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5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最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同步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最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文件包含最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pptx、最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得分:______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为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
材料三:“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为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
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固守乡土。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乡村之间的彼此关系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村社会的农民,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而现在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 D.“熟悉的社会”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在村落共同体中信息对称,村民个体之间知根知底、能够达成默契。
A
解析 B项,强加因果,根据文意,“所以”前后分句不是因果关系;C项,曲解文意,“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错误,材料二“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D项,曲解概念,似是而非。“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错误,根据材料三,“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
B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区别的。 B.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C.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材料二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与材料一的一些说法相近。 解析 B项,无中生有,“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
C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B.“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D.“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解析 C项,“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一般喻指报恩父母,材料一无此观点。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 ①开篇提出观点,开门见山,旗帜鲜明;②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性强;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④论证语言通俗自然,深入浅出。
5.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①增加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②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③突破狭隘思想,追求普遍真理(或普遍原则)。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祖巷(节选)王剑冰进了村子就看到了高高的牌楼,上面写着“珠玑古巷,吾家故乡”。我先见到了家乡的花,艳红艳红的,一问,洛神花。守着花的女子说,这种花富含氨基酸,剥开花瓣泡水,对人好着呢。
八百多年的驷马桥卧在彩虹里,桥下一道水,流得更久。石雕门楼框着悠长的古巷,巷道铺着石子,凸凹的感觉,透进脚心。雨和尘沙,会顺着凹痕滑走,滑走的,还有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的时光。明清时期的老宅子,有些挺立着,有些歪了肩角。灰薄的瓦,干打垒的墙,墙上刷的白灰,掉了一半的皮。一口“九龙井”,依然清澈甘洌,酿出的酒、沏出的茶都味道醇厚,制出的豆腐也嫩滑爽口。
慢慢地发现,这些拥挤的房屋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不唯是生活功能,还有团结功能。瞧,屋头大都贴了祠堂的名牌,这边是谢氏祠堂,那边是杨氏,旁边是冯氏,然后赵氏、钟氏、赖氏……
我随脚踏进旁边的谢氏祠堂。阳光从祠堂后面照进来,满屋亮堂。房屋设计很讲究,会在后方为太阳留下通道,中间为雨水留下位置。这样的老宅气韵祥和,舒适透爽。一侧的墙上贴着红纸,上边写着人名。一位老者从后面走出来,还没看清脸面,先见到露齿的笑,说来了,谢家的?我说是来看看。老人叫谢崇政,七十五岁了,三个孩子都在外地,自己与老伴在这里,没什么事,就帮助谢家迎迎客人。说话间我已经明白,墙上的名单,都是最近前来认祖的。
告别老谢出来,闪过诸多门口,前面出现了一座门楼,上面的石匾题为“珠玑楼”。门楼两旁,有不大的摊子,摆着细长的卷烟,竟然叫“珠玑烟”。摊后的女子笑意盈盈,介绍说,珠玑巷早就有种烟的历史,自家的烟叶收了用不完,便学着做卷烟,就地消化。巷子里还有不少卖腊鸭的,一排排腊鸭挂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彩,而且都标着是“腊巷”的腊鸭,一问,腊巷就是珠玑巷的一条街。这让我立时想起前两天遇到的老者,难道他是珠玑巷人?
我来时,火车卧铺外边走廊上一个小女孩让老人跟着她学诗,老人总是说错,小女孩就一次次地教。原来,老人是带孙女回老家。小女孩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蓄一头短发,很是可爱。爷爷说,我来说一个,你也跟着学,爷爷就一句一句地说着当地的土谣: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训落床。听朝阿妈要赶插秧啰,阿爷睇牛佢上山岗喔……
