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酶是生物催化剂优秀第2课时导学案
展开预习梳理
1.影响酶作用的因素有很多, 、 和 等都能影响酶的作用;此外 ,有机溶剂、重金属离子、 、酶的激活剂和 等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2. 酶通常在一定pH范围内才起作用,而且在某一pH下作用最强。 的pH范围可能很窄,也可能很宽,这取决于不同酶的 。
3. 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其一,温度 ,反应物分子具有的 , 加快。其二,酶是 ,酶分子本身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 改变,导致 。这两个作用叠加在一起,使得酶所催化的反应表现出 。低温会使酶的活性 ,但不会 酶的分子结构。
[归纳拓展]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1)温度
当低于最适反应温度时(低温时酶不失活,只是活性较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反应速率逐渐升高:当高于最适反应温度时,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直至失活,反应速率逐渐下降直至停止。
(2)pH
当低于最适pH时,随pH的降低酶的活性逐渐降低直至失活,反应速率逐渐下降直至停止;当高于最适pH时,随pH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直至失活,反应速率逐渐下降直至停止。
(3)酶浓度
在有足够底物而又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4)底物浓度
当酶浓度、温度和pH恒定时,在底物浓度很低的范围内,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近平成正比;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限度,所有的酶全部与底物结合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也不能使反应速率增大。
[点拨]
在强酸强碱、高温及重金属盐环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而不能恢复,一定不能理解为改变条件后,酶活性也逐渐得到恢复(这一点与酶活性受低温的影响不同)。
[归纳拓展]
一、实验设计中变量的分析
1. 变量的种类
变量是实验设计中可以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可分为
(1)自变量: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该因素的改变将引起实验结果的相应改变,是实验要研究的因素。
(2)因变量:因自变量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的实验结果。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是因果关系,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
(3)无关变量:实验中除自变量外也能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其他因素。
2. 自变量的确定和控制
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变量,进而确定控制的措施。
例如:“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1)变量的确定
自变量是相同的酶处在不同pH条件下,即pH.也就是要“探究什么”,则“什么”就是自变量。
(2)自变量的控制
在确定了自变量是pH后,应将淀粉酶置于不同pH的缓冲液中,如:pH一5.0、pH = 6.0、pH=7. 控.制变量的方法常用的有“施加”“改变”“去除"等。
3.无关变量的确定与控制
例如:请指出“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是什么,应如何控制。
分析: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pH的大小”。无关变量有温度、唾液淀粉酶的量、淀粉溶液的量、反应时间、加人碘液的量及时间等,在做实验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以上因素都要相同且适宜。
二、实验设计中对照的设置
1. 对照实验
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
2.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实验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
(1)对照组:能排除无关变量产生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具有真实性。
(2)实验组:得出实验的实际结果。
当堂自测
1.将刚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人沸水中片刻,可使其保持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
( )
A.提高淀粉酶活性
B.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
C.防止玉米粒发芽
D.破坏能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
2.下列关于酶特性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验证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定 是酶的种类
B.验证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的浓度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温度
D.探究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时,应设置过酸、过碱、中性三组
答案
[预习梳理]
1. pH 温度 某些化合物 底物浓度 酶的浓度 抑制剂
2. 最适 特性
3. 升高 能量增加 反应速率 蛋白质 空间结构 热变性 最适温度
降低 破坏
当堂自测
D C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催化剂——酶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催化剂——酶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填空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生命活动需要酶和能源物质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生命活动需要酶和能源物质第1课时导学案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酶是生物催化剂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酶是生物催化剂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