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2 重力势能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2 重力势能课时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力势能 练习一、单选题关于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位置一旦确定,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也随之确定
B. 物体与参考平面的距离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C. 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变化到,重力势能变小了
D.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力势能的概念的理解,重力势能的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同时要知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零势能的选取无关。
【解答】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同一物体在同一位置时,相对不同参考平面的重力势能不同,A错误;
B.当物体在参考平面以上时,距参考平面的距离越大,重力势能越大,当物体在参考平面以下时,距参考平面的距离越大,重力势能越小,B错误;
C.重力势能是标量,的重力势能小于的重力势能,C错误;
D.重力做的功可以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D正确.
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蕴含了一些物理知识,关于拉弓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B. 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小
C. 人对弓的作用力越大,弓的弹性形变越小
D. 人对弓的作用力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小【答案】A【解析】解:AB、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有关,则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故A正确,B错误。
CD、根据胡克定律,人对弓的作用力越大,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故CD错误。
故选:A。
根据胡克定律确定弹性形变量的大小;明确弹性势能的定义以及功能关系,根据功能关系分析弓的弹性势能大小。
本题考查弹性势能以及胡克定律的基本内容,知道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运动员跳伞将经历加速下降和减速下降两个过程,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
B. 系统受到的合力始终向下
C. 加速下降时,重力做的功大于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D. 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答案】A【解析】【分析】当力和位移的夹角为锐角时,力对物体做正功,当力和位移的夹角为钝角时,力对物体做负功,根据人的运动状态可以确定人的受力的情况,从而可以分析力做功的情况。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功的理解,根据功的定义可以分析做功的情况。
【解答】下降过程中,阻力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阻力始终做负功,A正确;
B.加速下降时合力向下,减速下降时合力向上,B错误;
C.下降时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C错误;
D.由于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下落的位移不相等,所以任意相等时间内重力做的功不相等,D错误.
地面上竖直放置一根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的轻弹簧,在其正上方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h高处自由下落到轻弹簧上,弹簧被压缩,则小球速度最大时重力势能为以地面为参考平面,重力加速度为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先由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出速度最大时的弹簧的状态,从而求出小球下降的距离,得出小球到地面的高度,即可求出小球的重力势能。
本题的关键是找出什么位置小球的速度最大,理解重力势能的意义。
【解答】小球自由下落到与弹簧接触时,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等于零时,其速度达到最大,此时弹簧被压缩x长度,则有,得 ,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小球所处的高度 ,因此小球速度最大时的重力势能 A正确。
如图所示,静止的物体沿不同的光滑轨道由同一位置滑到水平桌面上,轨道距桌面高度为H,桌面距地面高度为h,物体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沿竖直轨道下滑到桌面上,重力势能减少最少
B. 物体沿曲线轨道下滑到桌面上,重力势能减少最多
C. 以桌面为参考平面,物体重力势能减少mgH
D. 以地面为参考平面,物体重力势能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由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平面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零势能平面的选取无关。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重力做功的特点,以及知道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
【解答】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无论沿哪条轨道下滑,重力做功都相同,重力做功,再由 ,所以,即物体重力势能减少mgH,故C正确.
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系一重物,O点为其平衡位置即重力和弹簧弹力大小相等的位置,今用手向下拉重物,第一次把它直接拉到A点,弹力做功为,第二次把它拉到B点后再让其回到A点,弹力做功为,则这两次弹力做功的关系为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弹性势能与弹簧的行变量有关,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小量。
解这类问题的关键要熟悉功能关系,也就是什么力做功量度什么能的变化,并能建立定量关系.同时我们要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能够求出某个力做的功。
【解答】弹力做功的特点与重力做功一样,不用考虑路径,只看起始与终止位置,故D正确.
一实心铁球与一实心木球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球的重力势能大于木球的重力势能
B. 铁球的重力势能等于木球的重力势能
C. 铁球的重力势能小于木球的重力势能
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C【解析】略
如图所示,重物A的质量为m,置于水平地面上,一根轻质弹簧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下端与重物A相连接.现将弹簧上端点P缓慢地竖直提起一段高度h,使重物A离开地面,这时重物A具有的重力势能为以地面为零势能面,重力加速度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力势能,胡克定律,物块刚A离开地面时,弹簧所受的弹力等于物块的重力,根据胡克定律求出此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根据几何关系求出物块上升的高度,再求物块A具有的重力势能.
【解答】重物A刚离开地面时,弹簧所受的弹力等于重物A的重力,根据胡克定律得,弹簧伸长的长度为 ,由弹簧上端点P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的距离为h,可知重物A上升的高度,以地面为零势能面,这时重物A具有的重力势能 ,A正确.
把一个均匀轻弹簧分成长度分别为、的两个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现将这两个弹簧串联,两端用大小相等的力拉,使它们在弹性限度内各自伸长一定长度,用,分表长度为、的两个的弹性势能,则等于A. B. C. D. 【答案】B【解析】解:两个弹簧串联,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根据胡克定律得:长度为、的两个弹簧的伸长量之比为
根据得:。
故选:B。
两个弹簧串联,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根据胡克定律求出两个弹簧伸长的长度之比,根据求。
对于两个弹簧串联,关键是抓住弹力大小相等,由胡克定律求得伸长量之比。
小明同学身高,体重70kg,站立举手达到的高度为。有一次摸高测试时,他弯曲双腿下蹲使重心下降,然后用力蹬地起跳,起跳后能摸到的最大高度是,该同学在整个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约为 A. 280J B. 520J C. 720J D. 1820J【答案】C【解析】【分析】
由题意可知上升过程上升的高度h,则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mgh。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功,知道重力的功为mgh即可求解。
【解答】
由题意知,该同学起跳过程上升的高度为
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位于离地面高处,比天花板低,以地面为参考平面时,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______以天花板为参考平面时,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______【答案】15J 【解析】解: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势面,位于离地面高处时,高度为,物体的重力势为:
,
以天花板为零势能位置时,物体的高度为,物体的重力势能为:
.