小女孩真学了,学的腔调也跟爷爷一样。后来知道他们也在韶关下车。这小女孩叫安安,她说爷爷家在居居。我问老人“居居”在韶关哪里,老人说在南雄。我恰巧要去南雄。老人说,欢迎你到我们村子去看看,现在外边来的人可多了,还有旅行社的。后来才知道,老人的口音被误听了,比如说村里的人“不傻”,实际上说的是“不少”。那么,老人口中的居居巷,可不就是这个珠玑巷!老人说他们那里的腊鸭誉满岭南,只有“腊巷”的人做的腊鸭才正宗。老人说他姓刘,一个村子以前有一百多个姓。当时觉得他过于自豪,现在才明白他讲的是实话。我便有意去寻找刘氏祠堂。
这是古巷较大的一座祠堂,深而广,屋顶的天窗不止一个。阳光射进来,里面显出明明暗暗的层次,案子、条凳、廊柱、匾额,使得整个祠堂器宇轩昂。我们进门的时候,一个女子从旁边跟进来,显现出友好的热情。她说祠堂是刘氏宗亲举办大事的地方。我问刘姓在珠玑巷有多少人,回答是十几户。县史办的李君祥说,珠玑巷的人渐渐迁出去,现在留下的还有三百五十多户,一千八百多人。十几户也不算少了,刘、陈、李、黄都属于大户。
巷头汪着一泓水,水边一棵古榕,铺散得惊天动地。水叫沙湖,连着沙河,水从桥下流走,顺着古巷流到很远。沙水湖北畔,有个“祖居纪念区”,区内一座座新起的祠堂,风格各异,气势雄伟。这些祠堂都是仿古建筑,有的还立了牌坊,哪一座都比原来的宏阔。转到黎氏祠堂,我看到一位老太领着一个小女孩玩,小女孩像火车上的那位小姑娘。我忽而醒悟,难道老者说的不是姓刘而是姓黎?我上去叫了一声安安。小女孩回头来看,还真的是。小女孩向我介绍说,那位老太是她奶奶。她和她奶奶热情地邀请我去她家做客。
离开有些热闹的街巷,深入进去,便看到了生活的自然。那是岭南特有的乡间景象。一扇扇门内,都干净整洁,有的院里晒着辣椒,红红黄黄的,好几摊子。有的门通着后边,过去看,一间间住房都有人。见了,热情地招呼,问来自哪里,姓什么。周围是长叶子的芋头,在土里不知道有多大。开花的南瓜,一个个垂挂着,无人摘取。墙上翻下的植物,像仙人掌却不长刺。秋葵顺着高高的枝,独自爬过了墙头……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祖巷的历史悠久,文中用八百多年前的驷马桥卧在彩虹里、悠长的古巷和明清时期的老宅子现在还挺立着来体现。 B.祖巷的老房子虽然很拥挤,但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屋头大都贴了祠堂的名牌,既具有生活功能,也有团结功能。 C.“珠玑巷的人渐渐迁出去……”,作者借县史办李君祥的陈述委婉地表达出他对祖巷人离开家乡的不理解。 D.文中“我说是来看看”“我忽而醒悟,难道老者说的不是姓刘而是姓黎?”等信息都表明了“我”的游客身份。 解析 C项,“表达出他对祖巷人离开家乡的不理解”分析错误,珠玑巷的户数和人数变化的信息是客观陈述。
C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以牌匾名“珠玑古巷,吾家故乡”直接点明写作对象,既照应了标题,又总领了下文的内容。 B.文章描绘了祖巷中谢氏祠堂、刘氏祠堂和黎氏祠堂的不同特点,通过对比突出了祖巷的发展变化。 C.文章结尾对祖巷的庭院、植物景象进行了描绘,富有画面感,展现了祖巷的温馨和谐,给人以世外桃源之感。 D.文章总体上以“我”游览祖巷的踪迹为线索来贯穿内容,移步换景,让读者跟随“我”的脚步看到了祖巷的面貌。 解析 B项,“通过对比突出了祖巷的发展变化”分析错误,并无对比之意,并不是为了突出祖巷的发展变化,而是传承。
B
8.文中插叙了在火车上碰到小女孩与老人的事件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4分) 答案 ①丰富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波澜性,使叙述产生了变化。②通过老人带孩子回祖巷和教孩子学土谣,进一步表达了祖巷人热爱故乡、传承家乡文化的主题。③引起下文寻找刘氏祠堂,与下文碰到小女孩的情节相照应。
9.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选文中体现了祖巷人怎样的形象特点。(6分) 答案 ①祖巷人无论走多远,都会回到故乡寻根认祖,体现出祖巷人慎终追远、热爱故乡的形象。②祖巷人做洛神花茶、学做并销售“珠玑烟”和“腊巷”品牌的腊鸭以及对祖巷的照料、维护与守候,体现出祖巷人爱护并传承故乡的历史文化。③从祖巷拥挤的房屋中有各种姓氏的祠堂,大家济济一堂,并热情接待外来者,体现出祖巷人的团结、热情。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礼不可废也 B.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礼不可废也 C.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礼不可废也 D.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礼不可废也
C
解析 “犁牛之子”是名词性短语,而“骍且角”是并列结构,意为“长着红色皮毛且两角整齐”,所以应在“角”后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根据句意,“勿用”的宾语应为“骍且角”的“犁牛之子”,且“山川其舍诸”意为“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句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由此排除B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宰臣,在文中指处于重要地位的大臣们,一般而言,“宰”字在古代可作官员的通称。 B.幸,指封建帝王驾临某个地方,用在人身上时,“幸”指的则是女子得到帝王的宠爱。 C.致仕,指官员达到规定年龄时交还所任官职,办理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如有疾患则可提前。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有美谥、平谥、恶谥。 解析 B项,“‘幸’指的则是女子得到帝王的宠爱”说法片面。“幸”在古代指得到封建帝王的宠爱,不分男女。
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程辉是进士出身,曾被人说言语荒唐,被皇帝激励后变得遇事敢言;皇帝当众表扬他,认为他议论朝政得失没有丝毫隐瞒。 B.世宗在晚年时,想在举行庙祭的时候用别的牲口,而不用牛,程辉上书表示反对,认为不可废弃古代的礼仪。 C.程辉认为世宗体恤使者正月朝贺的劳苦而半途接受国书的做法欠妥,会给以后的宋朝人留下仿效的借口,他的反对最终奏效。 D.面对世宗询问,程辉不苟同,而是指出皇帝在一怒之下做出的杖责的惩罚过重,监察官员所犯的罪轻,应先给其补救的机会。 解析 A项,根据文中“皆曰:‘辉议政可否,略无隐情’”可知,认为程辉议论朝政得失没有丝毫隐瞒的是“宰臣”,不是皇帝。
A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年老耳聩,第患听闻不审,或失奏对。(4分) (2)职事不举,是故犯也,杖之何不可。(4分) 答案 (1)我年纪老迈耳朵听不清,只怕听来的消息不准确,或者上奏回复有失误。 (2)本职工作不干,这是故意犯罪,用杖刑责罚他们有什么不可以的。
