立内容之间的联系,构建数学学习框架;梳理总结学习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算式的意义,培养数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