故答案为:15J,.
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势面,确定出物体离地面的高度,根据重力势能的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得出物体的重力势能.取天花板为重力势能零势面,确定出物体离天花板的高度,根据重力势能的公式可以直接计算得出.
本题是对重力势能公式的直接考查,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的选取有关,知道公式中h是物体是相对于零势能面的高度.
在地面附近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从零势面以上8m处下落到零势面以下2m处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最大值是______J,重力做功是______J.【答案】400 500【解析】解:在最高处时具有重力势能最大值:
下落过程重力做功:;
故答案为:400; 500.
重力势能的计算式为mgh,即高度最高处重力势能最大,根据功的计算公式计算重力做功.
本题比较简单,直接考查了重力势能和重力做功大小的计算,正确理解公式中物理量的含义是正确应用公式的前提.
将弹簧拉长或压缩时,通过对弹簧做功,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弹性势能。一根弹簧从原长被拉伸,拉力做功,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__J。这根弹簧从原长被压缩,弹力做功,这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__J。【答案】 【解析】【分析】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大。理解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答】一根弹簧从原长被拉伸,拉力做功,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这根弹簧从原长被压缩,弹力做功,这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故填:
如图所示,处于自然长度的轻质弹簧一端与墙接触,另一端与置于光滑地面上的物体接触,现在物体上施加一水平推力F,使物体缓慢压缩弹簧,当推力F做功时,弹簧的弹力做功________,以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的弹性势能为零,则弹簧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物块缓慢运动可知物块动能没变,由动能定理解答;把弹簧和物块看做一个系统,由功能关系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主要是研究对象的选取。【解答】以物块为研究对象,物块缓慢运动可知物块动能没变,故由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做功为0,故弹簧弹力和推力做功之和为0,推力做功100J,故弹力做功,把弹簧和物块看做一个系统,外力做功100J,由功能关系可知系统能量增加100J,物块机械能没变,故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100J,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的弹性势能为零,则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00J。故填: 100J
质量为100g的球从的高处落到水平板上,又弹回到的高度,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的功______J,球的重力势能变化了______J.【答案】 【解析】【分析】由重力做功的公式可求得重力所做的功;再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可分析重力势能的变化。本题考查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在解题时一定要明确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状态的高度差有关。【解答】物体高度下降了;则重力做正功为:;而重力做功多少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故小球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故答案为:;。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的物体A、B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A、B被外力F提在空中静止,则弹簧的伸长量为__________若B离地面的高度为h,撤去外力后,A、B下落,且B与地面碰撞后不反弹,则从撤去外力起到A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中,A的重力势能改变量为__________.
【答案】;【解析】【分析】胡克定律:,注意x为形变量,找出在初末状态时的弹力,分别求出形变量,求出总的形变量即可。本题为胡克定律的应用,原理很简单,关键是分析好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物体位置是如何变化的。【解答】B被提在空中静止,则,当B离地高度为h时,A离地高度为当A速度最大时,A受到的合外力为零.设此时弹簧压缩量为x2,则,,故A物体下降的高度为的重力势能改变量为。故填:;
三、计算题弹簧原长,弹簧在拉力作用下缓慢伸长,当弹簧伸长到长度为时,作用在弹簧上的力为.
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多少?
在该过程中弹力做了多少功?
弹簧的弹性势能如何变化?【答案】解: .
由于,作出图像如图所示,图中画斜线部分面积为弹力做功的绝对值.
由于在伸长过程中弹力F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故弹力F在此过程中做负功,可得
.
,即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
答: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
在该过程中弹力做功为;
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解析】本题考查弹簧弹力做功和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解题关键是计算弹力做功的时候,弹力是变力,可以使用平均值进行计算。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长为l的细线悬于O点,将细线拉直成水平状态,并给小球一个向下的速度让小球向下运动,O点正下方D处有一钉子,小球运动到B处时会以D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并经过C点.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多少?重力做功为多少?
【答案】解:从A点运动到C点,小球下落高度
故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的变化量
负号表示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答:重力势能减少了;重力做功为 。【解析】本题考查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有多种表现形式:重力做功是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
根据求解重力做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做的功。
地面上有质量的物体,用起重机将它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以的加速度匀加速提升到的高处,取,将物体视为质点.求:
该过程重力所做的功及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
该过程起重机对物体所做的功及平均功率.【答案】解:重力做功为:
重力势能变化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
起重机拉力为:
起重机做功为:
由
代入数据解得:
平均功率为:
答:该过程重力做功为,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为8000J.
起重机做功为,平均功率为【解析】根据上升的高度求出重力做功的大小,从而得出重力势能的变化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拉力的大小,结合功的表达式求出拉力做功,根据位移时间求出运动的时间,通过平均功率的公式求出平均功率的大小.
本题考查功和功率的基本运用,掌握功、功率的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区别.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之间连接一根轻弹簧,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今用力F缓慢向上拉A,直到B刚要离开地面,设开始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B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试比较、的大小.
【答案】解:对于同一根弹簧,其弹性势能的大小取决于它的形变量.
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与原长相比,它的压缩量为 .
当B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与原长相比,它的伸长量为 .
因为,
所以,
则
答:、的大小关系为.【解析】本题考查弹簧弹性势能的有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确定两种情况弹簧的形变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 (2019)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2 重力势能优秀习题,文件包含82《重力势能》分层练习原卷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docx、82《重力势能》分层练习解析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2 重力势能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5 J的负功,5 m,绣球质量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2 重力势能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夯实基础,提升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