14.皇帝任命程辉为河南府事,程辉为何推辞?请简要回答。(3分)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如“臣犹老马也……此臣所以忧不任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答案 程辉深知黄河防务责任重大,而自己已年老体衰,害怕不能胜任。
【参考译文】程辉字日新,是蔚州灵仙人。皇统二年,考中进士,由尚书省令史升任左司都事。过了很久,任南京路转运使,因为宫殿发生火灾,降职为磁州刺史。大定二十三年,被授予参知政事一职。世宗告诉他说:“你虽年老,仍可以尽力。有该说的事,不要隐瞒沉默。你尽力吧。”一天,程辉侍立朝堂,世宗说:“人们曾说你言语荒唐,你现在遇事就敢说,超过了王蔚。”又望着朝廷重臣们说:“你们认为怎么样?”(重臣们)都说:“程辉议论政事得失,完全没有任何隐瞒。”程辉回答说:“我年纪老迈耳朵听不清,只怕听来的消息不准确,或者上奏回复有失误。如果有自己知道的,怎敢不尽心尽力。”过去举行庙祭
用牛,世宗晚年想用别的牲畜代替,程辉上奏说:“凡是祭祀都用牛,是因为牛是牲口中最重要的,因此被称为太牢。《论语》中说:‘杂色耕牛生的小牛长着红色皮毛且两角整齐,即使想不用(它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古代礼仪不可废弃。”二十四年,世宗到上京,尚书省上奏明年正月初一外国使臣朝贺的事,世宗说:“上京地处偏远,天气寒冷,我很同情使臣的劳苦,想在南京接受宋人的国书,怎么样?”程辉回答说:“外国使臣前来必定面见天子,现在在半路接受国书,以后宋人借此事仿效,(我们)拿什么推辞?”世宗说:“我用诚实相待,他们如果欺诈,我自有办法处置。”程辉认为不行,于是商议暂且停一年。恰逢官府买面不按时付钱,世宗对监察官员不举报弹劾
感到愤怒,用杖刑责罚他们。拿此事询问程辉,程辉回答说:“监察官,是君主的耳目。他们犯的罪轻,不赎罪而直接行杖刑,也是(陛下)在一怒之下做出的。”世宗说:“本职工作不干,这是故意犯罪,用杖刑责罚他们有什么不可以的。”程辉回答说:“过去的事已不可挽救,今后的事仍可努力。”二十六年,程辉因年老辞官。第二年,又被起用掌管河南府事,程辉以衰老不堪重任为由推辞,说:“我就像一匹老马,用草和豆喂养,怎可要求它出力。如今黄河贯穿河南境内上下一千多里,河防的职责在那里尤其重大,这就是我担心不能胜任的原因。”于是(皇帝)特别下诏让他不管黄河治理的事。承安元年程辉去世,朝廷赐谥号为忠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月①杜 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本诗为大历二年(767)六月初所作。安史之乱后,杜甫一直在西南一带漂泊,此时正困居夔州。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15.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反衬了诗人个体的渺小,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B.“时时”“故故”相对,运用叠词,描写出清辉满屋的情景,诗人的内心也因而豁然开朗。 C.第二、三两联对仗工整,既写出了月亮的殷勤多情,又描绘出了月亮的清冷疏远。 D.全诗以明月起兴,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解析 B项,“诗人的内心也因而豁然开朗”理解错误。“时时”二句既写出月的殷勤关切,又写出诗人饱经丧乱,常常夜不成寐、望月思归。
B
16.本诗题目为“月”,为何却在尾联写乌鹊?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①尾联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由写月而写乌鹊,联想自然。②乌鹊的形象暗喻诗人漂泊在外,无处栖身,这与前面“万里瞿唐月”所承载的漂泊之意互为呼应。③乌鹊意象还寄寓抱负不得伸展及怀才不遇之意,写乌鹊宕开一层新意。(注:《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句是曹操求贤之意,此句反用乌鹊飞落江边,表明无枝可依之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化用《史记》中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中国的历史很可助证这个看法:一个雄图大略的皇权,为了________,筑城修河,这些原不能说是什么虐政,正可视作一笔投资,和罗斯福造田纳西工程性质可以有相似之处。但是缺乏储蓄的农业经济却受不住这种工程的费用,没有足够的剩余,致使百姓________,与汝偕亡地和皇权为难了。( )。尽管如此,陈胜、吴广之流________,天下大乱了。人民死亡遍地,人口减少了。于是乱久必合,又形成一个没有比休息更能引诱人的局面,皇权力求无为,所谓养民,养到一定程度,皇权逐渐笼络了一些力量,雄图大略又刺激了皇帝,循环又因而复始。
横暴权力有着这个经济的拘束,于是在________的距离下,把乡土社会中人民切身的公事让给了同意权力去活动了。可是同意权力却有着一套经济条件的限制,分工体系发达,这种权力才能跟着扩大。乡土社会是小农经济。在经济上每个农家,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很可能关门自给,于是我们很可以想象同意权力的范围也可以小到“关门”的程度。(选自鹭江出版社《乡土中国》,有删改)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开疆辟土 怨声载道 揭竿而起 天高皇帝远 B.坐收渔利 怨声载道 铤而走险 民少相公多 C.开疆辟土 民怨沸腾 铤而走险 天高皇帝远 D.坐收渔利 民怨沸腾 揭竿而起 民少相公多 解析 第一处,“开疆辟土”指开拓疆域,扩展领土,不含贬义。“坐收渔利”比喻利用别人之间的矛盾,轻易地从中获利。根据语境“一个雄图大略的皇权,为了”,应用“开疆辟土”。
A
第二处,“怨声载道”指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民怨沸腾”指人民的怨声就像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不能作“百姓”的谓语。所以此处应选“怨声载道”。第三处,“揭竿而起”指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即人民起义。“铤而走险”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从上下文和历史事件中可以看出,陈涉起义属于人民起义,应选“揭竿而起”。第四处,“天高皇帝远”地处偏远,法律、制度管束不到。“民少相公多”指百姓少而官僚甚多,养不过来。此处表示乡土社会远离横暴权力的经济拘束,应选“天高皇帝远”。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内的压力被这种有为的皇权加强,从而维护皇权的统治 B.这种有为的皇权把对内的压力加强,用来维护皇权的统治 C.这种有为的皇权不能不加强对内的压力,以维护皇权的统治 D.对内的压力被这种有为的皇权加强,以维护皇权的统治 解析 从括号前的“百姓……和皇权为难了”和括号后的“尽管如此”可以看出,括号中的文字应为皇权的压制与目的。B项,采用“把”字句,弱化了肯定语气;A、D两项,采用被动句,主语换成了“压力”,更加弱化了肯定语气。
C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4分) 解析 画横线句“养到一定程度,皇权逐渐笼络了一些力量,雄图大略又刺激了皇帝,循环又因而复始”,第一个问题“皇权……累积……力量,雄图大略……刺激皇帝……循环复始”结构混乱,第二个问题“雄图大略……循环又因而复始”搭配不当。 答案 养到一定程度,皇权逐渐累积了一些力量,这力量又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循环又因而复始。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在我们乡土社会里,__①__,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__②__。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
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样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__③__。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节选自《乡土中国》)
21.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解析 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是“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喻体是“同心圆波纹”,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的形式,就像是在水中丢一块石头形成的波纹一样,由亲到疏,从一个中心逐渐向外扩展,将抽象的亲属关系,形象生动地写了出来,具体而生动,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乡村社会中亲属关系的具体形式。 答案 借助比喻来说理,把中国乡土复杂的亲属关系比作由小及大的同心圆,化抽象为具体,使说理变得生动且易懂。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解析 ①处,根据前文“亲属关系是……”和后文“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可知,此处应该先写“亲属关系”,故此处应填写“不但亲属关系如此”一类的句子。 ②处,根据前文“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讲的“团体”的“范围”,而后文的“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样的”讲的是不同势力的人家范围的大小,由此可知,此处应填写“范围的大小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一类的句子。
③处,根据前文“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讲的是“伸缩能力”,首先讲了乡下家庭“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则根据伸缩能力的大小可知,应相对于“家庭可以很小”,此处应是“很大”,故此处应填写“也可以变得很大”一类的句子。答案 ①不但亲属关系如此 ②范围的大小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 ③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也可以变得很大)(大意对即可)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爱因斯坦有个绘画老师说,画牵羊的画面时,画一条绳子就行了,因为羊是盲目从众的,只要牵走一只羊,其他的羊都会跟着走,即便走向屠场,也没有一只羊肯离开。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作文材料共有三则,共同话题是“创造”。第一则是陶行知的话,意思是创造处处、时时都在,人人都可以创造,强调了创造的普遍性。第二则是爱因斯坦的话,意思是有创造能力的人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则是一个绘画老师的话,借羊盲目跟随的特性讽刺没有创造意识、盲目从众的人或现象。三则材料从正反两方面突出创造的必要性。参考立意:①创造,与你我同在,与社会同在,与时代同在;②创造推动社会发展;③不创造,无前途;④盲目从众导致失败,创造创新引领发展;等等。
第五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得分:______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为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后,乡村社会中的变化确实如有些学者所观察到的,行政村中的村民之间相互认识而不熟悉,缺乏共同生活的空间,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但是,这可以称之为物、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长期浸淫于熟悉社会而习得的“给予”和“亏欠”的人情传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等还存在巨大影响。
众多研究表明,生活在乡村社会的农民,虽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但依旧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也由此不断延续下去。而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中虽然遭遇到大量陌生关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和地缘等,结成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依此确认其自我身份,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地方认同”。可以看出,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摘编自黄锐《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 )
材料三:“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经历经济转型、社会与文化变迁之后,乡村社会中诸多微观结构与行动都可能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其中就包括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的变化。然而,村落共同体的地方性以及共同体的整体性特征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熟悉的关系并非指具体的两个个体间的交往情况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会关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会是一种信息非常对称的社会,也是一种信息透明的社会。信息对称指的是自我与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达成默契的。不论两个村民个体之间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动,也不论一个人对其他个体具体情况的熟知程度如何,人们都能达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为村落共同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在一个固定的场域里,个人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其实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们的行动信息也容易为村里人所知晓,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努力就能达到。
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摘编自陆益龙《后乡土中国》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固守乡土。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乡村之间的彼此关系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村社会的农民,以亲情纽带和乡土圈子为核心,诚实相待,和谐共处,而现在受到外部条件变化影响,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 D.“熟悉的社会”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在村落共同体中信息对称,村民个体之间知根知底、能够达成默契。
A
解析 B项,强加因果,根据文意,“所以”前后分句不是因果关系;C项,曲解文意,“熟悉社会的亲密关系很难延续下去”错误,材料二“熟悉社会已遭遇强烈冲击,但在日益变动的社会结构中仍有影响”;D项,曲解概念,似是而非。“是指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和微观的社会网络状况”错误,根据材料三,“熟悉的社会”是对乡村社会的地方性与整体性结构特征的一种概括,而非指微观的、个别的人际关系或社会网络状况。
B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区别的。 B.乡土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C.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知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材料二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与材料一的一些说法相近。 解析 B项,无中生有,“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
C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 B.“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D.“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解析 C项,“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一般喻指报恩父母,材料一无此观点。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 ①开篇提出观点,开门见山,旗帜鲜明;②采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性强;③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④论证语言通俗自然,深入浅出。
5.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乡土社会需要做出哪些改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①增加社区间往来,突破地域限制,走出孤立的社会圈子;②重视契约,增强法理意识;③突破狭隘思想,追求普遍真理(或普遍原则)。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祖巷(节选)王剑冰进了村子就看到了高高的牌楼,上面写着“珠玑古巷,吾家故乡”。我先见到了家乡的花,艳红艳红的,一问,洛神花。守着花的女子说,这种花富含氨基酸,剥开花瓣泡水,对人好着呢。
八百多年的驷马桥卧在彩虹里,桥下一道水,流得更久。石雕门楼框着悠长的古巷,巷道铺着石子,凸凹的感觉,透进脚心。雨和尘沙,会顺着凹痕滑走,滑走的,还有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的时光。明清时期的老宅子,有些挺立着,有些歪了肩角。灰薄的瓦,干打垒的墙,墙上刷的白灰,掉了一半的皮。一口“九龙井”,依然清澈甘洌,酿出的酒、沏出的茶都味道醇厚,制出的豆腐也嫩滑爽口。
慢慢地发现,这些拥挤的房屋都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不唯是生活功能,还有团结功能。瞧,屋头大都贴了祠堂的名牌,这边是谢氏祠堂,那边是杨氏,旁边是冯氏,然后赵氏、钟氏、赖氏……
我随脚踏进旁边的谢氏祠堂。阳光从祠堂后面照进来,满屋亮堂。房屋设计很讲究,会在后方为太阳留下通道,中间为雨水留下位置。这样的老宅气韵祥和,舒适透爽。一侧的墙上贴着红纸,上边写着人名。一位老者从后面走出来,还没看清脸面,先见到露齿的笑,说来了,谢家的?我说是来看看。老人叫谢崇政,七十五岁了,三个孩子都在外地,自己与老伴在这里,没什么事,就帮助谢家迎迎客人。说话间我已经明白,墙上的名单,都是最近前来认祖的。
告别老谢出来,闪过诸多门口,前面出现了一座门楼,上面的石匾题为“珠玑楼”。门楼两旁,有不大的摊子,摆着细长的卷烟,竟然叫“珠玑烟”。摊后的女子笑意盈盈,介绍说,珠玑巷早就有种烟的历史,自家的烟叶收了用不完,便学着做卷烟,就地消化。巷子里还有不少卖腊鸭的,一排排腊鸭挂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彩,而且都标着是“腊巷”的腊鸭,一问,腊巷就是珠玑巷的一条街。这让我立时想起前两天遇到的老者,难道他是珠玑巷人?
我来时,火车卧铺外边走廊上一个小女孩让老人跟着她学诗,老人总是说错,小女孩就一次次地教。原来,老人是带孙女回老家。小女孩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蓄一头短发,很是可爱。爷爷说,我来说一个,你也跟着学,爷爷就一句一句地说着当地的土谣: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训落床。听朝阿妈要赶插秧啰,阿爷睇牛佢上山岗喔……
小女孩真学了,学的腔调也跟爷爷一样。后来知道他们也在韶关下车。这小女孩叫安安,她说爷爷家在居居。我问老人“居居”在韶关哪里,老人说在南雄。我恰巧要去南雄。老人说,欢迎你到我们村子去看看,现在外边来的人可多了,还有旅行社的。后来才知道,老人的口音被误听了,比如说村里的人“不傻”,实际上说的是“不少”。那么,老人口中的居居巷,可不就是这个珠玑巷!老人说他们那里的腊鸭誉满岭南,只有“腊巷”的人做的腊鸭才正宗。老人说他姓刘,一个村子以前有一百多个姓。当时觉得他过于自豪,现在才明白他讲的是实话。我便有意去寻找刘氏祠堂。
这是古巷较大的一座祠堂,深而广,屋顶的天窗不止一个。阳光射进来,里面显出明明暗暗的层次,案子、条凳、廊柱、匾额,使得整个祠堂器宇轩昂。我们进门的时候,一个女子从旁边跟进来,显现出友好的热情。她说祠堂是刘氏宗亲举办大事的地方。我问刘姓在珠玑巷有多少人,回答是十几户。县史办的李君祥说,珠玑巷的人渐渐迁出去,现在留下的还有三百五十多户,一千八百多人。十几户也不算少了,刘、陈、李、黄都属于大户。
巷头汪着一泓水,水边一棵古榕,铺散得惊天动地。水叫沙湖,连着沙河,水从桥下流走,顺着古巷流到很远。沙水湖北畔,有个“祖居纪念区”,区内一座座新起的祠堂,风格各异,气势雄伟。这些祠堂都是仿古建筑,有的还立了牌坊,哪一座都比原来的宏阔。转到黎氏祠堂,我看到一位老太领着一个小女孩玩,小女孩像火车上的那位小姑娘。我忽而醒悟,难道老者说的不是姓刘而是姓黎?我上去叫了一声安安。小女孩回头来看,还真的是。小女孩向我介绍说,那位老太是她奶奶。她和她奶奶热情地邀请我去她家做客。
离开有些热闹的街巷,深入进去,便看到了生活的自然。那是岭南特有的乡间景象。一扇扇门内,都干净整洁,有的院里晒着辣椒,红红黄黄的,好几摊子。有的门通着后边,过去看,一间间住房都有人。见了,热情地招呼,问来自哪里,姓什么。周围是长叶子的芋头,在土里不知道有多大。开花的南瓜,一个个垂挂着,无人摘取。墙上翻下的植物,像仙人掌却不长刺。秋葵顺着高高的枝,独自爬过了墙头……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祖巷的历史悠久,文中用八百多年前的驷马桥卧在彩虹里、悠长的古巷和明清时期的老宅子现在还挺立着来体现。 B.祖巷的老房子虽然很拥挤,但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屋头大都贴了祠堂的名牌,既具有生活功能,也有团结功能。 C.“珠玑巷的人渐渐迁出去……”,作者借县史办李君祥的陈述委婉地表达出他对祖巷人离开家乡的不理解。 D.文中“我说是来看看”“我忽而醒悟,难道老者说的不是姓刘而是姓黎?”等信息都表明了“我”的游客身份。 解析 C项,“表达出他对祖巷人离开家乡的不理解”分析错误,珠玑巷的户数和人数变化的信息是客观陈述。
C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以牌匾名“珠玑古巷,吾家故乡”直接点明写作对象,既照应了标题,又总领了下文的内容。 B.文章描绘了祖巷中谢氏祠堂、刘氏祠堂和黎氏祠堂的不同特点,通过对比突出了祖巷的发展变化。 C.文章结尾对祖巷的庭院、植物景象进行了描绘,富有画面感,展现了祖巷的温馨和谐,给人以世外桃源之感。 D.文章总体上以“我”游览祖巷的踪迹为线索来贯穿内容,移步换景,让读者跟随“我”的脚步看到了祖巷的面貌。 解析 B项,“通过对比突出了祖巷的发展变化”分析错误,并无对比之意,并不是为了突出祖巷的发展变化,而是传承。
B
8.文中插叙了在火车上碰到小女孩与老人的事件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4分) 答案 ①丰富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波澜性,使叙述产生了变化。②通过老人带孩子回祖巷和教孩子学土谣,进一步表达了祖巷人热爱故乡、传承家乡文化的主题。③引起下文寻找刘氏祠堂,与下文碰到小女孩的情节相照应。
9.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选文中体现了祖巷人怎样的形象特点。(6分) 答案 ①祖巷人无论走多远,都会回到故乡寻根认祖,体现出祖巷人慎终追远、热爱故乡的形象。②祖巷人做洛神花茶、学做并销售“珠玑烟”和“腊巷”品牌的腊鸭以及对祖巷的照料、维护与守候,体现出祖巷人爱护并传承故乡的历史文化。③从祖巷拥挤的房屋中有各种姓氏的祠堂,大家济济一堂,并热情接待外来者,体现出祖巷人的团结、热情。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礼不可废也 B.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礼不可废也 C.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礼不可废也 D.凡祭用牛者/以牲之最重/故号太牢/《语》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古礼不可废也
C
解析 “犁牛之子”是名词性短语,而“骍且角”是并列结构,意为“长着红色皮毛且两角整齐”,所以应在“角”后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根据句意,“勿用”的宾语应为“骍且角”的“犁牛之子”,且“山川其舍诸”意为“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句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由此排除B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宰臣,在文中指处于重要地位的大臣们,一般而言,“宰”字在古代可作官员的通称。 B.幸,指封建帝王驾临某个地方,用在人身上时,“幸”指的则是女子得到帝王的宠爱。 C.致仕,指官员达到规定年龄时交还所任官职,办理退休,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如有疾患则可提前。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有美谥、平谥、恶谥。 解析 B项,“‘幸’指的则是女子得到帝王的宠爱”说法片面。“幸”在古代指得到封建帝王的宠爱,不分男女。
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程辉是进士出身,曾被人说言语荒唐,被皇帝激励后变得遇事敢言;皇帝当众表扬他,认为他议论朝政得失没有丝毫隐瞒。 B.世宗在晚年时,想在举行庙祭的时候用别的牲口,而不用牛,程辉上书表示反对,认为不可废弃古代的礼仪。 C.程辉认为世宗体恤使者正月朝贺的劳苦而半途接受国书的做法欠妥,会给以后的宋朝人留下仿效的借口,他的反对最终奏效。 D.面对世宗询问,程辉不苟同,而是指出皇帝在一怒之下做出的杖责的惩罚过重,监察官员所犯的罪轻,应先给其补救的机会。 解析 A项,根据文中“皆曰:‘辉议政可否,略无隐情’”可知,认为程辉议论朝政得失没有丝毫隐瞒的是“宰臣”,不是皇帝。
A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年老耳聩,第患听闻不审,或失奏对。(4分) (2)职事不举,是故犯也,杖之何不可。(4分) 答案 (1)我年纪老迈耳朵听不清,只怕听来的消息不准确,或者上奏回复有失误。 (2)本职工作不干,这是故意犯罪,用杖刑责罚他们有什么不可以的。
14.皇帝任命程辉为河南府事,程辉为何推辞?请简要回答。(3分)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如“臣犹老马也……此臣所以忧不任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答案 程辉深知黄河防务责任重大,而自己已年老体衰,害怕不能胜任。
【参考译文】程辉字日新,是蔚州灵仙人。皇统二年,考中进士,由尚书省令史升任左司都事。过了很久,任南京路转运使,因为宫殿发生火灾,降职为磁州刺史。大定二十三年,被授予参知政事一职。世宗告诉他说:“你虽年老,仍可以尽力。有该说的事,不要隐瞒沉默。你尽力吧。”一天,程辉侍立朝堂,世宗说:“人们曾说你言语荒唐,你现在遇事就敢说,超过了王蔚。”又望着朝廷重臣们说:“你们认为怎么样?”(重臣们)都说:“程辉议论政事得失,完全没有任何隐瞒。”程辉回答说:“我年纪老迈耳朵听不清,只怕听来的消息不准确,或者上奏回复有失误。如果有自己知道的,怎敢不尽心尽力。”过去举行庙祭
用牛,世宗晚年想用别的牲畜代替,程辉上奏说:“凡是祭祀都用牛,是因为牛是牲口中最重要的,因此被称为太牢。《论语》中说:‘杂色耕牛生的小牛长着红色皮毛且两角整齐,即使想不用(它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古代礼仪不可废弃。”二十四年,世宗到上京,尚书省上奏明年正月初一外国使臣朝贺的事,世宗说:“上京地处偏远,天气寒冷,我很同情使臣的劳苦,想在南京接受宋人的国书,怎么样?”程辉回答说:“外国使臣前来必定面见天子,现在在半路接受国书,以后宋人借此事仿效,(我们)拿什么推辞?”世宗说:“我用诚实相待,他们如果欺诈,我自有办法处置。”程辉认为不行,于是商议暂且停一年。恰逢官府买面不按时付钱,世宗对监察官员不举报弹劾
感到愤怒,用杖刑责罚他们。拿此事询问程辉,程辉回答说:“监察官,是君主的耳目。他们犯的罪轻,不赎罪而直接行杖刑,也是(陛下)在一怒之下做出的。”世宗说:“本职工作不干,这是故意犯罪,用杖刑责罚他们有什么不可以的。”程辉回答说:“过去的事已不可挽救,今后的事仍可努力。”二十六年,程辉因年老辞官。第二年,又被起用掌管河南府事,程辉以衰老不堪重任为由推辞,说:“我就像一匹老马,用草和豆喂养,怎可要求它出力。如今黄河贯穿河南境内上下一千多里,河防的职责在那里尤其重大,这就是我担心不能胜任的原因。”于是(皇帝)特别下诏让他不管黄河治理的事。承安元年程辉去世,朝廷赐谥号为忠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月①杜 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本诗为大历二年(767)六月初所作。安史之乱后,杜甫一直在西南一带漂泊,此时正困居夔州。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15.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反衬了诗人个体的渺小,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B.“时时”“故故”相对,运用叠词,描写出清辉满屋的情景,诗人的内心也因而豁然开朗。 C.第二、三两联对仗工整,既写出了月亮的殷勤多情,又描绘出了月亮的清冷疏远。 D.全诗以明月起兴,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解析 B项,“诗人的内心也因而豁然开朗”理解错误。“时时”二句既写出月的殷勤关切,又写出诗人饱经丧乱,常常夜不成寐、望月思归。
B
16.本诗题目为“月”,为何却在尾联写乌鹊?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 ①尾联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由写月而写乌鹊,联想自然。②乌鹊的形象暗喻诗人漂泊在外,无处栖身,这与前面“万里瞿唐月”所承载的漂泊之意互为呼应。③乌鹊意象还寄寓抱负不得伸展及怀才不遇之意,写乌鹊宕开一层新意。(注:《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句是曹操求贤之意,此句反用乌鹊飞落江边,表明无枝可依之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化用《史记》中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中国的历史很可助证这个看法:一个雄图大略的皇权,为了________,筑城修河,这些原不能说是什么虐政,正可视作一笔投资,和罗斯福造田纳西工程性质可以有相似之处。但是缺乏储蓄的农业经济却受不住这种工程的费用,没有足够的剩余,致使百姓________,与汝偕亡地和皇权为难了。( )。尽管如此,陈胜、吴广之流________,天下大乱了。人民死亡遍地,人口减少了。于是乱久必合,又形成一个没有比休息更能引诱人的局面,皇权力求无为,所谓养民,养到一定程度,皇权逐渐笼络了一些力量,雄图大略又刺激了皇帝,循环又因而复始。
横暴权力有着这个经济的拘束,于是在________的距离下,把乡土社会中人民切身的公事让给了同意权力去活动了。可是同意权力却有着一套经济条件的限制,分工体系发达,这种权力才能跟着扩大。乡土社会是小农经济。在经济上每个农家,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很可能关门自给,于是我们很可以想象同意权力的范围也可以小到“关门”的程度。(选自鹭江出版社《乡土中国》,有删改)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开疆辟土 怨声载道 揭竿而起 天高皇帝远 B.坐收渔利 怨声载道 铤而走险 民少相公多 C.开疆辟土 民怨沸腾 铤而走险 天高皇帝远 D.坐收渔利 民怨沸腾 揭竿而起 民少相公多 解析 第一处,“开疆辟土”指开拓疆域,扩展领土,不含贬义。“坐收渔利”比喻利用别人之间的矛盾,轻易地从中获利。根据语境“一个雄图大略的皇权,为了”,应用“开疆辟土”。
A
第二处,“怨声载道”指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民怨沸腾”指人民的怨声就像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不能作“百姓”的谓语。所以此处应选“怨声载道”。第三处,“揭竿而起”指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即人民起义。“铤而走险”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从上下文和历史事件中可以看出,陈涉起义属于人民起义,应选“揭竿而起”。第四处,“天高皇帝远”地处偏远,法律、制度管束不到。“民少相公多”指百姓少而官僚甚多,养不过来。此处表示乡土社会远离横暴权力的经济拘束,应选“天高皇帝远”。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内的压力被这种有为的皇权加强,从而维护皇权的统治 B.这种有为的皇权把对内的压力加强,用来维护皇权的统治 C.这种有为的皇权不能不加强对内的压力,以维护皇权的统治 D.对内的压力被这种有为的皇权加强,以维护皇权的统治 解析 从括号前的“百姓……和皇权为难了”和括号后的“尽管如此”可以看出,括号中的文字应为皇权的压制与目的。B项,采用“把”字句,弱化了肯定语气;A、D两项,采用被动句,主语换成了“压力”,更加弱化了肯定语气。
C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4分) 解析 画横线句“养到一定程度,皇权逐渐笼络了一些力量,雄图大略又刺激了皇帝,循环又因而复始”,第一个问题“皇权……累积……力量,雄图大略……刺激皇帝……循环复始”结构混乱,第二个问题“雄图大略……循环又因而复始”搭配不当。 答案 养到一定程度,皇权逐渐累积了一些力量,这力量又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循环又因而复始。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在我们乡土社会里,__①__,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__②__。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
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样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__③__。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节选自《乡土中国》)
21.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解析 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是“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喻体是“同心圆波纹”,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的形式,就像是在水中丢一块石头形成的波纹一样,由亲到疏,从一个中心逐渐向外扩展,将抽象的亲属关系,形象生动地写了出来,具体而生动,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乡村社会中亲属关系的具体形式。 答案 借助比喻来说理,把中国乡土复杂的亲属关系比作由小及大的同心圆,化抽象为具体,使说理变得生动且易懂。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解析 ①处,根据前文“亲属关系是……”和后文“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可知,此处应该先写“亲属关系”,故此处应填写“不但亲属关系如此”一类的句子。 ②处,根据前文“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讲的“团体”的“范围”,而后文的“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是一样的”讲的是不同势力的人家范围的大小,由此可知,此处应填写“范围的大小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一类的句子。
③处,根据前文“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讲的是“伸缩能力”,首先讲了乡下家庭“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则根据伸缩能力的大小可知,应相对于“家庭可以很小”,此处应是“很大”,故此处应填写“也可以变得很大”一类的句子。答案 ①不但亲属关系如此 ②范围的大小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 ③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也可以变得很大)(大意对即可)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爱因斯坦有个绘画老师说,画牵羊的画面时,画一条绳子就行了,因为羊是盲目从众的,只要牵走一只羊,其他的羊都会跟着走,即便走向屠场,也没有一只羊肯离开。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作文材料共有三则,共同话题是“创造”。第一则是陶行知的话,意思是创造处处、时时都在,人人都可以创造,强调了创造的普遍性。第二则是爱因斯坦的话,意思是有创造能力的人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则是一个绘画老师的话,借羊盲目跟随的特性讽刺没有创造意识、盲目从众的人或现象。三则材料从正反两方面突出创造的必要性。参考立意:①创造,与你我同在,与社会同在,与时代同在;②创造推动社会发展;③不创造,无前途;④盲目从众导致失败,创造创新引领发展;等等。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